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杨广三征高丽:杨广为什么三次都拿不下高丽?

杨广三征高丽:杨广为什么三次都拿不下高丽?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095 更新时间:2024/1/22 21:21:26

杨广三征高丽是发生于公元612年到公元614年的一次历史事件,并且,这三次皆是杨广御驾亲征,前后投入三百万大军,可是,举全国之力竟然没打败高丽,这是为何?我们都知道杨广虽然残暴但也不昏庸。大隋也在开国没几年国家曾曾向上。怎么打败不了。如果大隋朝腐败不堪,也不可能让四周国家都臣服,唯独高丽······

下面,小编就杨广三征高丽一途,为大家揭晓为何杨广拿不下高丽。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兴,

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

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建隋朝大运河

,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

炀帝杨广,是一位统兵有方、能征善战的帅才,大隋再度一统南北的行军元帅便是年仅二十岁的杨广。令人费解的是,隋大业八年至十年,杨广曾三度兴盛师亲征其藩国高丽,却以惨败告终。

此事得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说起。是年杨广北游至内蒙古浏览草原风光,途中高丽国使臣晋见,杨广便吩咐使臣:朕四年后前往涿郡(今河北涿县)巡视,命高丽王高元届时亲自到涿郡朝见。

未料到,这高元居然不给大隋皇帝面子,杨广按预定时间浩浩荡荡地抵达涿郡,那小小高丽藩王高元竟敢无故不到。于是,杨广盛怒,当即决定兴师问罪,御驾亲征那胆敢不听招呼的高元小儿。

  • 蓝月传奇
  • 美女陪玩
  • 热血传奇
  • 套装赠送
  • 杨广第一次亲征高句丽

    圣命如山倒,一时间全国有几百万壮丁被征集或入伍或服徭役,民间的舟车牛马被大批量征用。士卒集中涿郡,粮草屯于辽西郡。

    沿途运兵运粮的民夫达百万之众,日夜川流不息,病死累死者相互枕着,路上到处散发尸臭,百姓怨声载道。又诏命富人买军马助军,每匹马价涨至十万钱。

    在东莱海口造船的工匠,被严令昼夜赶工,在水中泡太久,腰部以下多生咀虫,“死者什三四”(《资治通鉴》)。为运送军粮,杨广征发小车夫六十余万,两个人推三石米,因路途遥远,三石米还不够车夫路上充饥,到达目的地往往无米可缴,只好畏罪逃亡。

    标签: 杨广三征高丽为什么三次不下杨广三征高丽发生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到底双方究竟有多少兵力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夷陵,之战,到底,双方,竟有,多少,兵力,夷陵,之战,双方

      夷陵之战的双方兵力在三国时期的大大小小战役中,算是参与人数众多的,而且这次蜀汉的主帅是刘备,让这次战役的历史影响深远。后世通过历史文献考据,东吴和蜀汉双方投入的兵力相差不几,没有演义中那样的夸大,东吴约7万人,而蜀汉有20万之众,这主要是后世街头巷尾的

    • 梁红玉是哪个朝代的人 巾帼英雄梁红玉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梁红玉,哪个,朝代,巾帼英雄,简介,电视剧,精忠岳飞,所赐

      拜电视剧《精忠岳飞》所赐,梁红玉这位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巾帼英雄再次进入了人们的眼帘,据悉,梁红玉是韩世忠的妻子,人称杨国夫人。想知道梁红玉是哪个朝代的人?一起来看巾帼英雄梁红玉简介。梁红玉是哪个朝代的人梁红玉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女英雄,其丈夫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韩世忠,梁红玉据说出身微贱,但是却跟随着

    • 对西陵之战的评价:东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陵,之战,评价,东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西陵,之战,背景

      西陵之战背景西陵之战发生在公元272年,这个时候东吴战略家鲁肃一直倡议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荡然无存,这个时候曹魏的王国已经成为了司马氏的囊中之物,放眼整个中国阻碍晋国统一全国的只剩下了位于长江之南的东吴,晋国想要统一天下的心思昭然若揭,而东吴也怀揣着想要灭掉晋国一统天下的梦想。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 明朝金忠是谁 金忠起兵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金忠,起兵,怎么回事,广阔,无垠,历史,河流,有无,数

      在广阔无垠的历史河流中,有无数个惊才绝艳的人物,他们的事迹被世人铭记,正如那明朝时期的金忠,据悉,金忠是永乐十三年死亡的兵部尚书,下面,针对金忠此人,小编将为大家介绍金忠是谁以及金忠起兵是怎么一回事等,一起来看看吧。明朝金忠是谁金忠,生年不详,卒年为永乐十三年,即公元1415年,鄞人,鄞为古代地名,

    • 如何评价成康之治?成康之治的历史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如何,评价,成康,之治,历史,意义,成康,之治指,周初,姬诵

      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成康之治有什么历史意义?如何评价成康之治?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的40余年间所形成的安定强盛的政治局面。为慑服商顽民而建的东都成周城落成后,辅政大臣周公还政于成王,周朝进入巩固的时期。成王及其子康王继承文王和

    • 成康之治指的是哪两位君王?成康之治的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康,之治,指的,两位,君王,过程,成康,之治指,周初,姬诵

      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年间继承文王、武王的业绩,对内推行周公“以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不断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很大胜利。成康时期,是周最为强盛的阶段,史称天下

    • BC206-BC202楚汉之争战事始末 楚汉之争历史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是秦末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封建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角逐。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约于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中国象棋的

    • AD23年昆阳之战经过:刘秀是如何击溃百万大军的?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今河南省叶县),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国运,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战。昆阳之战中,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昆

    • AD1853年太平天国与湘军的湖口大捷 曾国藩气急跳河自杀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湖口大捷

      中国清朝咸丰四年底(太平天国乙荣五年初,1855),太平军在江西湖口粉碎清军水陆进攻、扭转西征战局的关键一战。太平军为扭转西征战局而进行的关键一战。1853年,太平军在北伐的同时,又派兵西征。西征的战略目的在于确保天京,夺取安庆、江、武昌这三大军事据点,控制长江中游,发展在南中国的势力。从1853年

    • 人口大灭绝!六次战役险些导致中国灭亡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人口,灭绝,六次,战役,险些,导致,中国,灭亡,秦末,农民战

      秦末农民战争从公元前195到公元前205年西汉建国初期,共历十年。秦朝末年有2000多万人,到汉初,原来的万户大邑只剩下两三千户,消灭了原来人口的70%。大城市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甚至出现了“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的现象(《史记·平准书》)。汉武帝伐匈奴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