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代名人对赤壁之战的评价

历代名人对赤壁之战的评价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927 更新时间:2024/1/23 15:49:02

历代名人评价:

赤壁之战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列举的中国历史上“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著名战例之一。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条件,但首当其冲的是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实力明显不如人力物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袁绍,但他却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并最终大获全胜,其取胜之道是值得后人很好地深思的。

对于此战,历代名臣、学者也给予各种评价:

曹操评价赤壁之战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诸葛瑾步骘认为赤壁之战:“扬国威德,华夏是震。“

韦昭曾作《伐乌林》,言魏武既破荆州,顺流东下,欲来争锋。孙权命将周瑜逆击之於乌林而破走也。曰:“曹操北伐,拔柳城。乘胜席卷,遂南征。刘氏不睦,八郡震惊。众既降,操屠荆。舟车十万,扬风声。议者狐疑,虑无成。赖我大皇,发圣明。虎臣雄烈,周与程。破操乌林,显章功名。”

陆机《辨亡论》: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羽楫万计,龙跃顺流,锐骑千旅,虎步原隰,谋臣盈室,武将连衡,喟然有吞江浒之志,一宇宙之气。而周瑜驱我偏师,黜之赤壁,丧旗乱辙,仅而获免,收夡远遁。

裴松之评价说:“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然则魏武之东下,非失算也。”

赤壁之战也是文人墨客喜欢吟咏的诗史。

李白有诗曰:“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胡曾有诗曰:“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孙元宴有诗曰:“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应周鲁不教迎。曹公一战奔波后,赤壁功传万古名。

杜牧则认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吕思勉认为赤壁之战是孙刘抗拒统一,评价说:“曹操固然犯着兵家之忌,有其致败之道,然而孙、刘方面,也未见得有何必胜的理由。自此以后,曹操幸而用兵于关西、汉中,未曾专注于南方。倘使曹操置别一方面为缓图,尽力向荆州或者扬州攻击,孙权的能否支持,究竟有无把握呢?孙权和刘备不同。刘备投降曹操,曹操是必不能相容的,所以只得拚死抵抗。孙权和曹操,本无嫌隙,当时假使投降,曹操还要格外优待,做个榜样给未降的人看的。所以当时孙权假使迎降,就能使天下及早统一,免于分裂之祸;而以孙权一家论,亦系莫大的幸福;裴松之在《三国志·张昭传》注里,早经说过了。然则孙权的决意抵抗,周瑜、鲁肃的一力蹿掇孙权抵抗,不过是好乱和行险侥幸而已。”

标签: 赤壁之战

更多文章

  •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面对强敌而不惧,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以弱胜强,创造了辉煌战绩,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乘势向江南进军,一举夺占荆州。在此关键时刻,本应集中力量,彻底追歼刘备,然后再图东吴。而他却骄傲轻敌,同时攻打两个敌人,以致促成孙刘联合抗曹,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江南是

  • 赤壁之战双方伤亡人数盘点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赤壁之战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是这样描述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案例,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孙权和刘备联合五万大军在赤壁相遇。孙权和刘备联军利用曹军不熟悉水性的弱点,用火攻击败曹操水师,随后水陆并进,大破曹军。赤壁之战后,孙权稳固了江东的统治,刘备则占据荆州和益州,初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曹操南

  • 赤壁之战孙刘曹三方兵力对比盘点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

  • 赤壁之战全过程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赤壁之战

    迎降之议这时,曹操写信给孙权说:“最近,我奉天子之命,讨伐有罪的叛逆,军旗指向南方,刘琮降服。如今,我统领水军八十万人,将要与将军在吴地一道打猎。”孙权把这封书信给部属们看,他们无不惊惶失色。长史张昭等人说:“曹操是豺狼虎豹,挟持天子以征讨四方,动不动就用朝廷的名

  • 一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一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

  • 一战的结果及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一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的灾难,同时也带来了科技上的一大进步,是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军事等许多方面大大加强,同时一战加快了人权实现的步伐。民族国家的纷纷建立是这次战争带给人类的最大成果。在此背后的民族意识的形成、民族观念的勃发,可以说是

  • 拉普兰战役结果及评价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拉普兰战役

    发生于1944年9月至1945年4月的拉普兰战役,是二战历史上纳粹德国与芬兰之间展开的一场大规模军事较量,这场战争因发生在芬兰北部的拉普兰省而得名。据拉普兰战役简介文字描述,由于1945年,世界大战已近尾声,曾经不可一世的德国战车在经过长期的战争消耗后也已近强弩之末,因而这一场战争,德国并未占到什么

  • 拉普兰战役的兵力情况 拉普兰战役伤亡人数是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拉普兰战役

    芬兰共和国,简称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北欧五国之一,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国土总面积33.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00公里,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芬兰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

  • 吴破楚入郢之战什么时候爆发的?吴破楚入郢之战历史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破楚入郢之战

    春秋后期,吴、楚争夺对江淮流域控制权的战争。公元前506年,吴楚决战中,孙武率领吴军大败楚军,攻入楚国都城郢,楚昭王逃到随国。楚国向秦国求救,申包胥哭秦庭,感动秦哀公。秦国发兵救援楚国,帮助楚国收回都城复国。秦军撤后,楚军又被吴军连连击败,楚国不得不迁都以避吴军锋芒。历史背景春秋历经晋楚争霸(主要三

  • 吴破楚入郢之战的过程及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吴破楚入郢之战

    春秋后期,吴、楚争夺对江淮流域控制权的战争。公元前506年,吴楚决战中,孙武率领吴军大败楚军,攻入楚国都城郢,楚昭王逃到随国。楚国向秦国求救,申包胥哭秦庭,感动秦哀公。秦国发兵救援楚国,帮助楚国收回都城复国。秦军撤后,楚军又被吴军连连击败,楚国不得不迁都以避吴军锋芒。战争过程吴楚之战爆发后,鸡父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