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人在面对炎炎夏日 古人吃怎么吃上夏天冰淇淋的

古人在面对炎炎夏日 古人吃怎么吃上夏天冰淇淋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38 更新时间:2024/1/20 2:37:55

对古代夏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在炎炎夏日,吃上凉爽的冰激凌的?

时至暮春而立夏将近,现在天气逐渐炎热,虽说还未到最酷暑的时段,但个别地区的不少朋友已经提前馋上了那夏日最是清凉爽口的冰棍、冰激凌之类,该说是巧合还是文化的传承,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也在这时候吃着他们的“冰激凌”——那种名为酥山的食物。

酥山,一种唐朝的冰激凌,一般由女子制作,说上来制作好像挺简单的,就是奶油盖冰沙,但实际上就光奶油的制作流程就挺繁杂的,而且这种食物一般是冬天做好了春天吃,如果放到夏天,基本上就化了,那一个冬天的劳动就白费了,当然有钱或者位高权重的人自然有办法,但人家那是钞能力,一般人学不得,所以要是在古代见到夏天吃冰激凌的,多半是个富家子弟,不能说家世显贵只能说是皇亲国戚。

何以见得呢?唐朝章怀太子墓“仕女图”和唐朝壁画“野宴图”中都有酥山的出现,在“仕女图”中,两个女子手捧酥山,而且那还不是一般的酥山,极有可能就是南宋诗人陆游说那种“红酥手”,怎么说呢,那侍女手捧的酥山,上面摆放着装饰物,插着花朵或者彩树,把那原本单调的酥山装饰得漂漂亮亮的,估计离红酥手也就差一个染色了,活生生的,这就是一整个上流社会的食物,下面怎么能这么奢侈嘛。

上流社会流传的高级食物,自然是少不了吃货诗人的评价的,特别是这东西又是那种又好看又好吃的类型,吃了留下美言的更不在少数了。杜甫当时吃酥山的时候人服务态度还挺好,估计人服务员态度也好,所以他在尝过这冰激凌后,留下一句“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泠然估计就光吃了,也没怎么注意,或者就干脆是人主人家请他吃的,他就只负责吃,然后说上两句“非固非絺,触皓齿而便消,虽珍膳芳鲜,而苏山奇绝”。

看看,你看看,这酥山一出没就是高级场所,不是高级餐厅呢,就是人家私人厨房,不过,说颜值和味道,那又是配得上的。当然啊,说这么半天酥山贵,也不是说普通人吃不起,只是说普通人哪有闲心吃这种麻烦的东西呢。

为什么说做酥山麻烦呢,前面也说了,酥山的基本配料就是酥和冰,其中酥是一种类似于奶油和黄油的奶制品,冰我国古代就有制冰手法,其中付出最多的成本是时间成本,毕竟说,这个东西要从冬天放到春天吃。

可,酥这玩意,可不是中原地带原本就有的啊,这玩意是从北方的游牧民族那传过来的,虽然在唐朝的时候,几乎人人胡化,对于这类东西是既会吃又会做了。

酥是奶油,一般来说是牛奶,也有可能是羊奶,在魏晋南北朝以前,由于文化原因,中原一带一直对奶制品不感冒,同时也不爱吃,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量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一股“胡风”席卷中原大地,首先被改变的就是生活方式。

不少少数民族虽然进入了中原地带,但他们的生活习惯仍然没有太大的改变,比如对于游牧的生活方式,进入中原地带后,他们仍然会吃牛羊肉,牛羊奶,当然,这些其实现在我们看来很正常,但有些甚至还保留着他们在草原上搭帐篷的习惯。

风气,是会慢慢感染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不断,虽然汉人仍在南方占据了巨大的优势,但此时的畜牧业,也因为战争的原因而一直处于发展状态,不少地区开始重视畜牧业。

这下好了,原本中原牛羊少,现在多起来了,而对处理牛羊这块特别有经验的少数民族又在旁边,不说要原本不会整这些的汉人突然开窍,就说人在旁边,耳濡目染之下,学会还是很简单的,特别祖先们自己也挺聪明的。

在西晋末年,人们已经开始生产奶制品,但此时的奶制品仍然不多,这跟我们畜牧业发展时间有关系,也跟我们的地理位置有关系,毕竟中原一带不是草原,而中原一带的人们也并未开始畜牧多少年,这些年的发展多半还是跟隔壁做邻居的游牧民族学的,虽然他们总搬家,但毕竟是邻居。

在少数民族不断地侵入黄河流域之后,我们的畜牧业一直处于发展状态,对于少数民族很多的生活方式我们也学会了不少,比如这酥,就是从他们身上学来的。

唐,胡风盛行,这酥也成了一种很常见的食品,当然说,还是只有有钱人才会去吃这玩意,毕竟这东西不是说谁都吃,谁都能吃,和牛奶一样的,吃多了是要拉肚子的,特别是古人们对于奶制品奇妙的做法,更让人怀疑吃了是不是要拉肚子拉上一宿睡不着觉。

当然,拉一宿是玩笑话,毕竟皇帝都能一天吃上十来次还不串稀,那肯定也有勇士可以敢于尝试他亲自指点的酥做的菜了。

酥山,其实就是文化交融的产物,人类在发展中总是在不断包容、不断创造,就包括唐敬宗,虽然他搞的清风饭稀奇古怪,而且让人怀疑是不是吃了就拉肚子,但他总是对文化有一种包容,同时还乐于去用这些已有的东西,去发展创新,让文化进一步的发展,社会进一步的发展。

放到现代同样是如此,在不同的环境下,我们接受别人的文化,接受别人的思想,充实自己,得到发,然后进步,然后创新,最终形成独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而不同的民族虽然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但最终我们的文化融合成了一块,就像马克思说的“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改变了人”,在整个古代中华民族未一统前,我们各自在不同的道上发展着属于自己的文明,最终我们交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它包容许多,同时又有属于它崭新而独特的内涵。

标签: 历史古代夏天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在选择御驾亲征的时候 古人为何往往都是以胜少败多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古代皇帝御驾亲征,为什么往往胜少败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争,是从古到今每个国家都会面临的事关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虽然说起来人人都了解“兵凶战危”,但国与国之间永无停歇的疆域土地之争、资源利益之争、乃至国家内部的皇位之争,都会引爆一场局部或大

  • 古代皇帝的龙袍是什么样的 龙袍就真的都是黄色吗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古代,皇帝,龙袍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龙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的龙袍到底什么样?难道都是印象中的那样吗?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权力至高无上。纵然个别王朝中后期出现权臣,但是他们也多是“挟天子而令诸侯”,用皇帝的权利来号令天下。无论个权臣有再高的权力,有再多的心机,也得在表

  • 古代太上皇,皇太后和皇帝都在世的话 究竟谁的权力更大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对古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和太上皇、皇太后并存的时候,谁更尊贵,权力更大?在中国古代王朝中,如果皇帝和太上皇、皇太后并存,那么谁的地位更高呢?皇帝既然权力最大,那么是否太上皇、皇太后都要向他下跪呢?中国古代的皇帝都会非常推崇孝道,就是传说中的以孝治天下,所以

  • 古代皇帝的龙袍不能水洗 皇帝穿臭了怎么办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还不了解:古代龙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的龙袍不能进行水洗,穿脏了怎么处理?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拥有很多特权,比如只有皇帝才能穿龙袍。龙袍的做工非常细致,龙袍的造价也非常高。那么如果龙袍发臭了怎么办?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

  • 古代王朝皇帝年号那么多 年号是怎么制定出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年号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的“年号”都是怎么制定出来的?2019年4月,日本公布了新的年号——令和。从此,日本进入了“令和时代”。“令和”一词,出自东汉张衡《归田赋》中的一句“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可见,日本人在制定年号时,也参考了源自中国

  • 却月阵的构成条件有多复杂?存在哪些局限性?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却月阵,刘裕

    却月阵是中国古代兵车战法中的一种战法。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八》记载,有宋武帝刘裕发明,以2000左右的精锐步兵大破北魏3万左右的精锐骑兵。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裕的军事思想非常丰富,为中国军事史做出过重大贡献。他不仅善于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还善于战术革新;不仅

  • 却月阵由刘裕发明,其形成时间是什么时候?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却月阵,刘裕

    却月阵是中国古代兵车战法中的一种战法。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八》记载,有宋武帝刘裕发明,以2000左右的精锐步兵大破北魏3万左右的精锐骑兵。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裕的军事思想非常丰富,为中国军事史做出过重大贡献。他不仅善于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还善于战术革新;不仅

  • 古代皇帝后宫中的美女那么多 皇帝都会垂青她们吗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妃子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和妃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宫廷里不止是嫔妃忙,连皇帝都很忙,一般人的身体根本扛不住。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侯门就是如此,宫门就更悲催了。历朝历代中,每年都有无数民间美女被选召入宫,这些女人将在红色的宫墙中

  • 唐宋八大家里谁的职位最大呢?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唐宋八大家里谁的职位最大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个称谓起源于明朝,很快就流传开来。这八个人分别是:唐朝的韩愈和柳宗元和宋朝的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和苏澈。他们都是文坛上的耀眼明星,但同时他们也都是官场中人。官场沉浮远比文坛起落要复杂得多,

  • 古代封禅到底是什么样的 皇帝为何要选择在泰山封禅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封禅

    对古代封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帝王为何要在泰山封禅?封禅实际就是一种祭祀活动,封就是祭天,禅就是祭地,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祭祀天地。既然只是祭祀天地,那么从理论上讲,皇帝不是经常搞这种活动吗?虽然经常搞,但在泰山搞这种祭祀活动却有着重大意义。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要先来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