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南宋迁都是经过多少次反复论争后,才将临安确定为都城?

南宋迁都是经过多少次反复论争后,才将临安确定为都城?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553 更新时间:2024/1/17 19:41:36

宋高宗是南宋初年投降派的首领。南宋政权初建,他曾起用抗战派李纲为宰相,但不久即赶走李纲,同宠臣汪伯彦黄潜善等人放弃中原,从南京应天府逃到扬州,一意享乐。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九月,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即率臣僚南逃。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随后又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并自明州到定海(今浙江镇海),漂泊海上,逃到温州(今属浙江)。直到建炎四年夏金兵撤离江南后,他才又回到绍兴府(今浙江绍兴)、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等地,后将临安定为南宋的都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据说,当时的迁都是经过三次反复论争后才确定的。在分析宋、金双方军事形势后得出结论:“今日之事,欲战则不足,欲和则不可。”一方面,金兵处处主动进击,宋军时时被动防守,这是当时战局的长期态势。而建康靠近前线,不如杭州地处后方,比较安全。浙西一带水网交错,对骑兵活动不利。杭州有这一道天然屏障,给统治者增加了安全感。

另一方面,唐宋以来,杭州迅速崛起,一跃而为万物富庶的“东南第一州”。这种相当规模的城市体制和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恰恰是作为国都所必需的。“西溪且留下”史书云:钱塘之胜,名于“三西”(西湖、西溪、西泠),而西溪之胜又独在于水。自唐代以来,西溪就以赏梅、竹、芦、花而闻名。“西溪探梅”为西湖十八景之一。

“虽无弱水三千里,不是仙人不到来”……据清光绪《钱塘县志》记载,宋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行经西溪,欲建都于此,后得凤凰山,遂云:“西溪且留下”。“留下”之名由此而得。据说赵构即位并定都杭州后,为了方便自己和官员们去余杭的洞宵宫祈神,从古荡至留下还专门修筑了数里之长的石板辇道,称之为“西溪辇道”。而千百年来,西溪人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耕田捕鱼,过着丰衣足食的平静生活。

南宋迁都杭州的皇宫大内建设,赵构最终升杭州位临安府,皇城选址凤凰山,开始大兴土木造皇宫;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皇宫具体位于现在的凤凰山东麓宋城路一带,东至馒头山东麓,西至凤凰山,北至万松岭路,南至笤帚湾;皇宫依山势而建,殿阁叠进,曾建有殿、堂、楼阁约130余座。

但总体来说,南宋宫殿由于占地面积小,兴建时以节约为本,很多宫殿都是一殿多用,和故宫的一殿专用有很大的区别。而且杭州地处江南,夏季炎热,在宫殿的建筑形式上也多有特殊之处。所有的门窗可以拆卸以便通风,待冬日天寒时,又可加入隔层以作保暖之用。

但南宋皇城的范围不大,其间所能容纳的建筑也是有限的,毕竟,临安行宫从开始建筑起,是作为临时首都定义的,在宫殿使用上,也已简捷便宜为度。但实际上南宋没有实现重回东都的理想,而原先行宫规划中的种种临时想法,一直影响了皇城内的建筑修建和用途。如作为朝廷礼仪场所最重要的大殿,在绍兴十二年之前,一直只有一个殿,《宋史·地理志》中记载的“垂拱、大庆、文徳、紫宸、祥曦、集英六殿,随事易名,实一殿。”就是这个时期的情况。

而整座南宋皇城,与建在平陆的西安唐皇城、开封北宋皇城、北京明清皇城不同,不是一个端正平整的矩形,而是一个西高东低的不规则方形。宫墙高约三丈,西边沿山蛇行,高出南、东、北三边。想像那时的凤凰山东麓,应该是极尽豪华,壮丽无比。当时,临安的人口规模已经达到150万人,而西方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只有十万人口。今天的世界各大都会,当时还沉浸在一片蒙昧的幽暗之中,只有杭州的南宋皇城,灯火映彻碧空,映亮了世界的东方。

当年的皇家“大内”,也是隋朝府治、唐代州治的所在地,当年的吴越钱鏐,也曾在此修建王宫。南宋的皇帝看中这里,似乎是一种历史的因缘。但南宋皇城还是在布局上开创了“南宫北市”的先河。宋以前,中国古代国都布局主要有两种:一是皇宫在北、民居在南,如唐代长安;二是皇宫置于城市中间,周围散布民居,如北宋汴梁。

而南宋的杭州,皇宫在南、民居、市集在北。应该说“这种格局最契合杭州当时的实际,当时西湖与钱塘江之间,可供城市发展的主要用地在吴山以北,把皇宫放在南部,为城市北部发展留出了足够空间。”不过南宋皇宫最终在元代毁于大火,至今地表建筑已基本无存,主要宫殿遗址都被埋在地下二三米左右。

标签: 历史南宋迁都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何不怕众人的耻笑,要娶黄承彦的女儿为妻?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诸葛亮,黄承彦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名人,他聪明,忠诚,而且长相俊伟,他辅佐刘备共图大业,最终使蜀汉政权成了三国鼎立的一极。他的一生,奇闻轶事很多,“孔明择妇”便是其中之一。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犹如松柏”。但他却选了一位“瘦黑矮小,一头黄发”的丑女阿丑为妻,诸葛亮为何要娶丑女呢?下面小编就为

  • 历史上贾南风会成为皇后,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贾南风,晋朝

    贾南风,是当时西晋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贾南风,西晋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因其长相丑陋却做了皇后而成为奇闻。如果说贾南风这个丑女做了皇后谁的功劳最大,当属晋武帝司马炎的杨皇后杨艳和荀勖的举荐。晋武帝司马炎的杨皇后杨艳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利益熏心,收取

  • “贞观之治”由唐太宗一手创造,但为何却说这是一个骗局?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贞观之治,唐太宗

    “贞观之治”,是令中国人永世怀想的一个伟大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民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皇帝温良慈善,百官恪尽职守,米缸里装的是吃不完的小米,田地里生长着绿油油的蔬菜……总之,这样一个近乎于传说中的美好时代,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一手创造出来的,所以他在中国皇帝排行榜上,理直气壮地占据了首位。但这一切,却只

  • 杨素有隋朝第一名将之称,哪几段爱情佳话与他有关?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杨素,爱情佳话

    杨素许多不喜欢历史的人可能都不太了解,其实他就是《隋唐演义》、《说唐》小说里被秦琼秦叔宝认为义父的杀父仇人靠山王杨林的原形。小说当不得真,历史上的杨素也不是小说演义里的杨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素有隋朝第一名将之称,史载杨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多权略,乘机赴敌

  • 清代的侍卫机构分得有多细?而且做一个带刀侍卫又有多难?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清代,侍卫机构

    看多了清宫戏,同学们肯定都对威风凛凛的“御前带刀侍卫”印象深刻。这一称呼,源自于清代,负责保护皇帝安全的官职称为“御前侍卫”,“带刀”是他的标志和特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御前侍卫的来历侍卫侍卫,侍从并护卫的意思。春秋战国时,诸侯国君的御前护卫是很松弛的,举个著名的例子

  • 北周的鸿门宴你听过吗?杨坚又是如何成为跑路的“沛公”?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北周,鸿门宴

    刘邦、项羽的鸿门宴大家听多了,北周的鸿门宴你听过了吗?这场“山寨版”鸿门宴,竟然让五个王爷丢了命!正当一代雄主北周武帝宇文邕将眼光瞄准塞北江南,雄心勃勃准备花一两年时间实现天下一统之时,突然病殁在北伐突厥的路上。即位的周宣帝不但全无父祖两代的雄才,而且荒淫暴虐,在位不满两年即驾崩,其岳丈杨坚以丞相和

  • 清朝皇室实行“试婚”制度,其主观出发点究竟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清朝,试婚

    中国历代皇室都高度重视其子嗣,将其看作江山千秋万代的一件大事。因而皇室男子大都早婚,结婚年龄一般不超过十八岁,大体在十三岁至十七岁之间便行大婚之礼,清朝则规定皇子十五岁时必须成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几乎所有的皇帝、太子在正式结婚之前均已临御过女人,早已熟悉床第之事,有的甚

  •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魏国为何是三国中最先亡国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魏国,三国

    对于这样一个题目,可能有不少人会提出疑问:在历史上,蜀国亡于263年,魏国亡于265年,吴国亡于280年,三国中最先亡国的应该是蜀国,不应该是魏国,是不是搞错了?其实,魏国在司马师、司马昭兄弟轮番辅政的时候,就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先是在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废掉魏国第三任皇帝曹芳,另立高贵乡公曹

  • 武则天年老之时将皇位还给了李氏,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内幕?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武则天,皇位

    武则天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她从一个小小的昭仪成功逆袭做了皇帝。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可是在武则天年老之时,却将皇位还给了李氏,这背后又有怎样的内幕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载初二年(690)九月初九日,在做了大量的舆论铺垫之后,武则天在百官及帝室宗戚等六万余人的表请之下,

  • 自秦朝第一个统一后,为何没有大一统王朝超过三百年?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秦朝,大一统王朝

    自从秦朝第一个统一中国的朝代开始以来,就没有大一统的朝代在持续时间上超过三百年,即使是像宋这样的合起来400多年的,中间也经历的北宋和南宋的变动,强大的唐朝,也只有289年,这是有什么原因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中国王朝的覆灭基本上有三种模式。第一种可称作“制度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