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清政府为什么要用文字狱打压汉族知识分子?

清政府为什么要用文字狱打压汉族知识分子?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19 更新时间:2024/1/23 22:37:45

文字狱是指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狱事,中国许多朝代都有文字狱的记录,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字狱就是因文字缘故而造成的罪案,随着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而愈演愈烈。清代文字狱对法律带来了影响,并且主要是消极影响。从宏观上说,对法律的公正性带来了消极影响。这包括对罪刑法定原则与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原则的破坏。

从微观上看,清朝文学监狱损害了清朝司法权的公正,包括中央三法司和地方官员的司法权。我们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在分析一定时空下的历史现象的同时,也要从中脱身,在一定的高度上分析和批判制度和规律的不足和不足,以求取长补短。

一、清代文字狱的类型

1、官员

在文字狱案件中,也有官员因文字诗书等坐罪,其中不乏位高权重者。在程黎《秋水诗钞》案中,因王世凡与程黎有嫌隙,遂告诉赵永德其《秋水诗钞》为逆书。而赵认为可以趁机敲诈程一笔钱。然而程面对赵的威胁不为所动,赵遂将其告到官府。经查明,赵永德属于诬告。后续处理则不按照非常大狱文字狱的处理程序处理了。在黄检案中,黄检将其祖父黄廷桂与皇帝之间的奏疏刻印成书,并赠送给其

他地方官员。此举惹怒了皇帝,也使得朝廷上的其他官员人人自危,生怕自己有什么与此类似的言行惹怒了皇帝。由于黄检及其他做官的亲属认罪或者说交代情况的态度良好,皇帝心里的怒气得以平息,黄检与其亲属则以降职处理。尹家锉在编写家谱的过程中用了“宗庙”、“宗器”这样的字眼。而只有皇家才可称“宗”,一般人家都称“家庙”。此外,尹嘉锉将尹母的死亡称为“亮”,这又是犯了忌讳的。据《礼记》记载:帝王死亡称崩、诸侯为“亮”。到了唐代发展为,二品以上的官员死亡才可称亮。而此时的地方中央官员,嗅到了风向,出于各种目的,开始查抄尹氏的诗文,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文字之祸。《清代文字狱档》中记载:“经大学士等按律定拟,奏凌迟处死,”’但是因为尹家栓:“为父私情,姑从宽免。”于是尹嘉锉获得皇帝的加恩由凌迟处死之刑改为处绞立决。

2、平民

在丁文彬逆词案中,丁文彬写的《洪范春秋》等书籍中,又是登基为王,又有国号,年号,还有大肆封官拜爵的文辞。这在当时看来,确属“大逆不道”了。从丁文彬的供词中得知,他的书竟是什么上帝命其作之。他还在书中说:“蒙上帝时时迪,常在身旁说话,常人不能听到的。”’从此观之,也可确定丁文彬为精神病无疑。对“造作逆书”的丁文彬依“大逆”律,凌迟处死。其胞兄丁文耀因不察而斩首示众,并抄没全部家产,其侄丁士贤、丁士麟斩立决,后改为斩监侯。在王殉遣兄投递字帖案中,王殉王琦两兄弟投递词帖给当时的户部右侍郎兼国丈金简,被认为是妖书。经查明,王琦家中又有:古序、对联妄称仙笔,希图进呈,已属不安本分之人。军机大臣于敏中认为王氏兄弟是胆敢编写此等悖逆的书籍,实属可恶。这王殉应该按照造作妖书律这一律条拟斩。他的兄弟王琦替他上京进呈著作,即使没有与其弟共同编造该书,也说明他也不是安分的人,应当发往乌鲁木齐给兵丁为奴。

二、清朝文字狱产生的表现

1、查缴禁书

清朝统治者虽然通过发动一系列的文字狱来维护其统治,让汉族人民绝对臣服,不得有一词半语的不满,但明朝一些野史仍存在民间,这些野史使统治者不得不顾虑重重。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全国献书活动进入高潮,当大批图书集中到北京之时,乾隆皇帝才暴露了他的寓禁书于征的真实意图。随后他又连下谕旨,严令各省把查缴禁书放在访求遗书的首要地位。与此同时又责令“四库全书馆”将各省进到之书详细检查,发现有触及禁忌的书文,即行撤出销毁。乾隆皇帝在没有物证的情况之下,重治彭家屏,他的用意是很明显的了,这就是要杀一儆百,震慑汉族臣民。这样彭家屏的冤狱还是最终了结。

一潭死水激起的几轮微澜渐渐平息下来,但乾隆皇帝在处死了彭家屏之后却并没有感到宽慰,依然留存于民间的明末野史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觉。此后他又策划发动一系列文字狱使有可能碍于清廷统治的书籍统统销毁。乾隆围绕《四库全书》的纂修,一系列禁书上谕与禁缴命令,将禁书与《四库全书》编纂连成一体。《四库全书》修好后,进行重检时,又焚毁了若干书籍。乾隆编纂《四库全书》的目的昭然若揭,并不是对中国文化进行的全面总结,而是将不利清朝的书籍焚毁。修书是手段,禁书才是目的,从而构成了清廷禁书的另一特征。

2、制造恐怖气氛

康熙雍正主要打击对象是具有反清思想的士大夫或政治上的反对

势力,获罪的多是官吏和上层知识分子。乾隆年间,文狱是为了迎风捉影,加上不必要的罪名。大多数罪犯是低级知识分子。乾隆只是想在知识分子中制造一种恐怖的气氛,展示皇帝的生死大权。那个时候,背诵诗歌和作文,很容易被指责无谓的罪名,被牵连进文学牢狱。皇帝这种牵强附会主要因为清朝以异族入主中原,他们知道汉士人有反抗情绪,当他们看到比较敏感的字如“明”、“清”就会联想发动文字狱,主要想让汉族士人打消这一念头,造成恐怖气愤,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三、清朝文字狱产生剖析

1、清朝加强中央集权

清朝入关后,一方面进行了武力斗争,镇压农民的起义和南明的反

抗势力,统一了全国;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将如何统治中国这个问题。清初顺治时期,沿袭明制,仍以内阁作为政府的中枢机构,内阁的最高长官是大学士,但实际上内阁的实权远不及明朝。内阁由皇太极的文馆及内三院演变而来,职能只是负责起草,传达诏令,代批拟旨等,实际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由于清初内阁并没有实权,而当时只有一个中枢辅政机构严重威胁着皇权,那就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由于政治部部长会议的成员大多由满族人组成,实权始终掌握在满族贵族手中。一些满族贵族经常通过政治国王和大臣的会议来压制皇权。因此,在清初,大臣专横的情况屡见不鲜。

2、满族统治者为了震慑汉族的文人士子

满族统治者对汉人非常警惕,对他们心存疑虑,唯恐他们再次造反。在清朝建立之初,全国各地经常爆发反清斗争,迫使清朝统治者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思想控制,阻止汉人发动另一场抵抗斗争。到乾隆朝更发展到了病态的猜忌和恐惧,必欲彻底剪除汉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节而后快。纵观清朝文字狱史,属于留恋前明反对满清的案子,的确不少,然而更多的则是统治者蓄意罗织的,牵强附会,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的结果。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借此来震慑汉族的文人士子,让他们俯首听命,安分守己,不要和满人对抗,其中,函可的《变记》案就是最早因民族矛盾这一原因而产生的,而后来的吕留良案则是最为典型。

结语

清朝文字狱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多种原因交错发展而成的,是封建专制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上,清朝这一少数民族为了维护其统治加强思想控制,而使用文字狱这一手段,而当时的少数汉人为了个人利益而互相告讦是清朝文字狱产生的人为因素,导致文字狱愈演愈烈。

标签: 历史文字狱清朝

更多文章

  • 高顺是个能征善战的大将,曹操为何不降反而要杀掉他?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高顺,曹操

    曾经高顺也曾常常规劝吕布说:“凡家破亡国的人,不是因为他没有忠臣明智的部下,而是担心他们不被重用啊。将军做事情,不肯慎重考虑,所以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失误,不论说话还是做事都会有一些小差错。失误的事情发生一次就好了何必要发生多次呢?”虽然吕布知道高顺是忠心自己的,可是吕布并没有因此而重用高顺。后来

  • 蜀汉灭亡后就剩下东吴面对曹魏了 东吴是怎么夹缝求生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东吴,蜀汉

    还不了解:东吴和曹魏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灭亡之后,东吴是如何单打独斗,对付魏国以及西晋的?正所谓唇亡齿寒,在蜀汉没有灭国的时候,东吴尚且可以和蜀汉联合起来抵抗曹魏,可是等到蜀汉灭国之后,东吴就彻底变成单打独斗了,面对强大的曹魏,东吴是如何夹缝求生的呢?不仅和曹魏斗

  • 明朝的盔甲为什么这么厉害?是盔甲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明朝,盔甲

    明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朝代,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古代武术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包括“器斗”、“拳”、“骑射”等丰富多彩的武术,与中国古代军事相融合,依靠盔甲,代代相传,甚至蓬勃发

  • 现代研究表明怎么拒绝蚊子?哪些人又是蚊子的青睐对象?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现代,蚊子

    蚊子会靠嗅觉、视觉和温度感应来寻找“猎物”。所以:①身上气味明显;②穿了遮光效果最好的黑色衣服;③散发大量温暖的二氧化碳(运动后、孕期、儿童等),就会成为蚊子的目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蚊子的青睐对象:排出二氧化碳多的人;爱喝酒的人;流汗多的人;穿深色衣服的人;奶味重的

  • 茶在有悠久的历史,那么潮汕工夫茶有怎样的饮茶文化?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中国,工夫茶

    潮汕人不可一日无茶,所以潮人平时待客,第一件事便是泡茶。婚、丧、喜、庆,无一离得开茶,如过去结婚之曰,就有新娘向长辈下跪捧茶的仪式。有亲人自海外归来,家中媳妇及下辈,如第一次见,也要得行“跪茶”之礼。至于丧事,如其娘家长辈到来,晚辈媳妇也要捧甜茶叩跪行礼,然后才议事。祭祀拜神,也要“清茶三杯”等等。

  • 历史上敬事房诞生于何时?主要是做什么的?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敬事房,清朝

    时候的各个朝代都会有一些让人费解的机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敬事房成立具有全面性的系统,怎么服侍皇帝侍寝,怎么保护皇帝。都罗列出条条框框,和一些规矩,以备日后皇子出身作为凭证。据史书记载,敬事房乃是清朝时期建立的机构,是当时的皇宫主要的机构之一。隶属内务府,由于后宫嫔妃众多,主要就是安

  • 纵观三国大小战役无数,“火攻”为何总是不离左右?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三国,火攻

    古人云:玩火者必自焚。火,是上苍的恩赐,也是神灵的象征,只可供奉,不可亵渎。如果用得恰当,它就是文明的使者,反之,则是野蛮的破坏。若是用于战场杀伐,成为逞强斗狠的工具,那就必定是人类的灾难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来天命不可违,古人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之所以《孙子兵法》十三

  • 明朝豹房能成为女人的噩梦 这个地方到底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明朝,豹房

    明代皇帝沉迷的“豹房”,究竟是什么?为何它是女人们的噩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豹房,顾名思义就是豹子的房间,但是朱厚照的豹房却非常不一般,除了豹子之外,里边还有大量的美女以及很多的俊美男子,密室数量非常多,而且这个地方非常偏僻,每天闹得动静十分

  • 明朝的灭亡到底跟清朝有没有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朝的灭亡到底跟清朝有没有关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很多伙伴会根据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一般都是后面的朝代推翻前面的朝代。其实并不完全是。就比如说明朝,明朝的灭亡,其实跟吴三桂和清朝都无关。为什么要提到吴三桂呢?因为有个说法,说是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所以才导致清军灭了明军。其实并不是,在吴

  • 东吴皇权在交接的时候 孙皓是怎么坐上皇帝的位置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三国,东吴

    对孙皓皇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东吴的皇权更替,说一说孙皓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先说简单孙皓,孙皓是孙权的孙子,孙权第三子孙和的儿子。交代孙皓的称帝需要交代一下东吴皇权的交接。孙皓吴大帝孙权有七个儿子,长子是孙登,次子是孙虑,这两个儿子生母不详。很可能是生母的身份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