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杨广的铁杆忠臣:裴蕴生平经历介绍

杨广的铁杆忠臣:裴蕴生平经历介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369 更新时间:2024/1/23 9:07:57

杨广的铁杆忠臣:裴蕴生平经历介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隋炀帝杨广虽然在继位不久之后就失去了人心,但到底还是有不少忠诚的追随者的。在这些追随者中,有一位堪称是杨广的铁杆忠臣,甚会揣摩帝意,简直可以说是杨广肚子里的蛔虫。杨广不喜欢谁,他就是罗织那人的罪名,将其下狱甚或处死;杨广喜欢的,他就引经据典保护为那人辩护。

此人就是裴蕴。

裴蕴原本在陈朝为官,但是他心心念念的还是中原故土,因此对中原颇为关心,等到杨坚继位之后,他就暗地里向杨坚表忠心,“请为内应”。陈朝灭亡之后,裴蕴就顺理成章的成了隋朝的官员。

在授予裴蕴勋位的时候,还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插曲。当时,杨坚原本是授予裴蕴仪同三司,结果宰相高颎认为裴蕴并没有什么大功,希望杨坚收回成命,杨坚则又让裴蕴做上仪同三司。高颎一听这还了得,怎么反而高了?于是再次进谏,结果杨坚立马又授予裴蕴开府仪同三司。高颎再也不敢开口了,他怕一开口,裴蕴的勋位会一路飙升到柱国、上柱国。

不过,裴蕴这个人确实是比较有才能的,在做刺史的时候,政绩是最好的,后来做民部侍郎的时候,对国家的人口统计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直接提高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这还不是裴蕴最厉害的地方,他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一心一意为皇帝办事,不管是对隋文帝还是隋炀帝,那都是极为忠诚的。而且他又特别善于察言观色,揣摩帝意,让杨广喜欢的不要不要的。

杨广曾很欣赏文坛领袖薛道衡,但薛道衡却实在不喜欢杨广,即便杨广在继位后想重要薛道衡,无奈这个老头儿实在不识抬举,写了《高祖文皇帝颂》呈给了杨广,杨广气得差点吐血,这不就是把自己比作周幽王吗?这个老头儿真该死。

但是薛道衡仿佛并没有察觉到杨广对自己已经有了杀心,继续挑战杨广的忍耐度,在一次讨论新政的过程中,薛道衡又语出惊人,说如果高颎没有死的话,哪需要这么麻烦一次次的讨论不止。这再次惹怒了杨广,毕竟高颎当初被杀的原因大家都是清楚的,现在居然还有人胆敢怀念高颎。

裴蕴察觉到杨广的怒火之后,就上书说:

“道衡负才恃旧,有无君之心。见诏书每下,便腹非私议,推恶于国,妄造祸端。论其罪名,似如隐昧,源其情意,深为悖逆。”

管它是不是莫须有,反正杨广就借着这个由头处死了薛道衡。

杨玄感在黎阳督运粮草的时候发动叛乱,成为第一个公然反叛的军事贵族,不过这一反叛之事却只是昙花一现,不过两个月就被压下去了,但其影响却是无法忽视的,杨广甚为恼怒,对裴蕴说:

“杨玄感居然能一湖就从者十万,这说明人口多了实在不是什么好事,人一多就聚在一起为盗了。因此必须严惩,让他们不敢再这样。”

裴蕴自然懂的隋炀帝的意思,就是大加株连,杨玄感的朋友们、跟随杨玄感起兵的人。接受杨玄感开仓放粮的百姓等等,裴蕴都将他们抓来,全部杀死,籍没其家。这一次被杀的人有数万之众。裴蕴的做法深得帝心,于是杨广赐给了裴蕴十五个奴婢。

杨玄感盘论被平定之后,杨广虽然察觉到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裂,但是他还是醉心于攻打高句丽的战役,而对于国内的叛乱选择视而不见,他自己的核心小集团内部成员也往往将盗贼之事尽量隐瞒。以至于碰上说真话的大臣,反而这大臣会遭殃。

苏威就是其中一位总往枪口上撞的大臣,宇文述等都告诉杨广盗贼越来越少,而苏威则说盗贼越来越近是越来越多的表现,杨广听到这样的说辞并不高兴,后来苏威又给杨广献上一部《尚书》,劝诫意味实在是太明显了,杨广自然高兴不到哪里去。

但即便如此,杨广也仅仅是不怎么喜欢苏威而已,大事还是会询问苏威的意思,比如杨广欲再次征讨高句丽,问计于苏威,而苏威并不希望杨广再出征,遂想让杨广知道国内的盗贼到底有多少。于是说道:

“今者之役,不愿发兵,但诏赦群盗,自可得数十万。遣关内奴贼及山东历山飞、张金称等头别为一军,出辽西道,诸河南贼王薄、孟让等十余头并给舟楫,浮沧海道,必喜于免罪,竞务立功,一岁之间,可灭高丽矣。”

苏威的本意是告诉杨广全天下的盗贼已经到了多到了什么程度,希望杨广加以重视,但杨广的关注点却是:

“朕两次三番都灭不了高句丽,难道这些鼠辈能攻克?”

等苏威离开后,裴蕴就对杨广说:

“苏威这是大不敬,天下哪有那么多的盗贼。”

随后裴蕴就让张行本参了苏威一本,将他曾经做过的一些滥用职权和胆小怕事的事情给抖了出来。杨广让裴蕴来审理这个案子,裴蕴就给苏威定了死罪。

不过到底苏威也是为隋朝真正出过力的,杨广并没有处死苏威,而只是将苏威贬为庶人,其子其孙都一并除名。后来杨广曾想用过苏威,不过为裴蕴所阻。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王郎是什么人?他是如何建立赵汉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王郎,汉朝

    王昌,又称王郎,西汉末年历史人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他一向以替人占卜相面为生,由于他对天文星象十分精晓,因此总认为河北地界上有天子之气。后来赵缪王刘隐的儿子刘林非常痴迷于奇门术数,他爸爸被权臣王莽废黜王位之后,他就成为了江湖游侠,经常出没于赵、魏两郡国

  • 慕容廆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慕容廆,十六国

    前燕,十六国之一。鲜卑族慕容皝建立。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话说金庸先生名著《天龙八部》中有这么一位绝世枭雄,名为慕容博,他胸怀大志,武艺高超,又颇具谋略,一心想要兴复他家“亡国”近八百年的“大燕帝国”。而这个“大燕帝国”到底是个什么神物?竟让慕容博父子一生都在忍辱负重,为

  • 有哪些与司马乂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司马乂,西晋

    司马乂(277年~304年3月19日),字士度,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异母兄弟,母为审美人,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康十年(289年),司马乂受封为长沙王,授任员外散骑常侍。其父武帝司马炎死后改任步兵校尉,永平元

  • 司马乂:晋武帝司马炎之子,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司马乂(277年~304年3月19日),字士度,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异母兄弟,母为审美人,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受连遭贬太康十年(289年),司马乂受封为长沙王,授任员外散骑常侍。太熙元年(290年),

  • 王镇恶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王镇恶,十六国

    ,史称前秦。 351年,苻健称帝,建都长安,史称前秦。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千载之下不乏有太多证明这句至理名言的真实人物和事例,今天我们来讲的一个名人,迄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他和他的亲爷爷曾经被世人称之为“诸葛孔明

  • 在东吴众多名将中,实力最强能斩杀敌军最多的两个人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凌统,三国

    吴国,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正史中,孙权手下有十二位能征善战的将领,他们分别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这十二人在《三国志》中被陈寿盛赞为江表虎臣,肯定了他们的功绩。那么,在这十二人

  • 历史上孔文举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哪些事情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孔文举,汉朝

    孔融让梨的故事,想必大家也都听过。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奇人奇事在悠悠华夏史河之中,本当浩若恒河沙数,司空见惯,见奇不奇,见怪不怪,然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奇人,堪称是大多数历史爱好者心中“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一生遭遇过两位极为“优秀”的开国帝王,一个是千年励志王,一个是旷世大文豪,且两位大咖

  • 司马玮:晋武帝司马炎第五子,“八王之乱”参与者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

    司马玮(271-291年),字彦度,西晋宗室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第五子 ,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为审美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咸宁三年(277年),初封始平王,起家屯骑校尉。太康十年(289年),册封楚王,出任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晋惠帝继位,迁卫将军、北军中候、

  • 武元皇后杨艳:司马炎的第一任皇后,深得晋武帝宠爱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

    杨艳(238年-274年8月25日),字琼芝,晋武帝司马炎第一任皇后,曹魏通事郎杨炳之女。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幼父母双亡,为舅舅赵俊所养,跟随继母段氏生活。聪明贤慧,善于书法,天生丽质,娴熟女红,嫁给了世子司马炎。泰始元年(265年),晋武帝即位,建立西晋。泰始二

  • 司马颖: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司马颖(279-306),字章度,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八王之一。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晋惠帝司马衷之弟、晋怀帝司马炽之兄、晋愍帝司马邺之叔父。《晋书》卷59列传第二十九中将他和其他的7个宗室藩王合传,故史称为西晋“八王”,成都王司马颖便是“八王之乱”其中一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