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苏联火箭军的前世今生:冷战后竟无人问津

苏联火箭军的前世今生:冷战后竟无人问津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410 更新时间:2024/1/19 6:53:30

在去年的最后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正式成立。提及“火箭军”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想到另一支名字使命都颇为相似的部队。苏联于1959年建立世界上第一支战略火箭军部队,尽管俄罗斯如今将其降格为战略火箭兵,但它依然是俄国防建设的重点。在苏联历史上,火箭军被形容为唯一没打过仗的军种,地位却无人可以轻视。那么苏联战略火箭军是如酝酿与诞生的呢?

“攻击美国”催生战略导弹

1949年8月29日,苏联在中亚塞米巴拉金斯克无人区成功试爆首颗原子弹,宣告美国对苏核讹诈的历史就此告终。由于美国战略轰炸机对二战结束起了重要作用,而且是用B-29轰炸机投下的首颗原子弹,斯大林于1947年责成天才设计师米亚西舍夫研制能携带“货物”(苏联官方对原子弹的“隐称”)并突袭美国的远程喷气式轰炸机。

苏联战略火箭军在1975年阅兵式上展示的弹道导弹

重任在身的米亚西舍夫率领设计团队,只花了五年功夫便研制出能携带5吨核弹飞行1.2万公里的“空中超级堡垒”,苏军编号为米亚-4。但斯大林心仪的米亚-4却没能成为接班人赫鲁晓夫心目中的“宠儿”。1954年5月1日红场阅兵前,赫鲁晓夫亲自视察米亚-4轰炸机的进展。米亚西舍夫承认,空袭美国的米亚-4只有“单程机票”,飞抵美国后轰炸机的剩燃料已不够返回苏联。赫鲁晓夫就此明白:“攻击美国的任务只好用其他手段来完成了。”

此时,领导苏联国防工业部的是在二战期间创造过多项奇迹的乌斯季诺夫,他经在赫鲁晓夫耳边灌输“导弹是个神奇玩意”的思想。1956年2月27日,赫鲁晓夫接受乌斯季诺夫的邀请,带领苏共中央政治局和部长会议的成员视察科罗廖夫领导的导弹设计局。

苏联战略火箭军资料图

这次视察让赫鲁晓夫印象深刻。他晚年回忆说:“厂房里可以装得下一架B-29,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搜寻起飞机来。可那里没有一件像能飞的东西,只有一些长长的不知是水桶还是罐子的东西,它们或横放或竖立。可以说,苏联最高军事机密就这样以令人诧异的方式展现在我的眼前。”这里展示的导弹包括短程的R-1导弹纳粹德国V-2导弹的精密仿制品;能携带核战斗部的R-5中程导弹,从前线发射可打击英国和法国全境。最神秘的是当时正在研制的R-7弹道导弹,它足以攻击美国本土。乌斯季诺夫赫鲁晓夫许诺,只需用这些导弹携带5颗核弹头,就能摧毁苏联在欧洲的头号对手英国。

这次访问毫无悬念地坚定了赫鲁晓夫乃至苏联最高层发展战略导弹以及相关部队的决心。1956-1957年苏联单方面削减兵力超过200万人,1958年裁减30万,1961年赫鲁晓夫继续宣布裁军120万。赫鲁晓夫坚信,一支用战略导弹武装起来的部队足以抵挡一切威胁。

战略火箭军应运而生

苏联战略火箭军资料图

标签: 苏联火箭前世今生战后无人问津在去年的最后

更多文章

  • 西陵之战为何成东吴灭亡前最后的大胜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陵,之战,为何,东吴,灭亡,前最,后的,大胜,这次,对决

    这次对决史称西陵之战。是两大名将之间的对决,如同一局精彩的掼蛋大赛。陆抗在一手差牌的情况之下屡出奇招,虚虚实实,让人叹为观止。成就了史上的经典之战。他凭借自己的英勇和智慧,力挽狂澜,东吴得以残喘。但不久病逝,让人扼腕痛息。这是东吴灭亡前的最后一次大胜,悲壮而凄美,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残阳如血。步阐被

  • 八路军巧妙跳出日军包围 德记者赞神奇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八路军,巧妙,跳出,日军,包围,记者,神奇,随着,中共,领导

    随着中共领导的敌后武装逐渐壮大,日本侵略者感到芒刺在背,急欲除之而后快。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随即改变战略,对正面的国民党军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制压作战”,集中主要兵力对八路军等敌后武装力量实施“治安作战”。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

  • 香港抗战秘闻:中国独脚将军率英军生死突围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香港,抗战,秘闻,中国,独脚,将军率,英军,生死,突围,19

    1941年12月25日,港英当局向日军投降,5000余名英军官兵沦为战俘。但很少有人知道,就在投降日当晚,中国军官率几十名英军官兵冒死突围。香港抗战打响以后,英军的防守力量日渐衰弱,英国政府酝酿着对日投降。当时,国民政府驻港最高军事长官是海军少将陈策,他左足因在战争中受伤被截,人称“独脚

  • 四平战役中陈明仁如何用计来挫败林彪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四平,战役,陈明,如何,用计,挫败,林彪,四平,之战,人的

    四平之战,军人的鲜血染红了陈明仁的顶戴。陈明仁颇为荣耀了一阵子。四平解围后,蒋介石亲自在南京总统府召见陈明仁夫妇。第一句话就是:“有功之将,殊堪嘉奖,不愧为黄埔楷模。”并对手下感慨到:“四平大捷,陈司令创造了人间奇迹,不愧为难得将才!”并请他们夫妇游了

  • 二战日本战败后裕仁天皇为何没退位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二战,日本,战败,裕仁,天皇,为何,退位,1945年,日本

    1945年,对日本领导人的战争罪行进行审判的机构正在缓慢形成,起诉和逮捕在难以预料的时间一波波到来。9月11日,宣布了对第一批战犯嫌疑人的逮捕,接着是不祥的平静,直到11月19日第二批逮捕令发布。12月的第一周,许多军部高官和官僚们被添加到了"甲级"战犯嫌疑人的行列,包括前首相近卫文 和天皇身边最亲

  • 是什么导致陈毅战上损兵折将败下阵来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是什么,导致,陈毅,损兵折将,败下阵来,这封,电报,直接,成

    这封电报,直接促成了粟裕获得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才拥有的战役指挥权;间接导致了1948年5月,陈毅被调离华野。粟裕虽不曾在这份电报上签名,却于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期间,被强行指责签了名。一封揭发陈毅的密电这封密电是华中军区领导人张鼎丞、邓子恢、曾山写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主要内容是揭发陈毅不会打仗。

  • 中印战争前毛泽东对“没打赢”做何打算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印,战争,毛泽东,没打赢,做何,打算,毛泽东,几经,权衡

    毛泽东几经权衡,终于定下“打”的决心1959年11月,中国政府最高层的决策会议在杭州举行。参加杭州会议的,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彭真、胡乔木等人。会议主要讨论如何避免中印边界冲突和流血事件。会议首先由总参谋部的雷英夫汇报一个时期以来中印边界不断发生的流血事件。并说明,中印

  • 罗马帝国崩溃与使用“生化武器”有关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罗马帝国,崩溃,使用,生化武器,有关,生化,武器,似乎是,一

    生化武器似乎是一个很现代的概念,但其实早在1700多年前匈奴人就曾使用过它,所造成的瘟疫致使当时汉朝的人口在短短80年间就锐减了5000多万。不仅如此,这场延续了300多年的瘟疫还造成了社会的持续动荡,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给中国社会文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当匈奴人西迁欧洲之后,同样也给欧洲人带去了

  • 张灵甫带整个编74师上孟良崮是对是错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灵甫,整个,74师,孟良崮,是对,王牌,悍将,孟良崮,战役

    王牌军和悍将孟良崮战役中被歼的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是国民党军嫡系部队中的精锐,和新1军、新6军、第5军、第18军并称为“五大王牌”,成立于1937年8月,当时下辖第51师、第58师,其中51师的前身是补充第1旅,58师的前身是警卫第1师,都是中央派的嫡系部队,军长是蒋介石的

  • 国人不可不知:决定中国命运的八次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国人,不可,不知,决定,中国,命运,八次,战役,牧野,之战

    一、牧野之战时间:公元前1046年2月博弈:周武王vs商纣王结果:纣王兵败自焚,周灭商评价:中华文化形态的定鼎之战纪元前1046年2月,当看似弱小的数万武王麾下,经过一天血战,大破堪称巨人的商纣王“七十万”之师,看着那昔日的霸王拥着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玉器,无奈自焚之时,他们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