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刘备兵败夷陵之后,为何不回成都而是在白帝城病死了?

刘备兵败夷陵之后,为何不回成都而是在白帝城病死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950 更新时间:2024/1/23 18:18:05

刘备兵败夷陵道后,狼狈不堪的逃到白帝城,本想暂时驻守白帝城以备东吴乘胜追击,然后再整军出击陆逊,一雪前耻;不想疾病突发,没有熬多久就驾崩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不是刘备不敢回成都,而是他疾病突发,生命危在旦夕,回不了成都;他在白帝城驻守了九个月之久,前期处在守势,中期在整军备战,后期躺在床上养病。三国演义中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损失七十万大军;历史资料表明,刘备率七万大军出征,领两万残兵驻守白帝城。

岁月不等人,刘备当皇帝时都是六十岁的老人了,而统一汉家天下的事业遥遥无期,他的人才储备都快枯竭了。曹操亲率大军来夺汉中,刘备树起“汉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大旗,亲自领兵击溃曹操,收复汉中之地。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后,刘备骄傲轻敌之心顿起,他曾公开在多个场合向全军大小将士表明他用兵老道,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关羽被东吴军击杀后,刘备不顾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打着为兄弟报仇的旗号亲征东吴,在刘备看来击灭东吴,整合蜀汉东吴之力必然可以击灭曹魏,进而在他有生之年实现他中兴大汉的宏图霸业!

刘备率大军七万猛击东吴军,东吴军一溃千里。此时陆逊接任都督之职,以示弱骄兵之计诱敌深入,再择机合围刘备大军,以火烧连营之计击溃刘备大军。刘备兵败后狼狈逃回白帝城,然后据城坚守,以备东吴乘胜追击,攻取西川。孙权听闻刘备引兵镇守白帝城后,十分恐惧,他恐惧的是刘备会引兵再战,于是孙权向刘备求和,刘备顺势同意了东吴的请和要求。夷陵之战的惨败使得蜀汉军力大损,要统一天下的难度更大,刘备自责不已,兼之逃命时受了风寒,忧愤之下竟然一病不起。

刘备生病后为何不回成都呢?原来刘备认为孙权请和是假,他一旦撤退,东吴就会挥兵西进;他同意东吴请和也是假,只是想获得再次伐吴的时间,用来准备军队粮草。刘备一旦回成都后,如何面对群臣是很难的,他不可能把群臣都杀了来立威。兵败之后又病重,刘备只能驻在白帝城静待时机,等病好了再东征吴国。刘备死后,诸葛亮执政蜀汉,他通过各种努力,才消除了夷陵之战对蜀吴两国的不利影响,才重新结成蜀汉联合东吴对抗曹魏的局面。我们发现诸葛亮以及他的继承者姜维,一生都致力于北伐魏国,他们从没有出兵击东吴。在诸葛亮看来,蜀汉灭了魏国后,一纸诏书就可以逼迫东吴投降,何必要去死磕吴国呢?

标签: 历史刘备白帝城

更多文章

  • 在赤壁之战打响之时,曹操的谋士程昱有在里面出过力吗?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曹操,程昱

    曹操一方面想做仁君,另一方面却又连小臣刘馥都容忍不了,在横槊赋诗时倚酒将他刺死。(仅因直言诗句不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如此类推,曹操还能听得进程昱、二荀的逆耳忠言吗?幸好三位谋士先知先觉,提前疏远了曹操,不然早已死无葬身之地。再类推,曹操一旦当了皇帝会怎么样呢?所以他的劝

  • 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那么孙权在晚年为何变得昏庸了?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孙权,昏庸

    关于孙权为何会在晚年变得昏庸,趣历史觉得是以下四个方面造成的。1、孙权原本就不是英明之主孙权的权力来自于自己的哥哥孙策,但是真的要论能力,他比孙策差的老远。孙策和周瑜曾经是亲密无间的伙伴,但是到了孙权这里,周瑜则是一直受到牵制。孙权虽然让周瑜做大都督,但是实际上东吴的兵权都是由两个人指挥,除了周瑜,

  • 随着年岁的增长,一代枭雄曹操的雄心壮志又是如何消散的?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曹操,雄心壮志

    首先,孙权和刘备取得了荆州大部分的地盘,并且凭借赤壁战胜的余威,一扫战前战战兢兢之色,有了正面怼曹操的心气。曹操在战争中的主力步骑兵几乎没有伤亡,但一鼓作气南并天下的雄心已然丧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次是当时的曹操面临的首要问题已经不再是统一天下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需要

  • 政治联姻是一种合作诚意表现,为何就连曹操也难以避免?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政治联姻,曹操

    在三国乱世,不但有战场上的厮杀,也有背后的权谋与合作,政治联姻就是其中的一种合作诚意表现手段。曹操作为三方霸主,子女又众多,自然也会充分利用政治联姻这种方式来稳固自己的地位、增强自己的实力。曹操的子女比较有名的政治联姻有三次,涉及到三个女儿和两个儿子。这三次政治联姻,其中有一次的目的一直是后世的争议

  • 曹操身边的谋士这么多,为何却在赤壁之战中没有存在感?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曹操,谋士

    陈寿的《三国志》称曹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但如果站在东汉末年的历史背景下,这么说就有些过誉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的成功,经过了不断的对外征伐和对内斗争。除了他个人的雄才大略,来自颍川集团的奥援,也是他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当曹操刚刚迎奉天子的时候,他还不能随心所欲的

  • 《三国演义》对孔明借东风如何描写?该怎么解开 “借风”之谜?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三国,借东风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把诸葛亮的智谋塑造得很完美,这个故事至今也仍是广为流传,家喻户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人对诸葛亮借东风表示出了怀疑,风真的可以“借”吗?诸葛亮是如何“借”东风的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兵南征孙权,十月,曹操屯兵于长江北岸,接受庞统所献的连环计,曹操

  • 陆逊帮东吴打败了来自刘备的进攻,孙权为何还要逼死他?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陆逊,孙权

    相信那些喜欢三国的小伙伴们,一说到刘备,孙权,和曹操,不知道是有多少熟悉的,毕竟他们都是在三国里非常有名的名人,但是今天跟朋友们介绍一下三国里面最有名的军事家,也是非常有名的名人,他就叫陆逊,说起这个人的名字,要是熟看三国的人是对他非常熟悉的,但是不喜欢看三国的,可能就不会对他那么了解,下面小编就为

  • 历史上没有巧借东风那么一说,曹操在赤壁为何输得那么惨?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曹操,赤壁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的经典战役,无论是战斗的精彩程度,还是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写下的赤壁诗句更是脍炙人口。至于后人为这场战争所费的笔墨和口舌,就更是数不胜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末明初,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几乎将赤壁之战变

  • 对于喝酒仪式来说,在汉末有哪两种最有代表性的表现?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汉末,喝酒仪式

    汉末三国时期的饮品方面,我们不得不提到酒。话说现在我们出去和朋友喝酒,偶尔也会有劝酒现象。另外那时候,喝酒还有很多所谓的规矩和讲究。简单来说,在汉末三国时期,袁绍集团的喝酒仪式最好笑。对于喝酒仪式来说,在汉末有两种最有代表性的表现,分别称为“三雅之爵”和“避暑之饮”。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在三国时期的战役中,“十万大军”真是各方兵力投入的标配吗?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三国,十万大军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认为三国时期“十万大军”是各方兵力投入的标配,像官渡、赤壁、夷陵之战更是动辄百万人起步的战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在正史中,这种情况是根本不存在的。受战乱、灾荒、瘟疫等影响,汉末三国时期的人口损失非常严重。据历史学家葛剑雄估计,三国初年的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