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二战期间日军不使用冲锋枪的原因

二战期间日军不使用冲锋枪的原因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645 更新时间:2024/1/20 10:12:09

在二战中,几乎所有的交战国军队都装备了冲锋枪,而且很多枪堪称为经典名枪,而日本自己虽研制出了“百式冲锋枪”,但是却没有使用,这是为什么呢?

1、研制出冲锋枪却不用

远在十九世纪末的日、俄战争中,当时俄军主要使用的步枪为老式的滑膛枪,有效射程只有300多米,而日军则使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来复枪,有效射程达到了800米以上,同时日军训练刻苦,军中有大批神射手,其精准射击给俄军造成了很大伤亡,从此奠定了步枪在日本陆军中的绝对主力地位。

一战结束以后日本陆军也曾有人提出过为部队装备冲锋枪的想法,在1931年的12·8淞沪战役期间,日军与中国军队在上海激战中,已经认识到中国民团19路军装备的冲锋枪的威力。事态平息后,日军大本营军械局对冲锋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先后派员到欧洲考察,试图研制自己的冲锋枪以装备部队。

1934年,日本陆军开始悄悄进行冲锋枪的研制工作,这种试验型冲锋枪被命名为2号冲锋枪,一年后,该枪支因为枪械安全性、可靠性不良而被否决。更重要的是,这种制造冲锋枪的思想在日军中遭到很多人的批评,批评者认为冲锋枪虽然火力凶猛,但是弹药耗费太大且射击命中率太低,在实战中会对后勤供应造成困难,而且实战作用很令人怀疑。因此生产冲锋枪的计划就被暂时搁置起来。1940年,欧洲战事的发展,让日军领悟到现代步兵武器组合中,冲锋枪有一定的作用,而且38式步枪对于新组建的装甲部队乘员来说枪身也太长了,于是生产冲锋枪的计划又一次被提出来,这次大本营批准了。

设计图纸早在以前就在南部军械设计所出台,这个被命名为“100式”的冲锋枪于1940年定型,正值日本神武纪年1000年,所以起名百式冲锋枪。它的蓝图以MP18为依据,事实上,它可以说是MP18的仿制品,同样的外形,同样的侧装弹夹,只不过将直弹夹改为弯弹夹,装弹30发。最大的改动就是在枪口做了一个挂扣,以满足军方必须能安装刺刀的要求,尽管那刺刀安装上去后整个枪支显得很滑稽。

国际上设计冲锋枪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通过密集的火力给敌人以威慑和杀伤,但受武士道残精神的影响,日本陆军对白刃战有着特别的执着,往往在战斗的最后阶段拼刺刀。日本新兵受训三个月,头一个月就是拼刺刀,后两个月练射击。日本军方对刺刀的偏爱简直到了变态的程度,连99式7。7毫米仿捷克轻机枪都装上了刺刀,这是历史上唯一一种带刺刀的轻机枪,难以相信重达20斤的99式机枪怎么个拼刺刀法。

日军部队装备97式坦克后,坦克乘员也装备了该型冲锋枪,为了方便乘员在坦克使用,在为他们特制的冲锋枪上做了改动,增加了一个可折叠的支架。百式冲锋枪使用自由枪机原理,没有保险,始终处于开膛待击状态,非容易走火。百式冲锋枪并未大规模装备部队。

2、日本的国力弱,耗不起弹药

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极度缺乏的岛国,所有的战争物资都需要从外部获得。尽管日本占领了一半以上的中国国土,并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占领了物产丰富的南洋诸岛,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的资源短缺现象,充其量只是一种“缓解”,同时由于占领区内缺乏工业基础,因此日本只能将获得的资源运回国内进行深加工,这不但加大了制造成本还延缓了制造周期。所以尽管冲锋枪的优点很多,但由于存在着制造成本高、工艺复杂、弹药消耗过大等原因最终被日本军方所放弃!

战术思想落后的日本人认为:步枪打得比冲锋枪准,宁可保证步枪和弹药的质量(其实连这个也没有做到),也不浪费宝贵资源造冲锋枪。另外,日本工业生产力有限,无法大量的制造冲锋枪和弹药。一个单兵配备基数150发子弹,38大盖一天都不一定用得完,要是换上冲锋枪,稍微激烈点儿的战斗,坚持个把小时就打光了,冲锋枪又没法配刺刀肉搏。

冲锋枪成本低,制造过程也不那么讲究,因此非常适合苏联的国情。当时不光日军,德军、英军、法军单兵自动武器都比较少,美军也是在战争中才开始广泛装备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普森冲锋枪刚开始装备不多,像《拯救大兵瑞恩》里的汤姆·汉克斯用的汤普森每个班才一把。而勃朗宁机关枪是重机枪,不能算成是单兵武器。

日本人并不是特别怕汤普森和勃朗宁,但的确很怕M1,因为前两者虽然火力密度很高,但射程有限,M1加兰德半自动一次装弹8发,不仅射速快,而且射程和精度都很好,美国人2-3支M1加兰德连续射击甚至可以压制日本人需要不断上油的歪把子轻机枪。加兰德最大的缺点是必须打光了子弹才能换弹夹。面对美国人,日本人的确很惨,别说日本人了,就是德国人也很惨,德国人没有班用机枪作为支援火力,虽然有冲锋枪,但在进入射程前往往就被美国人的M1敲掉了,瑟98K在射速方面相对M1并没有什么优势。

3、用一战的战术思想指导二战

日本军部的高官们经过测试和比较后得出了这样的一种结论:他们认为“百发百中的步枪要好于百发一中的冲锋枪”。其实这本是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在日俄战争结束时的一句话“一门百发百中的大炮胜过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改变而来的,本来东乡平八郎的意思是强调火力的效能,西方也有一句类似的话,就是说如果你的火力无法准确杀伤敌人,就会鼓舞敌人的士气。可到了习惯服从命令、服从权威的日本人手里,马上就变成了士兵只要准确射击就行了,根本不用考虑加强火力密度。

日本军部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他们的战术思想还停留在一战时期“步枪的精准射击及机枪有效的火力压制”是阵地战的“经典”。在欧美军事强国尽一切可能提高军队的火力密度时,日本却固执的强调军队的准确火力,甚至要求士兵每枪都要命中目标,在日本人看来,必须用几十发子弹才能消灭一个敌人是不能忍受的!

射程达2800米的38大盖后坐力小,性能优良,是日本引以为自豪的武器,而日本的自动武器,如几种轻重机枪,则希望能一直给部队提供火力支援。但有个问题,那就是火力的持续性,为了保证机枪能长时间提供火力支援,最主要的是解决枪管散热的问题,二战各国在轻机枪上都普遍采用散热部件和换枪管的方法,唯独日本不用,他们的歪把子,不能更换枪管,结果连续射击到300发时就会枪管过热,无法使用,要慢慢却。

日本和美国的火力注重方不同,美军注重单兵火力,强调中近距离的单兵火力优势,所以单兵大量装备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但是日军强调集群火力,而且拥有比较先进的近距离火炮支援,所以就强调机枪、迫击炮、步兵炮,日军的步枪兵除了远距离精准射击、近距离拼刺刀外,就是用来保护机枪和火炮的,而且日军的大正11式歪把子机枪使用和步枪一样的弹夹,保证了火力的持续性,日军的92式步兵炮也是最小巧的轻型榴弹炮,用人力就可以携带,日军甚至发明了单兵使用的掷弹筒,这样就保证了日军在正规堑壕战中的火力。

所以日军的失败并不是败在火力这个战术性的问题上,而是败在堑壕战这个大的战略思想上,堑壕战是一战的产物,已经过时了,日军还在以堑壕战为指导思想下进行作战,岂能有不败之理!二战的地面战役主要打的是空地一体的陆地运动战,运用装甲部队和空军进行强行突破,突破一点后进行纵深穿插,分割包围的战法,这样就把步兵放在了次要位置,主要就是装甲部队和空军,当分割后的围剿就要看单兵的火力优势。

所以二战时日军败的很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的M1和汤普森打日本的38式那就是一个爽。美军的战术是火力覆盖→整体推进→再火力覆盖→再整体推进?日本人再凶狠顽强也抵挡不住。中国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初期也是因为军事思想局限,认为突击步枪浪费子弹,所以不装备,部队大部分还用56半自动,结果吃了越南人AK47的亏,后来认清形势,积极改变,研制出81式自动步枪,整体战力马上提升。

因为陈腐的战术思想加上国力的限制,日本军队在整个二战中的步兵装备以步、机枪为主,没有装备冲锋枪,打中国军队还行,在太平洋战场上与美军打就吃了大亏。

标签: 二战

更多文章

  • 中国七大军区及分布图 中国军力配备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军区

    中国七大军区一、北京军区北京军区下辖5个集团军(24、27、38、63、65集团军),3个卫戍师(卫戍1师、卫戍2师、卫戍3师),3个武警机动师(武警81师、武警114师、武警187师),总兵力愈40万。北京军区防区为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四省。各主力集团军资料如下:1、第27军集团军集团军下属

  • 比利时的国防开支有多少_比利时的国防开支情况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比利时

    比利时国防开支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远低于西欧和北约主要国家的平均水平(2%)。2014年比利时的国防开支为39.13亿欧元,2015年的国防开支为37.58亿欧元,比上一年减少5.8%。近年来,比利时政府大幅度缩减了国防开支的数额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5年到2011年,比利时的国防开支

  • 比利时的兵役制度_比利时怎么服兵役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比利时

    比利时的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预备役部队组成。1993年前,比利时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义务兵服役期:驻本土部队为8个月,驻德部队为6个月。志愿兵服役期为2~9年。1993年比利时取消了义务兵役制,实行志愿兵役制。志愿兵服役期为:驻国内部队服役期12个月,驻防国外部队服役期10个月。志愿兵

  • 比利时军队兵种有哪些_比利时军队由哪些部分构成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比利时

    目前,比利时的正规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卫生部队四部分组成。2013年,比利时的现役军人共有20200人,其中陆军11000人,空军6100人,海军1500人,卫生部队1600人。比利时军队中的文职人员和辅助人员有12800余人。另外,比利时还有预备役人员6900余人。比利时陆军比利时陆军的主要任

  • 比利时的国防制度详解_比利时的国防制度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比利时

    比利时《宪法》规定,国王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王通过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对全国武装力量实施领导指挥。在和平时期,国王授权国防大臣领导全国武装力量。议会负责批准国王预算和与军事有关的法律。政府负责制定防务政策。内阁防务委员会是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同时是国王的最高防务咨询机构,成员包括首相、国防大臣、外交大

  • 自动步枪是怎么产生的_自动步枪是怎么发明的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自动步枪

    自动步枪是指借助于火药气体压力及弹簧的作用力完成推弹、闭锁、击发、退壳和供弹等一系列动作的连发步枪,又称突击步枪。非自动步枪只能单发,而且装弹和退壳都要手工操作,射速低、使用不便。第一支真正的自动步枪是1883年由美国工程师H·S·马克沁发明的。这是在连发枪的基础上产生

  • 红二十五军人数为何增加了?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红二十五军

    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大家都知道,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解说的是红二十五军长征时人数不减反增的秘密。“小长征”奇迹红二十五军长征之谜提到长征,人们往往着重讲红军的“三大主力”即一、二、四方面军的万里征程。除此之外,徐海东、程子华、吴焕先等人率领的红二十五军还

  • 太平天国为何北伐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是为近代,最为有影响力的大规模农民军起义。在太平天国强盛时期,太平军为何会北伐失败呢?这是出于什么原因,一起来看看吧。一、为何只派两万人北伐1、当时太平天国的军事最高决策者实为东王杨秀清,由于起义以来的战事过于顺利。使得杨秀清和其他高层人士对于局势的判断太过于乐观,以为即便不使用全力,北伐

  • 德国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_德国为什么发起两次世界大战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德国

    20世纪被称作“流血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这个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近五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程度最深的全球性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人们被它空前的残酷所震惊,开始对战争深恶痛绝。殊不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种子,恰恰埋在第一次

  • 二战时期著名的元帅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帅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每逢战乱的年代,在战场上都会涌现出一些军事奇才。他们不仅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而且还指挥过许多经典的战役。因此,他们享誉世界,被世人所崇拜。美国媒体曾在世界范围内评选二战时期最厉害的元帅,有5人成功入选,亚洲仅有一人上榜,而且是我们中国人。5、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