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浑河血战发生在哪里 如何评价浑河血战?

浑河血战发生在哪里 如何评价浑河血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684 更新时间:2024/1/16 13:45:55

浑河血战简介

浑河血战指天元年(1621年)发生在浑河边的一场战斗,其中后金兵约数万人,明军(主要为四川白杆兵4000及戚家军3000)共7000余人。

主要军事统帅:努尔哈赤、陈策、童仲揆、秦民屏、秦邦屏、戚金、周敦吉等,以后金惨胜结束战斗。

浑河血战发生在哪里?

公元1621年,明天启元年。

自起兵攻明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努尔哈赤,趁明朝辽东经略熊廷弼去职,巡抚袁应泰举措失当的机会,于是年三月直逼沈阳,随即在十三日挥兵猛攻。

就在沈阳战况垂危之际,城外浑河之畔一支由明末著名女将秦良玉派来的数千忠州石柱土司兵跃跃欲试。

《明史》载秦良玉部历经沙场,战无不胜,“驭下严峻”,所部号称白杆兵,“素为远近所惮”。时秦良玉派遣其兄秦邦屏统带此劲旅赴辽,这支川兵皆强悍能战,装备川东少数民族特有的利剑大刀和锋利的长柄竹矛,身披铁甲外又再套一层厚棉,刀、箭不入。军容壮整,意气昂然。

天启元年(1621年)沈阳被后金攻占的时,一支由川浙兵组成的援辽大军在总兵童仲揆、陈策等率领下,推进到浑河,欲与沈阳城内的明兵对后金兵进行夹击。

听说城已被占,陈策下令还师。游击周敦吉等一再请战,诸将激动地说:“我辈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为!”

于是明兵分为两营,周敦吉与副总兵四川石柱都司佥书秦邦屏先渡河,在桥北立营;童仲揆、陈策及副将戚金、参将张明世统浙兵三千在桥南立营。

八旗骁骑的冲锋不胜于川东土司兵之锋锐,数冲未果,这些土司兵虽人数少于八旗,却都殊不畏死,组织严明,使用的又是上带长刃下配有铁环的奇怪兵器,殊异平时明军,使八旗军极不习惯,打头的精锐红巴甲喇军经恶战被击败,当即退却下来,八旗军上下震惊!

骑兵不敌,努尔哈赤急以“后军往助”,川兵也不畏生死寸土不让。据《全边略记》和《山中闻见录》的记载,土司兵连续击退八旗强劲的步骑猛攻,挟着攻占沈阳之胜利余威的八旗劲旅,竟在四川步兵抗击下“死于枪弩者数千人”,后继骑兵也被打得“纷纷坠马”。

后金军参领西佛先、佐领席尔泰、格朗也阵亡了。

但身经百战,并经受过严酷训练的八旗军也是相当顽强,“却而复前,如是者三”双方激战多时,尽管土司兵们非常饥饿,而八旗虽以众击寡,却仍然难分胜负。

连后来清朝史料也记载道:“明之步兵,皆系精锐兵,骁勇善战,战之不退,我参将一人、游击二人被擒。”“川兵营甚坚”

“诸将奋勇迎击,败白标兵(即白旗),又败黄标兵(即黄旗),击斩落马者二三千人”擒后金一参将、二游击。

川兵营甚坚,后金多次进攻无果。八旗劲旅“死于枪弩者数千人”,努尔哈赤急以“后军往助”。李永芳找到被俘的明朝炮手,亲自解开捆绑,人赏千金,用来攻击川军,发炮无不立碎者。

经过激烈交锋,川军终于饥饿疲劳,难以支持,全部被歼灭。周敦吉、秦邦屏及参将吴杰、守备雷安民等皆力战而死。周世禄从西北逸出,邓起龙、袁见龙夺桥西奔,带领残军俱走入浙营,继续坚持作战。

浙兵布阵于浑河五里之外,列置战车枪炮,掘壕安营,用秫秸为栅,外涂泥巴。后金兵消灭江北川兵,迅速渡河把浙兵包围数匝。

就在北岸血战之际,南岸以童仲癸、陈策率领的浙江兵三千人也在离浑河五里处布列战车铳炮,扎营响应。

努尔哈赤深感川兵之劲厉,再三告诫刚刚惨胜的八旗兵“勿轻敌”,并故意强调“仲癸所将皆川兵”以警醒部下。

后金兵得以集中兵力攻浙兵营,明总兵陈策、童仲揆、张明世、戚金等将领沉着应战,积极布阵,誓后金兵决一死战。明军以火器射击,杀伤相枕。火药用尽,两军便开始短兵相接。

战斗极为激烈,明军的步兵没有弓、撒袋,他们持三尺长的竹竿枪和腰刀,披甲胄,外套一层厚棉,刀、箭不入。在夜幕降临时与后金兵交战,一度胜负未分。但后金增援部队加入,明军浙营溃败,陈策战死。

后金兵万矢齐发,童仲揆与戚金、张名世及都司袁见龙、邓起龙等并战死。后金前后损失雅巴海、布哈、孙扎钦、巴彦、雅木布里、西尔泰、郎格、敦布达哈、木布、禄汪格等战将。

总兵朱万良、姜弼率领三千余援兵,行至白塔铺,观望不战。遣兵一千为哨探,遭遇到后金的将领雅松。雅松望风而逃,明兵放枪紧追,直追到后金左翼四旗兵营前。努尔哈赤得到报告,气愤至极。在后金兵向浙兵营围攻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明总兵李秉诚、朱万良、姜弼始进前一战,遇阻击先后败去。

朱万良部明军稍经交手即行溃退,沿途被皇太极一路追杀,伤亡三千多人。朱本人后来也身死于辽旧之役。

此时苦苦鏖战多时的八旗军与川浙兵仍然打得胜负难分,统帅陈策、童仲癸再派使者向袁应泰叩首求援。

袁已经吓破了胆,竟以后金强大派兵也扭转不了战局为由拒不答应。

浑河血战结局

双方血战到天色将晚,八旗援兵又赶到战场!童仲癸见已方援兵迟迟不至,遂与部众将士都抱成仁之心,决死回马杀向数倍于已的后金军,最终除极少官兵幸免回辽阳外,陈策、童仲癸与副将戚金、将领袁见龙、邓起龙、张名世、张大斗等大小将校共120多人全部义无反顾、悲壮殉国。

如何评价浑河血战?

浑河南北大战,令轻取沈阳的后金军意外遭逢劲敌,连续多次恶战,多次失利,险像环生,倍极艰苦。

后来的清人魏源也感慨其为:"是役,明以万余人当我数万众,虽力屈而覆,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

而明人倍感自豪,《明熹宗录》称之为“凛凛有生气”“时咸壮之”。

尤其是秦良玉所派川东土司兵面对数倍强敌的壮烈表现,极其令人敬仰。后来的兵部尚书张鹤鸣曾经评说此战:"浑河血战,首功数千,实石柱、酉阳二土司功”。其他明军也大多都英勇刚烈,为人所不齿的贪生怕死者少之又少。

这场惊天动地之战,也引起当时朝鲜人的极大观注,时任满浦佥使的郑忠信向李朝报告中说“虏中言守城之善莫如清河,野战之壮莫如黑山(即浑河)《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后来也赞道“虏之死伤亦相当,虏至今胆寒”。

而根据后金自己的史书,八旗所部确实受到极其沉重的打击,伤亡惨重。

尤其是红甲喇军、白旗军、连努尔哈赤最精锐的黄旗军都曾在坚强的川军面前败下阵来。

八旗军多名将领甚至在激战中被明军活捉。

为了稳定军心士气,祷念在此役众多的阵亡者,努尔哈赤还在十六日专门举行了祭奠亡灵的大会。

八旗战亡将领见于史料的有:雅巴海、布哈、孙扎钦、巴颜、雅木布里、实尔泰、郎格、杜木布、大哈木布禄、旺格等共九人。

根据《满文老档》之太祖卷19里的记录,努尔哈赤对浑河北岸八旗步兵败于川东土司兵之事极为愤恨,进行追查,革去了参将拜音达里、游击伊郎阿之职。

主要罪状是与川兵相遇时“不战而败走”,批评雅松“率吾常胜之军,望风而走,以失锐气”。

标签: 浑河血战

更多文章

  • 戚继光抗倭台州之战介绍 台州之战结局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戚继光,抗倭台州之战

    戚继光抗倭台州之战台州之战指的是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至五月发生的战争,在明抗倭的战争中,参将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今浙江临海)附近的新河、花街、上峰岭、长沙等地连续九次挫败倭寇的著名战役。史称“台州大捷”,亦称“台州九战九捷”。台州之战背景

  • 继业者战争:塞琉古的世界最早超重装骑兵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继业者战争

    亚历山大的逝世并没有让马其顿的方针与伙伴骑兵消亡,作为一种传统兵种,在之后的继业者王国中依然延续着,而且还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与革新。与当年亚历山大的军队相比,继业者的军队数量要更加的庞大。甚至在一次会战当中,单方面就会投入高达7万人的兵力,而当年的亚历山大远征军仅仅只有5万多人。由于继业者王国,特别是

  • 丢克斯伯里战役结局 丢克斯伯里战役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丢克斯伯里战役

    丢克斯伯里战役简介丢克斯伯里战役又名图克斯伯里战役,英格兰玫瑰战争期间的1471年5月4日发生在英格兰格洛斯特郡的丢克斯伯里的一场战役,以约克家族获胜告终。兰开斯特军由亨利六世的王后安茹的玛格丽特和威尔士亲王威斯敏斯特的爱德华及其盟友萨默塞特公爵亨利·博福特等率领,约克军由爱德华四世和

  • 苏日战争诺门罕战役兵力部署及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诺门罕战役

    诺门罕战役简介诺门罕战役,或称哈拉哈河战役,又叫诺门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及苏联在远东地区发生的一场战役。战事于1939年在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发生。日、苏双方的军队分别代表“伪满洲国”及“蒙古国”交战(以苏联朱可夫元帅和蒙古人民共和

  • 苏中战役中解放军究竟歼敌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苏中战役

    苏中战役简介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野战军在江苏省中部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亦称苏中“七战七捷”。苏中战役背景1946年6月下旬全面内战爆发后,7月上甸国民党以正规军58个旅约46万人向华东解放区发起进攻。苏中解放区是华东解放区的一部分,南濒长江,北连淮阴

  • 晋楚争霸的著名战争都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晋楚争霸

    晋楚争霸简介晋楚争霸,历史事件。公元前636年(周襄王十六年),流亡在外19年的重耳回到了晋国,在秦国的援助下,当了晋国国君。重耳即位后,赏赐随从他流亡的臣属,功大的封邑,功小的尊爵。晋文公信用功臣,改革内政,实行免债薄赋,救贫济弱,减轻关税,便利交通,促进商业,宽恤农业等发展生产的政策;坚持举用贤

  • 松锦之战清军损失究竟有多大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松锦之战

    松锦之战简介松锦之战是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年)到崇祯十五年(崇德七年,1642年)间清帝皇太极发动的旨在消灭明朝关外最后一支劲旅,打通关宁锦防线的战役。松锦之战开始于清军围困锦州,结束于松山城被清军攻陷,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止。战争共经历了两年,以明军惨败告终,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

  • 日俄战争如果俄国赢了会怎样?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日俄战争

    说起日俄战争,相信大家多少都有着一定的了解了。这次战争就是日俄双方想要吞并中国东北与控制朝鲜半岛所爆发的战争。甲午大战之后,中国割地赔款,辽东半岛了落入到了日本人的手里。此时的俄国也有着这样的想法了,但是没想到的是日本捷足先登了。所以俄国人就不爽快了,便开始联合德法两个又从日本人手里帮中国抢回了。到

  • 二战日本将领排名是怎样的?二战日军大将名单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二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开始疯狂的对外进行扩张,在这个期间,日本与外国的频繁战斗中,日本也诞生出了不少作战勇猛,多智多谋的大奖。不过这些所谓的名将,无一不例外的是手上都沾满了鲜血的刽子手、侵略者。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揭秘日本二战时期大将的排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TOP、10横山勇日本陆军中将,侵华

  • 赤壁之战谁才是最大赢家?刘备快速积累立足资本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上,吴蜀联军以弱胜强击退了曹操大军,也为此后三国鼎立的局面打下了基础。其实赤壁之战之所以能赢,最大功臣还是在东吴一边,但刘备却在此后为自己积累了大量立足的资本,从而快速壮大起来。可以说刘备一方成了赤壁之战的最大赢家,那刘备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恐怕这就要感叹刘备敏锐的嗅觉和他的远见了。下面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