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秦始皇一统天下 为何偏偏不打卫国?

秦始皇一统天下 为何偏偏不打卫国?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136 更新时间:2024/1/22 21:21:41

秦始皇一统天下为何偏偏不打卫国?秦始皇当年打遍天下无敌手,灭了六国一统天下。但是你仔细一看,当时竟然还有一个国家没有灭亡!那个国家就是卫国。秦灭六国,却留下了一个卫国,而且终秦始皇一生没有去绝卫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谜。

《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卫国到卫元君时已经只留下濮阳一地了,秦灭了魏国后把濮阳划入东郡,而把卫国从河南东北部迁到了西北部的野王县。

卫国的最后一个国君叫君角,奇怪的是,“君角九年,秦并天下,立为始皇帝”以后,秦始皇却一直没有去灭卫,直到秦始皇死了十多年以后的“君角二十一年”,秦二世才“废君角为庶人”,卫国这才算是寿终正寝了。

秦始皇除了留下一个中原的卫国,他没有统一的还有几个边远的地方。《西南夷列传》说:“秦灭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除了滇以外,《东越列传》还记载:“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越王勾践世家》则记载:楚威王大败越,尽得故吴地,“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

闽中郡采用了君长统治的办法,秦王朝认为这一带远离中原,是“荒服之国”,而且越人强悍,难以统治,所以闽中郡虽然名义上实行郡县制了,实际的建制却是与其它郡不同的。秦政府并没有派守、尉来闽中,而是仅仅废去了越人的王位,行政长官仍然是勾践的后代。

越族是个很大的种族,分支极多,《索隐述赞》说:“勾践之裔,是曰无绪,既席汉宠,实因秦余,驺、骆为姓”。在司马迁《史记》以前的上古时代,是男子言氏不言姓,女子言姓不言氏的,比如我们现在说秦始皇为嬴政,上古时代却是为赵政的。因为他的先人封于赵,所以秦始皇以嬴为姓,以赵为氏,《史记》上也只有赵政,没有嬴政的。

勾践的姓是姒,氏为驺,所以,这也佐证了东海王驺摇确实是勾践的后裔。而且他们被楚国打败后,仍然还奉之前的楚为正统,就这样,到秦灭后的东海王驺摇,他们已经维持了七代,这在秦国是很有几分一国两制味道的。而且还有不少“滨于江南海上”的一些地方,始终没有被秦始皇统一过。

秦始皇灭了六国,就开始热心于巡游,立碑记功,宣扬自己统一天下的功劳,并且开始大享其乐和寻求长生不死。他已经无心去攻打路途险阻的滇,以消灭楚国的残余;也无心去与擅长水战的越人争夺滨于江南海上之地了。

但是这毕竟和他宣扬的一统天下有些缺憾,于是,秦始皇就需要为自己的不彻底性设置一个托词了,他特意留下了一个卫国也就很有必要了,这样可以用来自欺欺人,以便看起来似乎随时都可以拿下。但从地图上抹掉野王县的卫国,虽然只要高兴,随时都是可以做到,但滇与越的残余,虽然已经难以对秦始皇构成威胁,要拿下它们,却也是不那么容易的,这就成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一笔糊涂账。

卫国没有被灭,只能说是非常幸运,也可以说是应为小的秦始皇都懒得打。但也是因此,他成为了战国时代存货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窝阔台攻宋之战的始末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揭秘,窝阔台,攻宋,之战,始末,怎样,窝阔台,蒙古,帝国,可

    窝阔台是蒙古帝国的可汗,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继承了他扩张领土的遗志,他在位期间,版图曾经扩张到了中亚、东欧一代,窝阔台死后,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窝阔台庙号为太宗,为元太宗窝阔台。古代蒙古就有“马背上的国家之城”,他从小就学习骑马射箭,长大后,随着他的父亲成吉思汗南征北战,经历战争的

  • 辛酉政变事件:辛酉政变对中国局势有何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辛酉,政变,事件,中国,局势,有何,影响,辛酉,政变,186

    辛酉政变是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病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打倒了顾命八大臣势力。为赞襄政务大臣(又称顾命八大臣),辅弼皇太子载淳为帝,总摄朝政,以时在夏历辛酉年得名。又因改变其祺祥年号而称“祺祥政变”,亦称“北京政变”。咸丰帝病死于热河避暑山庄行宫(在今河北省承德市)

  • 窝阔台攻宋之战结局如何 影响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窝阔台,攻宋,之战,结局,如何,影响,怎样,成吉思汗,死后

    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继承了汗位,窝阔台从小就和成吉思汗一起驰骋沙场,在战乱的环境里长大,南征北站,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窝阔台继承汗位后,管理整个蒙古并继承了他父亲成吉思汗领土扩张的遗愿,窝阔台攻宋之战开始开展。窝阔台继位时,蒙古、大宋联合起来消灭大金后,宋军趁着蒙古军北撤,派兵向北收复了西京、东京

  • 对马海战俄国为何竟会几乎全军覆灭?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海战,海战,俄国,为何,竟会,几乎,全军覆灭,1905,年

    在1905年的时候日俄之前曾经发生过一场大型的海战,当时双方的实力有着很大的悬系,而战役最后也让日本取得了胜利,俄国几乎经历了最为惨重的失败,差不多是全军覆灭的结局,而日本则只是失去了三艘海艇,那么日俄对马海战是怎么回事呢?日俄对马海战是怎么回事还要从1905年开始说起,这场战争是日本和俄国在朝鲜以

  • 对马海战和黄海海战的异同之处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马海,战和,黄海,海战,异同,之处,在哪里,马海战,海战,俄

    对马海战中俄国以惨败作为了这次战争的结局,而日本却仅仅失去了三艘舰艇,双方的结局相差太多,俄国之前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在很多方面都要比其他国家实力强大,可是面对日本竟然造成了差不多全军覆灭的惨痛局面,其中对马海战俄国失败的原因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那么对马海战俄国失败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在对马海

  • 南宋崖山海战:为什么说崖山之后无中国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崖山海战

    崖山海战南宋的惨败也是壮烈。宋朝的根基不稳固,战斗的耐力也不行,和游牧民打战宋朝也失败了好几次。这样士气难免低沉,在加上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能。终于用崖山海战结束了宋朝的同治,推出历史的舞台。宋元之间的决斗,南宋、乃至整个汉族为此付出惨烈代价,南宋灭亡、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如此悲壮的结局也产生了

  • 杨广三征高丽:杨广为什么三次都拿不下高丽?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广,三征,高丽,为什么,三次,不下,杨广,三征,高丽,发生

    杨广三征高丽是发生于公元612年到公元614年的一次历史事件,并且,这三次皆是杨广御驾亲征,前后投入三百万大军,可是,举全国之力竟然没打败高丽,这是为何?我们都知道杨广虽然残暴但也不昏庸。大隋也在开国没几年国家曾曾向上。怎么打败不了。如果大隋朝腐败不堪

  • 夷陵之战到底双方究竟有多少兵力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夷陵,之战,到底,双方,竟有,多少,兵力,夷陵,之战,双方

    夷陵之战的双方兵力在三国时期的大大小小战役中,算是参与人数众多的,而且这次蜀汉的主帅是刘备,让这次战役的历史影响深远。后世通过历史文献考据,东吴和蜀汉双方投入的兵力相差不几,没有演义中那样的夸大,东吴约7万人,而蜀汉有20万之众,这主要是后世街头巷尾的

  • 梁红玉是哪个朝代的人 巾帼英雄梁红玉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梁红玉,哪个,朝代,巾帼英雄,简介,电视剧,精忠岳飞,所赐

    拜电视剧《精忠岳飞》所赐,梁红玉这位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巾帼英雄再次进入了人们的眼帘,据悉,梁红玉是韩世忠的妻子,人称杨国夫人。想知道梁红玉是哪个朝代的人?一起来看巾帼英雄梁红玉简介。梁红玉是哪个朝代的人梁红玉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女英雄,其丈夫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韩世忠,梁红玉据说出身微贱,但是却跟随着

  • 对西陵之战的评价:东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陵,之战,评价,东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西陵,之战,背景

    西陵之战背景西陵之战发生在公元272年,这个时候东吴战略家鲁肃一直倡议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荡然无存,这个时候曹魏的王国已经成为了司马氏的囊中之物,放眼整个中国阻碍晋国统一全国的只剩下了位于长江之南的东吴,晋国想要统一天下的心思昭然若揭,而东吴也怀揣着想要灭掉晋国一统天下的梦想。下面详细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