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1937年上将许世友因为犯了事而被判刑

1937年上将许世友因为犯了事而被判刑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216 更新时间:2024/1/22 21:41:00

近日翻阅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档案,意外地发现一份判决书,是1937年在延安审判许世友等人“拖枪逃跑案”所作。判决并不长,一共千余字。其中的“事实”部分如下:

许世友,系前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军长,现在抗日军政大学第一队学习,因对目前斗争张国焘错误路线问题,认为中央是对红四方面军采取各个击破,对目前统一战线的新政策,认为是另有密约的投降敌人,听说西路军失败,认为自己就没有出路,这次请假回家未获允许,由于以上这些错误观点出发,逐渐发展形成到政治上的动摇,遂与同学第四军副军长刘世模、政治委员建安、政治部主任洪学智、前九十一师师长朱德崇、前九十三师政治委员詹道奎,组织拖枪逃跑出去打游击,分头活动军政大学中四方面军送来学习的各级干部,结果组织了三十余人,约定在4月4日晚间,各人带各人的枪,到军政大学第五队(茅)厕侧面集合,由许世友带二个人,在最后掩护出城逃跑,如有人追捕,即实行抵抗,许世友且主张大闹天宫并主张在山上打几枪说土匪来了,趁城内混乱的时候闯出城门,出城后在二十里堡集合,用抗日的名义,向群众派粮捐款,到陕南去打游击,此项险谋,该犯等已着手实行,因被西北保卫局破获而未遂,经中央司法部国家检察长侦查起诉。

当年许世友为何要率部“逃跑”?此事还需从批判张国焘说起。

批判张国焘及案件由来

1936年6月,中央红军与张国焘统帅的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最初的欢欣过后,双方却发生了一些隔阂与摩擦。其时,中央红军仅剩1万余人,四方面军兵力则有六七倍之多。张国焘自恃人多枪多,张口要权;两军官兵也龃龉不断,一方面军指责四方面军“逃跑主义”、“军阀习气”,四方面军指责一方面军“丧失斗志”、“纪律废弛”。

不久,“南下”还是“北上”的战略分歧,引爆了双方的矛盾。

1937年3月中旬,主要由原四方面军战士组成的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几乎全军覆没,消息传到延安,红军上下沉痛不已,激愤的情绪引发了对张国焘这位四方面军主要负责人的大规模批判。

据说,在批判张国焘时,有人把四方面军的干部说成是“张国焘的人”、“张国焘的应声虫”。据洪学智回忆,抗大在批判时提出三条,一条说红四方面军是土匪,二条说四方面军干部是军阀,三条说四方面军干部是张国焘收买的。四方面军的人想不通,许世友气得吐血,副军长刘世模对准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重伤住进医院。许世友本人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一份学习总结中叙述了当时心境:

到延安以后,就有人说张国焘如何长如何短。我也不作声。只要你不说到我头上我就不管,以后西路军失败,我非常痛心,半月没好好休息,加上反张国焘路线听了不少胡言乱语,有的说我是托洛茨基,有的说我是土匪,有的说我反抗中央……下面干部看不起四方面军的同志。我非常生气,病得吐了血到医院休养……加上下面又谣传要枪决周纯全、何畏、张国焘,我也是张国焘军级干部之一,也不能没有我的事。我自己也觉得在这里枪决太冤枉了。我南征北战带了这些彩,没有功还有罪吗?

标签: 1937年上将许世友因为了事而被判刑近日翻阅

更多文章

  • 四平攻坚战:林彪败走麦城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四平,攻坚战,林彪,败走麦城,四平,攻坚战,夏季,攻势,第二

    四平攻坚战夏季攻势第二阶段,我军集中力量进行四平攻坚战。四平守敌为国民党71军的87、88师,第13军54师,第53军的榴炮营以及71军直属特种分队,还有辽宁保安1团、辽北保安司令部2团、东北保安52团、第12保安区17团、步兵独立4团、装甲车第60团等,总兵力为3.5万人,由第71军军长陈明仁统一

  • 毛泽东曾对国民党将领陈明仁说:林彪打仗不如你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毛泽东,曾对,国民党,将领,陈明,林彪,打仗,如你,陈明,1

    陈明仁,1955年被授予上将。毛泽东称回龙山之战是“战术杰作”1940年春,陈明仁率部开赴广西参加桂南会战,与日寇奋战7天7夜,重挫日军。事后,蒋介石在柳州召开的军事检讨会上,唯独表扬了陈明仁。1941年,陈明仁晋升为中将师长,驻守昆明附近。1942年,陈明仁任远征军第17集

  • 七七卢沟桥事变简介 七七卢沟桥事变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七七,卢沟桥,事变,简介,影响,七七事变,也叫,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也叫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起的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开端。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七七卢沟桥事变简介七七事变也叫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起的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开端。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主要起

  • 中央特科“风语者”:周恩来竟是密码专家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央,特科,风语者,周恩来,竟是,密码,专家,第一部,电台

    第一部电台中央特科的“风语者”中,既有“工匠”,又有“木匠”。“工匠”是学土木工程出身的李强。“木匠”是周恩来给涂作潮起的外号。加上蔡叔厚、张沈川,上海时期的中共中央不仅有了第一座

  • 国民党十大抗日名将都分别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国民党,十大,抗日,名将,别是,第一,名将,张自忠,国军,集

    第一名将:张自忠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

  • 北洋海兵回忆甲午战争:中方追不上日舰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洋海,回忆,甲午战争,中方,追不,上日,谷玉,口述,187

    一、谷玉霖口述谷玉霖(18731949年),威海北沟村人,在来远舰当炮手。这篇口述是在五十年代搜集到的。据篇末小注,知道是有人根据谷玉霖在一九四六年五月十八日的口述而整理的,但未署姓名。我十五岁在威海参加北洋水师练勇营,后来当炮手,先是二等炮手,每月拿十六两银子,以后升上一等炮手,就每月拿十八两银子

  • 美国选择在日本投放是为观测原子弹的威力?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美国,选择,日本,投放,观测,原子弹,威力,原子弹,横空出世

    原子弹的横空出世无异于毁灭性打击的突然降临。1945年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的两枚原子弹就是见证。如此具有杀伤力的武器,美国为何要选择在日本投放?传统的观点认为,其最终目的只是为了缩短第二次世界大战,避免美军伤亡,同时对苏联炫耀一下原子弹的威力。 而且,在投放原子弹后的第二天,杜鲁门就发表声明,

  • 希特勒死在地下室还是潜水艇?是和情人一起自杀还是逃亡途中遇难?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希特,勒死,地下室,还是,潜水艇,情人,一起,自杀,逃亡,途

    1945年4月30日,战败的纳粹元首希特勒与情妇爱娃.布劳恩在柏林总理府的一间地下室中双双自杀身亡。然而就在纳粹帝国的最后一段日子,希特勒并不甘心就此失败,他曾经秘密策划了一个大胆的“格陵兰逃亡行动”。一名参与当年逃亡计划的前德军研究人员向媒体披露了纳粹“格陵兰逃

  • “炮手行动”如何毁了希特勒的原子弹梦?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炮手行动,如何,毁了,希特勒,原子弹,1944年,12月,2

    1944年12月27日上午10时45分,一声闷雷似的爆炸声忽然响起,声音来自挪威电力化工厂诺斯克氢化工厂。这一声爆炸背后蕴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同它一同灰飞烟灭的是希特勒想占有第一颗原子弹的梦想。这个故事谱写了英军特种作战史上最辉煌、最动人的篇章。重水是用于取得铀235制作过

  • 英国历史上最成功的间谍达斯科·波波夫竟是007的原型?达斯科·波波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英国,历史上,成功,间谍,斯科,波波夫,竟是,007,原型

    1974年,被誉为英国历史上最成功的间谍达斯科·波波夫的传奇经历被编成自传。此后,以波波夫为蓝本创作拍摄的詹姆斯·邦德(007)系列电影更获得极大成功。据说,波波夫真实的间谍经历比起电影中的“007”来一点也不逊色。1912年,英国间谍达斯科&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