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有哪些与司马肜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司马肜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345 更新时间:2023/12/17 8:32:01

司马肜,字子徽,西晋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第八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之弟。母为张夫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司马肜为人清静修身,恭敬谨慎。初仕曹魏,封平乐亭侯。建立五等制后,封开平县子。西晋建立后,受封梁王,拜北中郎将,镇守邺城;迁平东将军,镇守许昌;转安东将军,镇守青徐;入为卫将军、录尚书事、太子太保。出为侍中、征西将军,镇守关中,与建威将军周处有矛盾,催促周处攻打氐族领袖齐万年,然后断绝后援,使其兵败战死。入为领军将军、录尚书事,依附其弟赵王司马伦。司马伦篡位后,拜太宰、丞相,主持朝政。司马伦失势后,首先上表弹劾,导致司马伦被杀,拜太宰、司徒、宗师。太安元年(302年),去世,追赠本官,谥号为孝。

轶事典故

指衣清廉

司马肜曾经大会宾客,对参军王铨说:“我堂兄任尚书令,不能吞食权利。权利是很难得的。”王铨说:“公在这里独吞大权,尚且难啊。”司马肜说:“长史中谁最有权?”王铨回答说:“是卢播。”司马肜说:“他是家臣,不要提他。”王铨说:“天下都是家臣,恐怕王法就不能再推行了。”司马肜又说:“我在长安,哪样事做得不好!”于是指着单衣补幰表示自己清廉。王铨回答说:“朝廷内外指望公举荐贤才,使不仁的人远离朝廷。而您位居三公辅相,因为单衣补幰,就把这当作清廉,不值得称道。”司马肜出现惭愧的神色。

人物评价

王铨:朝野望公举荐贤才,使不仁者远。而位居公辅,以衣补幰,以此为清,无足称也。

蔡克:司马肜位为宰相,责深任重,属尊亲近,且为宗师,朝所仰望,下所具瞻。

房玄龄:清修恭慎,无他才能。

蔡东藩:若夫梁王肜之挟怨陷人,自坏长城,误处之罪尚小,误晋之罪实大。晋室诸王,除琅琊扶风及齐王攸外,类多失德,此所以相与沦胥也。

标签: 历史司马肜西晋

更多文章

  • 空城计为何能成功?不成功会让司马家族面临一场大灾难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空城计,司马家

    司马懿明明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选择撤军?其实:他不撤军就输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空城计”这个故事之所以如此流行,而且还被用于三十六计,这与历史上的两个人离不开,此二人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对空城计是这样描述的“‘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 司马昭:晋宣帝司马懿次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

  • 后世对司马师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司马师,曹魏

    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师为人沉着坚强,有雄才大略。少流美誉,雅有风采。与父亲司马懿策划高平陵政变诛

  • 刘据素有“仁恕温慎”的美誉,但又是谁酿成了他的悲剧?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刘据,悲剧

    刘据是汉武帝精心培养的接班人,西汉历史上最悲哀的皇太子之一,他为人宽厚,待人友善,素来有“仁恕温慎”的美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武帝十六岁登基,在此后的十二年里,后宫嫔妃没有一人为他诞下皇子,直到武帝二十九岁那年,卫子夫才生下皇长子刘据,初得皇子,武帝惊喜万分。因是长子的

  • 历史上陈到是什么人?他为何会留守边境?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陈到,三国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演义》的精彩,将多少人“带到”了三国时代,那兵荒马乱的时代,发生了无数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而蜀国则是作为大多数读者心中正义一方的存在,与曹魏东吴抗争着。然而,故事最后并不是那么的美满。刘备没有能够兴复汉室,昔日的一众英雄人物逐一消

  • 北宋“五鬼”之首的王钦若为何受宠?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北宋

    北宋“五鬼”之首的王钦若为何受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宋仁宗评价王钦若“久在政府,观其所为,真奸邪也。”贤相王曾说“王钦若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时谓之“五鬼”。奸邪险伪,诚如圣谕。 ”王钦若则是“五鬼”之首。他靠抢名臣毋宾古之功,受到真宗皇帝的器重,一举跨入朝廷核心机构。他善诡

  • 张飞的“燕颔虎须”形象从何而来?他又如何从事“卖酒屠猪”?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张飞,形象

    《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描写张飞的外貌——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张飞又作自我介绍说: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于是张飞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燕颔虎须的威猛长相,卖酒卖肉的行业出身。然而,《三国志》或其它正史中,对张飞的

  • 李恪本来是有希望继承皇位的,但为何却死于谋反罪名?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李恪,皇位

    李世民共有14个儿子,李恪是第三个儿子,生前李世民有意将皇位传给李恪的意思,后来被群臣力劝,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李恪面相英俊潇洒,从小爱读书射箭,可以说的上是文武全才,在唐太宗所有的儿子中,是最有才华的一个,因此也最得唐太宗的宠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恪本来是有很大的希望

  • 历史上三大功高震主的功臣,最后都没善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历史上三大功高震主的功臣,最后都没善终,小编为你讲解。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官场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一个为官者都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一招不慎就可能被君王所杀,历史上有很多功高震主的功臣,因为赏无可赏,最终只能把他们杀掉。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最怕的就是臣子的风头盖过自己,所谓功高震主者往往不得善终。

  • 姜维哪次战略部署的失误,导致蜀汉防御体系最终崩溃?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姜维,蜀汉

    公元263年,蜀汉遭到曹魏两路大军的进攻,结果一直进攻曹魏的蜀汉,在短短几个月间,就举手投降。关于蜀汉被曹魏吞并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当时是出自蜀国内部,宦官专权,将帅不和,矛盾重重。这是政治上的原因,而从军事上来分析,姜维身为蜀汉的大将军,蜀汉最高的军事长官,犯了一次战略上的失误,导致魏国得以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