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AD1449年紫荆关之战:挽救大明命运的关键一役

AD1449年紫荆关之战:挽救大明命运的关键一役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282 更新时间:2024/2/2 4:38:51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七日,土木堡战败的消息传入北京,京师大震。次日,皇太后命令明英宗的弟弟郕王,也就是后来的明景泰帝朱祁钰监国。在最初的慌乱过程中,明国的中央并没有很快的完成统一的决策。郕王命令群臣商议战守方略,侍讲徐珵夜观星象,认为星象有变,京师应当南迁。就在大家莫衷一是的时候,如中流砥柱般的名臣出现了,他就是于谦!

紫荆关

于谦厉声呵斥道:“言南迁者,可斩也!”接着于谦又请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自此“人心稍安”,随后于谦被任命为兵部尚书。

于谦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是正统“土木堡之变”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也是明帝国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开始。其实如果当时明国南迁,则正中瓦剌的计谋。因为根据《明实录》记载,当时的也先确实有攻占北京之意:大同总兵官都督同知郭登奏:送自虏中还者白叵罗至京,言也先会众议云:“北京已立皇帝。要领人马来交战。终无讲和之意。我今调军马再去相杀。令彼南迁,与我大都。”可以看出,也先其志不小。当他得知明帝国毫无讲和意图以后,当即调集兵马,打算“再去相杀”,迫使明国南迁,恢复故元大都。

在也先调兵遣将,攒着劲攻打北京时,明帝国唯一要做的就是和也先在时间上赛跑。面对惨败以后军政残破的形势,明帝国要赶在也先入犯京师以前做足准备。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明国沿边的将士用自己的生命来诠释了忠勇的含义,为北京的备战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也先自大同东进以后,于十月四日到达紫荆关北空地。五日,投降瓦剌的内官喜宁,率领也先部前哨进入紫荆关北口。明军严阵以待,与蒙古军相持四天,蒙古军一直无法突破明军正面防线。但是,当时的紫荆关尚不完备,还有很多能通往关内的小路。加上由于明帝国建国几十年来,从来没有蒙古军能侵犯至此,所以武备松弛,军士战力不堪。土木堡之变后,景泰帝下旨堵塞山口,但是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明军并不能将可通人马的隘口完全封堵,当时的紫荆关依然像筛子一样四处漏防。

虽然当时紫荆关先后有于谦调遣的一万二千余人,但是由于紫荆关可通人马的隘口众多,守军分散防守,再加上时间太过仓促,所以当也先攻打主关口时,守军到达自己岗位的人数还不到十分之一。因此在也先凌厉的攻势下,守军纷纷溃逃。就在此危急关头,山东都指挥同知韩青奋力挥舞帅旗,招得劲骑百余,晓以忠义,军士皆为之感泣。此后韩青仅率领百余骑兵,纵骑驰突,与瓦剌军大战于升儿湾,并亲自手刃数名蒙古军。韩青的骁勇成功吸引住了敌军,引的蒙古军纷纷来战。

韩青在乱军之中,突中流矢,他却仗剑屹然不动,因此仅凭百余骑兵,居然自午时战至申时,打了将近四个小时,而且明军不但没有崩溃,反而“转战益力”。之后蒙古军凭借人数优势围之数重,想要招降韩青,不料韩青勃然大怒,他破口大骂道:“我背忠义而狥汝乎!”说罢便引刀自刎。韩青死后,右副督御史孙祥又率领未奔逃的残兵凭关坚守长达四日。最终蒙古军眼见无法正面突破,便找到了紫荆关还未封堵的其他道路,绕到守关明军的背后,腹背夹攻,明军逐渐不支,紫荆关遂破。关破后,孙祥并未奔逃抑或投降,而是再次督兵与敌人展开巷战,最终因寡不敌众,力战殉国。韩青、孙祥二人自始至终保全了对国家的忠诚,用自己的生命为北京换来了宝贵的四天时间。

十月初九,当也先所部突破紫荆关以后,至京师的路线再无一点障碍。也先纵骑狂奔,两日行二百余公里,在十月十一日,到达了卢沟桥,这是北京保卫战的开始。但是此时的明军,已经不再是之前的狼狈之师了。

标签: 紫荆关之战

更多文章

  • 淝水之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淝水之战的背景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

  • 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过程介绍 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伊士运河战争

    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这个战争也同时是作为第二次的中东战争,而这个战争在之后的以你选哪个到底是怎样的呢,那么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 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影响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 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影响第二次中东战

  • 东京保卫战的结果如何 东京保卫战的影响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京保卫战

    东京保卫战的结果如何宗泽满怀对宋朝的忠心,日夜盼望朝廷批准他的渡河作战计划和高宗回銮的请求。但左等右等,杳无音讯,只好深长地叹息道:我的心愿恐怕难以实现了。终于,他心力交瘁,忧愤成疾,终于一病不起,将领们前来探望,宗泽勉励他们奋勇抗金,完成自己未酬的壮志。死前一日,念及未竟事业,长吟“出

  • 东京保卫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东京保卫战经历了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京保卫战

    建炎元年(1127年)六月,宗泽前往抗金前哨京师充任东京留守。他六月十日接到朝廷任命,立即出发,十七日即到了汴京。宗泽,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靖康元年初,金兵第一次围攻开封撤退后,宗泽入京任台谏之职。八月,金兵第二次南侵,他出知磁州(今河北磁县),并任河北义兵都总管。他不仅在磁州击退金兵,还主动

  • 东京之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东京之战的背景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东京之战

    东京之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东京之战,即东京保卫战是两宋之际以宗泽等抗战派将领为首的宋朝军民抗击金军侵略、保卫首都开封的重要战争,虽然宋军多次打退金军的进攻,但由于朝廷内部以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不积极抗战、打击抗战派将领,使宋军未能保住东京开封,未能将敌军赶往黄河以北,以致后来金军多次南侵,并占领中原地

  • AD1950-AD1953年朝鲜南北战争过程介绍 如何制造南北朝鲜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北战争

    朝鲜本是中国藩属国,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迫使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并逐渐控制朝鲜。1897年朝鲜王朝在俄国支持下改国号称"大韩帝国",朝鲜从此改称韩国。日俄战争日本驱逐俄国实力出中国东北南部(“南满”)与朝鲜(韩国),并在1905年强迫韩

  • 拜占庭波斯之战是如何拖垮两个帝国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拜占庭

    萨珊家族崛起于伊朗西南部法尔斯(“波斯”本来就是这里的古名)。王朝的始祖萨珊是琐罗亚斯德教的祭司。3世纪初其子帕佩克据其根据地斯塔赫尔(今Istakhr)自立为王。224年帕佩克之子阿尔达希尔一世(224~241在位)推翻帕提亚王朝(安息帝国),226年在泰西封加冕,自称诸王

  • 曹操一生中最惊险的战争:AD190荥阳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荥阳之战

    大军事家曹操一生亲自打的败仗应该不是很多,赤壁之战是个典型,但在赤壁之战之前的好几年,曹操也打过一次大败战,当时战马都死了,可见是相当危险的,不过跟后来的赤壁不同的是此战虽然败了,但曹操也收获颇丰。荥阳之战身经百战而不败,这似乎只能出现在小说里。历史上,堪称大军事家的曹操也曾被名不见经传的徐荣胜过一

  • BC313年秦楚蓝田之战发生的经过及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蓝田之战

    蓝田之战张仪欺诈楚怀王,许割地六百里,楚怀王信以为真,与齐国绝交。张仪却说,他答应给楚国的只是六里土地,楚怀王不由得怒火冲天,于是爆发了公元前312年的秦楚丹阳之战。秦楚丹阳,蓝田之战,实是公元前313年秋七月(楚怀王十六年)到公元前312年秋九月(楚怀王十七年),整个战局的一部分。战争前一阶段是秦

  • 牛庄战役的背景结果以及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牛庄战役

    牛庄战役简介中指出此战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的一次重大战役。光绪二十一年,日军由海城兵分两路进攻牛庄。清军徐邦道、李光久、魏光焘等将领率部奋勇杀敌。提督谭桂林、邓敬财等壮烈牺牲,士兵伤亡惨重。平壤战役后,以李鸿章为首的淮军屡遭失败,而李鸿章又避战求和,致使大连和旅顺等地先后被日军攻陷。清廷批准翁同龢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