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三国吴国都督鲁肃个人资料简介

三国吴国都督鲁肃个人资料简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27 更新时间:2023/12/9 13:15:52

三国吴国都督鲁肃个人资料简介

鲁肃,字子敬,生于公元172年,卒于公元217年,今天安徽定远人,出生在一个士族家庭,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战略家和外交家,可以说是鲁肃提出并且积极的实践了东汉末年的孙刘联盟,是在鲁肃的有生之年,一直都在积极的谨慎的维护着孙刘联盟,鲁肃死后,孙刘联盟很快破裂,曹操一方很快就将孙刘两家各个击破。

鲁肃画像

鲁肃年幼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鲁肃是由祖母抚养长大,鲁肃身材高大魁梧,性情非常豪爽,喜欢骑射,也喜欢读书,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鲁肃能够成长为一代名将和战略家,鲁肃看到朝廷昏庸,群雄蜂起,经常召集乡中的子弟进行训练,并且仗义疏财,在乡中具有不错的威望。在周瑜做居巢长的时候曾经想鲁肃借粮,鲁肃非常豪爽的将自己的三千斛粮食借给了周瑜,自此周瑜与鲁肃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公元197年,鲁肃在周瑜的劝说下率领部属投奔了孙权,并且提出了孙刘联盟共抗曹操,三足鼎立的战略构想,因此也得到了孙权的赏识。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周瑜与鲁肃积极主站,孙权在鲁肃的劝说下,开始了与曹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可以说是在孙权与鲁肃的领导下进行的。赤壁之战之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周瑜去世后,推荐了鲁肃代替自己的职务,后来鲁肃领军四千,但是因为其治军有方,很快队伍就发展到了一万多。

当初是鲁肃建议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与刘备共同抗曹的,后来刘备攻占了益州,孙权想要要回荆州,在索要未果的情况下,派吕蒙攻打荆州,于是双方剑拔弩张,鲁肃从积极的维护孙刘联盟,于是在鲁肃与关羽举行了会晤,后来双方将荆州一分两半各占一半。

公元217年,鲁肃去世,时年46岁,鲁肃去世后不久,孙权就再次派军与曹操一起攻打荆州,关羽被孙权杀死,于是孙刘联盟彻底崩塌。

电视剧新三国鲁肃的个人简介

鲁肃的形象在许多文艺作品中都有呈现,因为鲁肃一手促成了孙刘联盟,或者说是其看穿了三国鼎立的必然,并且积极的将其实践,所以鲁肃是具有非凡的战略眼光的人。鲁肃早年资助周瑜是看出了周瑜的不可限量,而后来周瑜力荐鲁肃做自己的接班人,肯定也是看出了鲁肃的超凡能力,所以这样一个人,不可能是《三国演义》中的笨蛋。

新三国鲁肃剧照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将鲁肃完全描绘成了一个傻子,对孔明可以说佩服的五体投地,而在电视剧新《三国演义》中既没有按照史实来演绎鲁肃,也没有按照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来演绎鲁肃,在这部戏中,可以说演活了鲁肃,将鲁肃还原称了具有大局眼光的人物,温和型的战略人才。新《三国演义》从以下几个方面为鲁肃平反。

首先需要讲的就是鲁肃的战略眼光,是鲁肃一手促成了孙刘联盟共抗曹操,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到鲁肃的战略眼光,并且在整部戏中鲁肃一直在维系着孙刘联盟,孙刘之所以可以联盟那么久,鲁肃功不可没,鲁肃死后孙刘很快就散伙了,各自为政的孙刘也很快被消灭了,从这点上看,可以见到鲁肃的不凡。

鲁肃也是一个具有辩才的人,从其出使荆州与诸葛亮唇枪舌剑的辩论中就可以看到其辩才不属于诸葛亮,并且据理力争,迫使诸葛亮承认荆州是东吴的地方。

鲁肃也是一个具有非常强的御兵能力的统帅,周瑜带兵六万去攻打荆州,孙权下令让周瑜撤兵,但是周瑜却轻巧的不予以回应,鲁肃到达之后军队安全撤回了。

鲁肃也是一个具有恢弘气度的人,在新三国中,鲁肃每一次的决定都是大公无私的,当所有人都想要杀死刘备的时候,鲁肃却四处周旋,力排众议保住刘备,在鲁肃被罢官之后,周瑜夜访鲁肃,鲁肃卖掉了裘衣换酒招待周瑜,可见其气度不凡。

更多文章

  • 梁山好汉武松的绰号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梁山,好汉,武松,绰号,是什么,梁山,好汉,武松,绰号,是什

    梁山好汉武松的绰号是什么武松绰号的来源十分简单,他一个哥哥叫武大郎,他排行老二,因此在家乡也被叫作武二郎。武松生性勇猛,喜好打抱不平,家乡有一个恶霸作恶多端。有一次武松看到恶霸在欺负人,怒从心来,不小心将恶霸打死了。古时镇守灌江口的神灵是二郎神,因为武功高强,排行也是第二,所以当地人就把武二郎也称为

  • 揭秘秦始皇陵怎么发现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揭秘,秦始皇陵,怎么,发现,揭秘,秦始皇陵,怎么,发现,现在

    揭秘秦始皇陵怎么发现的秦始皇陵的发现在我国考古历史上极其重要的,秦始皇陵不光规模空前气势恢宏,而且它所携带的谜团和历史意义也是极其丰富的。秦始皇陵除了规模大之外,还以它的神秘而著称。那么这样一个神秘的陵墓是怎么被发现的呢?秦始皇陵的照片秦始皇里的发现可以算的上是机缘巧合,1974年的时候在陕西省临潼

  • 艾陵之战:用军事来为政治斗争而服务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艾陵,之战,军事,政治斗争,服务,战争,艾陵,之战,公元前

    艾陵之战是公元前484年吴国联合鲁国在艾陵地区打败齐国军队的一场重要的战役。艾陵之战同时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庞大、最彻底的围歼战,也是在战争的历史上使用预备队较早的战役之一,之后这种预备队的作用也被历朝历代的兵家所重视起来。那么,为何会发生艾陵之战,艾陵之战背景是什么?艾陵之战艾陵之战背景:周敬王三十五

  • 城濮之战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城濮之战的意义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城濮,之战,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意义,哪些,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中,晋军赢得了胜利,楚军却落败而逃。这场战争中的主要指挥的人物是战争胜负的关键。从晋国的国君到臣子都是有智慧和胆识的,但楚国却不能相提并论了。先来说下晋国的国君晋文公,晋文公年轻时经历长期流亡生活的磨练,增长了他的胆识和才干,在治理军队方面有自己的想法和策略,能够善于观察当时的情况,虚心采纳

  • 城濮之战象棋的故事 城濮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城濮,之战,象棋,故事,经过,怎样,城濮,之战,这场,影响

    城濮之战,这场影响春秋时期的大战最终以晋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在这场战争中,不可一世的楚军几乎全军覆没,失去了称霸中原的机会。而反观晋国,除了拖住楚军主力的下将之外其他的兵力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场胜战。这场耗时将近四个月的大战,晋国君臣团结,臣子为君主出谋划策,军队上下一心,在政治、军

  • 城濮之战是不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城濮之战的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城濮,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意义,城濮,之战,晋国

    城濮之战中晋国以战车七百乘、五万多兵力击败楚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联盟军队十余万人,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春秋时期,楚国陆续征服了许多国家,使得众多的中原列国臣服于它的威严之下。当时可以说楚国实力强盛、不可一世。晋国在晋文公即位以来,整顿内政、发展经济、整治军队,对外进行结交,晋国的强大对楚国构成了一定的

  • 哪两个国家参与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性质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两个,国家,参与,城濮,之战,性质,是什么,春秋,时期,晋国

    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为了争夺在中原的霸主地位,晋军制定详细的策略,大败楚军,确立了晋军在中原的不可撼动的地位。晋文公率领军队从棘津渡河,进军攻打依附楚国的曹国河卫国,企图通过攻打楚国的依附国来吸引楚国的注意,从而为宋国解围。晋文公先是率领大军渡过黄河,进攻卫国,很快就把卫国占领了。之后,有对曹国发起

  • 艾陵之战背景是怎样的 艾陵之战经过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艾陵,之战,背景,怎样,经过,介绍,艾陵,之战,公元前,48

    艾陵之战是公元前484年吴国联合鲁国在艾陵地区打败齐国军队的一场重要的战役。艾陵之战同时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庞大、最彻底的围歼战,也是在战争的历史上使用预备队较早的战役之一,之后这种预备队的作用也被历朝历代的兵家所重视起来。那么,为何会发生艾陵之战,艾陵之战背景是什么?艾陵之战背景:周敬王三十五年,吴国

  • 导致了三木合战爆发的两根导火线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导致,三木,爆发,两根,导火线,是什么,三木,生在,日本,春

    三木合战是发生在日本春秋战国时期天正七年到天正八年期间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的攻守方分别是当时身为织田信长部将的羽柴秀吉和播磨国的地方豪族别所长治。为什么会引发这场战争的呢?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呢?三木合战图关于三木合战简介是这样的,织田信长的“天下布武”是战国时代的特征,在“下克上”之风盛行的时候

  • 隋朝韩擒虎资料简介 韩擒虎怎么死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隋朝,韩擒虎,资料,简介,怎么,死的,韩擒虎,隋朝,赫赫有名

    韩擒虎是隋朝赫赫有名的将领,为隋朝的建立和开疆扩土尽了很大的力。韩擒虎早年在北周做官,在攻打北齐和抵御陈军进犯中屡立军功,做到仪同三司、刺史。隋朝建国后,韩擒虎在讨伐陈国中俘虏了陈后主,平定了陈国,威名远扬。那么最后韩擒虎是怎么死的呢?韩擒虎是隋朝的军事家,本来叫韩擒豹,后来说是他十三岁的时候打过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