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朱允炆作为一国皇帝,他为什么还是输给了朱棣这位藩王?

朱允炆作为一国皇帝,他为什么还是输给了朱棣这位藩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917 更新时间:2024/2/3 21:22:04

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会输给朱棣?确实是让人不太理解的。因为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朱允炆都不应该输给朱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允炆是皇帝,他的资源是全国性的,无论是粮草还是军队,他都非常充足。而朱棣只是一个地方性政权,而且当初朱元璋在制定藩王政策的时候,对藩王的职权还是进行了严格限定的。因为他其实也明白,藩王做大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他甚至规定了藩王们不能够同时进京,也不能够互相串门。如果谁要串门,那么就会被指责为勾结谋反。而且藩王到达京城汇报了事情,立刻就必须赶回去。由此可见,藩王的职权,以及它的实力都是非常小的。

事实上,当初朱棣本身就几乎没有什么军队,他为了能够和朱允炆打仗,甚至首先去夺取宁王朱权的队伍。从这些就可以看出,当时朱棣的实力确实是很小的。

有人可能会说,朱允炆之所以失败,是朱元璋给他留下的祸根。因为朱元璋把包括蓝玉在内的那些开国大将都给斩杀了,因此造成自己的将领不行。

而事实上,朱允炆无论是前期的将领耿炳文,还是后期的将领李景隆,作战能力都是不行的。正因为这些将领的能力不行,最后才会打败仗。

不过这其实并不是根本原因,因为所谓的将领行不行,都是在打仗中磨练出来的。包括朱元璋的将领徐达、常遇春、蓝玉等等,他们最初只是一般的老百姓,根本就没打过仗,为什么他们能够打赢?而李景隆虽然是将二代,但好歹知道打仗的一些道理。所以说起来,他们的起点是不可能比蓝玉、常遇春、徐达这些人低的。再说了,朱允炆的兵权和粮草都是很充足的,只要能够动员更多的人来进行打仗,要想灭掉朱棣并不困难。

在整个明朝时期,实际上地方藩王造反的情况并不少,但是没有一次能够成大事。唯一的一次,就是朱棣造反。

那么朱允炆为什么会输给朱棣呢?根本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我认为朱允炆之所以会输给朱棣,根本的原因是人心问题。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朱允炆打这场仗,是失去了人心的。

首先,朱允炆失去了藩王的拥戴。

没有藩王愿意支持朱允炆,一上台以后就开始削藩,连削了五个藩王。而且这些藩王们的结局都是非常悲惨的。这些藩王们其实都不是智障者,都明白,朱允炆就是想故意削藩,剥夺那些藩王的权利,而不是藩王们犯了什么大错误?

朱棣造反,实际上就是在给这些藩王们出头。对于藩王们来说,他们都会有这样一个认识。只有朱棣打赢了他,他们的权利才能够保得住。

所以,为什么宁王朱权的军队被朱棣夺去以后,朱权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反抗?就是因为朱权认为他和朱棣是站在同一条船上的。虽然朱棣把他的军队夺去了,但是将来只要朱棣打胜了,他就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反而如果跟着朱允炆,那么朱允炆最终一定会削掉自己头上。

其次,朱允炆失去了军队将领们的支持。

耿炳文、李景隆的部队为什么不能打仗?后来朱允炆换将以后也不能打仗?难道是因为明朝的军队战斗能力有这么差吗?其实并不是的,并不是明朝的军队战斗能力有多差,而是这些军队没有打仗的动力。

应该说,这是朱元璋留下来的后遗症。因为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他就大肆屠杀功臣。朱元璋杀功臣和刘邦杀功臣还不一样,刘邦杀功臣是那些功臣们确实拥兵自重要造反,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点被逼无奈的味道。但是朱允炆杀功臣明显可以看出是为杀而杀,因为那些功臣并没有足够多的值得被杀的理由。而朱元璋却依然愿意留住他们。朱元璋的这样做法,可以说对功臣们的信心动摇是很大的。打了败仗,固然得不到什么利益,打了胜仗,甚至连命也保不住。所以他们当然也就不愿意再打仗了。

第三,朱允炆得不到民间老百姓的支持。

为什么说朱允炆得不到民间老百姓的支持呢?因为当时朱棣的宣传工作做得非常好。朱棣宣传朱允炆身边有奸臣,他是“清君侧”。这一点,老百姓是非常支持的。古代社会,只要某个人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拥戴他的人,都会非常多。安禄山只是一个地方军阀,为什么会发展那么快?就是因为他打着要“清君侧”杀掉杨国忠这样一个旗号,所以他迅速就招揽了非常多的人马。而这些人马也帮助他,很快就打到了洛阳、长安。

标签: 历史朱允炆朱棣

更多文章

  • 如果抛开一切条件不论,蓝玉造反能打得过朱元璋吗?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蓝玉,朱元璋

    在1387年以前,蓝玉一直是跟着别人去打仗,比如跟随傅友德出征四川、跟随徐达出征漠北、跟随沐英出征西蕃,等等。虽然蓝玉征战无数,但蓝玉在1387年之前,根本就不没当过大军统帅,最多就是一个方面军司令。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387年的时候,蓝玉获得了独领大军的机会。这一年,朱

  • 司马元显: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孙,他为何会坐罪被杀?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司马元显(382年~402年),字朗君,东晋宗室、权臣,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孙,晋孝武帝司马曜之侄,会稽文孝王司马道子之子。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元显聪明好学,多有涉猎,志气果锐,其父受封会稽王时司马元显被立为会稽王世子。十六岁时,授侍中、征虏将军。以平定“王恭之乱

  • 司马道子:晋简文帝司马昱第七子,晚年沉溺于饮酒中无所事事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

    司马道子(364年~403年2月3日),字道子,东晋宗室、权臣。晋简文帝司马昱第七子,晋孝武帝司马曜同母弟,生母是李陵容。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抑谢兴马司马道子年轻时就以恬静寡欲而受谢安称许。咸安二年(372年)七月己未日(9月12日)受封琅邪王,食邑一万七千

  • 庾怿:晋康帝司马岳的舅父,曾试图毒杀江州刺史王允之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

    庾怿(293年-342年),字叔预,东晋外戚大臣,征西将军庾亮次弟,晋康帝司马岳的舅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名门,宽厚豁达。起家东海王司马冲功曹,历任暨阳县令、中军司马、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参与苏峻之乱的平定后,受封广饶县男,出任临川太守。支持庾亮北伐,担任辅国

  • 古人在面对炎炎夏日 古人吃怎么吃上夏天冰淇淋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古代,夏天

    对古代夏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在炎炎夏日,吃上凉爽的冰激凌的?时至暮春而立夏将近,现在天气逐渐炎热,虽说还未到最酷暑的时段,但个别地区的不少朋友已经提前馋上了那夏日最是清凉爽口的冰棍、冰激凌之类,该说是巧合还是文化的传承,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也在这时

  • 古代皇帝在选择御驾亲征的时候 古人为何往往都是以胜少败多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古代皇帝御驾亲征,为什么往往胜少败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争,是从古到今每个国家都会面临的事关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虽然说起来人人都了解“兵凶战危”,但国与国之间永无停歇的疆域土地之争、资源利益之争、乃至国家内部的皇位之争,都会引爆一场局部或大

  • 古代皇帝的龙袍是什么样的 龙袍就真的都是黄色吗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古代,皇帝,龙袍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龙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的龙袍到底什么样?难道都是印象中的那样吗?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权力至高无上。纵然个别王朝中后期出现权臣,但是他们也多是“挟天子而令诸侯”,用皇帝的权利来号令天下。无论个权臣有再高的权力,有再多的心机,也得在表

  • 古代太上皇,皇太后和皇帝都在世的话 究竟谁的权力更大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对古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和太上皇、皇太后并存的时候,谁更尊贵,权力更大?在中国古代王朝中,如果皇帝和太上皇、皇太后并存,那么谁的地位更高呢?皇帝既然权力最大,那么是否太上皇、皇太后都要向他下跪呢?中国古代的皇帝都会非常推崇孝道,就是传说中的以孝治天下,所以

  • 古代皇帝的龙袍不能水洗 皇帝穿臭了怎么办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还不了解:古代龙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的龙袍不能进行水洗,穿脏了怎么处理?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拥有很多特权,比如只有皇帝才能穿龙袍。龙袍的做工非常细致,龙袍的造价也非常高。那么如果龙袍发臭了怎么办?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

  • 古代王朝皇帝年号那么多 年号是怎么制定出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年号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的“年号”都是怎么制定出来的?2019年4月,日本公布了新的年号——令和。从此,日本进入了“令和时代”。“令和”一词,出自东汉张衡《归田赋》中的一句“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可见,日本人在制定年号时,也参考了源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