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赤壁之战简介 赤壁之战是哪一年?赤壁之战谁赢了?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赤壁之战简介 赤壁之战是哪一年?赤壁之战谁赢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290 更新时间:2023/12/23 0:51:34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赤壁决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这场战役在我国历史上因以弱胜强而闻名,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在这场战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孙、刘联军,面对总兵力达二十三四万之多的曹军,正确分析形势,找出其弱点和不利因素,采取密切协同、以长击短,以火佐攻,乘胜追击的作战方针,打得曹军丢盔弃甲,狼狈窜北,使曹操“横槊赋诗”、并吞寰宇的雄心就此付诸东流,从而成为历史上运用火攻,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赤壁之战简介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孙权、刘备在今赤壁市三国赤壁古战场(原蒲圻市)进行了一次争夺汗鼎的大战,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一说在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决战。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河南南阳)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九月,曹军进占新野(今属河南),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属湖北)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在长(今湖北当阳境)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

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曹军大败的原因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面对强敌而不惧,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以弱胜强,创造了辉煌战绩,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乘势向江南进军,一举夺占荆州。在此关键时刻,本应集中力量,彻底追歼刘备,然后再图东吴。而他却骄傲轻敌,同时攻打两个敌人,以致促成孙刘联合抗曹,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江南是水网地区,利于水战,而曹军长期在北方征伐,不习水战。曹操在进军之前虽然训练了一些水军,但战斗力不强;在进军中虽然又收降了荆州水军,但军心不稳。在这种情况下,要同以水军立国的东吴进行水上较量,显然是舍长就短,结果为孙刘所乘,遭到失败。

孙刘联军在赤壁水战中,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不为强敌所吓倒,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通过冷静的分析,既看到曹操16万大军压境,其势汹汹,又看到曹操后方不稳,部队远来疲惫,不服水土,不习水战;既看到刘备新败,兵力不足,又看到有利的战场条件和拥有善于水战的五六万水军,从而具备了取胜的基础。

二、联合抗曹,打击主要敌人。孙权和刘备虽有矛盾,但大敌当前,如果不联合起来,势必被各个击破;而联合起来,就相对地改变了力量对比,为战胜曹军创造了条件。

三、积极迎战,先机制敌。采取这一方针,是符合当时情势的。一则曹操轻取荆州,发展过快,兵力不集中,占领区不巩固,正可乘其立足不稳而击之。二是乘战略要地樊口尚在刘备手中,曹军尚未达成水陆分进合击之际,迫曹军于江上水战,挫败其水军,使其难以顺江东下。三是曹操恃胜而骄,先给以迎头痛击,使曹军上下震惊,混乱被动。

四、以长击短,出其不意。利用擅长水战的优势,对远来疲惫,不善水战而又麻痹轻敌的曹军,出其不意地采用火攻,然后乘敌混乱,迅速投入主力,实施有力的突击,击败曹军。赤壁一战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曹操失败,无力再向江南进军,孙权和刘备则乘胜发展势力,扩张地盘,这就为以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曹操的失误:

(1)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关西军一直是曹操的威胁。

(2)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曹操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希望的是用荆州水军对抗吴军,可惜他错了,赤壁之战前那场接触战证明了一切。所以曹操才会索战船,只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才被敌人火攻。说到底还是水军不济造成的。张辽在庾信的《哀江南赋》中提到:“张辽临于赤壁,王浚下于巴丘”。曹操的主力部队悉数开赴赤壁了。他希望以荆州水军为主力,进而利用绝对的兵力优势渡江,只是他高估了荆州水军,低估了吴军和长江。

(3)又今盛寒,马无藁草;《三国志·孙权传》记载: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可见战马没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饥饿与瘟疫是困扰曹军的两大难题。这样的部队即使数量多也很难取胜。

(4)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三国志·曹操传》: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江表传》记载:(曹操)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瘟疫成了左右战局的关键因素。

赤壁之战双方伤亡人数

曹操原有人数:曹军20余万(称80万)

死亡人数:曹军“伤亡过半”,多为荆州降兵

周瑜原有人数:12万人

死亡人数:2万左右

死亡总人数:约847600人左右

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

赤壁之战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作用,赤壁之战之后,三国顶立的格局正式形成。

赤壁战前曹操的优势是非常大的:第一,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诸侯自然在道义上难以争锋;第二,曹操以新胜之军南下,其气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既然曹操具有如此的优势,孙刘联军的战绩更以辉煌。此战,孙刘军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果断、以少胜多的的著名战例。赤壁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再未有机会如此大规模南下荆州。曹操集团也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遣甘宁袭取夷陵(今湖北宜昌),曹仁率部进围甘宁,周瑜率军救援,大破曹仁军。刘备回师夏口,欲溯汉江迂回曹仁后方。次年,曹仁被迫撤退。孙权继续与刘备联盟,以抗拒曹操。刘备乘势取得荆州大部,包括武陵(郡治在今湖南常德)、长沙、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县)、零陵(均在今湖南境)等四郡。稍后又夺得刘璋的益州。孙权据有江东,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割据局面。

标签: 赤壁之战

更多文章

  •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官渡之战简介 官渡之战曹操战胜了谁?官渡之战的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简介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 奥斯特里茨战役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奥斯特里茨战役结果如何 奥斯特里茨战役评价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奥斯特里茨战役

    揭秘奥斯特里茨战役为什么能以少胜多关于奥斯特里茨战役为什么能以少胜多这个问题,史料有众多记载。拿破仑画像奥斯特里茨战役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拥有拿破仑这样杰出的军事指挥。乌尔姆战役中,拿破仑已经将自己强大的军事才能体现出来,乌尔姆战役结束后,拿破仑决定继续进攻奥地利,并且占领奥地利首都维也

  • 特洛伊战争持续几年 特洛伊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特洛伊战争的引发者究竟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特洛伊战争

    解析特洛伊战争一共持续几年特洛伊战争是发生在古希腊的一次战争,发生的地点是现在地中海附近。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普遍认为是美女海伦,为了抢夺一个名叫海伦的绝世美女,斯巴达王与帕里斯短兵相接。但是有学者推测,这场战事其实是一场盟军对抗迈锡尼王国军队的战争。特洛伊战争持续几年也成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特洛伊战争

  • 滑铁卢战役兵力对比 滑铁卢战役对拿破仑的影响是什么 滑铁卢战役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滑铁卢战役

    滑铁卢战役法军和反法联盟兵力对比滑铁卢战役因为发生在比利时境内布鲁塞尔南的滑铁卢而得名,这次战役中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军队与第七次反法联盟的军队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拿破仑因为用人不淑而惨遭失败,之后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拿破仑到死都没有能够离开这座小岛。导致拿破仑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滑铁卢战役兵力对

  • 玫瑰战争的影响 玫瑰战争的过程 英国玫瑰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玫瑰战争

    玫瑰战争的影响有哪些玫瑰战争是英国历史上一场持续了三十年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英国的王室约克家族和兰开斯特家族之间展开了较量,在这场较量中双方各有胜负,双方两败俱伤,玫瑰战争的影响对英国来说是相当的大的,在英国的历史上玫瑰战争的影响是积极的,具体来说玫瑰战争的影响大概有三。玫瑰战争玫瑰战争的影响一:玫

  • AD1899-AD1902年第二次布尔战争介绍 后人对布尔战争的评价 布尔战争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布尔战争

    第二次布尔战争的简介布尔战争,是英国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南非同布尔人进行的两次武装斗争,目的是为了争夺南非殖民地的控制权。历史上英国人和布尔人共爆发了两次战争,第一次布尔战争和第二次布尔战争。布尔战争 图片第二次布尔战争发生于1899年10月11日至1902年5月31日,这次布尔战争的规模大

  • 诺曼底登陆谁指挥的 诺曼底登陆的伤亡情况 怎么评价诺曼底登陆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诺曼底登陆

    谁指挥了诺曼底登陆诺曼底作为一个规模最大、最复杂的两栖登陆战役,它的胜利代表了盟军在欧洲大陆开辟了第二战场,还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那么,这场诺曼底登陆谁指挥的呢?诺曼底登陆战役盟军方面,主要是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总司令、英国的阿瑟·威廉·特德副司令,海军指挥官氏英国的

  • 第一次鸦片战争过程 第一次鸦片战争资料简介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过程概况第一次鸦片战争从开始直至结束一共用了两年的时间,下面就细数一下从一八四零年至一八四二年总共两年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过程。第一次鸦片战争图片首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英国对于中国的觊觎,这才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而在中英双方交战之初,清政府认为英方只是,蛮夷不足为据并未

  • 武汉会战让日本美梦破灭 武汉会战结果如何 武汉会战的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汉会战

    为什么说武汉会战让日本美梦破灭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在武汉及武汉周边和日军展开了大规模的会战,战场波及河南省、安徽省、湖北省、江西省四个省,发生了大大小小百余次的战斗,日军集结了14个师的兵力,大约25万人马,还有海军、空军等力量。经历四个多月,是抗日战争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战斗

  • 鸣梁海战的历史意义 鸣粱海战时间是什么时候 鸣梁海战日本海贼王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鸣梁海战

    鸣梁海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鸣梁海战是发生在朝鲜和日本之间的一场海上战争,这一次战争的参与者还有中国和韩国,并且中国和韩国在这场战争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大,鸣梁海战的历史意义也分很多种,有对于中国的,有对于韩国的,但是更多的是对于朝鲜的。《鸣梁海战》剧照鸣梁海战中有关于海上战争的整个过程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