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东吴皇权在交接的时候 孙皓是怎么坐上皇帝的位置的

东吴皇权在交接的时候 孙皓是怎么坐上皇帝的位置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815 更新时间:2023/12/17 16:54:49

对孙皓皇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东吴的皇权更替,说一说孙皓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先说简单孙皓,孙皓是孙权的孙子,孙权第三子孙和的儿子。交代孙皓的称帝需要交代一下东吴皇权的交接。

孙皓

吴大帝孙权有七个儿子,长子是孙登,次子是孙虑,这两个儿子生母不详。很可能是生母的身份太低,还有可能早死,所以史书没有记载。

二子生母出身虽然不高,但孙权非常器重这两个儿子,尤其是长子孙登。孙权把这两个孩子交给正受宠的第二个夫人(也即自己亲姑姑的孙女)徐夫人抚养。

孙登本人很上进,孙权也是刻意把孙登当接班人抚养,许多功绩子嗣都选为孙登侍读,比如诸葛瑾之子诸葛恪、顾雍之孙顾谭、陈武之子陈表。

孙登

公元229年孙权登基当皇帝后,很快就立孙登当了太子。按照正常的轨迹,孙权百年之后应该是孙登接班。但很惋惜孙登在公元241年就病逝了。次子孙虑死得更早,死于公元232年。

因为孙登和孙权的第三子孙和感情比较好,孙登临死之前向孙权建议孙和接替太子的位置。

孙和是孙权的另外一个夫人(琅琊)王夫人所生(注:孙权有两个王夫人,为了有所差别,故标注祖籍)。王夫人给孙权生了两个儿子,分别是三子孙和和四子孙霸

孙和

孙权虽然立了孙和当太子,但对孙霸的待遇和孙和等同,这就让孙霸有了想法,也想争太子之位。朝中大臣也争相站队,史书称之为“南鲁之争”。甚至功高有些镇主的陆逊也参与到其中。陆逊给孙权上书,希望确定太子的稳固地位,嫡庶差别对待。这本是好意,因陆逊的亲戚子弟大多站队太子一边,再加上全公主的诬陷(孙权第三个最受宠爱的夫人步夫人之女。注:步夫人无子,只有两个女儿。)陆逊被逼死,“南鲁之争”以太子孙和被废,四子孙霸被处死而结束。

孙霸

另外孙权还有五子孙霸,袁夫人(也即袁术的女儿)所生,六子孙休,南阳王夫人所生。(这两个人一会再说)

“南鲁之争”发生在孙权晚年(公元250年),内耗极其严重,最小的儿子孙亮成了受益者,孙和被废,孙霸被处死,很多大臣被杀。孙权的小儿子孙亮(孙权的皇后潘夫人所生,潘夫人因对宫女太严苛,生病之际被宫女勒死)就成了太子。公元252年孙权病逝,托孤东吴大臣诸葛恪和孙峻,10岁的幼子孙亮就成了东吴的第二任皇帝。

诸葛恪

诸葛恪当年是太子孙登的侍读,孙和和孙登关系不错,除了这层关系,诸葛恪还是孙和的正妃张妃的舅舅,诸葛恪在言语间曾流露出要拥立废太子孙和的意思。再加上诸葛恪大权在握,引起了另外一个托孤大臣孙峻的猜忌,公元253年他利用吴主孙亮除掉了诸葛恪,废太子孙和也被逼迫自尽,张妃也追随自尽。孙峻除掉诸葛恪后升任丞相大将军。

孙峻也不是外人,他是孙坚从弟孙静的曾孙。孙静有五个儿子,分别是孙暠、孙瑜、孙皎、孙奂、孙谦。长子孙暠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孙绰、孙超、孙恭。孙恭的儿子就是这个孙峻。一会我们要提到的孙綝是孙绰的儿子。

孙峻

孙峻掌权期间内部争斗不断,再加上魏吴两国战争不断,孙峻心力交瘁,不久(公元256年)病故,职位由堂弟孙綝接替。孙綝掌权期间除掉了大司马滕胤,骠骑将军吕据,孙綝本人嗜杀成性,已亲政的吴主孙亮(公元257年亲政)与孙綝矛盾逐渐激化。

公元258年孙綝发动政变废掉孙亮,将其贬为会稽王,立孙权的六子孙休继承皇位。260年孙亮再次被贬为侯官侯,上任途中自杀(一说是被毒杀)。

孙綝

孙休继位后,孙綝因拥立之功进位丞相,一时权倾中外。很快吴主孙休于公元259年与丁奉、张布合谋设计将孙綝捕杀。孙峻和孙綝也因此被孙家除名,更名故峻、故綝。

吴帝孙休在蜀国灭亡(公元263年)第二年,因忧虑成疾,很快亡故。十岁的太子孙wan(上雨下单,很遗憾打不出这个字)继位,濮阳兴和张布成了托孤大臣。二人考虑到晋国赋予的压力太大,幼帝很难支撑,于是废掉孙wan,拥立孙休侄子,也就是孙和的儿子孙皓为帝。东吴皇位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孙和这一支。

孙休

孙皓一开始还算是个英主,也实施过一些明政。也许是皇权稳固原形毕露,也许是觉得怎么努力也干不过晋国,选择破罐破摔。总之孙皓很快就堕落了,他开始沉溺酒色,专于杀戮。濮阳兴和张布也被杀死。(估计二人临死前肠子都要悔青了)。

公元270年,孙皓左夫人王氏去世,孙皓悲伤过度,数月不曾出门。民间传言孙皓已死,孙奋(孙权五子)孙奉(孙策孙)有一人可能会当皇帝,孙皓听说后大怒,杀了孙奋和孙奉。

以上便是东吴孙家的关系!

标签: 历史三国东吴

更多文章

  • 都说“侠以武犯禁”,古代官府为何却对江湖人士放任不管?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江湖

    韩非子在《五蠹》中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在武侠小说中,韩非子的这段话可以说是被体现地淋漓尽致,那些江湖中人上者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中者为报家仇,忍辱负重;下者纯粹是为了争个武功高低,便视生命如草芥。可以说,他们都是在刀剑丛中讨生活,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都是在杀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茶在历史上很是悠久,在不同的场合有怎样的喝法?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茶,中国

    中国人素来爱喝茶,不管是独饮品味茶之香味,还是家里来客,倾心的招待。茶作为一种国人独有的喜爱饮品,以自己独有的特性,延续着茶文化和茶用途的发展。然而茶在我国历史上,已经很是悠久,要是追溯到起源,那么至少有几千年的历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国人爱茶不仅仅是因为茶是本土特产,因

  • 明朝时期的胡椒有多珍贵?为何后来胡椒的身价降级了?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胡椒,明朝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胡椒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提到胡椒,估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是我们现在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一种调味料了。胡椒,是一种舶来品。早在汉朝,随着丝绸之路的运输,胡椒进入了我国。后来,明朝海运贸易的发展,让胡椒在我国的进口数量也在增多。只不过,最开始胡椒在我国都是以一种名贵的药

  • 赵匡胤建立宋朝以后,他为何会对柴荣的子孙极为厚待?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赵匡胤,柴荣

    柴荣出生于公元921年,卒于公元959年,祖籍是邢州的柴家庄,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邢台市。柴荣从小在姑父家长大,年轻的时候还曾经跟随着商人行走在各个地区,也因此对国家社会的利弊有所了解和体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据史书记载柴荣相貌生的很是英武,比较擅长骑射等活动,对岐黄之类的

  • 告御状对于古代百姓而言,为何是一种艰难而痛苦的经历?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告御状,古代

    对于告御状我们大家也不陌生,现在很多古代的影视剧都会出现专门描写平民告御状的煽情镜头。明太祖朱元璋则规定,庶民的冤情,可直接向皇帝反映,官员不得阻拦。清初,勤政的康熙多次深入民间,探访民间,民众告御状的机会自然不少,但这样体察民情的皇帝毕竟不多,因此,告御状对民众而言,大多是一种艰难而痛苦的经历。下

  • 金朝著名大将郭虾蟆有什么法宝?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金朝

    金朝著名大将郭虾蟆有什么法宝?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金朝有一个著名的大将军,名字比较奇怪,叫做郭虾蟆(hámà),他们的家族世代都是都是保家卫国的射手将军。早年他的哥哥在宣宗在位时立下了军功,成了刺史,他跟着哥哥一起当了兵,也立下了许许多多的战绩,后来哀宗即位,他便得到了重用。一生为金

  • 古代王朝强盛时能养多少兵马?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古代王朝强盛时能养多少兵马?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春秋时期孙子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支军队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强盛与衰弱。当你强大时,如果你没有相应的军事实力,那么你在周围人眼中就是一只良好的肥猪,只要别人动动刀子,就可以把你辛苦积攒的东西全部偷走。而

  • 历史上的朱国治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真的有电视剧那么大义凛然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清朝,朱国治

    还不了解:清代朱国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王朝中的朱国治,真实的他被火箭提拔,但并非剧中视死如归!朱国治,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673年12月28日)。他世居抚顺,大约在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军袭破抚顺时被掳入包衣籍。一、江宁巡抚的朱国

  • 南宋第一预言家是谁?竟说出金朝灭亡时间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南宋

    南宋第一预言家是谁?竟说出金朝灭亡时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中国古代有许多厉害的预言家,他们能够准确说是朝代的更迭,让后人觉得非常惊讶,比如说唐朝人李淳风、袁天罡所写的《推背图》,就充满了神秘感。南宋时期也出现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预言家,他居然说出了金朝的灭亡时间,更是指出了南宋将来面临

  • 在古代有假死药存在吗?那么“假死”又是一种什么状态?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假死药

    我们在影视剧中常常看到一些假死片段,人服下一种特制的药后,就脉息全无像死了一样,但过几天从坟墓里挖出来,却可以死而复生,今天趣历史就来揭秘世上到底有没有假死药!先来看几个影视剧里经典的场景:1、估计大家最早知道“假死药”一词的可能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当时朱丽叶为了逃婚而喝了神父给的“假死药”,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