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浙赣会战伤亡情况

浙赣会战伤亡情况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727 更新时间:2024/1/25 15:40:34

浙赣会战后日军基本达到了“没收与破坏铁路设施器材以及其他培养战力的各种军事、政治、经济设施和资材”、抢掠物资,并掳劫青壮年等“以战养战”的目的。

浙赣会战伤亡情况

中国伤亡70,000

日本伤亡36,000人

日本第15师团师团长阵亡,日军战史记载伤亡1.7万人。

浙赣会战战败蒋介石反思

日军发动浙赣会战,旨在占领浙东的中国机场,尤以衢州机场为志在必得,以防美国空军利用这些机场轰炸日本本土。蒋介石自1942年初,即判断日军将对衢州发起进攻,故一再指示战区积极备战。至5月16日,日军正式发起进攻。

蒋最初认为,日军此役所调动兵力,乃杂凑而成,当不难击破。但稍后即发现,日军实际上了集中了六个师团以上的精锐兵力,以及200架以上的飞机。蒋不得不美国求援,提醒其不可漠视中国战场,且明言:中国军队虽早有准备,但因缺乏空军和重武器,形势相当严峻。

不过,与淞沪会战时的思考方向不同的是,蒋很快就意识到,美援和国际观感均是未知之数,不可过分看重。故在5月23日,蒋已在考虑破坏衢州机场和丽水机场。蒋认为,不必因为这些机场与美国存在着军事合作的约定,而“置本国本军得失成败于不顾也。”

至5月27日,蒋终于下定决心,认定防守衢州已无必要。蒋在日记中写道:“敌军抽调在华各地战区精强部队约五万人,集中干浙东。进攻我衢州等处之空军根据地,势在必得,而滇西怒江西岸腾冲一带残敌仅千余人,顽强负隅。余乃注全神于此,雅不欲调美空军志愿队赴援浙东,而留其在滇协助我陆军肃清滇西之残敌。盖以今日情势而论,后方重于前方,尤其滇西不能不从速肃清。至于金衢之得失,已不关今日战局之胜负。”

6月2日,蒋再次在日记中强化自己的决定:“我为政略计,固应放弃衢州,万不可以无关紧要一地之得失,争一日之荣辱,而致忘最后成败之大计也。”6月3日,蒋又在日记中用淞沪、南京等往日的教训告诫自己:

“过去经历,往往为一时毁誉得失,而贻误战略,且致政略失败,此鉴于北平、南京,以及此次缅甸进退守弃之教训,尤为寒心。故对于衢州方略,决心放弃会战,以敌军抽集在华各战区最大限度之兵力,与其空军之掩护,进攻衢州大机场所在地,志在必得,若我与之决战,不仅无甚意义,而且徒耗兵力,不易补充也,不如放弃决战,使之扑空,不能达成其击破我主力之目的,而且保全我实力,犹可屏障赣湘也。”

但匆忙放弃,仍造成了极严重的损失,不但“全军心理犹疑,战斗精神低落”,而且“损失程度过于决战后之牺牲”。7月16日,蒋又在日记中再次检讨:“经此次教训之后,凡决心决战准备完成,待敌逼近时,即再不可变更初衷也。”

淞沪、浙赣,两次会战,两种反思;一者检讨“坚持”;一者检讨“放弃”。此般犹如精神分裂,实际上呈现的,蒋介石内心的一种举棋不定。

标签: 浙赣会战

更多文章

  • 浙赣会战失败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浙赣会战

    浙赣会战是1942年日军为摧毁中国在浙江前进机场,打击国军第三战区主力而发动的一场战争。此战以国军失败告终。此战为何战败呢?一般把失败原因归结为以蒋介石为首的领导决策者消极抗战且未能在战场上形成统一有效的指挥,故而战败。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国民政府的决策者们认为依赖美国,胜利在望,曾一度表现积极,以

  • 浙赣会战中被地雷炸死的日军将领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浙赣会战

    浙赣会战中有一件事是为人称道的,那便是此战中守军利用地雷重创日军,击毙名噪一时的日军中将师团长酒井直次。此事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呢?浙赣会战会战正式打响后,日军以四个半师团的兵力从奉化、余杭发起进攻,二十四日,克我武义、金华、孝顺,到达兰溪地区,准备对兰溪发起攻击。此时,我川军二十一军石照益一四六师在

  • 常德会战历史事件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常德会战

    日军进攻1943年11月1日,日军五个师团兵分三路,依原订计划全线出击。11月3日,沿江全线转入激战,日军规模之大,远出战区预料。4日,第一线兵团各部均开始依战区命令转移主力至主阵地,此时暖水街主阵地反而阵线犬牙交错而孤悬敌后,侧翼曝露,王敬久总司令乃电令暂6师赵季平师长突围。暖水街阵地虽然坚持半周

  • 常德会战双方伤亡人数 常德会战中日实力对比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常德会战

    1943年11月2日-12月20日,常德会战打响,历时一个多月的战役由中国方面取胜,此战在整个抗日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具有一定地位。常德会战双方伤亡人数中国宣布伤亡约6万人日本宣布伤亡42510人中国方面统计的数字为四万多人,日方公布的数字为:战死1274人,负伤2977人。可这个数字并不一定

  • 常德会战的具体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常德会战

    常德会战常德会战是正面战场大规模的会战之一此战可谓格外激烈,阵地在炮火轰炸的条件下出现你争我夺的局面。现在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此战的具体经过。1943年11月1日,日军五个师团兵分三路,依原订计划全线出击。11月3日,沿江全线转入激战,日军规模之大,远出战区预料。4日,第一线兵团各部均开始依战区命令转

  • 常德会战的战役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常德会战

    常德会战常德会战是正面战场大规模的会战之一,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一定的地位。此战为何打响,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整个战役背景吧。世界背景鄂西会战之后,国际形势对日本越来越不利:苏德战场上苏军正在全线发起反攻,已推进至斯摩棱斯克和第聂伯河一带;美英联军在突尼斯击败德意联军和在西西里登陆后,墨索里尼被迫下台

  • AD1938年武汉会战历史事件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汉会战

    波田支队序战1938年6月11日夜,波田支队趁雨夜突袭安庆,川军27集团军杨森部作战不力,一夜间就被逐出城外,波田支队在攻占安庆后,继续搭乘海军舰艇沿长江西进,6月下旬抵达了江防要塞马当的封锁线外。6月24日凌晨,日军在16军的防地东流登陆成功,然后顺利地攻下了既无准备,又无主官指挥的香山、香口等地

  • 武汉会战的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以国军主动撤出武汉而告结束。从战役上来看,日本占领武汉取胜,但战略上,其战略企图并未达成。武汉会战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被彻底粉碎由于国军的坚强抗击,日本动用了当时能够集结的最大兵力,发挥了陆、海、空装备上的绝对优势,苦战4个半月,不但没有歼灭国军

  • 武汉会战失败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战场涉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在抗日战争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武汉会战失败的原因武汉会战中中国广大官兵总体上是英勇顽强的,曾大量杀伤日军,并给日军以重大打击。但由于最高决策者及有些高级将领作战指导上欠妥,以致在消

  • 武汉会战作战线路 武汉会战有哪些参战部队?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汉会战

    抗日战争时期一场大规模战役武汉会战,以日军获胜,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而告终。中国方面40余万死伤,代价惨重,那么参加武汉会战的作战部队有哪些呢?武汉会战作战线路在武汉会战地图上,中方的力量多在长江南岸作战,沿着鄱阳湖部署兵力。国民政府以南昌作为自己的基地与日军展开攻势,而第二兵团的兵力部署在九江到瑞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