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李愔:唐太宗李世民第六子,常无故殴打官员,打猎不知收敛

李愔:唐太宗李世民第六子,常无故殴打官员,打猎不知收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049 更新时间:2024/2/8 20:13:44

李愔(?—667年),唐朝宗室,唐太宗李世民第六子,母隋炀帝杨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初封梁王,授襄州刺史。广制封建时,改封蜀王,转益州都督。贞观十三年(639年),赐实封八百户,授岐州刺史。李愔时常无故殴打官员,打猎不知收敛,多次非法,在太宗朝与高宗朝数度被贬官作为惩罚。永徽四年(653年),因吴王李恪同母弟之故而被连坐,废为庶人,流放巴州;不久之后又被改封涪陵王。乾封二年(667年),死于流放地。咸亨元年(670年),追赠蜀王,陪葬昭陵。

人物生平

出生时间

李愔具体的出生年月不祥,但是其生年的上下限可以判断。现已知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生于武德三年(620年),又根据唐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贞墓志所载其死于武后垂拱二年(688年),死时六十二岁可知,李贞生于武德七年(626年)。李愔是太宗第六子,故其乃李泰之弟,李贞之兄,其生年应在620年-626年之间。

李愔上还有一兄,即太宗第五子齐王李祐;下还有一弟,即太宗第七子蒋王李恽。

历宦多过

贞观五年(631年),李愔晋封梁王,与郯王、汉王、申王、晋王、江王、代王六王同封;贞观七年(633年),李愔被授于襄州刺史(治所在今湖北襄阳),之官情况不明;贞观十年(636年),太宗意欲广制封建,于是改封其为蜀王,授益州都督(治所在今四川成都),世袭并到任;贞观十一年(637年),太宗在洛阳时,改授李愔夏州都督(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红墩界白城子),但是未让他之官,而是让刘兰为其长史,代为出牧;李愔当时,亦应在洛阳陪驾。

贞观十三年(639年),太宗罢世袭诏,赐其实封八百户,授岐州刺史(治所在今陕西凤翔)。期间,李愔因游猎无度、殴打官员而被弹劾,太宗屡教,但其不思悔改,太宗于是发怒斥责:“禽兽经过调训,可以被人驯服;铁石经过冶炼雕琢,可以做成方圆的器具。而像李愔这样的人,还不如禽兽铁石啊!”削去李愔一半封邑及国官,贬为虢州刺史(治所在今河南灵宝)。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逝后,高宗即位,将其实封加满千户。

永徽冤祸

李愔在虢州,经常打猎,不避庄稼,百姓非常怨恨他。典军杨道整勒马劝谏,李愔拉住他而捶打,十分霸道。永徽元年(650年),李愔为御史大夫李乾祐弹劾,高宗对荆王李元景等说:“先帝栉风沐雨,平定四方,远近安宁,四方统一。上天降下灾祸,先帝突然弃我而去。朕继承大业,恐惧的好似用朽索御马,与诸王共忧患,为家为国。蜀王游猎没有节制,侵扰百姓,县令、典军,无罪被罚。阿谀奉承就高兴,违背意愿就发怒,这样做官,怎么共理百姓?历观古来诸王,如果能动遵礼度,则能福泽子孙;如果违反典章,则会很快被诛杀。李愔为司法部门所弹劾,朕我感到很羞辱。”于是贬李愔为黄州刺史(治所在今湖北黄冈)。唐高宗又召见杨道整慰劳勉励,拜为匡道府折冲都尉,赐绢五十匹。

永徽四年(653年),因"房遗爱谋反案“牵连到其同母亲兄吴王李恪,连坐,废为庶人,流放巴州(在今重庆境内)。联系显庆五年(659年)长孙无忌获罪,李恪被初次平反追封郁林王,李愔改封涪陵王亦在当年。但是其此后再无回到长安,直到乾封二年(667年),死于流配地巴州。

陪葬昭陵

咸亨元年(670年),唐朝廷恢复李愔的爵位和封地,赠益州大都督,让他陪葬昭陵,谥号“悼”。

昭陵蜀王愔碑,今已佚,根据著录文献《京兆金石录》、《宝刻从编》等,判断应为咸亨年间立碑。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李嚣: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生母为燕德妃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

    李嚣(?~632年),祖籍陇西成纪,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唐高宗李治异母弟,生母燕德妃。631年进封江王,翌年去世,谥号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李嚣,祖籍陇西成纪,生年不详,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唐高宗李治异母弟,生母燕德妃。631年,李嚣进封江王,632年去世,谥

  • 李祐: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谋反失败后被废为庶人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李祐(?—643年),字为辅,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 ,母为阴妃。武德八年,封为宜阳王。玄武门之变后,封为楚王。贞观二年,授幽州都督、燕王。贞观十年,封齐州都督、齐王。贞观十七年(643年),举兵谋反,事败被擒,废为庶人,赐死于内侍省,以国公之礼入葬。下面小编

  • 李续:纪王李慎长子,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

    李续(?~689年),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之孙,纪王李慎长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父亲李慎七子,李续与李秀最知名。李续为东平郡王,历和州刺史,迁徐州刺史,早薨,赠银青光禄大夫,宗正少卿,弟弟多为武后所杀。师从大儒王元感,

  • 曹操已然决定处决吕布,为何还多此一举问了身旁的刘备?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曹操,刘备

    吕布,作为三国时期第一武将,其武力超群,骁勇善战,更是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勇。当然,也正是因为吕布如此勇武,三国时期诸多诸侯王储纷纷想将吕布招致麾下为自己效力,然而当吕布不听陈宫之言在下沛落入曹操之手时,曹操当时决心除掉这位三国第一猛将,以绝后患,这里面的个中缘由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下面小编就为大家

  • 俗话说“成王败寇”,后人为什么更喜欢刘备而不是曹操?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刘备,曹操

    人们常说的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其实并不是说势均力敌,其中曹操统一了北方大片的土地,占据了中原腹地,名副其实的中原霸主,而刘备仅有的不过是四川及周边的少数地区,刘备在政治上是远远比不上曹操的,俗话说“成王败寇”那为什么后人更喜欢刘备而不是曹操呢?甚至后人唾骂曹操为窃国贼,奸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曹操对关羽的态度很好,但孙权为何却非要杀死关羽?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曹操,关羽

    关羽第一次当俘虏是被曹操生擒,但是曹操对关羽的态度却是很好,他对关羽采取了重赏的方式,而且明知在关羽要离开自己投奔自己的敌人的时候,却还是对他抱有宽容的态度。第二次关羽落到了孙权的手中,在逃亡中的关羽被抓,吴军主将潘璋也是当即就将关羽父子斩首了,因为这是孙权的命令。那么这就不禁让人发出疑问,为什么曹

  • 三国时期的君主,其实手里都有怎样属于自己的特种部队?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三国,特种部队

    三国时期的君主,其实手里都有一支属于自己的特种部队,比如说刘备的白眊兵、无当飞军,孙权的锦帆营、解烦兵,当然还有曹操的虎豹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身处乱世,如果手底下没有一支完全嫡系的部队,那是很难生存下去的。为此这些君主都会把手里的精兵强将选拔到这支部队当中,使得这支部队

  • 曹操不是一个奸贼吗?荀彧怎么会离开袁绍来为他效力?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曹操,荀彧

    曹操的形象很大程度上被三国演义和影视作品所污名化,很多耳熟能详的典故其实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比如“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在正史上,曹操阵营的人根本没有说过这话,曹操阵营的毛玠说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意思就是:侍奉天子以讨伐不忠心的臣子,这明摆着就是站在天子的角度看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曹植和曹丕是十分有才华的,曹操为何对曹冲这么喜爱?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曹操,曹冲

    曹操曾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出要立曹冲为嗣的的想法。曹操的另外两个儿子,其中曹丕自幼能文能武,曹植文采超然。曹植和曹丕无疑是十分有才华的。优秀的孩子总是讨人喜欢。然而史料中却并没有记载曹冲在文韬武略方便的才华。曹冲没有出众的文韬武略,那为何又能深得曹操喜爱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徐庶作为刘备的第一任谋士,他为何没能跟随在刘备身边?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徐庶,刘备

    徐庶,作为刘备的第一任谋士,在《三国演义》里被刻画成足智多谋,忠于刘备的正面形象被广为传颂。在很多故事里,他也是三国弃剑从文的一个高大形象,他在年轻的时候喜欢舞剑,行侠仗义,为别人报仇而杀了人,后来遭到官府缉拿,被迫隐姓埋名,改成徐庶。他原来的名字叫徐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