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二战日本战败后裕仁天皇为何没退位

二战日本战败后裕仁天皇为何没退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797 更新时间:2024/1/19 10:56:01

1945年,对日本领导人的战争罪行进行审判的机构正在缓慢形成,起诉逮捕在难以预料的时间一波波到来。9月11日,宣布了对第一批战犯嫌疑人的逮捕,接着是不祥的平静,直到11月19日第二批逮捕令发布。12月的第一周,许多军部高官和官僚们被添加到了"甲级"战犯嫌疑人的行列,包括前首相近卫 和天皇身边最亲近的内大臣木户幸一等人。12月6日,杜鲁门总统任命的首席检察官约瑟夫·基南(Joseph Keenan),带领40名部下抵达东京。两天后,麦克瑟为日益临近的审判设立了国际检察局(IPS)。依照日本历,这一天正是珍珠港袭击4周年。1946年1月19日,盟军最高司令官(SCAP)宣布,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正式成立。至于哪些被告将首先被带上法庭接受审判,直到3月11日才宣布。审判开始于5月3日。直到此时,最高统帅部和国际检察局在理论上仍然有可能起诉裕仁天皇的战争罪行。

在宫廷圈内,天皇是战争罪犯的观念自然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天皇应当对战争和战败承担一定责任的想法,却是被认真考虑的。在最高统帅部表明其立场坚决反对除利用裕仁之外的任政策之前,天皇本人曾有过这样的考虑。8月29日,在胜利者踏上这片神国的土地的前一天,天皇对木户幸一谈到了退位的问题,认为可以将此作为免除他忠诚的大臣和陆海军将领们的战争责任的方法。木户告知天皇这并不可取。9月中,在天皇知情的情况下,天皇的内叔父东久迩宫率内阁秘密讨论其退位事宜。尽管有些阁僚力争天皇对战争并不负有宪法责任,但有其他大臣强调,天皇对国家、战死者和战争遗属负有战败的道义上的责任。

天皇退位的话题很快泄露给了媒体。1945年10月下旬,近卫公爵公然提起天皇退位的可能性,然后又迫于内阁压力发表了修正声明,引起骚动。近卫公爵不同寻地直率表示,天皇在未能回避与美国的战争以及未能尽早终结战争两方面,都负有重大的个人责任。翌年2月27日,这一话题再次跃入公众的视野。据《读卖报知》报道,前首相东久迩宫一位美联社记者透露,最高层正在认真讨论天皇的退位问题。如果裕仁自己选择退位,将会得到皇室全体的支持。数日后,东久迩宫直接告知日本新闻界,他个人曾经敦促侄婿裕仁考虑退位的三个"适当时机"。尽管第一个时机"当投降文件签署之时"已经错过,另外两个适当的时机还未到来。照东久迩宫看来,裕仁应当在宪法修正之时或是占领期结束、和平条约缔结之日考虑退位。新闻界甚至推测最有可能的是天皇之弟高松宫摄政,直至皇太子成人。

《读卖报知》耸人听闻的报道,倒是与宫内省枢密院的紧急会议上提出的观点一致。会上,天皇31岁的幼弟三笠宫,间接敦促天皇为战败负责。三笠宫力劝,政府和皇室总体上必须超脱"旧式的思考","于今采取大胆的行动"。厚生省大臣(后来的首相)芦田均当时在场,他在日记中写道,"似乎每个人都在思考"三笠宫的话,而"天皇陛下忧虑的脸色从未如此苍白"。

尽管如此忧虑,天皇显然大约正是此时决定不退位。他对侍从次长木下道雄说,他怀疑任何人有资格接替他的位置。他的三个兄弟,高松宫曾是公然的"参战派",秩父宫体弱多病,三笠宫太年轻缺乏经验(三笠宫现年31岁,比裕仁1921年摄政时的年龄大11岁)。天皇告诉木下,他遗憾叔父不大注意面对新闻界的言辞。

标签: 二战日本战败裕仁天皇为何退位1945年日本

更多文章

  • 是什么导致陈毅战上损兵折将败下阵来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是什么,导致,陈毅,损兵折将,败下阵来,这封,电报,直接,成

    这封电报,直接促成了粟裕获得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才拥有的战役指挥权;间接导致了1948年5月,陈毅被调离华野。粟裕虽不曾在这份电报上签名,却于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期间,被强行指责签了名。一封揭发陈毅的密电这封密电是华中军区领导人张鼎丞、邓子恢、曾山写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主要内容是揭发陈毅不会打仗。

  • 中印战争前毛泽东对“没打赢”做何打算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印,战争,毛泽东,没打赢,做何,打算,毛泽东,几经,权衡

    毛泽东几经权衡,终于定下“打”的决心1959年11月,中国政府最高层的决策会议在杭州举行。参加杭州会议的,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彭真、胡乔木等人。会议主要讨论如何避免中印边界冲突和流血事件。会议首先由总参谋部的雷英夫汇报一个时期以来中印边界不断发生的流血事件。并说明,中印

  • 罗马帝国崩溃与使用“生化武器”有关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罗马帝国,崩溃,使用,生化武器,有关,生化,武器,似乎是,一

    生化武器似乎是一个很现代的概念,但其实早在1700多年前匈奴人就曾使用过它,所造成的瘟疫致使当时汉朝的人口在短短80年间就锐减了5000多万。不仅如此,这场延续了300多年的瘟疫还造成了社会的持续动荡,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给中国社会文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当匈奴人西迁欧洲之后,同样也给欧洲人带去了

  • 张灵甫带整个编74师上孟良崮是对是错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灵甫,整个,74师,孟良崮,是对,王牌,悍将,孟良崮,战役

    王牌军和悍将孟良崮战役中被歼的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是国民党军嫡系部队中的精锐,和新1军、新6军、第5军、第18军并称为“五大王牌”,成立于1937年8月,当时下辖第51师、第58师,其中51师的前身是补充第1旅,58师的前身是警卫第1师,都是中央派的嫡系部队,军长是蒋介石的

  • 国人不可不知:决定中国命运的八次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国人,不可,不知,决定,中国,命运,八次,战役,牧野,之战

    一、牧野之战时间:公元前1046年2月博弈:周武王vs商纣王结果:纣王兵败自焚,周灭商评价:中华文化形态的定鼎之战纪元前1046年2月,当看似弱小的数万武王麾下,经过一天血战,大破堪称巨人的商纣王“七十万”之师,看着那昔日的霸王拥着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玉器,无奈自焚之时,他们谁

  • 白崇禧率王牌军竟然可以一举击溃林彪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白崇禧,王牌,竟然,可以,一举,击溃,林彪,四平街,会战,经

    四平街会战经过:白崇禧率中央王牌军一举击溃林彪联军本文摘自白先勇所著《父亲的憾恨四平街会战之前因后果及其重大影响》第一次“四平街会战”──“把四平变成『马德里』 ”四平街是当时辽北省的省会,人口八万,位于中长、四洮、四梅铁路之交点,为东北交通枢纽,工业

  • 德意志统一的动荡 俾斯麦发动三场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德意志,统一,动荡,俾斯麦,发动,三场,战争,德国,在历史上

    德国在历史上曾是一个长期分裂的国家,境内诸侯林立。19世纪5060年代,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总产值超过法国,居世界第三位。当时分裂的诸邦中,奥地利和普鲁士是最强大的两个君主国。奥地利国势日衰,缺乏振兴国家的措施,而普鲁士统治者为排除奥地利的势力,大力发展农业,实力不断增强。1849年和1

  • 李承晚如何令朝鲜战场十万军一夜覆灭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李承晚,如何,朝鲜,战场,万军,一夜,覆灭,穆乔,为了,这位

    穆乔为了让这位总统留下来,明知南朝鲜军队正在逃命的路上,有的甚至已经全军覆灭,但还是信口开河地说,南朝鲜军队打得很好,没有哪支部队已经溃败。总统要是留在汉城,能够激励部队的斗志。如果总统逃跑,消息传开,“就不会有一个南朝鲜士兵去抵抗北朝鲜的进攻”了,“整个南朝鲜陆

  • 被志愿军击败强敌:打败此部队非常难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志愿军,击败,强敌,打败,部队,非常,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集团军某旅军史馆内,我看到毛泽东主席当年亲笔写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及二十军全体战斗员的慰勉电。电报原文如下: 宋时轮、陶勇及二十军全体战斗员: 看到东线战斗的报告,我的心情也极度的沉重,东线伤亡×万多人,其中冻死冻伤就有×万多人,教训惨痛啊!大伤了

  • 《马关条约》谈判:密码被破译而不知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马关条约,谈判,密码,破译,不知,春帆楼,日本,马关,下关

    春帆楼本是日本马关(今下关)市红石山下海边一座不起眼的小楼,后来突然间名噪天下,载入史册。说起这座楼的成名,皆因在1895年的三四月间,晚清大臣李鸿章作为中国的全权代表与日本代表在这里谈判,签订《马关条约》以结束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6月,日本先是利用朝鲜的内乱鼓动中国派兵入朝,紧接着日本也派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