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滑铁卢战役爆发的原因 滑铁卢战役双方兵力对比

滑铁卢战役爆发的原因 滑铁卢战役双方兵力对比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946 更新时间:2024/1/2 0:46:37

滑铁卢战役是1815年6月18日发生在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军队第七次反法联盟之间的一场激战,这场战役在世界战争史上具有非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对欧洲大陆还是对拿破仑个人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滑铁卢战役简介可以了解一下这次战役的有关情况。

滑铁卢战役

滑铁卢战役简介:1815年战败被放逐到厄尔巴岛的拿破仑趁着反法联盟在维也纳会议上争吵不休,法国国内人民希望拿破仑复位的呼声越来越高,从厄尔巴岛成功回到巴黎,重新登上位,并且拿破仑认为应该首先出击打败反法联盟。而这个时候在维也纳争吵不休的反法联盟看到拿破仑复辟,于是停止争吵,再次集结起来,成立了第七次反法联盟,要与拿破仑决一死战。

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率兵10万到达比利时布鲁塞尔南的滑铁卢村,与盟军中英国将军威灵顿所率的6万兵相遇。于是双方在这里展开了激战,战役从上午的十一时开始,一直打到了黄昏。而在这之前,为了阻止普鲁士军队对威灵顿将军的增援,拿破仑派出了循规蹈矩的法军元帅格鲁希去阻击普鲁士军队,而这个时候的格鲁希并不知道普鲁士军队在哪里,于是盲目的出发了。战争开始之后格鲁希听到了滑铁卢的隆隆炮声,其部下也建议去增援拿破仑,但是格鲁希却抱着拿破仑要求其阻击普鲁士军队的命令不放,没有做到随机应变,最终普鲁士军队在布吕歇尔的领导下赶到了滑铁卢,而格鲁希却没有到达滑铁卢。这个时候拿破仑的军队与威灵顿的军队已经打的精疲力竭,谁先得到增援谁就会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最终威灵顿得到了布吕歇尔的增援,打败了拿破仑。

拿破仑战败之后被迫退位,并且被放逐到了圣赫勒拿岛,之后拿破仑终其一生没有能够离开这个小岛。

滑铁卢战役爆发原因

滑铁卢战役发生在1815年6月18日,因为战役发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南的滑铁卢村而得名,滑铁卢战役的交战双方是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军队和反法联盟军队,交战的最终结果是拿破仑战败,被迫再次退位,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滑铁卢战役爆发的原因有两个。

滑铁卢战役爆发的原因一:拿破仑在1804年在法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封建王朝波旁王朝被推翻,之后拿破仑军队的铁蹄遍及欧洲,对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于是欧洲众多国家联合起来成立了反法同盟,对抗拿破仑的扩,维持自己国家的统治秩序。在与拿破仑的交战之中这些国家曾经组织了七次反法同盟,可以说拿破仑与反法同盟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导致滑铁卢战役的根本原因。

滑铁卢战役爆发原因二:1814年,拿破仑率领10万新部队和35万联军作战,取得了一系列局部胜利,然而,长期的征战法国已经衰弱不堪,加上联军军事实力的强大,反法联盟的军队终于在3月底攻占了巴黎,拿破仑被迫宣布退位,被放逐到他的领地厄尔巴岛上,波旁王朝复辟。但是被放逐的拿破仑不甘心失败,一直想着要东山再起,这个时候反法同盟在维也纳开会,由于分赃不均而大吵大闹,以至于剑拔弩张、横刀相,而法国人民由于封建贵族的残酷统治,越来越不满意波旁王朝的统治而更加怀念拿破仑时代。拿破仑感觉到自己重登王位的机会来了,于是1815年2月26日夜拿破仑逃离了自己的放逐地,在法国重新登上王位,于是反法联盟再次成立,形成了第七次反法联盟。最终拿破仑的军队和反法联盟的军队在滑铁卢村展开了决战。

滑铁卢战役兵力对比

滑铁卢战役因为发生在比利时境内布鲁塞尔南的滑铁卢而得名,这次战役中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军队与第七次反法联盟的军队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拿破仑因为用人不淑而惨遭失败,之后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拿破仑到死都没有能够离开这座小岛。导致拿破仑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滑铁卢战役兵力对比的悬殊。

参战的英盟军(英国、荷兰、比利时、纳索、布伦瑞克、汉诺威、英王德意志军团)共编为第一军、第二军、后备军、骑兵军、荷兰-比利时骑兵师这几支部队。参战的英盟军总兵力68424人(含炮兵),其中英军23584人、英王德意志军团7393人、荷兰9476人、比利时4118人、纳索5629人、布伦瑞克6151人、汉诺威12073人。参战的普鲁士军共编为第一、第二、第四军,总兵力56412(含炮兵)。

英盟军和普鲁士军是反法同盟,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反法同盟的总兵力是124836,这支庞大的军队分别由英国的威灵顿将军和普鲁士的布吕歇尔指挥。

参战的法军共编为第一军、第二军、第六军、近卫军、第三骑兵军、第四骑兵军,总兵力70156人(含炮兵)。法国军队由拿破仑自己指挥。

从滑铁卢战役兵力对比来看反法同盟的兵力几乎是法军的两倍,对于滑铁卢战役来说,这种兵力上的悬殊是造成法军战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而造成兵力悬殊的重要因素是反法同盟众多国家与拿破仑法国一国进行作战,法国已经经历了长久的战争,无法征集到更多的兵力。

滑铁卢战役中是谁打败了拿破仑

滑铁卢战役发生在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军队和第七次反法联盟的军队之间,在这场战役中反法联盟的军队彻底性的打败了拿破仑,并且将拿破仑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拿破仑从此在这个小岛上终其一生。滑铁卢战役中是谁打败了拿破仑?第七次反法同盟军队的领导者是英国的威灵顿将军和普鲁士的布吕歇尔将军。

在滑铁卢战役中英联盟军队的领导者是英国的威灵顿将军,在这场战役中威灵顿将军领导着英国、荷兰、比利时、纳索、布伦瑞克、汉诺威、英王德意志军团组成的英盟军,这支英盟军总共有68424人(含炮兵),而参加滑铁卢战役普鲁士军队总兵力56412(含炮兵)则由普鲁士的布吕歇尔将军统率。

威灵顿将军,生于1769年,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军的统帅,是英国的第21位首相。在印度军中发迹,1808~1814在西班牙半岛战争中建立了战功,并在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中指挥了英盟军。滑铁卢一役让威灵顿将军威名远播,最终更成为了大英帝国、陆军元帅,并获得法兰西王国、普鲁士王国、俄罗斯帝国、西班牙王国、葡萄牙王国和荷兰王国六国授元帅军衔,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获得7国元帅军衔者。

布吕歇尔,1742年出生,普鲁士的大元帅,在很多重大战役中指挥军队,因此名声远扬。他积极进攻的指挥风格使得他被誉为“前进元帅”。在滑铁卢战役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因为指挥滑铁卢战役更加的威名赫赫。

标签: 滑铁卢战役

更多文章

  • 拿破仑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拿破仑战争的评价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战争中的经典战役有很多,像:马伦哥战役、奥斯特利茨战役、滑铁卢战役等。拿破仑战争经历了十余年,在这十余年中不乏有经典的战役,但是胜败乃兵家常事,有胜利会有失败,但是作为著名的领秀,拿破仑完全展示了自己军事上的才能。滑铁卢战役画在拿破仑战争中的经典战役中,马伦哥战役可谓是拿破仑引以为傲的战役。此

  • 高丽蒙古战争的结果 高丽蒙古战争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高丽蒙古战争

    高丽蒙古战争发生在高丽王朝与蒙古王朝元朝之间,这场战争可谓是旷日持久,从1231年一直持续到了1273年,蒙元统治者九次派遣军队去征服高丽王朝,战争的目的就是蒙元要求高丽王朝臣服于自己,而高丽王朝总是屡次违背蒙元的意旨,对蒙元的统治进行反抗,战争的最终结果是高丽王朝臣服。下面做一下高丽蒙古战争简介。

  • 中印战争的详细过程 中印战争双方兵力部署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印战争

    中印战争的第一阶断:印军在中国境内部署了100多个据点。这些据点最近的距中国哨所几十米甚至几米远,形成“面对面”的对峙,有的楔入中国哨所之间,有的还插到了中国边防哨所背后来了。印度军队一步逼近一步,显然要打上门来闹事了。中印战争印度军队加快了武装入侵中国的“推进&

  • 平津战役真实内幕 平津战役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简介: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第三个战略性进攻战役,也是战略决战的最后一个大战役。在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正在胜利发展之际,1948年12月上旬至1949年1月31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共一百万人

  • 金门战役为何惨败 金门战役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金门战役

    金门位于厦门以东,距大陆最近处约5.5 海里。大金门岛面积为124平方公里,金门县城位于该岛西部。小金门岛面积为15平方公里。此外,尚有大担、二担等几个小岛。大金门东部山高岸陡,不易攀登;西半部地势较平坦,其北岸为泥沙滩,利于登陆,是国民党军的防守重点。岛上除少数要塞工事外,在登陆地段还加修了野战工

  • 夷陵之战发生在哪里 夷陵之战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

  • 孟良崮战役真相 孟良崮战役失败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孟良崮战役

    孟良崮战役关键时刻陈毅一句话镇住了想抗命不从的纵队司令,力挺粟裕,艰苦的攻坚战得以继续,陈毅和粟裕的这种配合始于抗战时期,1940年陈毅、粟裕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时,他俩一个任指挥一个任妇指挥,两人有过一段相得益彰的共事阶段。1946年9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开始集中统一指挥,陈毅是司令兼政委,粟裕

  • 卢沟桥事变是哪一年 卢沟桥事变是如何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的那个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被中国驻 军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奋起反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根据蒋中正的传记《蒋中正》中收录的《何(应钦)上将军事报告》一文,以及远东

  • 萨莫奈战争的后果:带来了严重的心里创伤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萨莫奈战争

    萨莫奈战争简介是这样,它是罗马的一场扩张战役。最终罗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夺取了富庶的平原。萨莫奈战争一共发起了三次。萨伯利人和罗马人一样喜欢扩张,将自己的领土发展到了意大利中南部。萨莫奈一族是萨伯利的支部,一开始和罗马的关系非常好,甚至为抵抗高卢结成过同盟。萨莫奈战争图片坎佩尼亚地区有许多城邦,资源

  • 十四世纪时期的瑞士长矛兵能够威震欧洲?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瑞士,长矛兵

    迄今为止,历史上最著名的佣兵之一,瑞士政府组织的雇佣军。瑞士雇佣军以特有的长枪方阵著称,而在欧洲的冷兵器中,长枪与长矛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所以,瑞士长矛兵往往成了瑞士雇佣军的代名词。14世纪早期可以被称为瑞士的不过是阿尔卑斯以北,苏黎世湖以南的森林四州即施维茨同盟,周边一些山地部落都依附于巴伐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