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简介 江桥抗战的历史意义

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简介 江桥抗战的历史意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2264 更新时间:2024/1/23 22:32:57

1931年11月,在齐齐哈尔南嫩江桥地区,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这是自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第一次有组织、大规模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阻击战。

江桥抗战

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辽宁、吉林后,又迫不及待地图谋侵占黑龙江。黑龙江省省长兼东北边防副司令万福麟正随学良在北平,黑龙江一时群龙无首,形势非危急。此时,马占山受命代理黑龙江省主席兼军事总指挥。面对“主和”、“投降”之风,马占山力排众议,主张坚决抵抗日军侵略。他说:我守土保民有责,决不能坐视人民涂炭,土地沦陷,如果打不过人家,虽丧土失地,尚可保全我中华民族之人格,我才可以对得起民众,对得起国家。

黑龙江军民在马占山率领下积极备战。日本驻齐齐哈尔领事拜会马占山,先以洮昂铁路交通受阻,“满铁”将派工兵前往修理,后以奉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之命为由,让其将黑龙江政权和平让给张海鹏。这些无理要求均遭马占山严词拒绝。他说:“马占山决不能出卖黑龙江,你回去告诉本庄繁,他如想得到黑龙江,可拿血来换,不要看不起中国人,拿钱来诱惑我。”

嫩江桥位于洮昂铁路中段,是通往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的咽喉,日军欲侵占黑龙江,必先夺取嫩江桥。11月4日,由滨本大佐指挥的日军嫩江支队的三个大队和南满铁道守备队一部,在飞机和重炮的掩护下,嫩江桥阵地守军发动进攻的日军以500名步兵为先头部队进攻嫩江桥左翼高地,意在牵制左翼守军部队兵力;继之,便以主力部队向江桥正面的大兴一线主阵地发起猛攻,并占领了江桥。

埋伏在江桥北侧的马占山部队官兵,见敌人进入有效射程内,立即以猛烈炮火射向敌群。敌人遭此意外打击后,锐气受挫,队形大乱。马占山部队的官兵们跃出战壕,冲向敌群,与敌人展开白刃战。这时,敌人的飞机、大炮、铁甲车均失去作用。激战多时,日军溃不成军,掉头向江南逃窜。预先埋伏在江岸芦苇丛中的官兵猛起阻截。在马占山部队守军的前后夹击下,日军伤亡惨重。此时敌人援兵一部赶到。马占山部队守军未等敌人援军站稳脚跟,就用骑兵发起攻击。只见敌群血肉横飞,遗遍野。冲出伏击圈的日军也未能逃脱覆灭的命运,有的深陷沼泽不能自拔,有的跳人江中活活淹死,血战直到晚8时。当时报载:“江北无敌踪,惟见血肉模糊,遗尸400具。”

6日,日军投入步兵4 000余人,火炮40余门,飞机8架,铁甲车3辆,在日本关东军参谋石原莞儿的直接指下,向马占山守军前沿阵地发动了疯狂的进攻。马占山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前线官兵倍受鼓舞。激战至中午,守军战壕几乎全被日军炮火摧毁。战土们跃出战壕与日军白刃相接,喊杀之声震天动地。最后,守军在敌众己寡、外无援军、弹药告罄的情况下,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指挥部决定放弃嫩江桥、大兴阵地,将部队撤退到大兴站以北三间房阵地。至此,阻击战第一阶段结束。

江桥抗战打响后,得到国内外爱国人士和群众的支援。中共满洲省委和北满特委动员工人、农民、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以及其他阶层爱国人士,组成“抗日援马代表团”奔赴战地慰问,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派志愿兵参加战斗。齐齐哈尔和战地周围的人民纷纷携带锹镐赶到前线修工事。妇女们昼夜赶制棉衣送往前线。市民们蒸馒头、打烧饼、杀猪羊,募集各种物品,慰问前线官兵。齐齐哈尔市市民也自动捐款,支援抗战。全国各地的爱国学生组织成立“援马抗日团”奔赴东北。各地反日团体、工农商学兵各界、海外华侨也纷纷募捐支援江桥抗战。所有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抗战官兵。从7日开始,嫩江桥抗战进入第二阶段,即三间房阻击战。

江桥抗战

洮昂铁路线上的三间房车站,北距齐齐哈尔70华里,是保卫省会的最后一道防线。从8日开始,日军一面电请国内派兵增援,同时调集东北各“精锐部队”集结前线作军事准备,一面在政治上向马占山展开攻势。11月11日,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在沈阳直接致电马占山,重提要马占山下野及撤走齐齐哈尔的黑龙江防军,并提出“日军有权”进驻昂昂溪等项无理要求。马占山严词予以驳斥:“下野本无不可,但需有中国中央政府命令,关于退兵一事,在我国领土上,我自有权,非日本所能干涉。”

12日,日军又重新开始攻击。到16日,由于黑龙江军队的顽强阻击,日军始终未能前进一步。此时,黑龙江防军已损失惨重,军需、兵员急待补充,处境极为艰难。相反,日军增援部队却源源而来。17日,万余名日军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向仅有2000余名官兵坚守的三间房阵地发起强攻,战斗呈白热化。守军将士个个奋勇杀敌,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守军亦付出了沉重代价。战斗到深夜,守军存粮处已被日军飞机炸毁,食物接济不上,守军将士也已极度疲劳,但将士们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枵腹抗战,义愤填膺,眼若血红,人人同仇敌忾,奋勇异常,喊杀之声,惊天动地,其已壮矣!”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守军不得不且战且退。战斗持续到18日下午,守军腹背受敌,弹尽粮绝,伤亡大半。马占山不得不下令总撤退,并于19日率余部退守齐齐哈尔。历时16天的江桥抗战结束。

江桥一役,迫使敌人付出了重大伤亡,极大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猖狂一时的嚣张气焰,延缓了它的侵略步伐。同时,江桥抗战也极大地鼓舞了东北及全国各族人民的抗日热情,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推动了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的兴起,揭开了东北军民长期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序幕。

标签: 马占山江桥抗战

更多文章

  • 明缅战争与清缅战争的历史比较异同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缅战争,清缅战争

    乾隆三十年清缅战争发生在十八世纪末,当时中国清朝与缅甸贡榜王朝之间由于领土问题和对资源的控制问题上产生分歧,矛盾越积越多,最终爆发了清缅战争清缅战争乾隆三十年清缅战争由缅甸贡榜王朝首先发起,他们在1762年的时候侵入了中国云南地区。早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贡榜王朝已经做了很多影响两国和平的事情,他们频

  • 从硫磺岛战役的照片看战争的残酷 硫磺岛战役老照片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硫磺岛战役

    硫磺岛位于西太平洋上,二战期间,这里曾爆发了著名的硫磺岛战役。该战役中,美军死伤近两万五千人,是二战中唯一一次死伤人数超过日军的战役,后人也称硫磺岛战役为“太平洋的绞肉机”。6名美军士兵把国旗插在硫磺岛最上端的一幕,被美联社的随军摄影记者乔·罗森塔尔拍下,成为太

  • 湘西会战的战役经过 湘西会战结局 湘西会战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湘西会战

    从1945年4月9日开始,6月2日结束,历时55天。主要战场绵亘洞庭湖22西南,包括常德、益阳、湘潭、邵阳、零陵、东安、新宁、武冈、洪江、芷江、辰溪、溆浦、沅陵、安化等地区。共毙伤敌人28174人,俘敌247人。湘西会战这是一次胜利会战。其取胜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湘西地形对中国国民革命军有

  • AD1945年德国帝国大厦保卫战过程介绍 帝国大厦保卫战的战况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帝国大厦保卫战

    帝国大厦保卫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争。也正是因为帝国大厦保卫战的,德军在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出现转折,帝国大厦保卫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的战争状况有多惨?今天我们来深入了解帝国大厦保卫战。1945年春,柏林保卫战已经不可避免,德国的哥得哈格.海英里希中将在部署柏林防御措施时,把国

  • 历史上持续时间最短的战争:英桑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英桑战争

    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非英国和法国之间的“百年之战”不可,这场战争自133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453年才结束,整个战争历时100多年。而史上持续时间最短的战争,非“英桑战争”不可,因为这场战争,只持续了45分钟,一个国家就被消灭了。英桑战争所谓的&

  • 历史上最具有争议的战争:宋越熙宁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熙宁之战

    宋越熙宁战争,是宋神宗熙宁年间发生在中国宋朝(北宋)和越南李朝之间的一场战争。至今这场战争还没有准确的叫法。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所着的《越南通史》中,称这场战争为“11世纪末中越之战”。也有单独称呼两场战役“邕州之战”、“富良江之战&rd

  • 盘点解放战争时期十大经典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军集中兵力进犯苏中解放区。华中野战军在粟裕的指挥下,采取依托苏中解放区内线歼敌的作战方针,以5.5万人民解放军对抗12 万国民党军,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七战七捷,歼灭国民党军5万3千余人,缴获各种炮160门,取得了苏中战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树立起依托内线作战的模式,堪称战

  • 红军长征的背景 红军长征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长征

    80多年前,四路红军相继撤离苦心创建经营的苏区,跨越万水千山,历尽千辛万苦,胜利完成了这次决定中国命运的革命力量的战略大转移,创造了人间奇迹。伟大的创举必然顺应时代的需求。那么,红军长征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红军长征是在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危机、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情况下发生的。九一

  • AD1940年英德不列颠空战介绍 不列颠空战结局及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不列颠空战

    在纳粹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的私人档案资料中,有这样一幅带有战场背景的宣传照片:戈林站在法国加来海岸的一个高山顶上,对面多佛尔的白色峭壁在远处闪闪发光, 一批批德国轰炸机正向英吉利海峡对岸猛扑过去;机场上,密集排列的"施图卡"轰炸机已做好出发准备, 随时可以升空。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940年9月7日下

  • 英西大海战:打破了西班牙海上的独霸地位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英西大海战

    英西大海战简介记载此战役发生在1588年,它体现了王权统治下民族国家的力量,也打破了西班牙在大西洋中一直占据的独霸地位,是英西战争中最重要的海战之一。英西大海战画像英西大海战简介介绍了此次海战的主要背景及简略的作战经过,16世纪前西班牙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成为大西洋的海上霸主,但同时引起了新兴强国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