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AD23年昆阳之战经过:刘秀是如何击溃百万大军的?

AD23年昆阳之战经过:刘秀是如何击溃百万大军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43 更新时间:2024/2/18 7:31:45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今河南省叶县),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国运,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战。昆阳之战中,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昆阳之战不但是刘秀击败王莽的关键一战,同时也为刘秀日后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明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这样赞扬昆阳之战中的刘秀:“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

昆阳之战,号称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范战例。昆阳之战确实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一件大事,但以“弱”胜“强”的真相,却是令人匪夷所思。

为镇压民变主力,当时王莽派司空王邑、司徒王寻为帅,倾其天下精锐,合兵43万,号称百万,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小城昆阳。城中困守的汉军,兵力不过数千,刘秀还被迫出城求援。而留守的头目王凤等人更是主动向莽军乞降,在遭到拒绝后,个个惶惶不可终日。

战前态势,总兵力50比1,一个是志在必得,一个是惊弓之鸟,似乎不战而高下立判。

大战之时,刘秀从城外带来的兵力不过区区3000人,城中则是一帮缩头乌龟。这样,作战双方的态势是:总兵力100比1,一方是以逸待劳,一方是惊疑不定,似乎不战而成败立知。

但历史的编剧能力出乎所有人的想象。

或许是优越感太强烈了,或许是对汉军的过度仇恨化为了蔑视,王邑、王寻这两位三公级的人物,竟然选择了几乎就是江湖上单挑的做法:

在发现刘秀的部队后,两人仅仅是带了万把人出来巡视。以新莽特有的一贯派头,估计这也就是个大型仪仗队的架势,简单说,二王所带的,并非正式的作战部队。

兵法云“受降如临敌”接受投降都要象两军对阵如临大敌一样,而这两位将军却临敌如逛街,在战场上带一群围观者出来看热闹,其结果可想而知。

而没有最要命还有更要命的是,他们还下了道死命令:“敕诸营皆按部毋得动”其余将士只许看、不许动。因此在整个战役(如果这也能称之为战役的话)过程中,新莽的百万大军既不敢、也无法出击因为将军有令、因为根本就没有做好战斗准备!

结果就是那百万大军,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主帅被斩杀,然后“哄”地一声作鸟兽散。史载“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再加上天公作美,突然之间狂风暴雨、惊雷震天、飞沙走石、江河暴涨……

就是那百万大军,奔逃一停、踩死一停、淹死一停、杀死一停总之是彻底消停了!

昆阳之战,是由不明真相的两个人发动的:他们都看不到敌人的强大和己方的弱小,他们都在打一场别无选择的战争,他们都输不起。

最终,走投无路的战胜了势在必得的。是之谓“以弱胜强”。

标签: 昆阳之战

更多文章

  • AD1853年太平天国与湘军的湖口大捷 曾国藩气急跳河自杀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湖口大捷

    中国清朝咸丰四年底(太平天国乙荣五年初,1855),太平军在江西湖口粉碎清军水陆进攻、扭转西征战局的关键一战。太平军为扭转西征战局而进行的关键一战。1853年,太平军在北伐的同时,又派兵西征。西征的战略目的在于确保天京,夺取安庆、江、武昌这三大军事据点,控制长江中游,发展在南中国的势力。从1853年

  • 人口大灭绝!六次战役险些导致中国灭亡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人口,灭绝,六次,战役,险些,导致,中国,灭亡,秦末,农民战

    秦末农民战争从公元前195到公元前205年西汉建国初期,共历十年。秦朝末年有2000多万人,到汉初,原来的万户大邑只剩下两三千户,消灭了原来人口的70%。大城市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甚至出现了“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的现象(《史记·平准书》)。汉武帝伐匈奴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前

  • 宋朝的40多万大军 为何始终未攻下幽州城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多万,大军,为何,始终,攻下,幽州,公元,979年,刚

    公元979年,刚刚站稳脚跟的宋太宗赵光义亲自统帅宋朝精锐力量40多万,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北伐。此战的目的是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当年坑爹的石敬瑭把这片领土送给了辽国人,中原王朝从此失去了战略屏障。因此作为军事爱好者的赵光义决定亲自出马收复失地,他想超越自己的哥哥,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当时宋朝内部

  • 诸葛亮用计火烧新野到底是为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用计,火烧,新野,到底,为了,什么,火烧,新野,故事

    火烧新野的故事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中,《红楼梦》以它的人物和细节描写位列其一,《西游记》则是以独特的视角和新奇的描写位列其一,而《三国演义》则以恢弘的场面和引人入胜的情节位列其中。火烧新野像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是以刘汉皇族为正义方书写的,虽然其中故事虚虚实实,但是都为人称道。“桃园结义”、“三顾茅庐

  • 靖康之耻:北宋后宫佳丽惨遭金人集体蹂躏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靖康,之耻,北宋,后宫,佳丽,惨遭,金人,集体,蹂躏,靖康

    若说靖康之耻中最令人悲愤的是什么,不是北宋的亡国,而是北宋亡国后,北宋女人的下场,尤其是北宋皇室的后宫佳丽以及帝姬等,当金兵的铁蹄踏破了北宋的国门,北宋妇女的悲惨命运就已经被确定了。靖康之耻中:金兵俘虏北宋妇女三千余人据金人的《宋俘记》记载,临行前的俘虏总数为一万四千多名,分七批押至北方。其中第一批

  • 纳牙阿是谁 成吉思汗麾下大将纳牙阿生平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纳牙,成吉思汗,麾下,大将,生平,简介,世界上,从来,就不

    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少长寿之人,但是,若是一位南征北战的将军,长寿却是不多的,而在这些将军中能活到120岁的更是少之又少,可以说绝无仅有,可是,现在小编要说的纳牙阿正是这样的一位将军,据悉,他是成吉思汗麾下的一员大将,现在就请大家和小编一起来看看纳牙阿的生平简介吧。纳牙阿是谁?纳牙阿,或译纳牙,成吉思汗

  • 关羽败走麦城的秘密 刘备按兵不救是为这个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败走麦城,秘密,刘备,按兵,不救,这个,对于,国中,蜀

    对于三国中蜀汉政权来说,关羽失荆州是一个致命伤。它使得诸葛亮精心设计的《隆中对》战略规划未能实现,“兴复汉室”最终也成了泡影,蜀国因此一蹶不振。关于蜀汉在荆州战役中为何不发救兵的问题,《三国志》中没有记载,大多数人认为是来不及救。然而到了近代,章太炎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看法,说是由于关羽破坏了诸葛亮“联

  • 癸酉之变的过程:癸酉之变为什么会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癸酉,变的,过程,之变,为什么,失败,癸酉,之变,中国,清朝

    癸酉之变是中国清朝嘉庆年间的一起起义,据水,在当时的社会矛盾日益扩大,国与国之间的以及下层百姓和贵族之间的,就这样,癸西之变发生了,这是一起天理教军队进攻北京紫禁城的事件。那么,知道癸西之变的起义过程是怎么演变吗?癸西之变为什么会失败呢?带上问题以下揭晓。癸酉之变过程嘉庆年间,9月14日这天,天理教

  • 辽夏战争西夏立国形成三朝鼎立之始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夏

    1044年十月,辽兴宗本人怒气冲冲,连出三路大军,共十万精兵,渡过黄河,直朝西夏境内杀来。大军一直前进四百里,未遇任何抵抗。最终,辽军在贺兰山北麓发现元昊部队,辽军纵兵进击昊部队,把夏军杀得大败。元昊与宋军打惯了胜仗,初遇和自己实力差不多的辽军。自然压力倍增,尤其是当他看到辽朝源源不断的增援士兵,心

  • 英阿马岛战争发生于哪年?英阿马岛战争损失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马岛战争

    图为:马岛战争示意图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简称马岛战争,是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等3个群岛的主权问题爆发的一场战争。战争发生于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加尔铁里总统下令出兵占领马岛,马岛战争正式爆发。1982年6月14日,阿根廷驻军司令梅南德兹少将向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的摩尔少将投降,英军获胜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