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武元皇后杨艳:司马炎的第一任皇后,深得晋武帝宠爱

武元皇后杨艳:司马炎的第一任皇后,深得晋武帝宠爱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575 更新时间:2023/12/13 3:36:49

杨艳(238年-274年8月25日),字琼芝,晋武帝司马炎第一任皇后,曹魏通事郎杨炳之女。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幼父母双亡,为舅舅赵俊所养,跟随继母段氏生活。聪明贤慧,善于书法,天生丽质,娴熟女红,嫁给了世子司马炎。泰始元年(265年),晋武帝即位,建立西晋。泰始二年(266年),杨艳受册为皇后,深得晋武帝宠幸,生下三子三女,包括晋惠帝司马衷。泰始十年(274年),去世,时年三十七,陪葬于峻阳陵,谥号武元皇后。

人物生平

武帝聘娶

杨艳的祖先在汉代为官,四世三公,名满天下。父亲杨文宗,曹魏通事郎,世封蓩亭侯。杨文宗很早去世,杨艳被立为皇后之后,追赠杨文宗为车骑将军,谥号为穆。杨艳的母亲赵氏,是天水人,也很早就去世了。

杨艳在襁褓之中,失去了父母,便依靠舅舅赵俊家。赵俊的妻子慈善仁爱,亲自哺乳喂养杨艳,让别人哺乳自己的孩子。杨艳长大以后,又跟随后母段氏,依赖她家。

从小聪明贤慧,善于书法,天生丽质,娴熟女工。有个会相面的人曾经给杨艳相面,认为她肯定非常尊贵。司马昭听说后,就为世子司马炎(晋武帝)聘娶了她。

立为皇后

泰始元年(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受禅登基,建立西晋。泰始二年(266年)正月二十七日,晋武帝册立杨艳为皇后。主管部门上奏说依照汉代以往的旧例,皇后、太子各封汤沐邑四十县。然而,晋武帝认为这不同于古代的制度,没有同意。杨艳追念舅舅赵俊的恩德,让赵俊任高官居显任,晋武帝并将赵俊哥哥赵虞的女儿赵粲纳入后宫封为夫人。

深得宠幸

杨艳深得晋武帝的宠幸,并为晋武帝生下三子三女,分别是毗陵悼王司马轨、晋惠帝司马衷、秦献王司马柬平阳公主、新丰公主和阳平公主。长子司马轨两岁夭折,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立次子司马衷为皇太子,时年九岁。

皇太子司马衷年长之后,晋武帝认为他没有能力继承帝位,打算另立皇位继承人,便私下告诉杨艳。杨艳说:“设立嫡子依年长而不依才能,怎么可以改换呢?”当初,贾充的妻子郭氏让人贿赂杨艳,请求让自己的女儿贾南风为太子妃。等到商议太子婚事时,晋武帝想迎娶卫瓘的女儿,但是杨艳盛赞贾南风有美德,又密令太子太傅荀顗进言相劝,晋武帝便同意了。

选女充宫

泰始年间(265年―274年),晋武帝广选良家女子以充备后宫,事先下诏书禁止百姓婚嫁,派宦官乘使者之车,赐予驾驶车马的随从,急行各州郡,召集候选的人让杨艳挑选。杨艳嫉妒,仅选取那些面色白净、身材修长的女子,那些端庄秀丽的姑娘并不被留下。当时卞藩的女儿长得很美,晋武帝用扇子掩着脸对杨艳说:“卞氏女很好。”杨艳说:“卞藩三代都是皇后的亲属,他的女儿不能委屈地居于卑位。”晋武帝便作罢。司徒李胤、镇军大将军胡奋、廷尉诸葛冲、太仆臧权、侍中冯荪、秘书郎左思以及世族的女子一起充三夫人九嫔之列。司、冀、兖、豫四州中俸禄二千石的将吏之家,补为良人以下。名家大族的女子,大多都穿上破衣、毁坏容颜逃避被选入宫。

去世

杨艳生病时,知道晋武帝宠幸胡夫人,恐怕以后会立她为皇后,担心太子司马衷的地位不稳。临终时,头枕晋武帝膝说:“叔父杨骏的女儿杨芷才貌兼备,愿陛下选她来备六宫。”并悲伤地哭泣,晋武帝流着眼泪答应了她。

泰始十年七月初六日(274年8月25日),杨艳在明光殿中去世,死在晋武帝的膝上,时年三十七岁。晋武帝下诏书说:“皇后自从奉事以来,常希望能自始至终地永奉宗庙,一旦陨命,真是伤心悲痛。她常常因为早年丧失双亲,对家族的情感非常深厚。又有心想改葬父亲和祖父,但因为当时提倡节约,因此从来没有讲出来过。最近病至垂危,才说明了这个想法,我心里也很怜恤她。现在命领前军将军杨骏等人完成改葬事宜,到时候,主管人员供给丧葬所用物品。追谥其母赵氏为县君,其继母段氏为乡君。古代典籍中不是说过‘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祖先,百姓的德行就会忠厚’。况且假如死者有知,也会保佑我们。”于是主管部门占卜吉日,定好埋葬的日子后,就命史臣作悼文来抒发心情。并将杨艳葬于峻阳陵,谥号武元皇后。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司马颖: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司马颖(279-306),字章度,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八王之一。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晋惠帝司马衷之弟、晋怀帝司马炽之兄、晋愍帝司马邺之叔父。《晋书》卷59列传第二十九中将他和其他的7个宗室藩王合传,故史称为西晋“八王”,成都王司马颖便是“八王之乱”其中一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

  • 在曹植的诗歌作品中,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感伤悲时之作?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曹植,诗歌

    很多史书都喜欢把曹丕和曹植两兄弟设为对立关系,毕竟他们是争夺曹操嗣子的最大竞争者。自古以来帝王的孩子要想争权,必须舍弃亲情,兄弟相杀的现象也不少见。最后曹丕成功登基称帝,曹植的好日子似乎已经走到尽头,但曹丕还是给了曹植一个机会,所以才有《七步诗》这样一个典故。不过关于《七步诗》的真实性存在一定争议,

  • 房玄龄是如何评价司马柬的?他有哪些成就?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司马柬,西晋

    司马柬(262年-291年10月23日),字弘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三子,晋惠帝司马衷同母弟,母武元皇后杨艳,西晋宗室、诸侯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柬沉着聪明,有胆识器量,深受其父晋武帝的宠爱。泰始六年(270年),受封汝南王。咸宁三年(277年),改封南阳王,担任

  • 北宋经济不是很发达吗 皇帝为什么还喊着哭穷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北宋,皇帝

    还不了解:北宋皇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明很有钱,皇帝还喊穷,北宋代廷的钱都花哪去了?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富庶的朝代,虽然疆域面积远不如汉唐,可朝廷每年的岁入却比汉唐代廷高出一大截。因此许多人想当然就会认为,北宋皇帝虽然有好几个缺心眼的,但却没有一个缺钱的。那么事实果真

  • 作为刘邦和项羽的谋士,张良与范增之间谁更厉害一些?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张良,范增

    秦朝末年的楚汉争霸,可谓中国历史上非常精彩的一段时期。这场战争中,交战的双方都是人中龙凤,一方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另一方则是斩杀白蛇的"赤帝子"刘邦。对阵双方文臣武将也是豪华阵容。有像张良、韩信、范增、陈平、萧何等谋士,也有像英布、龙且、樊哙等武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后世对司马颖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司马颖,西晋

    司马颖(279-306),字章度,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八王之一。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晋惠帝司马衷之弟、晋怀帝司马炽之兄、晋愍帝司马邺之叔父。《晋书》卷59列传第二十九中将他和其他的7个宗室藩王合传,故史称为西晋“八王”,成都王司马颖便是“八王之乱”其中一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

  • 司马遐:晋武帝司马炎第十三子,他为何遭到当时人的指责?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

    司马遐(273年―300年),字深度,晋武帝司马炎第十三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异母兄弟,母陈美人,西晋宗室、诸侯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咸宁三年(277年),受封清河王,出继叔父城阳哀王司马兆。后历任右将军、散骑常侍、前将军。晋惠帝继位后,进位抚军将军,加任

  • 历史上第一个变法的人是谁 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古代,变法

    对古代变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变法第一人的结局如何?古代各国的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因为变法必然会触犯到某些人的既得利益,所以变法者往往难以得到善终,商鞅、吴起等人无不死于非命。但你了解史上第一个变法的人是谁吗?他的结局是什么吗?说起战国时期的变法,要从魏国的李悝【

  • 李陵身为将门世家之后 李陵为何会投降匈奴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李陵,汉朝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李陵投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李陵为什么投降匈奴?是贪生怕死还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李陵是历史上的一个悲剧,后世对李陵的悲剧争议非常大。有一些人认为李陵贪生怕死而且还投降于匈奴,这是非常耻辱的,但是也有一些人对李陵的下场表示非常同情,而且认为李陵的悲剧另有隐情。

  • 曹植病逝于其封地后,曹植之子曹志将他葬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曹植,曹志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少有文才,善为诗文。曹植是建安时代最有成就的作家,诗歌、辞赋、散文皆有杰出贡献,被文学评论家钟嵘称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下曹植的《洛神赋》,被公认为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之作,东晋顾恺之的名画《洛神赋图》就取材于这篇名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