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代统治者都想巩固自己的皇权,那么宋朝是怎么做的?

历代统治者都想巩固自己的皇权,那么宋朝是怎么做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853 更新时间:2024/1/29 1:58:00

自古以来,朝廷分封的诸势力一旦强大就会成为天子的眼中钉肉中刺,尤其是古代交通不便,相互之间传递书信更是要数日乃至数月,就造成了地方政权有时暗中发展势力,影响国家安全,所以天子分封之时通常会将自己的心腹分封至各地。

史上反叛作乱的大都也是诸王拥兵自重,不甘屈居人下,起兵作乱,虽然大部分都会被朝廷镇压下去,但是地方的权力过大,确实会影响国家的安全和动荡,历来统治者们都会想办法的削弱地方的势力,巩固自己的皇权,宋朝是怎么做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设立通判

在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时常有战争发生,导致百姓苦不堪言。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避免藩镇割据的再次出现,更是为了加强中央皇权,于是“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的兵权,将没有兵权的武将派往各知州,管理州郡上下所有的事物。

不过,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管理和控制,避免各地的知州拥有过多的权利,宋太祖又设立了通判一职,亲自派遣官员前往各州郡,辅佐知州的同时,另行监督的权利,并规定通判如果发现知州任异常的情况,可以直接皇帝报告。

此外通判平时与知州一同处理政务,如果知州要向下属下达命令,必须得到通判的同意,一起在下达书上签名才算生效。因此通判的出现有效的分化了各地知州的权利,比较彻底地解决了潘振割据的情况,也杜绝了一大部分腐败现象。

设立提举常平司

在通判设立的基础上,又设置了提举常平司,简称仓司。虽然提举常平司日常的工作就是按照各地的收货来上缴粮食,按财产的多少来征收免役钱,按职位轻重分发吏禄,等杂事。但宋朝是监察制度很严的时代,因此到关键时期,提举常平司也具备监察的职能,如果地方官员对中央有异心,不论大小,提举常平司就会把此事密保皇帝,交给皇帝处理。它的设置彻底消除了潘振出现的可能性,使宋朝的皇权得到了高度强化。

完善枢密院

军事,是一个与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事务,宋朝主管军事的机构是枢密院,是总理全国军事机密和边防事务的最高机构。早在唐朝枢密院就已经出现,不过当时的枢密院机构并不完善,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建立了完整的制度,完善了枢密院。

枢密院的作用在宋朝被发挥到了极致,大事小事环环相扣,它不仅要处理军机要务、各地兵防、戎马等大事务,还要很好的处理很多小事,来保证大事的完成。因此枢密院的设置强化了皇权,进一步维护了皇权的统治。

设立审刑院

后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宋太宗赵光义又专门设立了一个审判大理寺所判案件的审判复核机关—审刑院,其实“审刑院”就是一个具有审核职能的“司法监督者”,成为了宋朝最高的司法机构之一,稳固、加强了皇权的统治,削弱了宋朝执法部门的权力。

设立登闻检院

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宋代的监督制度是最为繁琐的,在设立了监察机关对司法机构监督的同时,也要求两者之间互相监察,以防止对方徇私舞弊。于是宋朝为了避免登闻鼓院在受理各类事件时出现纰漏,就设立了一个登闻检院,专门督查登闻鼓院。而作为受理向朝廷直诉案件的三个法定机关之一,如果收到上书后,觉得事态紧急,就需要立即进宫面圣,让皇帝钦定,如果没有什么大事的话,就需要五天进宫面圣一次,说说这些天的工作,登闻检院的设立再次加强了皇权对民间的控制,进一步的巩固了皇帝的权力。

后宋太宗在天下各路设立转运使,管理全国的的财货运输和出纳,还身兼替皇帝考察地方官员,维持治安,管理邢狱,选贤举能等职责。

至此在宋朝严厉的监察制度之下,各地知州包括地方的官员并无多少实权,有效的分化了权力,避免了官员拥有了过大的权力,皇权得到了空前的巩固强化。

标签: 历史宋朝皇权

更多文章

  •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代的兵器史有着怎样的改变?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中国,兵器

    在中国古代,国家、民族、诸侯世家为了彼此的利益经常征伐作战,从而使中国古代的兵器不断的发展改进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原始社会时期,部落氏族等群体之间打仗时所使用的武器都是石兵器。士兵器主要是用石、骨、角、木、竹等材料,仿照动物的角、爪、鸟喙等形状,采用刮削、磨琢等方

  • 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北宋出现了怎样的军用通信密码表?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北宋,密码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密码通讯最早的国家之一,由于早期的情报是使用书面公文的方式实施传递,一旦落入敌手,难免泄密,即使使用腊丸、虎符、口头传递等方式,如果信使被敌人俘获,经受不住严刑拷打而叛变,也是不安全的。因此,寻求一种只有极少数人明白,更安全的通讯方式,是军事家大力思考的重点。北宋《武经

  • 东安公主:北齐武成帝高湛之女,下嫁名将段韶之子段深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

    东安公主高氏,北齐武成皇帝高湛之女,北齐后主高纬的姐妹,天统四年冬,下嫁段韶之子段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东安公主,南北朝北齐武成帝高湛的女儿,下嫁北齐名将、开国功臣段韶之子段深。段深封姑臧县公。大宁二年(562年),命尚永昌公主,未及成婚,永昌公主去世。河清三年(

  • 在古代历史上,打了败仗为什么会叫“败北”这个词?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败北

    我们在读书看报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败北”这个词,一般人也都明白“败北”是即是“打败仗”、“失败”的意思。比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对于项羽这位千古名将,用“未尝败北”来表示自己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再比如吴起、白起等将领,也可以称之生平“

  • 高绰:北齐武成帝高湛庶长子,遭到佞臣韩长鸾陷害并杀害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

    高绰(556年~574年),本名高融,字仁通,小字君明,北齐宗室大臣,武成帝高湛庶长子,母为李夫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残暴不仁,出继汉阳郡王高洽。河清三年(564年),改封南阳郡王,出任司徒、定州刺史。礼贤下士,有宠于帝,迁大将军。武平五年(574年),遭到佞臣韩长鸾陷害

  • 在关于苏秦和张仪的记载里面,他们究竟是同一时期的人吗?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苏秦,张仪

    在史记以及其他很多关于苏秦和张仪的记载里面,都是说苏秦比张仪先出师,在赵国谋事。而张仪在苏秦的侮辱之后才去的秦国,后来成为秦国的相国。可是根据他们的出生时间以及后来的历史的记述,苏秦可是在张仪死后才正式出任的。他们到底是不是一个时期的人啊?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973年在马

  • 草根出身的皇帝也有不少,但与石勒比起来有怎样的差距?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石勒,皇帝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草根出身的也有不少,例如刘邦、朱元璋等等,但是跟石勒比起来他们都能算是贵族了,因为石勒是一个奴隶,别说是中国历史上,就算是在世界历史上想要找一位奴隶出身的正牌皇帝只怕也不容易,也有可能仅此一位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于石勒的出生,因为他是皇帝的关系,也有

  • 石勒在历史上争议很大,他到底是暴君还是有“政绩”的皇帝?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石勒,皇帝

    后赵灭亡后石勒正式称帝,就连凉州的张骏都前来称藩,这张骏咱们在之前将河西地区的时候提到过,自从中原大乱,凉州一直都是在张家人手里的,算是一片乐土,但这次张骏称藩也就代表着自西晋大乱之后,北方再次归于统一,只不过统一的人是石勒,这个历史上争议很大的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真正

  • 历史上真实的管仲是个什么样的人?生平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管仲,春秋

    管仲是齐国的宰相,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三国时诸葛亮常自比为管仲、乐毅,管仲是齐国的宰相,乐毅是燕国的大将军,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的国力和外交地位都凌驾于中原列国之上,乐毅则率领燕国大军横扫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又将其他诸国的军

  • 李存勖接受诸镇节度使劝进时,为何仍沿用“唐”为国号?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李存勖,唐

    天祐十七年(920年),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攻取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叛梁降晋,结果遭到刘鄩的围攻,遣使向李存勖求援。李存勖命符存审、李嗣昭、李建及出军援救,在同州、渭河两次大败刘鄩,并追击至奉先(治今陕西蒲城)一带。河中镇从此归附于晋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祐十八年(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