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一二八事变主要战场 一二八事变伤亡情况如何

一二八事变主要战场 一二八事变伤亡情况如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525 更新时间:2024/1/23 15:30:51

一二八事变简介

一二八事变简介是什么呢?一二八事变发生在1932年的上海,是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自导自演的一次冲突。1932年一月二十八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对中国第十九路军发起进攻,后者迎战。一月二十九日,蒋介石复出,同时制定一面交涉,一面抵抗的对日作战原则。这也是国民政府在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的方针。

一二八事变图片

一月三十日,国民政府表示永不屈服。二月一日,中国空军加入战斗。军委会将全国划分为四个防卫区,命令各省出兵。二月八日,一个炮兵营增援十九路军。二月十四日,蒋介石汇编第五军,任命张治中为军长参与作战。蒋介石不仅为十九路军补充人员伤亡,还特批了大量的武器。蒋介石先后调动两军三师外加一个独立旅等部队支援十九路军。因为交通等一些原因,数个部队都未在事变结束前到达上海。

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并肩作战,给予日本打击。但三月一日,日本援军在浏河登陆。该地区国军防备较弱,以致形势最终逆转。两日后,日本在西方列强的调停下宣布停战。

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与日本进行了谈判。国民政府认为中国军阀林立,财政困难,无法与日本交战,希望能在不伤害国权的前提下用一些利益换取日本停战。五月五日,南京政府和日本签订停战协议。一二八事变后,精卫和蒋介石正式确认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一二八事变主要战场

一二八事变主要战场是在上海的闸北。上海是国际化的大都市,也是列强在华利益的主要集中地。九一八事变后,上海爆发了反日活动浪潮,抵制日货。日本的经济遭遇巨大损失。为了转移国际视线,成功在东北建立满洲国,日本方面迫切希望能够在中国的上海制造出事端,吸引世界的关注。

一二八事变图片

一二八事变没发生前,日军就做了充足的准备。上海日军的两千海军陆战队一句四千武装侨胞,四十架飞机和数十辆装甲车就分布在虹口和杨树浦。另外黄浦江和长江口都漂着日本军舰。

一月二十七日,日军在夜色中前进,期间遭到警察询问。日军警察开枪,后者反击,战争爆发。一月二十八日晚上,日军陆战队分成三路袭击闸北,攻占火车站。上海军民慷慨激昂,驻沪的第十九路军奋勇抗战,打退进攻的日军,夺回了火车站。英美的领事出面调停,双方停火。

上海民众自发组织救护队和义勇军,支援抗战。日本政府污蔑上海事件是由中国排日活动引起的。二月二日,日军援军到达。日军新增两艘航空母舰,十二搜军舰,另外还有七千陆战队抵达上海。二月三日,日军破坏停战协议,再次向闸北进攻,依然被守军击退。七日,日军改变了攻击点,想从守军右翼击破。但最终没有成功。

日本的战况非不利,内阁又增兵。中国第五军增援上海。日军发动全线总攻,合围闸北。十九路军和第五军配合默契,终于让日军遭到重创。后来日军在浏河登陆,中国军队腹背受敌,被逼撤退。日方宣布停战。一二八事变主战场闸北遭到了不小的损失,著名的图书馆遭到了破坏。

一二八事变的结果

一二八事变的结果是双方停战,并签署了停战协议。一二八事变中,十九路军的英勇抗战激励全国,后方官兵请缨作战。蒋介石拒绝向上海增兵,与之相反的是日本内阁决定增援上海。上海日军增加为九万人,当时中国守军不足五万。

一二八事变图片

中国军队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伤亡惨重,无法对浏河地区进行坚固的防御。日本指挥官正视教训,决定从浏河登陆,包抄中国守军。中国淞沪守军被迫退守。日军攻占上海,宣布停战。

1932年三月四日,国联召开有关中日问题的特别大会,会上通过上海停战、缔结协定以及日军撤退的决定。三月十一日,国联大会重申有关国际联盟的有关规定,强调领土完整的原则。国联大会明确地肯定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中日争端,要求日本撤兵,不予以承认日本非法所得。国联大会的决议对日军走向停战有促进作用。

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是想要转移国际社会对东北的关注,使满洲国能够得到建立。三月一日,伪满洲国已经建立,目的达到。日本也没有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准备。因此日军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和中方进行了谈判。

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争论,日本不确定撤军时间,中国将问题交给国联委员会。国联大会通过了上海停战和撤军的决议,日本表示默认,没有提出反对。

四月二十九日,日本在虹口公园举行为天皇庆生的阅兵式。朝鲜人尹奉吉投放詹丹,导致出席的日本军政人员有伤亡。尽管有日本人妄图扩大事端,但东京当局仍决定继续停战会议。五月五日,双方签署停战协议。

一二八事变伤亡和损失

一二八事变伤亡和损失惨重。据中方报道,在此次事变中一共击毙日军一万余人,但日本的资料表明在一二八事变中伤亡一共三千余人,其中陆军战死六百二十名,受伤一千六百二十二名。海军战死一百四十九名,受伤七百名。

一二八事变图片

中方参战的十九路军和第五军一共伤亡一万四千余人,其中战死四千二百余人,受伤九千八百余人。十九路军伤亡八千七百余名,第五军伤亡五千三百余人。

在一二八事变中,中国军火的消耗也很大。国民政府先后补充弹药一千余万发,各种炮弹七万三千余颗,手榴弹十六万七千余枚,手枪弹将近五十万余发。国民政府补充第五军枪弹七百六十余万发,手枪弹三万发,各种炮弹加手榴弹的数量总共达到七万。

在一二八事件中,中国的经济也遭到了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金钱损失达到十四亿元。商号被毁四千余家,房屋被毁将近两万余户,可谓损失惨重。上海的高校也受到了冲击。同济大学、复旦大学都遭遇了日军的轰炸。这就是一二八事变伤亡和损失。

一二八事变时,国民党指责中共趁着国军与日本在上海浴血奋战扩大苏区。国民党惊呼赤化面积遍布七省。蒋介石在一二八事变后召开剿共会议,宣布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在一二八事变后,日本在上海依旧保留兵力。日本资料记载,在1937年之前,日本在上海的陆战队依旧有两千两百人。

标签: 一二八事变

更多文章

  • 三湾改编的故事 三湾改编中的毛泽东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湾改编

    秋收起义结束之后,毛泽东意识到要创造中国革命的光明前途必须要对当时的军队进行停整,因为在此之前由于军队建设方面的不足我党已经损失了不少人马。三湾改编除了教科书上的几句歌功颂德,背后其实还有很多的细节,而这些细节才更让人感动。究竟三湾改编的故事是怎样的?三湾改编中的毛泽东又是怎样的呢?1927年大革

  • 三湾改编中明确的原则 三湾改编对党和军队建设的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中,中国共产党明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就是“支部建在连上”,这也是三湾改编中最重要的一个举措。为了实现这一举措,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最终让党的军队有了一次改头换面。那么,三湾改编对党和军队建设具体又有哪些意义呢?1927年9月29日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

  • 通道会议的意义 通道会议中央红军命运出现转机开端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通道会议

    遵义会议是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但在长征中党一直(特别是在早期)行走在生死之间,早期的通道会议骑士也是党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当时的中央红军随时可能被敌人剿杀,而这次会议是其命运出现转机的开端。目前,一些党史著作对于通道会议与通道转兵,只是点到为此。甚至,有人还认为通道会议并没有解决中

  • 援越抗法的历史背景 援越抗法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援越抗法

    援越抗法的历史背景援越抗法的历史背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日本派兵侵占了中南半岛,也包括越南在内。日本投降后,法国企图恢复在越南的殖民统治。但是当时的越南已经有了印度支那共产党,他们反对法国的殖民统治。援越抗法图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在战争中遭受了

  • 威瑟堡行动简介 威瑟堡行动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威瑟堡行动

    威瑟堡行动简介威瑟堡行动是作为法西斯的纳粹德国在二战时期对挪威和丹麦进行的攻击,而纳粹德国之所以对丹麦进行攻击是因为丹麦除了可以作为德国对挪威作战的集结区,还能作为一个与德国接壤的国家,当然还是控制起来比较好。威瑟堡行动图片威瑟堡行动简介中介绍到,在德国占领了丹麦之后,延后了对丹麦犹太人进行逮捕和驱

  • 包座战役敌军伤亡情况 包座战役牺牲的师长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包座战役

    关于包座战役红军的伤亡情况并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不过敌军的伤亡情况资料还是有的,另外在包座战役中牺牲的一位红军师长王友钧的名字也被载入史册。虽然红军伤亡情况没有记载,但并不说明红军没有伤亡,最可能的情况应该是伤亡并不大。包座战役敌军伤亡情况包座战役是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一个大胜仗,根据相关资料,

  • 包座战役历史背景 包座战役的起因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包座战役

    为了将红军困死草地,敌军在包座进行了非常充分的准备。这里的敌军阵地之坚固难以想象,而当时的红军却刚刚走出草地,还没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战事却一触即发,因为红军必须在胡宗南的援军赶来之前占领包座,才有可能打通北上的道路。本文将为读者简单介绍一下这场战役的历史背景和起因。包座战役历史背景1935年8月2

  • 包座战役胜利了么 包座战役的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包座战役

    尽管处境艰难,红军最终还是以坚强的意志在包座击败了对手,由此,国民党军想将红军困死草地的计划彻底破产。包座战役对红军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这样,它是红军北上的障碍之一,占领了包座,红军北上的道路将被彻底打通。包座战役是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后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共毙伤敌师长在内的4000余人,俘

  • 包座战役遗址在哪个位置 包座古道和包座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包座战役

    包座战役的遗址包座位于四川省北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是一个极为险峻的地方。红军好不容易从草地中活着走出,作为必经之路的包座却还有敌人的炮火在严阵以待,红军的艰难可见一斑。但如今置身包座已经是另一番感觉,这场战役的惨烈实在难以想见。包座位于四川省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东南部,地处深山峡谷

  • 井冈山会师的路线 井冈山会师的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简介一九二七年,毛泽东同志领导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武装反抗国命党反动派的道路。井冈山会师简介要从南昌起义开始说起,一九二八年二月,新城战斗胜利,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建成。井冈山会师画像毛泽东派人去寻找南昌起义失败之后的军队,而同时,南昌起义失败之后,朱德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