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在我国古代糖最早出现在何时?占据什么地位?

在我国古代糖最早出现在何时?占据什么地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768 更新时间:2024/2/12 6:29:21

中国最初的糖出现在西周时期,叫做饴。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糖”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甜味剂,随着科技的发展,糖的种类也是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它固有的“甜”味而成为人类最喜爱的食品之一。但在古代吃糖可没有现代这样容易,究竟奢侈到什么程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在我国,糖最早出现在商朝,只是那时候的“糖”并不叫糖,而称之为“饧”,也是发“糖”音,大概是与饮食有关,所以才叫“饧”吧,毕竟在古代象形字还是占很大部分的。

古代的贮藏技术不发达,每年收割下来的谷物如果保存不当便会发芽,但人们舍不得扔掉纺辛辛苦苦种来的粮食,便仍然拿来食用,结果发现这些发了芽的谷物变得更加可口,因为里面增加了“甜味”。

而这甜味就是“麦芽糖”的雏形,后来人们细心观察、总结经验,慢慢便发现了制作“麦芽糖”的技术。

说到这里还得提下我国古老的酿酒技术,很早古人就掌握了酿酒的技术,而制作麦芽糖则与酿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需要把优质的稻谷、玉米等等谷物,像做酒曲一样进行糖化处理,再经过细细的过滤慢慢的煎熬,就制作成了麦芽糖。

而这一切在周朝时就已经有了详细的记载,比如在战国的《尚书》里便有“稼穑作甘”一词,写的就是用种植出来的谷物作出“饧”的意思。而这个时期的糖由于成本高、工艺复杂而只能是贵族吃得起的奢侈品。

到了汉代时期糖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普及的百姓食品了,名字也变为“饴饧”,沿街叫卖麦芽饴饧的小贩随处可见。

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中记载:“十月先冰冻,作凉饧,煮暴饴”,这里面的“凉饧”说的是质地较厚的饧,而“暴饴”则是说煎熬时间短、浓缩度较低的薄饴。可以看出,在东汉时期饴饧的制作工艺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至少有了不同的质地之分。

前面所讲的是“饴饧”的这种糖品,另外一种“蔗糖”,在我国西汉时期就已经知道如日晒、煎熬了,之后经过技术的不断进步,到唐代时就已经出现了最初的“红砂糖”,唐时还掌握了冰糖的制作工艺,直到明代才发明了“白砂糖”。

所以看宫廷剧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哦,这个“糖”在不同的朝代是以不同“形式”出现哒!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食用“糖”的方面历史比较悠久,但对于古代其他国家则不是这么有口福了,对于很多国家来说都是一件非奢侈的事情。奢侈到什么程度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古代欧洲人并没有发明制作糖的技术,他们唯一的甜味剂渠道就是野生的蜂蜜,那时候还没有养殖蜜蜂的经验,只能靠收集野生蜂蜜来食用,可想而知是有多么难得,并且数量也是非常有限,因此有多少桶蜂蜜都会成为贵族人标榜自己财富的象征。

直到亚历山大东征之前,西方人一直以蜂蜜为“甜品”,东征之后才知道原来还有一种固体形状存在的蜜糖。之后随着伊斯兰教的壮大,把制糖技术带到了欧洲,这时欧洲人才逐渐掌握了制糖技术。

在糖比较稀少的时期,西方一些国家甚至把糖当作一味“神药”,用来治疗疾病,比如“糖渍玫瑰花露”就是一种治疗感冒的“糖药”,据说还有不错的治疗效果。这糖与药品挂上勾,其价格必然会高出寻常物品。

在古代中国吃糖也许是一件比较普通的事情了,但物以稀为贵,对于古代西方国家来说却是一种极其奢侈的食物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别看我们现在吃的白砂糖非常便宜,这里面揉杂的不仅仅是甘蔗的糖晶,更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标签: 历史战国

更多文章

  • 传说“竹林七贤”的阮咸和猪一起喝酒是真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竹林七贤,魏晋

    众所周知“竹林七贤”的阮咸才华很高,但是纵情任性,传说他和猪一起喝酒是真的吗?确实是真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阮咸曝裈阮咸、阮籍居住在路南,其他阮姓人住在路北;住在路北的阮姓人都很富有,住在路南的都很贫穷。七月七日,路北的阮姓人大晒衣服,都是绫罗绸缎。阮咸就用竹竿在庭院中挂了一条粗布做的犊

  • 韦应物送女出嫁,《送杨氏女》寄托了什么样的期望?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韦应物,唐朝

    韦应物送女出嫁,《送杨氏女》寄托了一个老父亲对女儿什么样的期望?全诗情真语挚,至性至诚。慈父之爱,骨肉深情,令人感动,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送杨氏女唐代:韦应物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自小阙内

  • “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仕途命运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竹林七贤,魏晋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的故事。早而夙慧王戎出身于魏晋高门琅玡王氏,祖父王雄,在曹魏官至幽州刺史;父亲王浑,官至凉州刺史,封贞陵亭侯。王戎自幼聪颖,神彩秀美。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

  • 刘裕为什么要北伐?他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刘裕,刘裕北伐

    东晋自偏安以来,时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祖逖、庾亮、殷浩、桓温都曾先后北伐,但无一成功。为了国家的强大,刘裕决定兴师北上,史称“刘裕北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晋元兴二年(404),刘裕起兵击败篡晋称帝的桓玄。次年,拥戴晋安帝复位,控制东晋朝政。时南燕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 清朝官员不吃早饭只口含人参去上朝 他们是没有时间吃早饭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清朝,官员

    对清代官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官员上朝为何不吃早饭,而要含着一块人参?在古代,判断一个皇帝是一个英主,不只要看他的一系列的政治举措,更是要看他是否勤于政事。如果一个皇帝久久不上朝,置百姓民生、国家社稷于不顾,哪怕他没做什么昏庸之事,也绝对不会是一位千古英主;相反,如

  • 清朝官员退休后每年有50两退休金 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清朝,官员

    还不了解:清代退休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官员退休工资每年是50两白银,换算成如今的人民币是多少钱?退休金一直以来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点,因为退休金与人们的老年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连带着退休制度,也成为了一个令老百姓都非常重视的制度。谈到退休金制度,其实它并不是新中国成

  • 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仕途成就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韦应物,唐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唐朝诗人韦应物的故事。韦应物是京兆万年人。韦氏家族主支自西汉时已迁入关中,定居京兆,自汉至唐,代有人物,衣冠鼎盛,为关中望姓之首。不但贵宦辈出,文学方面亦人才迭见。《旧唐书》论及韦氏家族说:“议者云自唐以来,

  • 清朝时期的官员到底有多忙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清朝,官员

    还不了解:清代官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官员到底有多忙?上朝的时候不太累,反而下班后却很忙.大腹便便,八抬大轿,晃晃悠悠,威风八面;家中豪宅大院,花园凉亭,好酒好茶,十几个仆人供使唤,三四个妻妾在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仿佛巨型婴儿,生活乐无边。影视作品中展现的清代

  • 李渊并非长子,为何去能继承其父的爵位呢?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唐朝,李世民

    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们,应该了解,在封建朝代家族传承的事情上,都是传嫡长子。如果不是嫡长子继承家业,必要经过一番争斗才能获得祖业。比如距离我们比较近的封建王朝清朝时期,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局面相当惨烈,最后以皇四子胜出继承清朝大业,成为雍正皇帝。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唐朝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

  • 清朝宫女为什么最怕伺候主子睡觉?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清朝宫女为什么最怕伺候主子睡觉?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我们经常能通过电视剧里面的很多镜头,看到清宫中的宫女个个打扮漂亮,稳稳的走在宫廷的过道中,每个都是微微低头,一副百依百顺的样子,随时听命于主子。在民间的人们都以为宫女是一个非常无忧无虑的存在,其实不是的,宫女经常都十分苦恼,虽然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