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政治联姻是一种合作诚意表现,为何就连曹操也难以避免?

政治联姻是一种合作诚意表现,为何就连曹操也难以避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546 更新时间:2024/1/24 13:20:36

在三国乱世,不但有战场上的厮杀,也有背后的权谋与合作,政治联姻就是其中的一种合作诚意表现手段。曹操作为三方霸主,子女又众多,自然也会充分利用政治联姻这种方式来稳固自己的地位、增强自己的实力。曹操的子女比较有名的政治联姻有三次,涉及到三个女儿和两个儿子。

这三次政治联姻,其中有一次的目的一直是后世的争议,还有一次彻底失败,双方关系彻底决裂,那么,这三次政治联姻方究竟是谁?又有哪些目的呢?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先说第一次,是张绣第二次投降曹操,曹操为表示信任和诚意,让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这里说一下“第二次”是怎么回事。公元197年正月,曹操到达宛县,张绣投降,曹操几乎没有浪费什么力气,所以很高兴,就有点得意忘形,强娶了张绣的婶娘,张绣十分气愤,在贾诩的计谋下,降而复叛,完全出乎曹操意料,曹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长子(也是曹操最中意的接班人)曹昂、大将典韦都在这次叛乱中死去。

有了这“第一次”,才有了后面的“第二次”。第二次投降是在曹操和袁绍对战官渡之时,听从了贾诩的建议投靠了曹操。贾诩早已料到,曹操此时正是招揽人才之际,不会计较过往。果然,曹操高兴地接受了张绣的投降,并且为了表示对张绣的信任和诚意,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

曹操此次政治联姻的目的主要是让张绣放下顾虑,毕竟张绣有第一次的降而复叛,而且还害死了曹操的长子,这次又来投降,心中难免不安。曹操要想方法安其心,就想到了政治联姻:让儿子娶你女儿,总该相信我的诚意了吧。这次政治联姻,确实达到了目的,张绣在曹操阵营干得很卖力,不过几年后忽然病逝,相传和曹丕有关,也是一件悬案,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二次政治联姻,是曹操让儿子曹整娶了袁谭的女儿。这还要从官渡之战说起,官渡之战后,袁谭和袁尚开始了窝里斗,袁谭不敌,投降了曹操。曹操及其麾下谋士都怀疑袁谭并非诚心投靠,为了安定其心,表达自己的诚意,曹操让儿子曹整娶了袁谭的女儿。

这场政治联姻的目的,就是明知袁谭并不诚意,但是曹操还是要在表面上做到绝对的诚意,这样在外人看来,曹操很有包容之心。不过,这次政治联姻以失败告终,袁谭确实并非真心投靠曹操,趁着曹操围攻邺城时,自己违背约定也往外扩大地盘(曾是曹操的地盘)。曹操一怒之下,遣送其女,两人关系正式破裂。

这次政治联姻的失败,其实曹操也是有预料的,但是还是采取试一试态度,一方面是为了尽可能地争取过来,如《孙子兵法》所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能够不动一兵一卒而让袁谭投降自然最好;另一方面就是让天下人觉得曹操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人来投,结成亲家,何其大度。如此,才能达到天下归心的目的。

第三次政治联姻,就是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刘协。曹操在被封为魏公以后,将自己的三个女儿都送进了宫里面,其中次女曹节在伏皇后被杀害后,还当上了皇后。关于这段政治婚姻,曹操的目的究竟是何,后人也猜不透,但主要分成两派。

主流派观点,也是最容易让人想到的一种目的就是曹操将三个女儿送到汉献帝身边来监视汉献帝,因为前方曹操耳目众多,但是后宫那里自己鞭长莫及。不过有一点,很多人想不明白,汉献帝就是个傀儡皇帝,曹操如果真的要监视汉献帝,嫁过去一个女儿就行了,何苦葬送三个女儿的幸福呢?

这就引出了第二种观点,就是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也是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不可以对汉献帝下杀心,在关键时刻也能够让曹氏子孙保全汉献帝性命。

曹操将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的目的,后世人一直有争议,也琢磨不透。笔者认为,上面的两种目的应该都有。曹操虽然是奸雄,但是当初他也是一心报效朝廷的热血青年,如今,大权独揽,高处不胜寒,他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衣带诏事件,就将女儿嫁给汉献帝。

但是,曹操也并没有想过除掉汉献帝,一直到死都没有对汉献帝采用不当行为,也没有称帝。但是,他知道汉室气数已尽,后代取而代之可能性很大,将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也是希望后代能够看在兄妹之情上,放汉献帝一条生路。不管怎样,最后曹丕确实没有除掉汉献帝,而且还封了山阳公,曹操的女儿曹节与汉献帝也算是一对恩爱夫妻,晚年行医救人,体会到了真正的幸福。

标签: 历史政治联姻曹操

更多文章

  • 曹操身边的谋士这么多,为何却在赤壁之战中没有存在感?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曹操,谋士

    陈寿的《三国志》称曹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但如果站在东汉末年的历史背景下,这么说就有些过誉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的成功,经过了不断的对外征伐和对内斗争。除了他个人的雄才大略,来自颍川集团的奥援,也是他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当曹操刚刚迎奉天子的时候,他还不能随心所欲的

  • 《三国演义》对孔明借东风如何描写?该怎么解开 “借风”之谜?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三国,借东风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把诸葛亮的智谋塑造得很完美,这个故事至今也仍是广为流传,家喻户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人对诸葛亮借东风表示出了怀疑,风真的可以“借”吗?诸葛亮是如何“借”东风的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兵南征孙权,十月,曹操屯兵于长江北岸,接受庞统所献的连环计,曹操

  • 陆逊帮东吴打败了来自刘备的进攻,孙权为何还要逼死他?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陆逊,孙权

    相信那些喜欢三国的小伙伴们,一说到刘备,孙权,和曹操,不知道是有多少熟悉的,毕竟他们都是在三国里非常有名的名人,但是今天跟朋友们介绍一下三国里面最有名的军事家,也是非常有名的名人,他就叫陆逊,说起这个人的名字,要是熟看三国的人是对他非常熟悉的,但是不喜欢看三国的,可能就不会对他那么了解,下面小编就为

  • 历史上没有巧借东风那么一说,曹操在赤壁为何输得那么惨?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曹操,赤壁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的经典战役,无论是战斗的精彩程度,还是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写下的赤壁诗句更是脍炙人口。至于后人为这场战争所费的笔墨和口舌,就更是数不胜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末明初,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几乎将赤壁之战变

  • 对于喝酒仪式来说,在汉末有哪两种最有代表性的表现?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汉末,喝酒仪式

    汉末三国时期的饮品方面,我们不得不提到酒。话说现在我们出去和朋友喝酒,偶尔也会有劝酒现象。另外那时候,喝酒还有很多所谓的规矩和讲究。简单来说,在汉末三国时期,袁绍集团的喝酒仪式最好笑。对于喝酒仪式来说,在汉末有两种最有代表性的表现,分别称为“三雅之爵”和“避暑之饮”。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在三国时期的战役中,“十万大军”真是各方兵力投入的标配吗?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三国,十万大军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认为三国时期“十万大军”是各方兵力投入的标配,像官渡、赤壁、夷陵之战更是动辄百万人起步的战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在正史中,这种情况是根本不存在的。受战乱、灾荒、瘟疫等影响,汉末三国时期的人口损失非常严重。据历史学家葛剑雄估计,三国初年的总人

  • 纵观历史资料与野史小说,有记载过大乔改嫁的情况吗?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大乔,改嫁

    说到孙策其实大家都知道他有一个小妾叫大乔,但是很多人以为孙策的老婆是大乔了,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哦,大乔只是小妾,也就是打仗的时候抢来的战利品了,但是在当时这样的现象也是十分的正常的,所以也很尴尬啊,那么大家也知道孙策死得很早,最后大乔又嫁给谁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

  • 吕布和赵云都是同时期的猛将,曹操如何一语说破二人的差距?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吕布,赵云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的至理名言,而且他对看人待物都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其实这也是小说作者想通过曹操向世人表明他的观点和态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演义》中,曹操的经典语录可谓多如牛毛,比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等等,而其中最出名的还是那句“

  • 刘备称帝之前,为何有“关羽忠于大汉,不忠于刘备”的说法?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刘备,关羽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文臣武将多如牛毛,有的如星辰一般璀璨闪耀,有些却是如沙砾一样掩没在历史的车轮下。刘备手下的关羽,是历朝历代无数人崇拜的武圣,因为关羽忠义无双,在三国演义的描绘之下,如桃园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等等小说情节被人们传唱,人们也都尊称他一声关

  • 樊哙可是为刘邦立下汗马功劳,刘邦为何想要杀掉樊哙?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樊哙,刘邦

    刘邦在死之前为何要杀樊哙而不是吕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樊哙的生死公元前195年,汉朝建立初,此时的刘邦正患病奄奄一息。燕王听了身边的时分的怂恿“如今刘邦之所以这么信任你,不是由于你们的关系好而是如今诸侯王还在燕国有用,要是有一天诸侯王没了,你也就毫无存在的价值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