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语言有着丰富的含义,古人互相见面时如何称呼对方?

古代语言有着丰富的含义,古人互相见面时如何称呼对方?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761 更新时间:2024/2/2 14:53:57

我国古代语言文字有着丰富的含义,比如说,古人们互相见面时,如何称呼对方居然有十种敬称,而自己称呼自己也有十种谦称,那么,都有哪些称呼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敬称”也叫“尊称”,表示自己对对方很尊敬客气的态度,主要有以下这些敬称:

1、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称关羽为“武圣”等等。“圣”也多用于帝,如圣上、圣驾等。

2、帝王的敬称: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等。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

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也用陛下代称皇帝。

3、皇太子、亲王的敬称一般也是:殿下。

4、将军的敬称:麾下。

5、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使节称节下;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也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6、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仁等。

令的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对方父亲:令尊;对方母亲:令堂;对方的女儿:令爱。

尊,用来称呼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对方父母:尊上,对方的意思:尊意。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对方:贤家,对方的儿子:贤郎、贤侄。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于自己的人为仁公等。

7、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文人" (《论语》 )。唐朝以后,丈、女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8、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9、君对臣的敬称则是:卿或爱卿。

10、称谓前面加“先”

,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古人的十种谦称一般有以下几种:

1、古代帝王的谦称有:孤、寡。

2、古代官吏的谦称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3、古人称自己一方亲属朋友的谦称有“家”、“舍”, “家”是称比自己辈分大年纪大的亲属,如家父、家母;

“舍”是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年幼亲属,前者如寒舍,后者如舍妹等。

4、读书人的谦称有小生、晚生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备;不才、不肖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5、用于自己的谦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6、晚辈、地位低的人对尊长者谦称是:在下。

7、老人的谦称有老朽、老夫、老汉等。

8、女子的谦称是:妾。

9、老和尚的谦称是:老衲、

10、国君对其他国的谦称是:寡君。

那么,古人为什么自己谦称用“我”呢?古人在社交和公共场合一般不敢自称“我”,因为这样会被大家认为不懂礼仪。

据考证,至少从晋朝开始,官僚们已不习惯用第一人称代词来指代自己了,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的谦卑,更喜欢称自己为“下官”。

唐朝时,人们虽然开放,但在相互交往时依然不好意思称自己为“我” ,而是用略显青涩的“小生”来指代自己。

宋朝则更进一步,官僚们都喜欢称自己为“卑职”,百姓们更愿意用“晚生”来指代自己。

当然,凡事也都是有例外存在的,宋代的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一位姓许的人,他为人很傲慢,无论面对谁都不用谦称,而是用“我”自称,这在当时居然引起了轰动。可见在当时,自称“我”是一件多么常见的事情。这个故事也说明古人一般都不会自称“我”的。

标签: 历史古代称呼

更多文章

  • 郭宁莲的父亲为何将自己嫁给朱元璋,而且还是个妾室?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郭宁莲,朱元璋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和“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一直都是禁锢女子的枷锁,一生的命运都只能寄托在别人的身上,自己从来都不能为自己而活。可是作为子女的父母,也总是要希望自己的子女不在受苦,总是要为女子寻个好人家,安安稳稳过一生的,可是郭宁莲的父亲却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了

  • 古代执行“八百里加急”时,万一被强盗半道劫去了怎么办?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古代,八百里加急

    古代执行"八百里加急"的重要任务,被敌人或强盗劫了怎么办?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来说,每隔二十里就会建造一个驿馆。要是有非常着急的信息,工作人员就会在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按大多数朝代要求,这类紧急文件规定每天三百里,如遇非常紧

  • 李渊做出了怎样的另类“报复”?让李世民继位后欲哭无泪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李渊,李世民

    众所周知,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然而世人提起唐朝,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唐太宗李世民。可见,李世民之于唐王朝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相比之下,李渊的存在感就没有那么高了。不过,这并不代表李渊没有什么能力,相反,他能够成就一代霸业,必然有其独到之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他

  • 在战国诸侯的博弈中,庞涓和孙膑的矛盾到底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庞涓,孙膑

    同门相残、忍辱负重、逃出生天、快意恩仇......本应出现在武侠小说中的情节,却在历史上真实上演;庞涓与孙膑这两大顶尖军事人才的个人恩怨,结合战国诸侯间的大博弈来展现,尤其显得惊心动魄、精彩纷呈。不过,若我们细细思考,会发现这个过程显得疑点重重。比如,庞涓为啥要残害孙膑,仅仅是因为史书中所说的嫉贤妒

  • 古代炼丹可不是练出丹药这么简单,其中有哪两种闻名世界?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古代,炼丹

    提到炼丹术,很多人一脸不屑,都是一些封建迷信的玩意,这么久以来,不知道多少帝王,吃了所谓能够“长生不老”的丹药,反而死的更快了。事实上,现代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过去荒诞甚至带有愚昧的探索,昔日欧洲医生完全错误的放血疗法,也才有了现代医学的基础经验。因此古人炼丹,可不是练出了所谓丹药这么简单,如今这两种

  • 金国的力量已然超过南宋,为何却始终无法灭掉南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金国,南宋

    1161年,金朝发动了一场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皇帝完颜亮调动六十万大军,征集五十六万匹战马,对南宋发起了一场全面战争。完颜亮的目的只有一个,灭掉南宋,统一天下。然而,南宋王朝虽然虚弱不堪,但是金军却以失败告终!那么问题来了,金军的力量超过南宋,为何却无法灭掉南宋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宋江只不过是一介小吏,为何那么多人认识他并崇拜他?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宋江,小吏

    宋江足不出郓城,结果天下闻名,众好汉无不纳头便拜,无论晁盖做了什么,他的声望都不能与宋江分庭抗礼,这里面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作者的安排,是故事情节的发展需要。但是,也有宋江自身的一些原因使然。宋江只不过是小县城的小吏,为什么那么多人认识他并崇拜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虽然宋江

  • 李承乾可是李世民的接班人,为何却走上了谋反的道路?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李承乾,李世民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几乎可以说是最辉煌的一段历史,唐朝的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最鼎盛时期,朝贡之国可达到三百有余,大唐对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然而在唐初时期,大唐的内部并不稳固,先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篡夺皇位称帝,此后,太子李承乾效仿父亲

  • 面对年幼的后周柴宗训,赵匡胤篡位时又是如何对待他?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赵匡胤,柴宗训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讨伐契丹途中病重,不得不打道回府。回到开封,安排完后事没多久,7月27日周世宗柴荣就驾崩了。比较悲催的是周世宗的儿子柴宗训只有七岁,年龄太小继位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尤其是在五代十国那个乱世,但是,柴荣没有选择,七岁的柴宗训周恭帝就被推到了皇帝的位置上。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如果“金匮之盟”是假的,赵匡胤有想过传位给赵光义吗?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赵匡胤,赵光义

    赵匡胤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兄弟而不是自己儿子?现在唯一能找到的历史解释,记载在宋代官方编修的《太祖新录》《太宗实录》这两本书,以及根据《太宗实录》写成的《三朝国史》(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也是官方编修的)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个记载说的是,在建隆二年(961年),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