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201 更新时间:2024/1/16 8:02:03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郑成功这一生最大的功绩莫过于收复台湾了,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耳熟能详的。

郑成功受降图

郑成功登陆之后,围困了赤嵌城,荷兰守军于是荷兰驻台湾最高长官揆一求援,揆一接到求救信息之后,分三路派兵救援赤嵌城。一路从水路攻击郑成功战船,一路由贝德尔率领240人从北纬线登陆攻击郑成功的军队,一路由阿尔多普率领200人从水路进军增援赤嵌城。

郑成功得到揆一三路进兵的消息之后与之对应的分兵派将。

贝德尔登陆之后用12人为一对的“排枪”向郑军发动攻击,郑军将领陈泽面对着强大的火力压力自己率领大部分人从证明进攻,分出一部分从后面夹击,贝德尔面对郑军的两面夹击,面对着从天而降的“箭阵”,荷兰军队彻底崩溃了,贝德尔带头逃跑,结果被郑军杀死,全面击溃了贝德尔率领的这一路兵马。

阿尔多普率领200人从水路进军,结果被郑成功的“铁人”军在岸上埋伏,只有60人登陆结果全部被杀,阿尔多普被吓的不甘登陆直接逃回台湾城了。

荷兰军舰攻击郑成功的水军,面对着荷兰人的巨舰,郑成功的水军明显不占优势,可是郑军不畏生死,在水军将领陈少,陈冲的带领下以60艘大型帆船围住荷兰军舰,面对着强大的炮火攻击,郑军奋勇杀敌,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终于将荷兰军舰“赫克托”号击沉,也彻底粉碎了揆一三路进军的阴谋。

赤嵌城看到没有了救兵,希望破灭,终于在郑军强大的压力下投降了。

郑成功母亲是谁

郑成功的母亲是一位了不起的国际友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选择嫁给一个中国穷小子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更况是跨国恋情了,由此也可以看出郑成功这位日本母亲的性格是非刚强的一个人。

郑成功母子雕像

郑成功母亲叫做田川松子,人们习惯称他为田川氏。

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松子和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结婚之后,帮助郑芝龙开创了日本到中国的商路,也为郑氏家族日后商业帝国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郑芝龙在郑成功七岁的时候被朝廷招安授予官职,于是,把长子郑成功接回中国,却把田川氏和次子留在了日本,田川氏和二儿子七左卫门在日本生活。

在1645年郑成功22岁的时候,田川氏才被郑芝龙接到中国和郑成功团聚。而次子七左卫门被留在日本生活,田川氏的这一举动也说明了田川氏是一个对丈夫,对家庭非常重视的传统女人。

1646年郑芝龙在对抗清军的战斗中失利,于是向清政府投降,可是他投降却没有带着自己的家眷,只身前往清廷。

当时的战乱中,清兵攻破安平,田川氏面对着破败的城池,面对着战火纷飞,面对着凶恶的清兵,知道自己无力回天了,于是,她斥责清兵的无道,挥剑自刎,显示了她坚强的性格和不屈的灵魂。

郑成功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它不仅仅养育了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更是用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托起了一个伟大的家族。

形容郑成功的成语有哪些

郑成功一生精彩无限,留给后人无尽的尊崇,也留给了后人许多形容郑成功的成语。例如:身先士卒、英勇善战、赤胆忠心、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名垂千古。

郑成功的史迹

郑成功作为明朝末年杰出的军事将领,身经百战,一生都在战场度过,无论是同清朝战斗还是收复台湾的驱逐荷兰侵略者的战争,都显示了郑成功的英勇善战。

郑成功在与清朝的战斗中每次都身先士卒,带领着郑家军与清朝抗争,虽然郑家军骁勇善战可是大势所趋,郑成功虽然有心杀贼但是已经无力回天了。

更多文章

  • 三国吴国都督鲁肃个人资料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吴国,都督,个人资料,简介,三国,吴国,都督,个人资料

    三国吴国都督鲁肃个人资料简介鲁肃,字子敬,生于公元172年,卒于公元217年,今天安徽定远人,出生在一个士族家庭,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战略家和外交家,可以说是鲁肃提出并且积极的实践了东汉末年的孙刘联盟,是在鲁肃的有生之年,一直都在积极的谨慎的维护着孙刘联盟,鲁肃死后,孙刘联盟很快破裂,曹操一方很快就将孙

  • 梁山好汉武松的绰号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梁山,好汉,武松,绰号,是什么,梁山,好汉,武松,绰号,是什

    梁山好汉武松的绰号是什么武松绰号的来源十分简单,他一个哥哥叫武大郎,他排行老二,因此在家乡也被叫作武二郎。武松生性勇猛,喜好打抱不平,家乡有一个恶霸作恶多端。有一次武松看到恶霸在欺负人,怒从心来,不小心将恶霸打死了。古时镇守灌江口的神灵是二郎神,因为武功高强,排行也是第二,所以当地人就把武二郎也称为

  • 揭秘秦始皇陵怎么发现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揭秘,秦始皇陵,怎么,发现,揭秘,秦始皇陵,怎么,发现,现在

    揭秘秦始皇陵怎么发现的秦始皇陵的发现在我国考古历史上极其重要的,秦始皇陵不光规模空前气势恢宏,而且它所携带的谜团和历史意义也是极其丰富的。秦始皇陵除了规模大之外,还以它的神秘而著称。那么这样一个神秘的陵墓是怎么被发现的呢?秦始皇陵的照片秦始皇里的发现可以算的上是机缘巧合,1974年的时候在陕西省临潼

  • 艾陵之战:用军事来为政治斗争而服务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艾陵,之战,军事,政治斗争,服务,战争,艾陵,之战,公元前

    艾陵之战是公元前484年吴国联合鲁国在艾陵地区打败齐国军队的一场重要的战役。艾陵之战同时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庞大、最彻底的围歼战,也是在战争的历史上使用预备队较早的战役之一,之后这种预备队的作用也被历朝历代的兵家所重视起来。那么,为何会发生艾陵之战,艾陵之战背景是什么?艾陵之战艾陵之战背景:周敬王三十五

  • 城濮之战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城濮之战的意义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城濮,之战,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意义,哪些,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中,晋军赢得了胜利,楚军却落败而逃。这场战争中的主要指挥的人物是战争胜负的关键。从晋国的国君到臣子都是有智慧和胆识的,但楚国却不能相提并论了。先来说下晋国的国君晋文公,晋文公年轻时经历长期流亡生活的磨练,增长了他的胆识和才干,在治理军队方面有自己的想法和策略,能够善于观察当时的情况,虚心采纳

  • 城濮之战象棋的故事 城濮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城濮,之战,象棋,故事,经过,怎样,城濮,之战,这场,影响

    城濮之战,这场影响春秋时期的大战最终以晋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在这场战争中,不可一世的楚军几乎全军覆没,失去了称霸中原的机会。而反观晋国,除了拖住楚军主力的下将之外其他的兵力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场胜战。这场耗时将近四个月的大战,晋国君臣团结,臣子为君主出谋划策,军队上下一心,在政治、军

  • 城濮之战是不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城濮之战的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城濮,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意义,城濮,之战,晋国

    城濮之战中晋国以战车七百乘、五万多兵力击败楚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联盟军队十余万人,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春秋时期,楚国陆续征服了许多国家,使得众多的中原列国臣服于它的威严之下。当时可以说楚国实力强盛、不可一世。晋国在晋文公即位以来,整顿内政、发展经济、整治军队,对外进行结交,晋国的强大对楚国构成了一定的

  • 哪两个国家参与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性质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两个,国家,参与,城濮,之战,性质,是什么,春秋,时期,晋国

    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为了争夺在中原的霸主地位,晋军制定详细的策略,大败楚军,确立了晋军在中原的不可撼动的地位。晋文公率领军队从棘津渡河,进军攻打依附楚国的曹国河卫国,企图通过攻打楚国的依附国来吸引楚国的注意,从而为宋国解围。晋文公先是率领大军渡过黄河,进攻卫国,很快就把卫国占领了。之后,有对曹国发起

  • 艾陵之战背景是怎样的 艾陵之战经过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艾陵,之战,背景,怎样,经过,介绍,艾陵,之战,公元前,48

    艾陵之战是公元前484年吴国联合鲁国在艾陵地区打败齐国军队的一场重要的战役。艾陵之战同时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庞大、最彻底的围歼战,也是在战争的历史上使用预备队较早的战役之一,之后这种预备队的作用也被历朝历代的兵家所重视起来。那么,为何会发生艾陵之战,艾陵之战背景是什么?艾陵之战背景:周敬王三十五年,吴国

  • 导致了三木合战爆发的两根导火线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导致,三木,爆发,两根,导火线,是什么,三木,生在,日本,春

    三木合战是发生在日本春秋战国时期天正七年到天正八年期间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的攻守方分别是当时身为织田信长部将的羽柴秀吉和播磨国的地方豪族别所长治。为什么会引发这场战争的呢?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呢?三木合战图关于三木合战简介是这样的,织田信长的“天下布武”是战国时代的特征,在“下克上”之风盛行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