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齐国在五国伐齐之后,为何却不像赵国那样恢复元气?

齐国在五国伐齐之后,为何却不像赵国那样恢复元气?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2474 更新时间:2023/12/12 3:21:38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消灭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国,一统六国,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束。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长平之战和五国伐齐,可以称之为重要的转折点。在五国伐齐之前,战国七雄呈现出秦国、齐国两强并立的格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不过,在五国伐齐之后,齐国就一直衰落下去了,不仅无所作为,也成为了秦灭六国中,难度最低的一个诸侯国。而就长平之战来说,同样改变了赵国的命运。在长平之战前,赵国的兵马实际上能够和秦国一较高下的。但是,在长平之战后,赵国却失去了和秦国争夺天下的资格。当然,在长平之战后,赵国依然是秦国一统天下的重要阻碍。那么,问题来了,长平之战后赵国能恢复元气,为何五国伐齐后,齐国却一直衰落呢?

首先,对于赵国来说,长平之战可谓重创,而就齐国来说,五国伐齐,同样是巨大的打击。但是,遭遇了类似的重创之后,赵国和齐国的表现却截然不同。就赵国来说,在长平之战损失45万大军之后,联合魏国和楚国打赢了邯郸之战,让秦国损失了20万大军。对于邯郸之战的失利,直接推迟了秦国一统天下的进程。并且,在战国后期,李牧又多次率军击退了秦国的进攻,这意味着长平之战虽然重创了赵国,却没有让赵国一直衰落下去,也即赵国恢复了元气。

与此相对应的是,五国伐齐之后,虽然齐国成功复国,却在战国时期失去了存在感,不管是合纵攻秦之战,还是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战役,基本上都没有齐国的身影了。更为关键的是,在秦灭六国之战中,其他五国几乎都是全力抵抗,唯有齐国不战而降。对此,在笔者看来,长平之战后赵国能恢复元气,五国伐齐后齐国却一直衰落,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长平之战虽然让赵国受到了重创,但是,这场战役基本上爆发于赵国的疆域之外,也即在原先韩国的上党郡一带。而就五国伐齐来说,则让齐国损失了70多座城池,只剩下即墨和莒这两座城池没有被乐毅率领的燕军占据。

在五国伐齐时,五国联军先是济西之战中重创齐国大军,等到齐国主力被消灭之后,燕国大军在乐毅指挥下单独追击败逃之敌,一直追到齐国都城临淄。齐湣王见临淄孤城难守,就逃跑到莒邑并据城固守。乐毅单独留下来带兵巡行占领的地方,齐国各城邑都据城坚守不肯投降。乐毅集中力量攻击临淄,拿下临淄后,把齐国的珍宝财物以及宗庙祭祀的器物全部夺取过来并把它们运到燕国去。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

对此,在笔者看来,因为疆域基本上都被燕国占据了,这导致齐国的财富也被燕国洗劫一空。而这,显然是田单复国之后,齐国依然无法恢复元气的重要原因。对于齐国临淄等城池的珍宝,无疑是齐国数百年来积累的,可是这些珍宝财富,都被乐毅夺取了,并运到了燕国。在此基础上,齐国复国之后,因为财富上的匮乏,自然难以重建一支精锐的部队,也就难以继续和战国七雄的其他诸侯国争霸了。而就赵国来说,长平之战并没有让赵国本土被秦国攻占,这显然是赵国可以恢复元气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长平之战后,赵国依然人才济济,可是,就齐国来说,却面临着人才匮乏的问题,这是二者命运走向不同的重要原因。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赵孝成王六年元月,秦聚兵约五十万人,分兵三路,左路司马梗率军进攻赵之太原,取之,以牵制赵北方主力使不得南下;右路约十万增兵南阳,以拒魏楚联军;中路军约三十万人,直取赵之邯郸。七、八月间,赵之武安、皮牢,两座赵都唯一可依赖的战略屏障被秦攻破。次年十月秦围邯郸。

在邯郸之战中,赵孝成王重用廉颇等人,而平原君赵胜则向魏国和楚国求援。在赵国、魏国、楚国三国联合之下,最终打赢了邯郸之战。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长平之战中被赵括取代的廉颇,被赵王重新任用相国并封为信平君,于赵孝成王十五年破燕军;十六年围燕都;二十一年取魏繁阳。在廉颇离开赵国之后,赵国还拥有庞煖、李牧、司马尚等名将。其中,庞煖组织了最后一次合纵攻秦之战,而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则在宜安之战等战役中重创秦国大军。

最后,因此,在笔者看来,长平之战后,赵国君臣齐心协力,不仅避免了被秦国立即消灭的命运,还成为秦国一统六国道路上的重要阻碍。而就齐国来说,则在五国伐齐后失去了声音。公元前279年,燕昭王逝世,燕惠王继位,田单使用反间计,使得乐毅被废除职务,燕惠王改派骑劫代替乐毅为将领,乐毅被迫出奔赵国。田单组织反攻,以“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三月而复国。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抗衡。因此,对于田单这位名将,显然应该受到齐国君主的重用。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因为受到齐国君主的猜忌,田单最终离开了齐国,投奔到了赵国。而在失去田单这位名将之后,齐国的衰落可谓难以挽回了。

公元前265年,齐襄王死后由其子田建即位,由母亲君王后辅政。公元前249年,君王后逝世后,王后的族弟后胜执掌大权。后胜为人贪婪,在秦国不断贿赂之下,齐王建听信了后胜的主张,对其余五国袖手旁观,也不加强战争的准备。在此基础上,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在灭亡韩、赵、魏、楚、燕五国之后,以齐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由,命王贲率领秦军伐齐,齐军面对秦军突然从北面来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齐王建出城投降,齐国灭亡。同年,秦国一统天下,在齐地设置齐郡和琅邪郡。

标签: 历史齐国赵国

更多文章

  • 廉颇被挖到了楚国之后,他为何没能在楚国建功立业?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廉颇,楚国

    说起廉颇,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赵国的一员大将。之后廉颇与乐乘在国内打架,逃到了魏国,之后被楚王挖到了楚国。其实当时楚王还是非常器重廉颇的,那么为何廉颇没能在楚国建功立业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廉颇与乐乘都是赵国重要的军事将领,两人曾联手击败燕国的60万大军。公元前245年,

  • 郭开坑害了廉颇和李牧,那么他究竟有被秦国收买过吗?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郭开,秦国

    传说嬴政为了给攻打赵国找个理由,决定让魏王割地送给赵国。王敖因此拿了不少黄金贿赂郭开,好让郭开劝说赵王让他收下土地,郭开作为赵王的心腹,他的劝说自然有效。因此秦国便可名正言顺出兵赵国,不过这件事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发生过是存疑的。郭开之所以被认为是奸臣,主要因为他坑害廉颇和李牧,但历史上他究竟有没有被秦

  • 李玄霸:唐高祖李渊第三子,李渊建立唐朝后追封为卫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李玄霸(599~614年),字大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三子,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弟,母为太穆皇后窦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追封李玄霸为卫王,谥号怀,追赠为秦州总管、司空。武德四年(62

  • 李智云:唐高祖李渊第五子,善于射箭,工于书法棋弈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李智云(603—617年),原名稚诠,字集弘, 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五子,母为万贵妃。善于射箭,工于书法棋弈。 隋朝大业末年,跟从李建成寓居于河东郡。晋阳起兵后,被解送长安,为刑部尚书阴世师杀害,年仅十四岁,无后。义宁元年,追赠左仆射、楚国公,谥号为“哀”。武德元

  • 李元吉:唐高祖李渊第四子,与隐太子李建成一同被害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李元吉(603年-626年7月2日),男,本名李劼,小名三胡,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四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李元吉出生时,母亲窦皇后厌恶他的长相,不愿意抚养,命令家人将之抛弃。侍女陈善意偷偷将他抱回,

  • 其他五国都曾经向齐国求助,可齐国为何始终冷眼旁观?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齐国,五国

    在秦国攻灭六国的过程中,有五个国家都是被秦军攻灭的,还有一个国家齐国,是最后一个被灭的,但也算是最为和平,因为齐国最后是不战而降的。但在此之前,其他五国都曾经向齐国求助,可齐国却始终冷眼旁观,对他们从不施以援手,以至于到最后五国被灭,划入秦国地盘的时候,齐国已经无力抵抗,只能投降。但齐国之前为什么不

  • 李建成:唐高祖李渊嫡长子,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李世民所杀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李建成(589年~626年),字毗沙门,陇西成纪人。唐朝开国太子,唐高祖李渊嫡长子。晋阳起兵之前,前往河东募兵。率军攻略西河,攻取霍邑,占据潼关,攻克长安。唐朝建立后,册立为皇太子,协助处理政事。多次防御突厥的入侵,斩杀刘黑闼,平定山东地区。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发生玄武门事变,为李世民所杀

  • 李孝基:唐太祖李虎之孙,他为何被刘武周杀害?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

    李孝基(567~619年),字孝基,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将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之孙,北周梁州刺史李璋次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武德元年(618年),封为永安王,历任陕州总管、鸿胪卿,坐罪免官。武德二年(619年),拜行军总管,带领工部尚书独孤怀恩

  • 李璋:唐太祖李虎第四子,李渊建立唐朝后追封为毕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

    李璋(?~580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北周时期大臣,西魏陇西郡公李虎第四子,唐高祖李渊四叔,文成公主曾祖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出仕北周,拜为梁州刺史。大象二年(580年),联合赵王宇文招,图谋杀死权臣杨坚,事败被杀。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追封为毕王。人物生平毕

  • 李湛:唐世祖李昞次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李湛,祖籍陇西成纪,唐世祖李昞次子,唐高祖李渊的二哥。唐朝武德初,追封蜀王。生子陇西恭王李博义、渤海敬王李奉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蜀王李湛,祖籍陇西成纪,北周唐国公李昞次子,梁王李澄弟,唐高祖李渊二哥。唐朝武德初,与二王同追封。生子陇西恭王李博义、渤海靖王李奉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