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退休制度是什么样的 古人一般到多少岁才能退休

古代退休制度是什么样的 古人一般到多少岁才能退休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416 更新时间:2023/12/18 4:19:17

古代的官员,他们的退休制度又是怎样的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我们常可以在电视剧可以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大臣会在奏章上呈:“乞骸骨”,这也是告老还乡的意思,是古代官吏提前退休的一种制度。那么古代官员什么时候能退休,这种退休制度又是怎么样的呢?

《礼记·曲礼》做了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事”。要了解,如果是现代规定七十岁退休我们都享受不了几年,更况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那会能活到这个岁数的人是极少极少的。能我们还是没有啥概念,苏东坡那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咱都能耳熟能详吧,自称老夫的他,当时也就“38岁”,在我们现代角度来讲还属于正值壮年。

关于最早记录“退休”一词的献,是韩愈发明的:《复志赋序》·韩愈:“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到了后来,“退休”一词得到了后人的传承和应用,几百年后的代也认可了这个“退休”。

汉代退休条件苛刻岁数硬性要求要达到七十岁。官职要求:达到年薪两千石以上的官员级别,即汉代的“太守”以上。待遇是退休后可以领取任职期间的30%作为退休养老金。

唐代实行区别化退休工资待遇。功臣元勋属于第一级别,经过皇帝特批的可以享受100%的任职俸禄作为退休金,退休前后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权位;五品官员以上的退休官员给“半俸”,也就是在职期间50%的薪水;六品官员以下没有退休金,会赋予一定的土地作为补偿。

宋代时期等同于将官员们养起来,跟我们现代退休制度有的一拼,而且为了鼓励退休,官员退休时候都晋升一级,并且有参与朝政的权利。所以毗邻汴京的“洛阳”成为了高官扎堆、豪宅林立之地。

到了明清两朝,大概是觉得七十岁退休的年纪实在有些苛刻,便出现了人性化的一面:将退休年纪下降到了六十岁。清代军官退休卡得很严,考虑到中低级军官需要耗费更多体力和精力,为了避免在战场吃亏,就规定了提前退休。清代规定,“参将为54岁,都司守备48岁,千总、把总45岁”。

都了解明代开国皇帝草根出身,所以对官员都特别抠,不仅“百官俸禄之薄”,正常情况下连“退休金”也不给,经过调查鉴定退休官员家里实在太穷的话,才勉强给个“养老补贴”。虽然工资低,却也有些特权:免除退休官员的赋税和徭役。

在古代,官员们能够熬到“退休”实属幸事,官员退休必须主动申请,而是否能够真的退休还是皇帝说了算。也就意味着大臣们一旦做了官,便失去了人身自由,比如宋代被倚重的敏中、孙固等老臣,都是七十岁以后不被准许退休,年迈死在任职期间。这些看似简单的退休问题,其实关乎着整个国运,也浓缩了很多兴衰教训。

标签: 历史古代官员

更多文章

  • 为了维护管理好社会秩序,唐朝是怎么做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秩序,唐朝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在观看《长安十二时辰》这部电视剧的过程中,却又让人想起了一个问题,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是怎么维护社会治安管理的呢?而这部电视剧所讲述的,正是唐朝时期,下面便简要地讲述一下,究竟唐朝时是怎么做好社会治安的维护管理的,说出来你

  • 秦始皇与顺治帝有哪些相似之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古代,秦朝

    秦始皇与顺治帝有哪些相似之处?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秦始皇与顺治帝在职场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个人都是年幼时出乎意料地继承帝位;两个人在亲政之前,朝中大权都掌握在辅政大臣手里;吕不韦和多尔衮这两个辅政大臣都和两个幼主的母亲有染;吕不韦和多尔衮这两个辅政大臣都落下了可悲的

  • 萧子真:齐武帝萧赜第九子,年仅18岁就被杀害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萧子真(476年-494年11月10日),字云仙,南朝齐宗室大臣,齐高帝萧道成之孙,齐武帝萧赜第九子。生母周淑仪。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元四年六月丙申(482年7月14日),封为建安王,在武帝、郁林王、海陵恭王、明帝四朝历任南琅琊太守、彭城太守、南豫州刺史、宣城太守

  • 萧子隆:齐武帝萧赜第八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萧子隆(474年-494年10月26日),字云兴,南齐宗室、大臣,齐武帝萧赜第八子,母为王淑仪。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元元年(479年),齐高帝践祚,封为枝江县公,之后改封随王,萧子隆在武帝、郁林王、海陵恭王三朝历任南琅琊太守、彭城太守、江州刺史、会稽太守、荆州刺史

  • 将相和成了一种美谈,那么蔺相如和廉颇的关系究竟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蔺相如,廉颇

    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这两个成语大家应该都十分熟悉,这两个成语背后的典故都有着同一个主人公,这个人就是蔺相如。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上卿,也是著名的外交家。他曾和廉颇发生一些隔阂,但蔺相如为了保住大局,其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最后廉颇身披荆棘前来道歉,两人就此成为刎颈之交。那在历史上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的

  • 古代皇帝担心自己戴绿帽子 皇帝为什么不把太监全部换成宫女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皇帝,后宫

    还不了解:古代后宫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为什么会有太监?皇帝担心戴绿帽,全部用宫女不是更好吗?太监在古代又被称作“宦官”,它指的是被人为阉割后非男非女的特殊群体,在我国古代宦官一般作为皇帝的秘书、后宫的佣人;而在古埃及宦官则被作为侍奉神灵、服务法老的祭司……宦官作为

  • 萧子响:齐武帝萧赜第四子,他为何被萧顺之缢杀?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萧子响(469年-490年9月26日),字云音,南齐宗室、大臣,齐武帝萧赜第四子,母为张淑妃。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因叔父豫章王萧嶷无子,故出继萧嶷,立为世子。齐武帝践祚,历任南彭城太守、临淮太守、豫州刺史。永明六年三月己亥(488年4月16日),有司奏请让萧子响

  • 萧子卿:齐武帝萧赜第三子,他为何受到齐武帝的责骂?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萧子卿(468年-494年),字云长,南齐宗室大臣,齐武帝萧赜第三子,母为张淑妃。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元元年(479年),齐高帝践祚,南齐建立,封为临汝县公,任职郢州刺史,任职郢州当月,封为庐陵王。永明元年九月己卯(483年10月20日),历任荆州刺史、南豫州刺史

  • 古代圣旨能够号令百官 古人为何没有伪造圣旨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古代,圣旨

    对古代伪造圣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啥古代圣旨可以号令百官,却没人敢做仿制圣旨?大家都了解在古代社会当中,皇帝就是最至高无上的存在,只要是皇帝颁布的圣旨没有任何人可以违背,圣旨可以号令全天下的人,因此也让很多人觉得比较疑惑,为啥古代甚至可以号令百官,却没人敢做仿制的圣旨

  • 辛弃疾曾率50名勇士闯入地方阵营,最后结局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辛弃疾,南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的杰出代表,也是一位“文能提笔安天下 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物。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辛弃疾,许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与苏轼并称为“苏辛”。其实,辛弃疾不仅能文,还能带兵打仗。在北方与金兵的对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