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三国陆逊被卷入孙权二宫之争

三国陆逊被卷入孙权二宫之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357 更新时间:2024/2/2 4:19:55

陆逊被卷入孙权二宫之争

如果从整体来分析的话,陆逊被卷入孙权二宫之争似乎是必然的结果。为什么说陆逊被卷入孙权二宫之争是无法逃避的事情呢?

图为陆逊的画像

孙策原本是袁术的手下,当他带兵回到江东的时候,江东人是不欢迎的。孙策是以武力杀到他们不敢啃声的,虽然经过孙权几十年的励精图治,孙氏势力已经江东化,但是内部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孙权能在江东立足,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得到江东士族的支持。二宫之争持续了八年之久,孙权非但没有立即让它停止,然而借此事杀掉了一大批的官员,目的就是能给自己的后代留一个稳定的江山。

陆逊被卷入孙权二宫之争无可厚非,他原本就是士族,家庭背景雄厚,加上德高望重,所以成为孙权心中的一大心病。孙权考虑过若是自己死了,自己年幼的儿子肯定不能稳住局面,而陆逊有些功高盖主,到时候那些士族拥护陆逊家族为主的话,自己辛苦守住的江山岂不是白白让给他们家族了吗?再看陆逊几次上书给孙权的奏折,用词谨慎,无非是说立庶废嫡不合礼法,恐无法服众。孙权因此大动肝火,几次责骂陆逊。

江东是孙权从他哥哥手里接手过来的,从他多次的行动中可以看出他心中对此事是有忌讳的,他更忌讳陆逊。陆逊娶了孙策的女儿,因为这层关系在,孙权就更加不得不防着陆逊了。再看二宫之争杀的官员多是出生于士族的官员,所以陆逊被卷入孙权二宫之争是必然的结果。

二宫之争经过

吴国为二宫之争付出惨痛的代价,二宫之争经过轰轰烈烈。皇权的争夺的过程必定会有死伤,很多大臣在二宫之争经过中死去,结果是两败俱伤。那么二宫之争经过是怎么样的呢?

陆逊的画像

二宫之争经过因为孙和的失宠慢慢展开序幕,孙和非常担心自己有一天会被罢黜,而孙霸则更加虎视眈眈,孙权自己也又重新立储君的想法。一次,他单独与杨竺谈论孙霸。杨竺不假思索的夸奖孙霸被正躲在床底下孙和的仆人听见,仆人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孙和。孙和得知后就悄悄地与陆胤商量这件事情,希望陆逊能上书劝说孙权不要废了自己这个储君。

陆逊的上书请奏让孙权十分生气,他认为一定是杨竺泄露了消息,而杨竺口称冤枉也没有用。因为陆逊等人替太子掩护就说是杨竺透露的,杨竺百口莫辩下最后经不住严刑拷打而认罪,最后的下场是被处死。

朝中因为立储君这件事情而分为两派,他们不断的上书请奏孙权立储君的决心。朱据因为孙和被幽禁而请求孙权释放太子,结果惨遭贬职最后被孙弘所害。屈晃也因为参与此事而被罢官遣回乡,凡是因此事劝谏过孙权的人不是被诛杀就是被罢官。

从孙权处理二宫之争的态度上看,他是非常憎恨朝中分党派的,他杀这些大臣的原因不是立谁为太子,而是因为党派相争的最终结果是两败俱伤。

二宫之争影响

当孙吴出现二宫之争的时候,这是孙权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因为国家的根基会因此动摇。二宫之争影响之大,它让孙吴因此走下坡路,也使孙权的精神倍受打击。研究三国的人都会研究二宫之争影响,因为它有借鉴的作用。

图为张博版孙权剧照

二宫之争影响深远,可以从两个角度上看,一个是国家发展的影响,一个是朝廷稳定的影响。二宫之争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安稳,它使吴国分成两派。两派之间明争暗斗不止,很多人都因为此事结仇,还有很多人因为此事而被暗杀。百官的精力都耗费在谁是储君的问题上,而不是用在国家发展上面。孙权知道这对国家的发展不利,所以非常气愤,凡是与此事有关的人就采用诛杀的极端方式。孙权并不是嗜杀之人,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希望二宫之争能早点结束。

标签: 三国陆逊卷入孙权二宫之争陆逊卷入孙权二宫

更多文章

  • 商汤灭夏的时间介绍 商汤灭夏的背景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汤,灭夏,时间,介绍,背景,商汤,灭夏,时间,中国,历史上

    商汤灭夏的时间商汤灭夏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奴隶制国家政权更迭的历史事件。夏桀的暴政加快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灭亡,商汤志向宏伟,把握时机,上应天意下顺民心,在鸣条与夏军展开决战,并取得胜利。商汤灭夏的时间在历史上并无记载确切的记载,通过考证只能给出大约的时间。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所以

  • 东京保卫战的影响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京,保卫战,影响,哪些,东京,保卫战,影响,宋朝,期间,宋

    东京保卫战的影响东京保卫战是宋朝期间,宋国军民为了保卫首都东京不被金国军队所侵占而发生的战役。东京保卫战无不体现了宋朝人民的爱国之情以及抵抗金军的勇敢。那么东京保卫战这场战役的影响是什么呢?东京保卫战图片在东京保卫战中,宋朝军民曾经多次击退金军的攻击,然而却因为当时宋朝的统治者一味地消极抗金,最终导

  • 唐朝唐诏之战简介 唐诏之战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唐诏,之战,简介,结果,如何,唐诏,之战,简介,历史上

    唐诏之战简介历史上所谓的唐诏之战,其实指的并不是某一场确切的战役,而是一系列的战役。就是唐朝和南诏之间爆发的一系列战役的总称。唐诏战役从唐朝强盛时期就开始了,一直到唐朝灭亡才结束。那么唐诏之战简介又如何呢?唐玄宗剧照在历史上,唐诏战役分为三部分,以唐朝和吐蕃之间的一系列战争开始,到中期两个国家的纠葛

  • 土木之变抢掠妇女 难以抹灭的耻辱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土木,之变,抢掠,妇女,难以,抹灭,耻辱,土木,之变,抢掠

    土木之变抢掠妇女土木之变抢掠妇女的行为,是此次战争中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在土木堡之变后,遭受伤害最多的不仅仅是皇帝明英宗、士兵和太监,还有明朝宫女和妇女。土木之变抢掠妇女也在后世的记载中广为流传,成为了明朝此次事变中难以抹灭的耻辱。土木堡之变形象图土木堡之战中,瓦剌少数名族打散明军,一些手无缚鸡之力

  • 唐诏之战的影响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唐诏,之战,影响,哪些,唐诏,之战,影响,指的,公元,750

    唐诏之战的影响唐诏之战指的是公元750至875年间唐朝和云南地区的小国南诏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战事,唐朝和南诏之间前后主要进行了三次斗争,主要包括南诏与吐蕃联合攻打唐朝、南诏与唐朝共同打击吐蕃等战事,最终两国由于长期的战争和内部矛盾的激化不得不重归于好,但唐诏之战的影响却没有因为两国的握手言和而变成积极

  • 北宋东京保卫战是场怎样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北宋,东京,保卫战,怎样,战争,北宋,东京,保卫战,一一,二

    北宋东京保卫战一一二五年至一一二七年之间,发生了一场宋朝军队抵抗金国的进攻并保卫东京的战争,这次战争被称为“北宋东京保卫战”。那么,北宋东京保卫战讲述的是一场怎么样的战争呢?北宋东京保卫战地图一一二五年,也就是宣和七年,当时金国的君主以宋朝破坏两国之间的盟约为借口,向宋朝发动了进攻。同年十月份,金国

  • 淝水之战地图分析 以少胜多的战役如何部署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淝水,之战,地图,分析,少胜,多的,战役,如何,部署,淝水

    淝水之战地图什么是淝水之战?淝水之战的作战双方是谁结果如何呢?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战争,这一场战役绝对是决定性的战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通过淝水之战地图就可以看出,选择正确的地理优势是多么的重要。淝水之战地图通过淝水之战地图,可以看到

  • 陈桥兵变与宋朝的建立的必然联系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桥,兵变,宋朝,建立,必然,联系,陈桥,兵变,宋朝,建立

    陈桥兵变与宋朝的建立陈桥兵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兵变,这次近乎和平的兵变,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加强政治上的中央集权,推行重文轻武等一系列举措。但是陈桥兵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完成了五代十国向宋朝的转化。陈桥兵变与宋朝的建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赵匡胤画像后周的周世宗驾崩,七岁的孩子周恭帝继位。于是

  • 吴国二宫之争结果谁赢了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国二,之争,结果,赢了,二宫,之争,结果,一个,国家,统治

    二宫之争结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在里储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儿子互相争夺,而权利争夺的结果是惨痛的,非死即伤。孙权早年励精图治终于称帝,可熟料到了晚年的时候,他的儿子却因为争储君而互相争夺,引起朝中大乱。二宫之争结果是否有胜方呢?《新三国》孙权剧照二宫之争的结果是惨痛的,没有胜利一方,孙权气愤二宫因为争

  • 皖南事变谁应该负主要责任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皖南事变,应该,主要,责任,皖南事变,责任,可以说,是由

    皖南事变责任皖南事变可以说是由中国国民党处心积虑发动的,这是一场专门针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军事行动,因而可以说皖南事变的主要责任当属国民党。而从中国共产党一方而言,如果谈及责任,那么首当其冲的便是项英,但是项英也只应该是主要责任,却不是皖南事变的全部责任。皖南事变历史图片而对于皖南事变的责任问题,一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