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魏武卒数量虽只有五万 却可以威震天下

魏武卒数量虽只有五万 却可以威震天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760 更新时间:2024/2/2 9:29:42

步兵在古代战争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魏武卒,是吴起训练的精锐步兵。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三十年来,吴起率领魏武卒攻下函谷关,大大小小历经六十四战,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魏国,战国七雄,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以至于后来的秦国都是以魏国为蓝本的。

魏文侯时期任用名将吴起,建立起当时第一支重甲步兵魏武卒,吴起曾率领魏武卒东征西讨。大战七十六次,战胜六十四次。从公元前409年开始,魏国开始不断蚕食秦国的河西之地,最终将其攻克占领。公元前389年,秦国曾出动五十万大军,企图一举夺回河西,但吴起只出动五万武卒,就将秦国的老式战车兵杀得七零八落,全军覆没。自此,吴起与魏武卒彻底巩固河西,秦国数十年难以恢复元气。

魏武卒的选拔极为严酷,不仅要身披重甲,携带长矛与铁剑,还必须日行军五十里还能保持战力,方能成为武卒。根据《吴子·励士》里的记载,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 创造了步卒五万人,车百乘,骑三千,而破秦五十万众的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所以魏武卒最鼎盛的时候应该是满员大概五万人左右。魏武卒是那个时代的步战士兵中,最为精锐和彪悍的代表。也因此,魏武卒在全盛时期之数量也堪堪只有五万之众。不过正因如此,魏武卒才威震天下。

后来吴起离开魏国,魏武卒失去了名将统兵,战力大减,直到庞涓来到魏国,又重回巅峰,但是在公元前341年,齐魏发生马陵之战,魏军于马陵道被伏,庞涓战死,魏武卒更是遭遇前所未有的损失。

公元前293年,秦魏韩发生伊阙之战,秦国名将白起大破魏韩二国,斩首二十四万。魏武卒损失殆尽,随着魏国的衰落,加之训练魏武卒成本过高,魏武卒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标签: 魏武卒

更多文章

  • 清朝的兵制是如何发展的?“兵、勇、卒”各代表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

    清朝在入主中原前的主要军事力量为八旗制度,八旗兵的总兵力约二十余万人,1644年清军入关,自此正式代明统治中华,但二十余万人的八旗军放在关内如沧海一粟,显然无法满足清朝的统治需求。因此在稳固统治后,清朝统治者开始着手解决兵员不足及地方维稳问题。经过几次变革,清朝前期的兵制大致经历了八旗兵、绿营兵以及

  • 清朝时期汉军旗人是指哪一类群体?与满州八旗相比他们有什么优势?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

    汉军旗人,顾名思义,就是指入了满洲八旗的汉人。清朝汉军旗人作为一类特殊群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备受清朝统治者的重视。他们不仅出任清廷要职,而且大多都在地方任督抚、巡抚等职,对巩固清朝巩固起了关键作用,成为清朝“治天下”的重要举措。早在满清入关前的皇太极时期,为了加强对汉人的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 1900年5月28日/11万人打不过2万联军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是什么,就是1900年5月28日–1901年9月7日,距今已有107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从此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清军共有11万人,居然打不过只有2万人的联军,也是让人不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是何时:1900年5月28日时间流转,令人意想不到

  • 彭德怀为何不愿接受朝鲜授予的“一级国旗勋章”?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彭德怀

    胸前佩戴一级国旗勋章的彭德怀1951年10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一周年,特于23日“决定以一级国旗勋章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因为他在朝鲜人民反抗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战争中,以卓越的指挥艺术,指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予美

  • 三国时期有哪几大兵种?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兵种

    在冷兵器时代,兵士是军队的核心。在战国群雄迸起的年代那些枭雄们的军队都有哪些兵种呢?战场上的光辉荣誉往往全都属于指挥将领们,作为胜利阵营中的成员所属无名小兵们往往所能充当的也只是炮灰的角色。小兵注定着与他们的默默无名般,默默无名在战场上,默默无名在身前生后。三国时代,军队里的士兵来源,主要有五个方

  • 北洋水师八大军舰—平远舰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洋水师

    排水量(吨) 2100船长(米) 59.1船宽(米) 11.85吃水(米) 3.96马力(匹) 2400航速(节) 14火炮 (清)260mm*1/150mm*3/47mm机关炮*8(日)260mm*1/152mm速射炮*2/3磅速射炮*8鱼雷 457mm*2457mm*4装甲 炮塔203mm/炮罩

  • 北洋水师八大军舰—济远舰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济远舰

    排水量(吨) 2300船长(米) 72.1船宽(米) 10.37吃水(米) 4.78马力(匹) 2800航速(节) 15火炮 210mm*1/150mm*2/76mm*4/37mm机关炮*9鱼雷 380mm*4/2艘舰载鱼雷艇装甲 炮塔355.6mm/甲板101.6mm/水线76mm乘员(人) 20

  • 北洋水师八大军舰—来远舰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来远舰

    排水量(吨) 2900船长(米) 82船宽(米) 12吃水(米) 5马力(匹) 4400航速(节) 15.5火炮 210mm*2/150mm*2/47mm*2/37mm机关炮*5鱼雷 457mm*4装甲 50-240mm乘员(人) 202管带 邱宝仁清政府通过驻德公使许景澄向德国Stettin的Vu

  • 北洋水师八大军舰—经远舰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经远舰

    排水量(吨) 2900船长(米) 82船宽(米) 12吃水(米) 5马力(匹) 4400航速(节) 15.5火炮 210mm*2/150mm*2/47mm*2/37mm机关炮*5鱼雷 457mm*4装甲 50-240mm乘员(人) 202管带 林永升1885年8月4日,李鸿章电令驻德公使许景澄在德国

  • 北洋水师八大军舰—镇远舰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镇远舰

    清末北洋舰队主力舰之一。是当时远东最大铁甲巡洋舰之一。舰长99公尺,宽20公尺。排水量7335吨,速力14.5节,装甲堡35.6公分、炮塔30.5公分、司令塔20.3公分,主要兵器有30.5公分口径炮4门、15公分口径炮2门、其他炮16门,后膛连珠枪525支。舰首左右及尾部配备鱼雷发射管3个。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