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的胡亥到底是什么样的 秦二世真的是昏庸之人吗

历史上的胡亥到底是什么样的 秦二世真的是昏庸之人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368 更新时间:2024/2/2 11:36:21

还不了解:胡亥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真实的秦二世胡亥到底是不是个昏君?

后世史书中的秦二世是一个昏庸无道、冷酷无情,一无是处的人,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胡亥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位亡国之君秦二世胡亥。

胡亥是秦始皇的第18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据记载,小时候的胡亥天真直率,顽皮可爱。比其他皇子都更得始皇帝的喜爱。成年后的小胡“慈仁笃厚,轻财重士”,妥妥的优质小年青。所以始皇帝十分重视胡亥,专门聘请了精通律法的中书令赵高来做他的老师。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开始了他一生中第5次也是最后一次巡游。巡游第二年(公元前209年),巡游队伍到达沙丘平台(今河北省广宗西北)时,秦始皇病倒了。于是他连夜给大儿子扶苏写了一封诏书,让其火速赶回咸阳,准备料理后事和继承皇位。然而诏书还没发出,便被负责起草诏书的赵高给扣压了。

那这老赵为啥要这么干呢?一来,老赵有个大仇人叫蒙毅,正是扶苏信任的大将军蒙恬的弟弟,如果扶苏即位,势必对他不利。再者,作为胡亥最信任的的老师,如果胡亥即位,那他自然可以获取高官厚禄,享受荣华富贵。

于是赵高就劝说小胡参加沙丘政变,可没想到这小胡同学一开始就拒绝了他,还说了一段义正词严的话:“废去长兄而立幼弟,是不义的举动;不奉行父亲的诏令,是不孝的行为;才能浅薄,依靠别人来取得成功,是没有才能的表现;你说就我这样的,这天下人能服吗,闹不好还得搭上自己的小命”。由此可见,当时胡亥对自己的认识还是很深刻的。

可架不住这老赵是铁了心,在后头一个劲的唆使和鼓动,这胡亥最终才同意了赵高的计划。“沙丘之变”的结果是扶苏被逼自杀,胡亥即位,成为秦王朝历史上的第二任皇帝。

即位后的胡亥一开始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在登基的第一年,(公元前209年),他就追随父亲的足迹,马不停蹄的开始视察地方。这次出行,可以说是时间短,行程远。秦二世一行人从今天的陕西咸阳东北程,一路到达了今天的河北昌黎县,接着又沿海岸线南下,到了今天的浙江绍兴;完事再次北上至辽东,最后回到咸阳。

总路程接近1万公里。按照日程保守估算,平均每日的行程至少达到90公里。在当时十分简陋的交通条件下,秦二世无疑创造了连续高速行驶的历史纪录。

其次,胡亥在秉承祖训、保障了法律、制度的贯彻执行,在这点上是有历史功勋的,尤其是保障了度量衡制度的贯彻执行,复用他爷爷秦庄襄王时期的法律,积极解决当时经济、社会领域的问题。

秦王朝依靠法家思想兴盛。一统六国后,秦始皇不懂得与时俱进,依然推行严刑峻法,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秦的速亡。

二世即位后,如果能够及时转变政策,是有可能避免秦覆亡的结局的。惋惜的是,他在重蹈秦始皇覆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其次,胡亥对崇拜的人极其依赖和盲目跟从的性格特点,也是加速秦王朝灭亡的主因之一。秦二世的一生,最崇拜和依赖的是始皇帝和赵高二人。

在二世眼里,老爸所作的一切都是对的。始皇帝死后,他把对老爸的情感又投向了自己的老师赵高。沙丘之谋、残杀兄弟姐妹和大臣、久居深宫而不见群臣等几乎所有赵高提出的主张,胡亥都一概照单全收。他对对赵高的信任可以说是无以复加,甚至在临死前提出的第一个要求也是想见一下赵高。

公元前207年,赵高指使其女婿咸阳令阎乐率领1000多官兵包围了秦二世胡亥所在的望夷宫,逼迫二世自杀。

直到此时,二世任然不相信他最信任的老师会加害于他。最终仅仅坐了三年的皇帝就命丧黄泉。

标签: 历史胡亥秦朝

更多文章

  • 高仁谦:北齐武成帝高湛第十三子,被封为东海王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

    高仁谦,又作高仁让,北齐宗室大臣,渤海郡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北齐武成帝高湛第十三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天统三年六月二十日(567年7月11日),北齐后主高纬皇弟高仁几为西河王,高仁邕为乐浪王,高仁俭为颍川王,高仁雅为安乐王,高仁直为丹杨王(丹阳王),高仁谦为东海

  • 日偏食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它将于现代哪个时间上演?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日偏食,现代

    日偏食是指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地球运行到月球的半影区时,地球有一部分被月球阴影外侧的半影覆盖的地区,在此地区所见到的太阳有一部分会被月球挡住的天文现象。日偏食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2021年6月10日将上演日偏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产生原因日偏食是月球处于地球和太

  • 高百年:北齐孝昭帝高演嫡子,被高湛虐杀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

    高百年(556年~564年),字百年,渤海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北齐宗室大臣,是孝昭帝高演的嫡子,母为顺成皇后元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始以常山王世子,起家散骑常侍。皇建元年(560年),册立为皇太子,时年五岁。 武成帝高湛即位后,封为乐陵郡王。河清三年(564年),被高

  • 既然唐朝皇帝都姓李,为什么不叫“李朝”而叫“唐朝”?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唐朝,皇帝

    我们都知道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所以有“唐朝是李家的天下”这样的说法,因此唐朝还有个别称叫“李唐王朝”。那么有人就有疑问了,既然皇帝都姓李,为什么不叫“李朝”,而叫“唐朝”呢?这还真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明明自己姓李,却偏偏要叫“唐朝”,这其中有什么讲究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在清朝皇帝在位期间,什么样的老人可以参加“千叟宴”?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清朝,千叟宴

    “千叟宴”在有清一代仅仅举行过四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次“千叟宴”是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这一年是康熙六十大寿,按中国人的习俗,人到甲子之年一定要庆祝,何况当朝皇帝呢,加之康熙主政颇得人心,所以当时便有一些老人不辞辛苦,行程几十里、几百里乃至上千里地从四面八方

  • 李治打击世家大族的同时,为何要培养武则天当政治助手?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李治,武则天

    李治是一个被史书低估的皇帝,他对武则天的政治力量的崛起至关重要。写史书的那帮人可能对女人掌权不太服气,有选择地引用例子,把李治塑造的跟个懦弱无主见的皇帝似的。实际上在一个强势老爹开国皇帝之后接掌政权,他已经做得相当出色了,成功清洗了开国权臣。他是一开始把武则天当做既是老婆,又是政治盟友来对待的。所以

  • 一些皇帝比较推崇刘邦,其中石勒对刘邦是什么评价?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石勒,刘邦

    在古代封建社会,刘邦的评价很高,一些皇帝甚至比较推崇,李世民、朱元璋、耶律阿保机等。其中以石勒对刘邦的评价最为经典;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下面小

  • 长孙皇后共生有三名皇子,其中哪一位才是最受喜爱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长孙皇后,皇子

    唐太宗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在这十四个儿子中,有三个都是皇后生的,都是历史上比较出名的皇子。这三个儿子,一位是李世民的大儿子,是皇后的儿子,又是长子,唐太宗从他出生的时候就对他有着很大的期望,把他起名叫承乾,这个名字包含着希望他可以承担天下的责任的意思。在他八岁的时候,这个孩子就当上了太子,可以说如果一

  • 宋仁宗的儿子早夭后,赵曙又是怎样才答应进宫做皇子?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赵曙,宋仁宗

    庆历三年(1043年)正月,豫王赵昕早夭。皇祐二年(1050年),赵宗实(即后来的赵曙)的官职升为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嘉祐三年(1058年),濮安懿王逝世后,把所佩带过的玩物分给各位儿子,赵宗实所得到的,全部分给了那些等安葬父亲后就要离开这里的王府旧

  • 高仁几:北齐武成帝高湛第八子,生而无骨,不自支持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西河王高仁几,又作高仁机,北齐宗室大臣,渤海郡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北齐武成帝高湛第八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高仁几生而无骨,不自支持。天统三年六月二十日(567年7月11日),北齐后主高纬皇弟高仁机为西河王,高仁约为乐浪王,高仁俭为颍川王,高仁雅为安乐王,高仁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