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评价

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评价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892 更新时间:2024/2/22 18:48:41

名人评价

泽东:红军由城内正面与北部侧面两方的夹击,迫使希特勒绝望于该城的进攻,而不得不在事实上一天一天把自己转入防御地位。还在一个多月前,一些人们就在匆匆忙忙地讨论高加索失守后的局势,他们对于苏、德两军的力量都是判断错了的。希特勒的“巨大计划”是有的,但这个计划正如《真理报》所说,被斯大林格勒的抗战所粉碎了。希特勒的实力和他的野心之间的矛盾,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

这个矛盾,表现在他采取避实击虚政策上面。列宁格勒、莫斯科是被认为应该避开的,他就集中力量着南线一隅。七月间他曾拼命争夺沃罗涅日,打不开,又避开它。拼命争夺克列茨基,又打不开,又避开它。于是攻击点集中到斯大林格勒与高加索北麓了,这是无可避开的了,又是打不开,又是要避开了。但这是最后的避开,就是说,被迫放弃攻势,转入防御地位,希特勒现在就是处在这样情况中。希特勒今天还没有发出停止进攻的一般声明,他也许还想最后挣扎一下,但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了。一切他所避开的地点,都成了红军向他进攻的出发点,目前红军就是从克列茨基到斯城北角一线向德军进攻的。这样将迫使希特勒最后地放弃他的一切战略进攻。

斯大林:斯大林格勒是德国法西斯军队覆灭的起点。大家知道,德国人在斯大林格勒大激战以后,已经不能恢复自己的元气了。

莫斯科《真理报》社论:斯大林格勒的抗战,粉碎了希特勒的巨大计划。该计划原定在迅速攻下斯大林格勒后,即向莫斯科、巴库前进。

华西列夫斯基:大约从1942年9月起,斯大林明显地改变了对总参谋部的态度,开始真正依靠它了。从那时起,一切重大的战役战略问题,都是在总参机关、国防人民委员会各部门首长和方面军司令员的参与下加以解决的。

丘吉尔:1943年春季标志着东线战事的转折点。

罗斯福:同盟国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蔡茨勒:我们在整个东线的脊梁骨已被打断。

普京:我们应尽一切努力,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记忆和真相永不磨灭。我们坚决反对歪曲二战历史事实和抹煞苏联红军的功绩。我国军队开往柏林的征程就是从这里,从斯大林格勒这座没有被征服的城市开始。

德尔(德军军官):敌我双方为争夺每一座房屋、车间、水塔、铁路路基,甚至为争夺一堵墙、一个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砾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其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保卢斯:与希特勒的罪行相比,苏联人民在正义战争中作出的牺牲显得尤为高尚。„„我在斯大林格勒执行上级的命令,这是蓄意犯罪。

朱可夫:斯大林格勒地域的会战是极其激烈的,我个人认为只有莫斯科会战能与之相提并论,当时我军在莫斯科兵力有限,不足以实施旨在合围敌集团军的反攻;斯大林格勒地域的会战是极其激烈的。在这里,在组织反攻的过程中我取得了比1941年在莫斯科地域多得多的实际经验。

德军军官(经历者):斯大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杀人炉灶……这里的街道不再是用米来计算,而是用尸体来计算。

更多文章

  • 斯大林格勒会战苏德双方战力损失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斯大林格勒会战

    双方在这场战役共计一百万人死亡,有苏联人、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德国人。德国第六军团26万人,9万1千人被围,战后仅5千人活着回到德国。在会战最激烈的阶段,双方投入兵力超过二百万,坦克两千辆,飞机两千三百多架,大炮和迫击炮两万五千门。在1942年9月和10月两个月中,苏军只有五个步兵师渡河增援,而德

  • 第三次布匿战争爆发的背景及过程结局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第三次布匿战争

    第三次布匿战争(ThirdPunicWar)是罗马和迦太基之间三次布匿战争中最后最短的战争,作战三年,在前149年至前146年期间,公元前147年,埃米利安·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阿非利加的小西庇阿)接任围攻迦太基的罗马军队司令官,之后发起总攻,攻破迦太基城。罗马血洗迦太

  • 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的背景及过程结局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布匿战争

    第二次布匿战争是古罗马和迦太基之间三次布匿战争中最负盛名的一场战争,作战16年,前218年-前201年。迦太基战败被迫求和,接受了十分苛刻的条件,失去一切海外属土,赔款1万塔兰特,战舰除留10艘外全被凿毁。从此,迦太基的海上霸主地位彻底破产,罗马成了西地中海的霸主。背景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失败之后

  • 第一次布匿战争爆发的背景及过程结局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是在古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三次布匿战争的第一战,战于前264年到前241年之间。两国冲突是因为争夺地中海沿岸地区的霸权,尤其是西西里岛的拥有权。战争23年后,罗马胜利,掌握了地中海西部的制海权,迦太基被迫签订不平等和约。迦太基将西西里岛及其附近利帕里群岛让给罗马,赔款3200塔兰特(10

  • 吴钩是一种什么样的兵器?吴钩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吴钩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吴钩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很多人应该都在一些古诗当中看到过这样一个词“吴钩”,这个词的一般解释指的是一种兵器,而且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很多人都认同吴钩就是一种兵器。只是,这种吴钩到底长的是什么样子,一种钩是如何成为兵器的,当时的人会用钩上阵杀敌吗?

  • 李鸿章的北洋水师最大弱点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洋水师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北洋水师的成立和消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一、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在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成立,这是中国近代的第一支水师。大清朝廷每年拨款400万两,投入这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水师之中。回头来看,北洋水师实在来之不易。1875年,李鸿章受命创办水师,随即通

  • 秦灭韩之战过程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灭韩之战

    秦灭韩之战是秦王政十六年至十七年(公元前231前230年),在秦灭六国之战的过程中,秦军攻灭韩国(今河南中部)的战争。战争背景秦王嬴政在铲除了嫪毐、吕不韦两大集团势力之后,开始着手统一六国战争。首先从六国中最弱小的韩国开刀,恰巧此时韩国南阳假守腾献城投降,秦王遂任命假守腾为京师内史。战争过程秦赵两军

  • 秦灭赵之战过程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秦灭赵之战

    秦灭赵之战,是指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至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国攻灭赵国(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等)的战役。战争背景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四年),秦国国君秦庄襄王去世,其子秦王政(秦始皇)继位。秦王政继位后,采纳谋臣尉缭、李斯的建议,用重金收买六国权臣,破坏

  • 秦灭魏之战过程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秦灭魏之战

    秦灭魏之战是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军攻灭魏国(今河南中部偏东)的作战。赵被秦灭亡后,秦即想南下灭楚,但中间尚相隔一个魏国,魏此时虽然已只剩国都大梁附近的一些城邑,但终属秦进军楚地之障碍,于是决定先灭魏,再伐楚。本来魏处于“天下之枢”,具有优越的

  • 秦灭楚之战过程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灭楚之战

    秦灭楚之战或称灭楚之战,是秦王政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公元前226年前223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军攻灭楚国和越国(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大部等地)的作战。序幕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将王贲率军进攻楚国北部,取十城,开道击魏,揭开了攻灭楚国的序幕。楚国公子昌平君(母为秦国公主,曾任秦相国)徙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