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芮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为何却是被晋国占领了?

芮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为何却是被晋国占领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193 更新时间:2024/2/2 11:41:11

在我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大国灭掉一个小国可以说是很常见的事情,而被灭掉的小国最后自然就成为了大国的地盘,这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在春秋时期,秦国曾经灭掉了一个小国,叫做芮国,但是芮国最后却是被晋国占领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晋国是否向秦国抢夺了地盘,秦国又是什么态度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春秋时期,通常用来指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据说是由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

在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和地位急剧下滑,这导致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等大国不断兼并周边的小国。换而言之,在春秋时期,众多小国相继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这才有了后面的战国七雄。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芮国,就在春秋时期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在春秋时期,芮国这一个小国夹在秦国、晋国这两个大国之间,可以说是苦苦支撑了。最终,在公元前640年,秦穆公正式消灭了芮国。不过,在春秋时期,强大的晋国击败了秦国,从而占据了芮国的疆域。

具体来说,芮国,是西周、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还有说法是周成王)把卿士芮伯良夫封在芮邑,位置在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南方,芮城有古魏镇。经过专家考古发现,确定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刘家洼乡墓地为芮公墓,为芮国故地。另外在陕西省韩城市昝村镇梁代村为芮国墓地。对于芮国来说,第一任君主为芮伯良。

对于芮伯良来说,实际上姬姓,也即来自于周王室。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和郑国、卫国、燕国、鲁国、晋国、吴国等诸侯国一样,芮国也是姬姓诸侯国。当然,在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后,分封的诸侯国本来就是以姬姓为主,这就好比古代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将宗室子弟封为藩王一样,以此起到拱卫皇室的效果。对于芮国来说,分封之初的疆域在今陕西省渭南市一带,这无疑是非常靠近西周的都城镐京了。

在整个西周时期,芮国都是重要诸侯国,芮国国君一直在周王室兼任卿大夫。周武王克商后,南方的巢国前来朝见,此时芮伯就作了一篇《旅巢命》。周成王去世时召见的六位顾命大臣,第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召公奭,而第二位就是芮伯。当然,芮国的爵位不是太高,只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伯爵,也即低于齐国、晋国、鲁国等侯爵诸侯国。

西周灭亡时,芮国作为周都镐京附近的诸侯国,居然躲过西戎的攻击,幸运地保存了下来。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无疑是让人感到意外的事情。在周幽王在位时,西戎等势力攻破了西周都城镐京,从而灭亡了西周,并促使周平王东迁洛邑。换而言之,周平王自己无法收复西周的都城,只能选择迁都的办法。众所周知,在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周王室的地位和实力不断衰落,齐桓公、晋文公等君主相继称霸。而就芮国这样的小国,自然也面临着越来越艰难的生存环境了。在春秋时期,随着东边晋国与西边秦国的崛起,夹在中间的芮国可以说是苦苦支撑了。

公元前715年,芮国趁着晋国内乱,先下手为强,选择攻打晋国,攻占了晋国的城池。不过,这自然恶化了芮国和晋国之间的关系,为芮国之后的灭亡埋下伏笔。公元前709年,当时在位的芮国国君叫芮伯万,但芮伯万天天沉迷于后宫,从而怠慢了母亲芮姜。这位厉害的母亲一怒之下,居然把儿子赶走了,芮伯万只好逃到河东的同姓的魏国避难。魏国在今天山西芮城一带,芮伯万定居于此,这也正是芮城地名的由来。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的魏国,和战国七雄中的魏国,不是一个诸侯国。在春秋时期,强大的晋国最终消灭了魏国,并将魏国封给封给毕国后裔毕万(战国时魏国国君先祖,毕国始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在芮国发生内乱的时候,秦国已经扩张到河西一带,想借着芮国内乱的机会趁火打劫。一年后,因为轻敌,秦国竟被芮国击败,当然,这也说明芮国有一定实力。对此,当时在位的秦宪公气不过,这次又联合周天子的大军,进攻魏国,把芮伯万抓住,交给周天子处理,但周天子也不想管这事。

后来,秦国又让戎人把芮伯万接走,计划要挟芮国。但是芮国此时早已立了国君,还参与诸侯联军向晋国开战,这让秦国非常生气。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芮国虽然地盘不大,却敢于和秦国、晋国等大国交战,这自然是仗着自己和周天子之间的关系,认为秦国、晋国不敢消灭自己。不过,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周天子显然保护不了芮国,芮国最终要为自己的自大付出惨重的代价。

最后,面对强势的芮国,秦国自然不放弃芮伯万,于是再一次出兵芮国,强行把芮伯万送了回去。芮伯万很可能取代了当时的芮伯,可结局却是芮国成了秦国的附庸。公元前677年,芮伯与梁伯一道朝见新即位的秦德公,此事便是芮国变为秦国臣属的证据。在春秋时期,小国依附于大国,成为大国的附庸是比较常见的情况。秦成公即位后,芮伯、梁伯再次朝见。但这阻挡不了秦国扩张的步伐,公元前640年,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就将“难兄难弟”芮国、梁国都消灭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芮国是秦国的消灭的,但是,秦国对于芮国的占据却比较短暂。

公元前626年,秦晋爆发彭衙之战。二十七年,秦派军开始攻晋。晋襄公亲率主力迎战,在彭衙(今陕西白水北)附近击败秦军后,即率宋、陈、郑联军反击,攻占彭衙及汪(今陕西澄城)。自此之后,晋国和秦国之间多次交战,结果晋国胜多败少,夺走了河西之地。因此,对于芮国这个

诸侯国的疆域,最终被晋国长期占据。三家分晋后,晋国分为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诸侯国。其中,魏国继续占据了河西之地,直到商鞅变法后,秦国才夺回了河西之地。而这,意味着秦穆公当年攻占的疆域,最终回到了秦国的怀抱。

标签: 历史芮国春秋

更多文章

  • 齐国在五国伐齐之后,为何却不像赵国那样恢复元气?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齐国,赵国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消灭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国,一统六国,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束。

  • 廉颇被挖到了楚国之后,他为何没能在楚国建功立业?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廉颇,楚国

    说起廉颇,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赵国的一员大将。之后廉颇与乐乘在国内打架,逃到了魏国,之后被楚王挖到了楚国。其实当时楚王还是非常器重廉颇的,那么为何廉颇没能在楚国建功立业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廉颇与乐乘都是赵国重要的军事将领,两人曾联手击败燕国的60万大军。公元前245年,

  • 郭开坑害了廉颇和李牧,那么他究竟有被秦国收买过吗?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郭开,秦国

    传说嬴政为了给攻打赵国找个理由,决定让魏王割地送给赵国。王敖因此拿了不少黄金贿赂郭开,好让郭开劝说赵王让他收下土地,郭开作为赵王的心腹,他的劝说自然有效。因此秦国便可名正言顺出兵赵国,不过这件事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发生过是存疑的。郭开之所以被认为是奸臣,主要因为他坑害廉颇和李牧,但历史上他究竟有没有被秦

  • 李玄霸:唐高祖李渊第三子,李渊建立唐朝后追封为卫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李玄霸(599~614年),字大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三子,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弟,母为太穆皇后窦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追封李玄霸为卫王,谥号怀,追赠为秦州总管、司空。武德四年(62

  • 李智云:唐高祖李渊第五子,善于射箭,工于书法棋弈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李智云(603—617年),原名稚诠,字集弘, 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五子,母为万贵妃。善于射箭,工于书法棋弈。 隋朝大业末年,跟从李建成寓居于河东郡。晋阳起兵后,被解送长安,为刑部尚书阴世师杀害,年仅十四岁,无后。义宁元年,追赠左仆射、楚国公,谥号为“哀”。武德元

  • 李元吉:唐高祖李渊第四子,与隐太子李建成一同被害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李元吉(603年-626年7月2日),男,本名李劼,小名三胡,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四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李元吉出生时,母亲窦皇后厌恶他的长相,不愿意抚养,命令家人将之抛弃。侍女陈善意偷偷将他抱回,

  • 其他五国都曾经向齐国求助,可齐国为何始终冷眼旁观?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齐国,五国

    在秦国攻灭六国的过程中,有五个国家都是被秦军攻灭的,还有一个国家齐国,是最后一个被灭的,但也算是最为和平,因为齐国最后是不战而降的。但在此之前,其他五国都曾经向齐国求助,可齐国却始终冷眼旁观,对他们从不施以援手,以至于到最后五国被灭,划入秦国地盘的时候,齐国已经无力抵抗,只能投降。但齐国之前为什么不

  • 李建成:唐高祖李渊嫡长子,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李世民所杀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李建成(589年~626年),字毗沙门,陇西成纪人。唐朝开国太子,唐高祖李渊嫡长子。晋阳起兵之前,前往河东募兵。率军攻略西河,攻取霍邑,占据潼关,攻克长安。唐朝建立后,册立为皇太子,协助处理政事。多次防御突厥的入侵,斩杀刘黑闼,平定山东地区。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发生玄武门事变,为李世民所杀

  • 李孝基:唐太祖李虎之孙,他为何被刘武周杀害?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

    李孝基(567~619年),字孝基,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将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之孙,北周梁州刺史李璋次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武德元年(618年),封为永安王,历任陕州总管、鸿胪卿,坐罪免官。武德二年(619年),拜行军总管,带领工部尚书独孤怀恩

  • 李璋:唐太祖李虎第四子,李渊建立唐朝后追封为毕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

    李璋(?~580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北周时期大臣,西魏陇西郡公李虎第四子,唐高祖李渊四叔,文成公主曾祖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出仕北周,拜为梁州刺史。大象二年(580年),联合赵王宇文招,图谋杀死权臣杨坚,事败被杀。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追封为毕王。人物生平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