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越南历史介绍 越南国旗 越南人口数 历史上越南历任国王

越南历史介绍 越南国旗 越南人口数 历史上越南历任国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625 更新时间:2024/1/23 14:24:43

越南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时期已有先民活动,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出现东山文化,较重要的民族有雒越人,越南神话传说提到约四千年前出现最早的王朝鸿庞氏,中国秦汉时期接触并征服北部(红河三角洲)及中部后,越南情况乃有可靠的文献记载,从公元前3世纪晚期至10世纪前期,越南处于中国统治之下,中国文化大量输入。

938年,吴权在白藤江之战打败中国南汉军队,是次战役为越南独立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其后越南进入封建时期,经历丁朝、前黎朝、李朝、陈朝、胡朝各朝的发展,15世纪初一度被中国明朝所占(即属明时期),不久复国,并在后黎朝前期达至封建时代兴盛时期,其后长时间处于分裂及战乱,有莫朝(与后黎朝合称南北朝)、郑主、阮主、西山朝等王朝和政权,到19世纪初期阮朝重新统一全国,19世纪初始称“越南”,在封建时代各朝,统治者采用中国式的制度治国,文化方面融合了儒、佛、道三教。

19世纪中晚期,法国渐次吞并越南,进行殖民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受日本所支配,1945年越南共产党(时称印度支那共产党)发动八月革命,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即北越),统治北方,获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共产国家支持,南方亦先后有西方阵营支持的保大帝政权及越南共和国(即南越),南北分裂,美国介入越南政局,支持南越,演成越战。

1975年北越统一全国,1976年改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1986年以后,越南政府推动革新开放,促进经济,1990年代又与中、美及世界各国改善关系。

1、史前时期

今越南境内在远古时代已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在谅山省的平嘉发现猿人牙齿、清化省的度山发现旧石器时期的工具,到中石器时期及新石器时期,北部地区出现过数种文化遗址,如“和平文化”(在和平省)、“北山文化”(在谅山省北山)等。

当时的先民利用石器、竹木器、陶器等物品,从事狩猎及采集,但因这些文化的相关文物出土量少,未能全面反映当时状况。

南部地区的东那江下游,曾于新石器时代后期与青铜器时代之间,出现聚落、作坊及墓葬遗址共80处,被命名为“新石器时代后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4500至2400年之间,该文化使用大量石器,主要是实用、装饰性不高的器物。

越南北部发现了以铜鼓为主要特征的“东山文化”等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后的史前文化,“东山文化”的出土遗物数量多,种类繁富,有铜器、陶器、玉器、石器、水晶、铁器、木器等,东山文化大量使用铜,例如制作铜鼓作为乐器,以及利用铜制农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东山文化也具有一定的航行技术,用划艇航行本土,并有较大型的船只,辅以天文知识作远航。

2、传说时期

古代越南北部属于百越中的雒越之地(又作骆越,是越南主体民族京族的祖先),根据越南的神话传说,越南最早的王朝是鸿庞氏,鸿庞氏首位君主禄续,是神农氏的后代,获封为“泾阳王”,治理南方,号“赤鬼国”,泾阳王娶洞庭君龙王之女,生下貉龙君(名崇缆),越南人称貉龙君为“百越之祖”,而其长子则称为“雄王”(又作骆王、雒王),继承王位,建立“文郎国”,历18代,共2000多年,因此越南人自称是“雄王子孙”或“仙龙后代”。

公元前257年,蜀国末代王子蜀泮率领其族民,灭文郎国,建立瓯雒国,并自称为安阳王,传说中的文郎国和瓯雒国是越南古代国家的雏形。

有学者认为神话传说中的文郎国和瓯雒国可能只是初具政权组织的部落联盟,而非阶级社会的国家。

3、北属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公元前214年,派大军越过岭南占领今日的广西、广东、福建,征服当地的百越诸部族,秦朝在这一带大量移民,设立了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骆越)归属于象郡管理。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后改称“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广州,越南中北部成为南越国的一部份。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国各朝代(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的直属领土,越南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北属时期”或“郡县时代”。

据说,远古越南人的两个脚趾相交,因此被中国人称为“交趾”,越南在历史上的称呼几经变更,最早被称为“交趾”。

东汉末年(公元192年),占族人区连杀死汉朝的日南郡象林县令,占据了原日南郡的部分地区,以婆罗门教为国教,建立林邑国(后称占婆国),与东汉以顺化为界,隋朝时被隋炀帝派兵灭国,置三郡,唐朝时复国,与中国以横山为界,1190年至1220年,占婆被真腊占领,后复国。

4、藩属时期

公元10世纪,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越南(当时叫安南)利用中国的四分五裂局面,摆脱了中国的控制,938年的“白藤江之战”吴权击败中国南汉,939年称王,史称前吴王,建立吴朝,是越南脱离中国之始。

但吴权只有称王没有建立国号,而且未能有效统治越南北部,直至968年丁朝建立,越南(交趾)才正式独立,北属时期之后的历史,越南成为中国的藩属国,并且仍未脱离中华文化影响,使用汉字,采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建立了多个封建王朝。

968年,丁部领(丁先皇)以武力征服境内的割据势力,建立国号大瞿越(丁朝),968年丁朝独立,建国号“大瞿越”,这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国号,两年后(970年)又自称皇帝,定都华闾(今宁平省宁平),后来接受中国北宋宋太祖册封为交趾郡王,宋朝皇帝承认越南是自治的藩属国而不再是中国直接统辖的领土。

980年,黎桓建立前黎朝,并击退了侯仁宝率领的北宋军队的干涉,1054年,李朝圣宗又改国号为“大越”,“大越”是越南历史上使用最久的国号,其间虽有15世纪时胡朝改国号为“大”的短暂变更,但李朝、陈朝、后黎朝诸朝均以“大越”为号,不过宋朝以来中国历代仍然以“安南国”称之(北宋时则多称为“交趾国”),此后主要独立朝代为李朝(1010年1225年)和陈朝(1225年1400年),都城均为升龙(今河内)。

11世纪后期,宋朝与越南李朝爆发宋越熙宁战争;13世纪中叶,越南陈朝曾击退蒙古的进攻,中国元朝建立后,越南陈朝又曾两次击退元军的进攻,战后,陈朝遣使向中国元朝朝贡修好,以示臣服。

15世纪明成祖永乐年间,越南陈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犛篡位,中国明朝应陈朝遗臣的请求推翻了胡氏政权,明军顺势占领了越南,设郡县、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再次进行了直接统治,即“安南属明时期”,不过在明成祖死后数年,黎利发动蓝山起义将明军驱逐出越南,但承诺维持与明朝的宗藩关系之后,恢复了独立,建立了后黎朝(1428年1789年)。

1471年,后黎朝灭占婆国,疆土逐渐向南扩张。1527年,莫登庸篡夺后黎朝,建立莫朝。

1531年后黎朝在郑、阮两大家族的支持下复辟,并占据南方,与莫朝对峙,越南开始进入了200多年的南北分裂时期。

1592年,后黎朝灭莫朝,越南重新分裂,北部由郑氏家族控制,南部则由阮氏家族控制,两大家族不断发生战争,史称“郑阮纷争”。

而名义上的共主后黎朝皇帝则完全是傀儡,处于郑氏控制之下,1698年,阮氏家族出兵吞并下高棉(今湄公河三角洲),奠定了当代越南的版图,1771年,爆发西山起义,阮文惠三兄弟先后灭阮、郑,统一全国,建立西山朝,后黎朝末代君主黎维祁逃往中国,请求清军援助其复国,西山军在1789年击退了清朝干涉军,后黎朝彻底灭亡。

1802年,原阮氏家族的后代阮福映在法国支持下灭西山朝,建立阮朝(1802年1945年),次年阮福映遣使宗主国中国,请求改国号为“南越”,最终嘉庆皇帝下赐国号“越南”,并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这就是越南国名的由来。

1804年,清朝遣使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从此越南成为这个国家的新国号,1839年,阮朝明命帝改国号为“大南帝国”,此后同时采用“大南”和“大越南”的双轨国号。

5、殖民时期

19世纪中叶以后,法国开始侵略蚕食越南,后来清朝作为宗主国派兵抵抗,冯子材刘永福所率黑旗军等参战,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另一方面,越南则沦为法国殖民地,阮朝名存实亡,法国的印度支那联邦总督则驻扎西贡(1902年后改河内),对越南、老挝、柬埔寨进行殖民统治。

面对人民的苦难,爱国青年阮爱国(胡志明,1890年1969年)于1911年6月5日离开祖国到海外寻求救国之道,他先后到法国、英国、美国和法属非洲殖民地国家,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阮爱国得出一个真理:要解放全民族,使祖国独立,就要进行革命解放运动,要进行革命解放运动,必须具有革命理论和新型革命组织的领导。

1930年2月3日,阮爱国在中国香港九龙召开会议,成立越南共产党,党的政治纲领提出的革命目标是,打倒法帝国主义和封建集团,使祖国完全独立。

1940年,日本法西斯入侵越南,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越南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革命高潮,最终取得了胜利。

6、二战之后

越南人经过抗法、抗日的长期艰苦斗争,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于1945年8月“八月革命”取得胜利,日本法西斯被逐出越南,阮朝末代皇帝保大帝亦宣布退位;9月2日,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即后来的越南共产党)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宣布独立,胡志明发表《独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即“北越”);同年9月,法国再次入侵越南,越南人民又进行了历时9年的抗法战争。

1945年9月23日,法国殖民军卷土重来,侵占西贡;9月26日,胡志明致函号召南方同胞奋起抗战,号召全国支援南方,中越两国于1950年1月18日建交,还没从内战中恢复,经济严重困难的新中国开始向越南无偿提供了累计达几千亿人民币的资金和几百万吨的物资。

1945年,阮朝保大帝建立“越南帝国”。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

1954年3月13日下午,奠边府战役打响,5月7日,战役以辉煌的奠边府大捷结束了,越南成功捣毁了法军据点,越南取得“奠边府大捷”后,1954年7月21日,有关结束越南、老挝、柬埔寨战争的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协议》得以签署。

标签: 越南

更多文章

  • 蒙古国历史介绍 蒙古国国旗 蒙古国人口数 历史上蒙古国可汗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蒙古国

    蒙古国(蒙古语:Монгол ул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北、俄罗斯联邦以南,是一个地处亚洲的内陆国家,首都是乌兰巴托,也是蒙古最大的城市,蒙古国的政治制度是议会制共和国。蒙古,历史上曾被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游牧民族统治,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7世纪

  • 战国浊泽之战简介 浊泽之战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浊泽之战

    《战国策》上,记载有关浊泽之战简介。浊泽之战是公元前369年,赵、韩两国联军在浊泽一代与魏国大军的进行的一场大战。赵、韩联军实力强劲,原本大有胜算,却因两国互不信任,各有盘算,而导致利益出现分歧,未能同心协力,最终丧失了战略优势。而本处劣势的魏国终因敌人的内部矛盾而反败为胜,避免了被分裂的命运,这便

  • 日本侵略军“三光政策”的形成始末 抗战期间日军为何实施“三光政策”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光政策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一场欲使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疯狂野蛮的屠杀和掠夺,他们人性沦丧、兽行肆虐,对抗日根据地军民实施杀光、烧光、抢光的暴行罄竹难书,那么,日本对华的“三光政策”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1940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乘德国法西斯军队在西欧和北欧迅猛推进、美国尚未

  • 日本关东军的来历 关东军军队数量有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东军

    在“九一八事变”中,一支日本部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日本侵占东北的军事行动中,它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就是说关东军。关东军的名号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它也几乎成为了侵华日军的代称。1898年,沙俄政府强迫清政府把中国旅顺和大连湾“租借”给俄国

  • 金城战役的历史背景 金城战役造成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金城战役

    提起金城战役,人们就自然会联想到抗美援朝战争,一定程度上说,金城战役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是因为它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一部分,更是因为它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金城战役战役的结果在世界历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围绕金城战役简介,去了解下它究竟是一场什么战争?详细阅读有关于金城战役的简介,去弄

  • 泰拉蒙战役的结果:波伊人落荒而逃是真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泰拉蒙战役

    公元前二百二十五年在古罗马征服南部高卢地区之时曾经发动过一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泰拉蒙战役。关于泰拉蒙战役的简介历史上的记载并不是非常详尽。众所周知,古代文明时期总是充满战争和杀戮,此时的罗马也不例外。下面是泰拉蒙战役的简介:据记载在公元前二百二十五年波伊和印苏布莱两个部落种族企图联盟,共同侵占意大

  • 美国参与越南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越南战争

    至1965年美军作战部队开始部署到越南时,美国已经在那里同共产主义对抗超过了15年,随着朝鲜战争带来冷战紧张局势的升级,杜鲁门政府为法国在印度支那(包括越南、老挝和柬埔寨)抗击共产党越盟(Communist Viet Minh)的努力提供了大力支持。1954年,越盟在奠边府(Dien Bien Ph

  • 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发生的起因 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的结局及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

    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也称为1812年战争(War of 1812),是英国和美国之间的一场不分胜负的战争。1793~1815年英法交战,英国封锁所有法国港口,在公海上拦检他们认为可疑的要前往法国的美国和中立国船只,并强迫美国海员服役,美国要求解除封锁,但英国拒绝,美国遂于1812年6月18日对英宣战。

  • 美国南北战争介绍 南北战争的结果 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国内战,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的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战争最终以联邦胜利告终,战争之初本为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后来演变为一场为了黑奴自由的新生而战的革命战争。南北战争是工业革命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在此期间确立了

  • AD1645年纳西比战役后为何没办法立刻处死国王?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纳西比战役

    纳西比战役是在哪一年这个问题,没有任何的争议。纳西比战役发生在公元1645年。纳西比战役是英国的内部战争。当时在英国国内,议会和国王之间就政权归属问题发生了一系列的矛盾,甚至到最后国王和议会之间的摩擦已经到了需要用武力解决问题的阶段。查理一世雕塑纳西比战役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爆发,公元164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