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唐突厥战争爆发的背景与过程 唐突厥战争有何影响

唐突厥战争爆发的背景与过程 唐突厥战争有何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798 更新时间:2024/1/22 21:46:47

唐突厥战争背景是唐朝与东、西突厥利益纠缠下的产物。唐朝同东突厥西突厥的战争称为唐突厥战争。突厥一开始是游牧在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后来活动于阿尔泰山(当时称为金山),后来东突厥实力不断增强,开始威胁到中原安宁,因此突厥展开了于中原的一系列战争,称为唐突厥战争。

东突厥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发动了对于西突厥的占领运动,完成了突厥的统一。突厥与当时的隋朝是邻国,经常发生边境骚扰事件。但由于当时隋朝国力强壮,制约突厥战争扩大。

唐突厥战争背景是在隋朝混乱的状态中展开的,唐突厥战争背景可以追溯到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统治无能,暴政横行,社会一片凋敝。百姓纷纷起义抗争,突厥趁机脱离隋朝的控制,并随后发动对隋朝的战争,但是被李渊击退。据记载,突厥对唐朝发动的战争不下50起。

等到唐朝时,这可以说是隋朝留下的病根。为了打击突厥,唐高祖李渊亲自带兵与突厥交战,开始争夺中原。还使用空城计来对付过突厥军队,但是李渊担心进军长安时会受到突厥的攻击,因此又与突厥结好。公元625年之前,李渊与突厥使用平等的姿态对待,但是后来,就称突厥为臣民,地位高于突厥。渭水会盟之后,李世民为彻底打击突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国防,积极备战开始反击突厥,突厥最终落败,向唐朝称臣。

唐突厥战争过程

为了彻底消除突厥在边境的威胁,李世民在即位后除了开展贞观之治外,还一边积极培训军队,养精蓄锐,准备征战突厥。629年东突厥军队侵扰河西,这为唐军出兵突厥提供了很好的征讨名义,唐突厥战争过程由此展开。

唐突厥战争过程涉及一系列战争,李世民先是派出唐军主力平定东突厥,名将李靖率军顺利就逼退颉利可汗了,但兵不厌诈,李靖生怕他为了伺机东山再起而假投降,于是拿定主意乘胜追击,夜袭阴山。在浓雾掩护下,苏定方率领骑兵直接冲进颉利可汗的首都,使得颉利慌忙西逃,慌乱不堪的东突厥军队最后被唐军大败,所俘虏的男女人数便有十多万。残余的东突厥力量投靠了薛延陀部的夷男,组成军队挥师南下,不料被李世民派军击退至诺真水,并在唐军六路夹击下溃不成军,只能退回漠北,后来薛延陀部陷入内乱,唐军出兵平定。

至此,原东突厥地区臣服与唐朝,不过唐突厥战争过程仍未止步,西突厥内部分裂,贺鲁在唐太宗去世后反叛唐朝,继位的李治第一次派出的军队平叛失利,接着便派出两路大军讨伐西突厥。其中一路的苏定方为主帅领兵,苏定方一路作战一边招降部落,这些部落因为感恩于唐军的抚慰心甘情愿加入他们的阵营,兵力壮大的唐军大败贺鲁的兵马,并擒下了他,西突厥汗国因此灭亡。为了巩固统治,唐朝在突厥地区分别设立了都督府和都护府。

唐突厥战争影响

629年,东突厥军队侵犯河西,李世民借此派出了唐军主力剿灭东突厥,并由此开展了平定突厥的一系列战争,史称唐突厥战争。唐突厥战争影响主要体现在唐朝的边境防御和文明交流方面。

7世纪初崛起的突厥在620年出兵唐朝,尤其是之后即位的颉利可汗还屡次协同铁勒、薛延陀等诸部南下袭击北方边城。突厥军队的频繁侵扰甚至一度使得李渊打算迁都。因此李世民在即位后并没有对退兵的突厥放下戒心,积极备战,每天培训军队。在东突厥侵扰河西时,唐军已经具备反击条件,便兵分六路出征东突厥。李世民对此非常重视,为此几乎派出了全部名将。而李靖也不负众望,夜袭阴山,灭了东突厥。而后唐军把叛乱的夷南赶到了漠北,又大败薛延陀,扩大了唐朝的版图。而西突厥在唐军征讨之时已经四分五裂,突厥汗国因此灭亡。虽然李世民没有看到最后的胜利局面,但是唐突厥战争影响并没有辜负他的期待。唐军的胜利不仅消除了边境的威胁,维护了西北各族人民的安定,还对唐朝控制西域,保障丝绸之路起了积极的作用。

唐突厥战争影响是长远的,因为唐朝在战争中显示的强大军事实力强及其当时堪称第一的国力,其他国家纷纷归附,无论是官方或民间与唐朝都开展了文明交流和友好交往,玄奘前往天竺取经正是有名的例子。

标签: 唐突厥战争

更多文章

  • 汉宛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历史原因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宛之战

    汉宛之战时间是汉太初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02年,是汉朝的将军李广利率军进攻大宛国的一次大型的远程战。此战是由太初元年八月发生的一件事情引发的,当时汉武帝刘彻派遣使者去西域的大宛国购买汗血宝马,大宛国不仅拒绝卖给汉武帝,还把汉武帝派去的使者杀死,并且把财物都洗劫一空,汉武帝十分生气,派出贰师将军李广利

  • 德累斯顿战役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德累斯顿战役的过程及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德累斯顿战役

    德累斯顿战役是拿破仑军团与第六次反法联盟在德累斯顿地区开展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战役。那么德累斯顿战役简介是怎么样的?1812年8月,由于法国与俄国的矛盾激化。拿破仑远征俄国,剑指莫斯科。但是由于俄国人的坚壁清野,再加上冬日来临,军心不稳。无奈之下,法军退却。在退却途中,受到了俄军的追击,加上自身的混乱,

  • 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塞米诺尔战争

    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又被人们称为弗罗里达战争,是美国和住在美洲的塞米诺尔人之间发生的三次战争之中的一场,这场战争被人们称为美国与印第安发生的战争中最昂贵的一场,那么既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那么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起因又是什么呢?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在美国的独立战争时期,由于美国占领了大片的印第安土地,印第安

  • 冲田畷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冲田畷之战

    为了全面了解冲田畷之战起因、过程和结果,需要率先了解冲田畷之战背景。通过研究冲田畷之战背景得知,冲田畷之战发生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权力和利益的争夺。龙造寺隆信是位心狠手辣、生性多疑的领导者。早年间,龙造寺隆信经过自己打拼,一跃成为筑前、筑后、肥前、肥后、丰前各一部、对马、壱岐的统治者,并且成为九州的三

  • 巴拉圭战争背景与经过 巴拉圭战争结果与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巴拉圭战争

    巴拉圭战争背景是乌拉圭发生内战,内战由巴西和阿根廷联合挑起,巴拉圭领导人洛佩斯担心国内政治时局也会被外国如法左右,便主动对巴西宣战,想着速战速决。只是他没有想到巴西居然联合阿根廷、乌拉圭三国与巴拉圭对战,战争局面逐渐失控,陷入一场恶战。对于洛佩斯,巴拉圭战争背景是乌拉圭政变,野心勃勃的他先发制人,但

  • 宋夏定川寨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定川寨之战的结果与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定川寨之战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在宋与西夏的战争中,西夏军进攻宋泾原路,于定川寨(今宁夏固原西北)击败宋军的作战。背景西夏于延州之战、好水川之战获胜后,气势愈盛,频频攻掠宋西北边地。宋被迫完全采取守势。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李元昊谋臣张元向景宗皇帝献计。张元认为,宋朝的精兵

  • 宋夏好水川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好水川之战的结果与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好水川之战

    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李元昊率兵10万从折姜南下,直抵好水川地区。李元昊为发挥骑兵优势,采用设伏围歼的战法,将主力埋伏于好水川口,遣一部兵力至怀远城(今宁夏西吉县偏城)一带诱宋军入伏。韩琦闻夏军来攻,命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数万,出夏军之后,伺机破敌。二月十四日,宋军阵未成

  • 宋夏三川口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三川口之战的结果与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川口之战

    三川口之战又称延州之战,北宋与西夏之间的一次重大战役,以宋败夏胜收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背景西夏建立以前,元昊就采用联辽抗宋的策略,多次进攻宋朝边境,扩大自己的疆域和掠夺财物。由于北宋统治阶级的腐败和奉行屈辱退让的政策,更加助长了元昊不断掳掠和扩张的野心。西夏建国后的第二年

  • 宋夏永乐城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永乐城之战的结果与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永乐城之战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西夏国王秉常听闻宋欲在夏、银、宥三州交界之处筑永乐城(又名银川砦,今陕西米脂县西)屯兵戍守,甚感威胁,遂遣军三十万,前往攻取。宋军在此役之中的损失约在二万到三万战斗部队以及留在城内的厢军和保甲等,二十万为后人政治目的而夸大。永乐城之战后,宋神宗开始悔悟,而不再轻言开战。

  • 宋夏战争持续了多久?宋夏战争爆发了几次?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夏战争

    宋夏战争指的是发生在北宋时期西夏和北宋之间的一系列战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北宋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