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常德会战的战役背景

常德会战的战役背景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321 更新时间:2024/1/22 21:17:09

德会战

常德会战是正面战场大规模的会战之一,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一定的地位。此战为打响,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整个战役背景吧。

世界背景

鄂西会战之后,国际形势对日本越来越不利:苏德战场上苏军正在全线发起反攻,已推进至斯摩棱斯克第聂伯河一带;美英联军在突尼斯击败德意联军和在西西里登陆后,墨索里尼被迫下台,意国继之投降;美军在留申群岛、新乔治亚岛登陆后,正在新几内亚等地进击日军。日军不仅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其海军及航空兵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日军第11军在鄂西会战结束后的4个月内没有周边的第五、第六、第九战区进攻,而这3个战区的部队也没有对日军进攻,双方形成“和平”相峙。

国内背景

国民政府为了与盟军协同打通中印公路,先后从第六、第九战区陆续抽调7个军转用于云南及印度,准备反攻缅甸。日军为牵制中国军队不再向印、滇转用,以策应其南方军的作战,再次组织进攻。

日军情势

日军于1943年8月28日制定了作战方针:“派遣军努力确保和平定现有占领地区,特别是在华北方面,本年秋季以第11军及第13军主力分别进行常德作战和广德作战。来年春季,以华北方面军及第11军进行打通京汉线作战。”之后拟订了进攻常德的作战计划,并于同年10月6日召集各参战部队的参谋长进行图上作业。计划将整个会战划分为3个阶段进行。其主要内容的方针为:首先以一部歼灭安乡附近之敌,以主力消灭家厂周边地区之敌,继而攻占常德,同时追索该方面集结反攻之敌,以歼灭。作战目的一经完成,即按另行下达之命令开始返还,击灭残敌,恢复原态势。

中方情势

1943年9月间,日军的活动突然频繁起来。第六战区判断日军有可能再度发动进攻,遂在鄂西会战前制订的防御计划基础上,重新研究修订。修订后计划的作战方针是:“1.战区以巩固陪都之目的,配置重点于石牌、庙河两要塞,先以第一线兵团依纵深据点工事逐次予敌以打击,最后固守常德、石门、渔洋关、资丘、石牌、庙河、兴山、歇马河、南漳各要点,再由第二线兵团之机动,协同第一线兵团转移攻势,击灭进攻之敌。2.敌如以小部队向我某一方面行局部攻击时,则主要以第一线兵团击溃之。”

战役目的

1、常德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常德是湘北重镇,川贵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武汉失守后,这里成为重庆大后方的物资唯一补给线。

2、动摇重庆国民政府的抗战信心,以战逼降,达到所谓“结束中国事变”的目的。

3、歼灭中国守军力量,摧毁第六战区根据地,夺取洞庭湖粮仓,达到以战养战和巩固中国占领区的目的。

4、钳制中国兵力,迫使集结云南的中国远征军回师救援,以阻止或推迟东南亚盟军的联合反攻。

标签: 常德会战

更多文章

  • AD1938年武汉会战历史事件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汉会战

    波田支队序战1938年6月11日夜,波田支队趁雨夜突袭安庆,川军27集团军杨森部作战不力,一夜间就被逐出城外,波田支队在攻占安庆后,继续搭乘海军舰艇沿长江西进,6月下旬抵达了江防要塞马当的封锁线外。6月24日凌晨,日军在16军的防地东流登陆成功,然后顺利地攻下了既无准备,又无主官指挥的香山、香口等地

  • 武汉会战的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以国军主动撤出武汉而告结束。从战役上来看,日本占领武汉取胜,但战略上,其战略企图并未达成。武汉会战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被彻底粉碎由于国军的坚强抗击,日本动用了当时能够集结的最大兵力,发挥了陆、海、空装备上的绝对优势,苦战4个半月,不但没有歼灭国军

  • 武汉会战失败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战场涉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在抗日战争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武汉会战失败的原因武汉会战中中国广大官兵总体上是英勇顽强的,曾大量杀伤日军,并给日军以重大打击。但由于最高决策者及有些高级将领作战指导上欠妥,以致在消

  • 武汉会战作战线路 武汉会战有哪些参战部队?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汉会战

    抗日战争时期一场大规模战役武汉会战,以日军获胜,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而告终。中国方面40余万死伤,代价惨重,那么参加武汉会战的作战部队有哪些呢?武汉会战作战线路在武汉会战地图上,中方的力量多在长江南岸作战,沿着鄱阳湖部署兵力。国民政府以南昌作为自己的基地与日军展开攻势,而第二兵团的兵力部署在九江到瑞昌一

  • AD1942年仁安羌大捷历史事件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仁安羌大捷

    英军被困,中国远征军紧急救援,中英联军和日军在仁安羌展开大战,这就是历史上的仁安羌大捷,时值1942年4月19日。仁安羌大捷的具体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本文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详细介绍。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取得的重要胜利。日军在占领仰光后,分兵三路北进。中国远征军第五及第六军分别担任正面及左翼

  • AD1941年上高会战历史事件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上高会战

    战争开始1941年3月15日凌晨战役打响。北路日军第33师团由安义向当面中国第70军发起进攻,在炮兵和航空兵掩护下,沿潦河盆地向西突进,当日中午占领奉新,16日进至棺材山、车坪附近,并继续向西追击。南路日军独立混成第20旅团于15日晨发起进攻后,当日午间在河嗄附近西渡赣江,尔后沿锦江南岸西进。至17

  • 上高会战双方兵力对比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上高会战

    1941年,上高会战毙、伤日军1万5千余人,被誉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本次会战的规模不大、作战地域较小、持续时间不长,但却是一次难得的、始终掌握着战场主动权而致胜的会战。上高会战双方兵力中方国民革命军第十九集团军等部100,000人(4个军11个师)第70军李觉、第74

  • 上高会战双方指挥官 上高战役采取的主要战术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上高会战

    上高会战的胜利,得益于中国军官良好的战斗素质和正确的战斗指挥、战役方针和作战计划。那么在上高战役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战术呢?上高会战双方指挥官中国军队总指挥罗卓英,日本军队总指挥大贺茂、樱井省三。上高战役采取的主要战术当面日军兵力不大,但十分骄狂,以其两个半师团还不到的兵力而欲寻歼中国第19集团军主力(

  • 上高会战的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上高会战

    上高会战被誉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此战给予日军沉重打击,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场被国军高层领导赞誉有加的战役,是如何开展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1941年3月15日凌晨战役打响。北路日军第33师团由安义向当面中国第70军发起进攻,在炮兵和航空兵掩护下,沿潦河

  • 上高会战中74军的领导者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上高会战

    上高会战被誉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这与74军全军上下的一直努力分不开,也让人重新一睹了74军的军风军貌。人们不禁要问,这74军的领导者是谁,他平时是怎么训练这支军队的呢?其时,74军军长为王耀武。他上任后,74军的编制也作了调整:57师正式归属74军,师长由施忠诚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