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柏壁之战: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典型战例

柏壁之战: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典型战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557 更新时间:2024/2/23 23:31:13

柏壁之战,发生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三月至次年四月,是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北方割据势力刘武周、宋金刚的重要战役,李世民在柏壁(今山西新绛西南)及其北地区消灭刘武周割据势力的重要作战。

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攻陷太原,派大将宋金刚继续南进,先后占领晋州、绛州、龙门等地。十一月,李世民率关中精兵,在龙门渡过黄河,屯兵柏壁,与宋金刚军相持。唐军占据有利地形后,用以饱待饥之策,坚壁不出,养精蓄锐。宋金刚军远道而来,补给困难,日见饥困。次年4月,宋金刚军中粮食吃尽,只好逃走。李世民引兵追击,大败宋金刚军,俘杀数万人。

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刘武周接受宋金刚"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的建议,率兵2万南侵并州,四月,联合突厥,驻扎黄蛇岭(今山西榆次北),兵锋甚盛。并州总管、齐王李元吉派车骑将军张达率步卒抵御,至则覆没。刘武周于是袭破榆次(今山西榆次)。五月,刘武周攻陷平遥。六月,占领介州。

唐高祖派遣太常少卿李仲文为行营总管,与左卫大将军姜宝谊率兵救援并州,被刘武周的将领黄子英击败于雀鼠谷(在今山西介休境)。唐高祖又派右仆射裴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督军抗击刘武周。八月,裴寂至介休,宋金刚据城拒之,双方战于索原度,唐军全军溃败,裴寂只身逃回晋州。刘武周势如破竹,进逼晋阳;李元吉连夜携其妻妾弃州奔还长安。刘武周又攻占了李唐的发祥地晋阳。十月,刘武周又派遣宋金刚南下攻陷晋州,进逼绛州,占据龙门,攻占浍州。与此同时,夏县吕崇茂自号魏王,与刘武周相呼应;隋朝旧将王行本据蒲坂,与宋金刚相联合。至此,山西大部尽归刘武周统辖,唐在黄河东岸只剩晋西南一隅之地,关中受到极大震动,甚至唐高祖都惊慌失措,颁发了"贼势到如此地步,很难与他们抗争,宜放弃黄河以东地区,谨守关西。"

秦王李世民上表称:"太原是王业的基础,国家的根本;河东地区富饶,京城靠它供给,如果全部放弃,臣深感愤恨。希望给臣三万精兵,必定可望消灭刘武周,收复汾、晋。"于是高祖征发关中所有兵力扩充李世民的部队,让他攻打刘武周。唐高祖驾临华阴,至长春宫为秦王送行。

武德二年(619年)十一月,李世民乘冰冻坚硬,带兵从龙门渡过黄河,驻扎在柏壁,与宋金刚对峙,,并同固守绛州的唐军形成犄角之势,进逼宋金刚军。

当时黄河以东的州县遭抢劫后,没有粮仓,人情惧怕侵扰,聚居在城堡中,征集不到东西,军队缺粮。李世民发布王教晓谕百姓,百姓听说李世民率军前来,无不前来归顺,由近及远,前来的人日益增加,然后唐军逐渐征收粮食,军粮因此充足。于是休兵喂马,只命非主力部队的将佐找空子抄掠,大军则坚壁不战,宋金刚的势力因此日益衰落。

李世民曾经亲自带轻骑兵去侦察敌情,随从的骑兵四下分散,李世民只和一名穿铠甲的士卒登上山丘睡觉。不久,刘武周军从四下包围了二人,开始二人毫不知觉,恰巧蛇追老鼠,碰到了甲士的脸,甲士惊醒后告诉了李世民,二人一起上马,才走了百余步,就被刘武周军追上,李世民用大羽箭射死了刘武周军的骁将,刘武周军的骑兵于是退去。

十二月,唐高祖遣永安王李孝基攻打夏县的吕崇茂,吕崇茂不敌,向宋金刚求援,宋金刚派尉迟恭、寻相前往救援,结果大败唐军。 尉迟敬德、寻相就要回浍州,秦王李世民派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人在美良川截击,大败尉迟敬德,杀了二千多人。不久,尉迟敬德、寻相又秘密带精骑往蒲反援救王行本,李世民自己率领三千步兵骑兵从小路连夜赶到安邑,截击并大败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寻相二人只身逃脱,部下全部被俘,李世民又回到柏壁。

诸将都请求与宋金刚交战,李世民说:"宋金刚孤军深入,麾下集中了精兵猛将,刘武周占据太原,依仗宋金刚为屏障。宋金刚的军队没有储备,靠掠夺补充军需,利于速战。我们关闭营门不出,养精蓄锐,可以挫败他的锐气;分兵攻汾州、隰州,骚扰他的要害之地,他们粮尽无计可施,自然会退军。我们应当等待这个机会,目前不宜速战。"

李世民即率军跟踪追击,至吕州追及寻相,大败其军,并乘胜追击逃敌,一昼夜走了二百多里,打了几十仗。到高壁岭,总管刘弘基抓住马缰绳规劝道:"大王打败敌人,追击逃敌到了这里,功劳也足够了,不断深入,就不爱惜自己吗?况且士兵们饥饿疲惫,应当在此停留扎营,等到兵马粮草都齐备了,然后再进击也不晚。"李世民说:"宋金刚无计可施才逃跑,军心涣散;功劳难立,失败却很容易,机会难得,失去却很容易,一定要趁此机会消灭他。如果我们滞留不前,让他有时间考虑对策加强防备,就不可能轻易打败他了。我尽心竭力效忠国家,怎么能只顾惜自己的身体呢?"于是打马追击,将士们也不敢再提饥饿。唐军在雀鼠谷追上宋金刚,一天交锋八次,都打了胜仗,杀死、俘虏了几万人。当夜,在雀鼠谷西原宿营,李世民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三天没有脱下盔甲了,全军只有一只羊,李世民与将士们分吃了这一只羊。

四月二十三日,唐陕州总管于筠从宋金刚手下脱身逃回唐军中。李世民带兵赴介休,宋金刚还有二万人,出西门,背对城墙排列战阵,南北长七里。李世民派总管李世出战,不利,稍稍退却,宋金刚乘机反扑,李世民率领精骑从宋金刚背后袭击,宋金刚大败,唐军杀了三千人。宋金刚骑马逃走,李世民追出几十里,来到张难堡。唐浩州行军总管樊伯通、张德政占据堡垒自卫,李世民摘下头盔示意堡内,堡中守军见后欢呼雀跃,高兴得流下泪来。随从告诉守军秦王还未进食,守军献上浊酒、粗米饭。

尉迟敬德收拾残部守介休,李世民派任城王李道宗宇文士及前去晓谕,尉迟敬德于是和寻相以介休、永安二县降唐。李世民得到尉迟敬德非常高兴,任命尉迟敬德为右一府统军,并让他仍然统领八千旧部,和各营相杂在一起。屈突通恐怕尉迟敬德会反复,屡次向李世民提起,但李世民不听。

刘武周听说宋金刚失败,大为惊恐,放弃并州逃入突厥。宋金刚收拾残部,准备再战,但众人都不肯跟随他与唐作战,于是宋金刚也和一百多骑兵逃往突厥。

宋金刚打算跑回起兵初占的上谷,被突厥追上捉回,突厥腰斩了宋金刚。 刘武周当初不听内史令苑君璋劝谏而招致失败,泣泪对君璋说:"不听您的计策,以至到了这个地步。"不久后,刘武周也被突厥人所杀。

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典型战例。李世民采取先疲后打的策略,以主力坚壁蓄锐,待机破敌,遣偏师袭扰敌后,断其粮道,逐渐削弱敌之力量,积极创造战机,适时转入进攻,在进攻中力排众议,穷追猛打,连续作战,终获全胜,且收服大将尉迟敬德。唐军夺回河东,对巩固关中,随后争夺中原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 柏壁之战

更多文章

  • 谁被评为了二战历史上最厉害的战斗机?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斗机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空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战争,拥有了制空权,也差不多就拥有了胜利。在这场战斗中,各国都涌现出了非常多优秀的战斗机。例如德国JG-109,BF-109,日本的“零”式战机,英国的“喷火”战机,美国的P40战机,野马战机,地狱猫战机等等都

  • 拿破仑滑铁卢之战介绍 拿破仑为什么会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滑铁卢之战

    只要凯瑟琳女王的笨儿子保罗一世还是俄罗斯的统治者,拿破仑就知道如何应对他。保罗变得越来越不负责任,朝臣们终于忍无可忍,将他杀害了(否则他们都会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铅矿)。保罗的儿子沙皇亚历山大和他的父亲不同,他并不喜欢拿破仑,还将他视为全人类的公敌和破坏和平的始作俑者。亚历山大是个虔诚的人,坚信他是由

  • 中日甲午战争中十大忠烈将领盘点 谁服鸦片自杀?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十大忠烈将领丁汝昌因何服鸦片自杀?丁汝昌(1836.11.18-1895.2.12),原名先达,字禹廷,亦作雨亭,号次章。原籍安徽凤阳县,祖先在明初投军入了卫所,后人成了卫籍,落户在庐江县北乡石嘴头地方,子孙繁衍,人口增多,后来该地改名为丁家坎村。咸丰末年,丁汝昌家迁巢县高林乡郎中村

  • 淞沪会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淞沪会战日军伤亡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是中日双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卢沟桥事变后,蒋中正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同时也为了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

  • 中国抗日战争有哪些战役 中国抗日战争列表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抗日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1930年代至1940年代,中国抵抗日本侵略之全面战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东亚战事的最重要部分。战场除中国外,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邻接地区。那么在中国抗日战争的战役有哪些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列表(1931-1936)九一八事变黑龙江战

  • 百团大战作战的地区是哪里 共歼灭日军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那么百团大战作战的地区是哪里?共歼灭日军多少人?共军又损失多少人?百姓欢迎“百团大战”凯旋归来的八路军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129师、第120师在总

  • 晋楚鄢陵之战:晋国大将魏绮一箭射瞎楚共王左眼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鄢陵之战

    晋楚鄢陵之战:晋国大将魏绮一箭射瞎楚共王左眼【图】公元前578年,晋国取得对秦麻隧之战胜利后,中原中小诸侯国皆臣服于晋;这时只有晋、楚两国实力抗衡相当,都有消灭对方称霸中原之野心。周简王九年(公元前577年),郑国兴兵攻打许国,攻入许都外城,许被迫割地媾和。许为楚国的附庸,郑国的行动自然要引起楚的

  • 卢沟桥事变中日双方参战兵力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经过长期密谋策划,终于采取占领平津,继而征服整个华北和中国的侵略行动。是日夜,早已占领北平市郊宛平城外的日本军队,以走失一名士兵为由,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在遭到拒绝后,日军突然向卢沟桥龙王庙中国守军发起进攻,继之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冯治安师何基沣旅吉星文团奋起抵

  • 二战历史上日本“关东军”名称的由来?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东军

    "二战"中关东军是日本最精锐的部队.被苏军消灭了,从而加快了法西斯之一的日本在中国的失败,也加速了"二战"的进程. 关东军的来历:日本关东军是日本陆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因侵驻中国东北的金县、大连地区的“关东州”而得名。1898年,沙俄政府强迫清政府把中国旅顺和大连湾&ld

  • 辽沈战役为何发生:辽沈战役的背景及作战计划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背景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的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国共大规模内战全面爆发。1948年7月初,国共双方兵力的对比,已由战争爆发时的3.14:1,变为1.3:1。同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抓住有利时机,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决战方向首先指向形势于己有利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