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淝水之战中的谢安是如何做到以少胜多的?

淝水之战中的谢安是如何做到以少胜多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440 更新时间:2024/1/27 5:47:42

历史上有很多次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看似没有任何的胜算,然而最终却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扭转局势,实在是经典和精彩。东晋时期,就有一场淝水之战,对阵双方是东晋谢安与前秦苻坚,也是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争。那么,在淝水之战中,谢安又是如何击败前秦大军,取得最后的胜利呢?

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社会大动乱。在南方,晋琅邪王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占据了汉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在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纷争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割据国,统一了黄河流域。苻坚,苻雄之子,前秦奠基者苻洪之孙,前秦开国君主苻健之侄,祖籍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其祖先世代为西戎酋长。在后赵石虎进攻关中时,苻洪率族归服,并迁徙到现今的河北临漳一带。后又投靠东晋,被任为征北大将军,不久自称秦王。苻洪死后,其子苻健在公元351年入据关中,次年称帝,建都长安。苻健是苻坚的伯父。苻坚的父亲苻雄因辅佐长兄创业有功,被封为东海王。

公元354年(皇始四年),苻雄去世,苻坚袭父爵东海王。另亦获授龙骧将军,苻健更以苻洪曾经在后赵获授此号勉励苻坚,苻坚当时亦“挥剑捶马”,被苻健的话所感动和激励,士卒见此,亦心服苻坚。苻坚当时亦博学多才艺,更有经略大志,广交豪杰。

公元355年(前秦皇始五年),苻健病死,其子苻生继承帝位。苻生是天下少有的暴君,视杀人如儿戏。每逢接见大臣,都让侍从箭上弦,刀出鞘、铁钳、钢锯等摆放跟前。看谁不顺眼,就随即杀掉。如哪位大臣有所劝谏,就被视为诽谤,杀之;若有人说句奉承话,就被视为献媚,亦杀之。因此,朝中人人自危。

前秦寿光三年(357年)六月,苻生欲除苻坚,苻坚先下手为强,杀掉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不称皇帝)。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之后,国力大增,于公元373年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北并吞鲜卑拓跋氏之代国,西方兼并前凉,远征西域,一统北方。在王猛死前,一直阻止苻坚的南进政策,且劝苻坚不要攻击东晋王朝,因为他认为前秦的国力虽比东晋强,但由于前秦刚刚才统一北方,时机未成熟,加上东晋有长江天险。王猛死后七年,苻坚认为时机成熟,决定攻击东晋。

太元元年(376年),东晋第九任皇帝孝武帝司马矅开始亲政,谢安升中书监、录尚书事,总揽朝政,陈郡谢氏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同年,苻坚统一了中国北方,前秦与东晋的战争已经临近。当时的东晋,长江上游由桓氏掌握,下游则属于谢氏当政,谢安尽力调和桓谢两大家族关系,以为即将爆发的战争作准备。

谢安出身于名门世家,其父谢裒(póu),官至太常。谢安四岁时,名士桓彝见到他,大为赞赏,说:“这孩子风采神态清秀明达,将来不会比王东海(即东晋初年的名士王承)差。太元二年(377年)七月,朝廷加谢安为司徒,他所统辖的后军文武官员都配上高级府第,谢安辞让不受。朝廷又加任谢安为侍中、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及幽州的燕国诸军事、假节。

当时,前秦在其君主苻坚的治理下日益强盛,晋军在与前秦的交战中处于劣势。谢玄不负叔父重托,在广陵挑选良将,训练精兵,选拔了刘牢之、何谦等人,并训练出了北府兵。太元三年(378年),前秦征南大将军苻丕率步兵、骑兵七万人进攻襄阳。苻坚又另派十万多人,分三路合围襄阳。襄阳城破,朱序被俘。苻坚又派彭超围攻彭城,秦晋淮南之战爆发。谢安在建康布防,又令谢玄率五万北府兵,自广陵起兵应敌。谢玄四战四胜,全歼秦军。

太元八年(383年),苻坚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志在吞灭东晋,统一天下。当时军情危急,建康一片震恐,可是谢安依旧镇定自若,以征讨大都督的身份负责军事,并派谢石、谢玄、谢琰和桓伊等率兵八万前去抵御。谢玄手下的北府兵虽然勇猛。但是前秦的兵力是东晋的十倍多,谢玄心里到底有点紧张。

出发之前,谢玄特地到谢安家去告别,请示一下这个仗怎么打。但谢安神情泰然,毫无惧色,回答道:“朝廷已另有安排。”过后默默不语。谢玄不敢再问,便派好友张玄再去请示。谢安于是驾车去山中别墅,与亲朋好友聚会,然后才与张玄坐下来下围棋赌别墅。谢安平常棋艺不及张玄,这一天张玄心慌,反而败给了谢安。谢安回头对外甥羊昙说:“别墅给你啦。”说罢便登山游玩,到晚上才返回,把谢石、谢玄等将领,都召集起来,当面交代机宜事务。

当时,桓冲在荆州听说形势危急,打算专门拨出三千精兵到建康来保卫。谢安对派来的将士说:“我这儿已经安排好了,你们还是回去加强西面的防守吧!”将士回到荆州告诉桓冲,桓冲很担心。他对将士说:“谢公的气度确实叫人钦佩,但不懂得打仗。眼看敌人就要到了,他还那样悠闲自在:兵力那么少,又派一些没经验的年青人去指挥。我看我们都要失败被俘了。”

同年十一月,谢玄遣刘牢之以五千精兵奇袭,取得洛涧大捷。十二月,双方决战淝水,谢玄、谢琰和桓伊率领晋军七万战胜了苻坚和苻融所统率的前秦十五万大军,并阵斩苻融。淝水之战以晋军的全面胜利告终。

当晋军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的捷报送到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看完捷报,便放在座位旁,不动声色地继续下棋。客人憋不住问他,谢安淡淡地说:“没什么,孩子们已经打败敌人了。”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辞以后,谢安才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舞跃入室,把木屐底上的屐齿都碰断了。淝水之战的胜利,使谢安的声望达到了顶点。淝水之战也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标签: 谢安

更多文章

  • 西夏的泼喜军是什么 骆驼还能用于打仗?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夏

    西夏,先后夹在北宋、辽、回鹘、吐蕃、金国、西辽、蒙古之间。其国土面积并不大,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都不怎么理想,但它却硬生生的在列强之间生存了将近200年!它的邻居还包括后来统一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的蒙古帝国,如果不是蒙古的崛起,也许西夏还会持续更长的时间。西夏,这个偏僻的小国,到底是凭什么屹立在列强中不

  •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戚家军

    说到戚家军其实大家也都知道他们是多么的强大的,这个军团也是真的厉害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真正意义上的戚家军的编制会是什么样的呢?而且戚家军军团的编制的人数等等又是怎么安排的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前言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遗址中,自河北省东方滨海的山海关起,到北京以北的长城段,设

  •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之二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戚家军

    攻击阵式图中军鸟铳队及大铳队射击完毕,听号声退回本营之内。主战攻击队伍听号声点鼓前进攻击。基本上,摆开的阵势是以鸳鸯基本阵及三才阵为主,尤其是两翼伏兵皆以三才阵为主要布阵战术。戚继光经常运用两翼伏兵作为狙击敌军后路,以及阻截敌人援兵。行军时更规定必须在来路布置伏兵,作为本队遇伏时策应支持与阻击敌军。

  • 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怎么算出来的 是谁首次提出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红军,长征

    红军走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那么,“二万五千里”到底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这个说法是毛泽东提出来的,毛泽东称,红军长征根据红一军团团部汇总,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1935年10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长征。时任直属队党总支书记的萧锋

  • 二战英国在欧洲大陆起到了多大作用?没有英国欧洲早就沦陷了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二战

    很多人都觉得在二战时期,英国处于一个比较“酱油”的位置,打又打不赢德国,也只能硬撑着。但实际上加入欧洲大陆上没有英国采取顽强的抵抗,可能整个欧洲就要彻底沦陷了。法国是打都没打就直接投降,在欧洲能限制德国的最后一块堡垒就是英国,如果英国没能拖到美国加入到二战当中,可能当时世界的

  • 莫辛纳甘步枪为何又被称为是脚蹬枪?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纳甘步枪

    说到莫辛纳甘步枪其实也算得上很有意思的一种枪械了,而且世界上也非常的出名,但是这些也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中国好像又叫这种枪为“脚蹬枪”,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欢迎一起讨论!老萨谈--狙击之王莫辛纳干步枪这是

  • 柏壁之战: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典型战例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柏壁之战

    柏壁之战,发生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三月至次年四月,是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北方割据势力刘武周、宋金刚的重要战役,李世民在柏壁(今山西新绛西南)及其北地区消灭刘武周割据势力的重要作战。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攻陷太原,派大将宋金刚继续南进,先后占领晋州、绛州、龙门等地。十一月,李世民率关中精兵,在

  • 谁被评为了二战历史上最厉害的战斗机?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斗机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空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战争,拥有了制空权,也差不多就拥有了胜利。在这场战斗中,各国都涌现出了非常多优秀的战斗机。例如德国JG-109,BF-109,日本的“零”式战机,英国的“喷火”战机,美国的P40战机,野马战机,地狱猫战机等等都

  • 拿破仑滑铁卢之战介绍 拿破仑为什么会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滑铁卢之战

    只要凯瑟琳女王的笨儿子保罗一世还是俄罗斯的统治者,拿破仑就知道如何应对他。保罗变得越来越不负责任,朝臣们终于忍无可忍,将他杀害了(否则他们都会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铅矿)。保罗的儿子沙皇亚历山大和他的父亲不同,他并不喜欢拿破仑,还将他视为全人类的公敌和破坏和平的始作俑者。亚历山大是个虔诚的人,坚信他是由

  • 中日甲午战争中十大忠烈将领盘点 谁服鸦片自杀?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十大忠烈将领丁汝昌因何服鸦片自杀?丁汝昌(1836.11.18-1895.2.12),原名先达,字禹廷,亦作雨亭,号次章。原籍安徽凤阳县,祖先在明初投军入了卫所,后人成了卫籍,落户在庐江县北乡石嘴头地方,子孙繁衍,人口增多,后来该地改名为丁家坎村。咸丰末年,丁汝昌家迁巢县高林乡郎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