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大非川之战薛仁贵为何惨败?

大非川之战薛仁贵为何惨败?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00 更新时间:2024/2/2 3:00:39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大非川之战惨败的真相!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古代将领看重什么?那无非就是带领将士们打赢一场场的胜仗,将领也可以借此得到帝王的赏识,但是将领如果打了败仗,这个时候也要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有的时候还会遭到清算。对薛仁贵来说,大非川之战无非是他人生的一大耻辱,而对于这场战役的惨败,薛仁贵的解释却让李世民感到非常的失望,因为他将战败归结于星象。

即便是现代人读到这部分历史,也会对此感到不解,毕竟薛仁贵是有勇有谋的大唐将领,在吃败仗的时候不应该首当其冲承担自己的责任吗,为什么这个时候的他却用星象给自己找理由,不仅让自己输得更加没有光彩,也让李世民对他有了改观。

而对于薛仁贵来说,所谓的托词绝非托词,他在借用星象解释大非川之战的失败之时,其实是因为他早已心寒。

这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670年,当时唐高宗派薛仁贵和吐蕃展开战斗,唐高宗对薛仁贵寄予厚望,薛仁贵带领着十万大军很快就奔赴到青海的大非川。只不过,吐蕃很快就让大唐的军队受到了重挫,更加重要的是,吐蕃军队人数超过了四十万,而薛仁贵这一方只有十万大军。

其实作战人数上的差距并不影响战况,毕竟大唐的士兵训练有素,而吐蕃虽然四十多万士兵,但如果要比较战斗力,吐蕃未必就占优势。但是当时大唐军队所面临的挑战确实多方面的,第一就是环境上的生疏,在大非川之战中,吐蕃对于当地的地形更加了解,而大唐军队需要一段适应和了解的时间,这样在作战初期就会比较不占优势。第二唐军想要持续作战,粮草就是关键,而当时的粮草供应情况并不好,这也是让薛仁贵感到十分担忧的重要方面,将士们没有足够的吃食,哪里来的力气作战呢。第三将士们无法适应高原作战,很多士兵因为高原反应而感到十分辛苦。

就这样,后来薛仁贵所率领的十万大军几乎没有多少生还。而面对这样的惨败,薛仁贵心中的悲愤自不必说,而对于李世民来说,因为薛仁贵的这一败仗,让自己颜面无光,大唐的这次惨败被李世民看做是耻辱,所以对于薛仁贵,李世民感到失望至极。

在面对李世民的时候,薛仁贵却说自己早已预料出这场战役会以失败而告终,薛仁贵的理由就是星象。那么当时究竟是什么星象让薛仁贵感到如此不利呢?那就是古人很看重的岁星。其实岁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木星,在古时候有一种星象叫做降娄,这种星象其实就是说岁星偏离了原本的位置。按照古人的说法,一旦出现这样的星象,就表示会出现凶相,而且不利于在西方展开战事。而大非川之战其实就是在西方,所以薛仁贵才会如此笃定大非川之战一定会失败。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星象已经不再神秘,谁都不会用星象来为自己找借口。对于当时的李世民来说,虽然他也是受到封建迷信思想所影响,可是他作为帝王,根本就不认可这样的说法。李世民本来已经对于大非川之战的失败感到十分失望,而此时的薛仁贵却用这样不负责的态度来给自己找托词,让李世民对薛仁贵的看法更加不好,甚至会怀疑自己的当初的眼光。

薛仁贵之所以会发迹,其实就是因为李世民慧眼识珠,是他发现了薛仁贵这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不仅对他十分信赖,也将很多重要的战事交由他。这对君臣关系算是和谐又互相依赖,可是对于将士来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而这就是李世民对薛仁贵感到失望的原因。

可是李世民却不知道,在薛仁贵的心中,他早已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惘和心寒。薛仁贵的星象说法虽然看似是在给自己找借口,其实他只是希望用这样一个说法来道出自己不能说出来的委屈。那么,究竟薛仁贵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想要知道薛仁贵的遭遇,就要先了解这个星象背后的故事,其实降娄在三国时期就出现过,当时邓艾虽然没有打败仗,可是后来却因为遭到迫害而死。更加离奇的是,邓艾为人很正直,却没有人站出来打抱不平,而陷害他的人后来还当了大官。而邓艾之所以会遭到如此不公平的对待,就是因为邓艾的出身。

邓艾本是穷苦人家出生的孩子,后来他可以得到重用,完全是依靠自己的本事,可是在邓艾的官运越来越好的时候,却有很多人感到眼红,这些人就是贵族之后。邓艾在步步高升之时,其实就是抢了本来应该属于他们的位置,所以他们自然会联起手来迫害邓艾。而薛仁贵之所以会提到星象,其实就是在暗喻自己的处境和当时的邓艾没有什么两样,也暗指战役失败的真正原因。

薛仁贵是由李世民一手提拔起来的,他能依靠的人只有皇帝,在朝堂上他没有其他贵人,甚至其他人都是薛仁贵的敌人。对此薛仁贵自然心中有数,在薛仁贵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同时,他的敌人也开始增加,他们对于薛仁贵的戒心和敌意也在日渐加重。

所以薛仁贵在官场上和其他官员之间的关系并不好,还处处受到排挤,在大非川之战中,薛仁贵再次遇到了这一情况。当时薛仁贵所率领的军队中有一个佳作郭待封的副将,他的父亲是唐朝的开国大将,所以郭待封仗着老子的权势,在朝廷上十分威风,他给薛仁贵打下手自然心中不满。

在打仗途中,郭待封一直在和薛仁贵唱反调,薛仁贵让他速战速决他就是拖延,而且辎重粮草也没能及时运到。此时的薛仁贵正在前方作战,虽然对于当时的薛仁贵来说已经没有心力去顾及这些事,但是凭借平时对郭待封的了解,以及自己当时受到排挤的状况,他也想到了郭待封会在这个时候给自己使绊子。但是这样的理由薛仁贵不能说出口,即便说出来也无人能理解,所以他只能用星象来道出自己的苦衷。

大非川之战真正失败的原因,绝非薛仁贵的无能,而是他的无力。

看历史远比看小说更为有趣,因为历史就是一个有着无尽谜题的长卷,更何况还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的知识。

标签: 大非川之战

更多文章

  • 二战之突尼斯会战:隆美尔的离别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突尼斯会战

    1942年7月,英美首脑决定实施进攻北非的“火炬”行动计划,并任命艾森豪威尔将军为“火炬”行动的盟国远征军总司令。9月下旬,美英两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伦敦确定了实施“火炬”作战计划的细节,决定两国军队于11月8日在法属北非的阿尔及

  • 凯塞林山口战役:二战德国非洲军团最后的辉煌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凯塞林山口战役

    凯塞林山口战役是二战中德国与美国的首次交锋,是隆美尔为了挽回德军在北非的军事劣势,而发动的一场战役。在这个战役中,美国陆军为他面对老牌德国王牌部队的第一课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美国陆军第一装甲师的阿尔基在战后回忆时把它与西方军事史上著名的英国轻步兵旅在克里木战争时期在巴拉克拉瓦的自杀性冲锋相提并论,认为

  • 北非登陆战役: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登陆舰艇的大规模渡海登陆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非登陆战役

    北非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2年11月美英盟军在法属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实施的登陆作战。1942年11月4日载着部队的运输船分别从美国港口和英国港口出航,11月5日会合后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向东航进,驶至预定登陆地段以北海域后转向南航,途中未遇阻挠,于11月7日夜间开始登陆:西部特混舰队在卡萨布

  • 阿拉曼战役:蒙哥马利和隆美尔的对决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阿拉曼战役

    阿拉曼会战,是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英军第8集团军在北非所实施的进攻战役,在这次作战中,蒙哥马利率领的英第8集团军打败了由德国名将隆美尔指挥的德、意联军,扭转了北非战场不利于盟军的局面。1942年5月,隆美尔在昔兰尼加会战结束后,挥军乘胜追击,不到10天,前进500多公里,直抵埃及境内

  • 阿拉曼战役的意义和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阿拉曼战役

    阿拉曼战役意义1942年10月23日,由英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率领的盟军向德国隆美尔率领的德意联军非洲军团发起了进攻。经过12天的激烈厮杀,盟军终于在11月4日胜利地结束了整个战役。战役的胜利保证了盟军从中东通往苏伊士运河这条供应线的畅通,在士气上对盟军的意义更是非同小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评价

  • 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评价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名人评价毛泽东:红军由城内正面与北部侧面两方的夹击,迫使希特勒绝望于该城的进攻,而不得不在事实上一天一天把自己转入防御地位。还在一个多月前,一些人们就在匆匆忙忙地讨论高加索失守后的局势,他们对于苏、德两军的力量都是判断错了的。希特勒的“巨大计划”是有的,但这个计划正如《真理报

  • 斯大林格勒会战苏德双方战力损失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斯大林格勒会战

    双方在这场战役共计一百万人死亡,有苏联人、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德国人。德国第六军团26万人,9万1千人被围,战后仅5千人活着回到德国。在会战最激烈的阶段,双方投入兵力超过二百万,坦克两千辆,飞机两千三百多架,大炮和迫击炮两万五千门。在1942年9月和10月两个月中,苏军只有五个步兵师渡河增援,而德

  • 第三次布匿战争爆发的背景及过程结局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第三次布匿战争

    第三次布匿战争(ThirdPunicWar)是罗马和迦太基之间三次布匿战争中最后最短的战争,作战三年,在前149年至前146年期间,公元前147年,埃米利安·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阿非利加的小西庇阿)接任围攻迦太基的罗马军队司令官,之后发起总攻,攻破迦太基城。罗马血洗迦太

  • 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的背景及过程结局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布匿战争

    第二次布匿战争是古罗马和迦太基之间三次布匿战争中最负盛名的一场战争,作战16年,前218年-前201年。迦太基战败被迫求和,接受了十分苛刻的条件,失去一切海外属土,赔款1万塔兰特,战舰除留10艘外全被凿毁。从此,迦太基的海上霸主地位彻底破产,罗马成了西地中海的霸主。背景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失败之后

  • 第一次布匿战争爆发的背景及过程结局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是在古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三次布匿战争的第一战,战于前264年到前241年之间。两国冲突是因为争夺地中海沿岸地区的霸权,尤其是西西里岛的拥有权。战争23年后,罗马胜利,掌握了地中海西部的制海权,迦太基被迫签订不平等和约。迦太基将西西里岛及其附近利帕里群岛让给罗马,赔款3200塔兰特(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