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科举高中状元后能做多大的官职 考得好不能代表混得好

古代科举高中状元后能做多大的官职 考得好不能代表混得好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833 更新时间:2024/2/2 2:58:31

对古代状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的“状元”到底能当多大的官?

封建皇权社会中,“科举制度”乃系朝廷取仕的基本办法,类似现今的公务员考试。各级考试过程中,名列第一名者被称为“元”,比如省级考试——“乡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全国级考试——“会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科举考试的最后一道关——“殿试”的第一名,即我们常听到的“第一甲第一名”就被称为“状元”。

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状元”乃系科名中的最高荣誉,有着“大魁天下”的霸道称号。

一般情况而言,考中了“状元”就等于踏上了仕途升迁的快车道,扬名立万、光宗耀祖可谓指日可待。

根据《清史稿·选举三》记载:

一甲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进士授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官有差。

清代科举考生形象

也就是说,清代时期一旦考中“状元”就会被立马授予“翰林院修撰”官职。“翰林院修撰”,品秩为“从六品”,基本类似于享受正处级+待遇的国史编纂人员。“状元”出身的“修撰”虽为闲职,但却是朝廷重点关注、培养的储备干部,翰林院的“实习期”满,或留在朝中历经“侍读”、“侍讲”等升迁分发六部、进入内阁;又或者外放地方,历经“知县”、“知府”等升迁成为一方大佬、问鼎封疆。

清代共计出现114名状元,我们以乾隆二年“高中状元”的于敏中为代表,予以官职升迁的说明。

乾隆二年,于敏中考中“第一甲第一名”,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乾隆九年,于敏中升为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读”;乾隆九年至乾隆十五年的六年间,于敏中于山东、浙江等地任“提督学政”;乾隆十九年,升为正二品“兵部侍郎”。

乾隆二十五年,于敏中进入“军机处”;乾隆三十年,升任从一品“户部尚书”;乾隆三十六年,升任“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乾隆三十八年,升任“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并成为“军机首席大臣”。自此,于敏中成为朝野尽知的第一权臣。注意,这个时候的权臣和珅才刚刚得到乾隆皇帝的欣赏,刚刚成为乾隆仪仗队的侍从。

清代时期的“大学士”乃殿阁衔,三殿三阁中,惟保和殿不常置,终清之世,授保和殿大学士者惟傅恒、张廷玉等几人。自此序班以文华居首。也就是说,“状元”出身的于敏中已经达到了文官所能达到的最高级别。

但是,正如刚刚结束的“高考”一样,考试成绩的好坏只能代表你以前的努力和付出,能不能有所成就、能不能出人头地皆在你以后的表现。终清一朝,有于敏中这种问鼎文官之首的佼佼者,自然也有终生不得志、始终未能实现仕途飞升的“状元”。

比如顺治十八年的状元马世俊,仅仅官至“翰林院侍读”;康熙三十年的状元戴有祺仅仅官至“候补知县”便不再复出。

参考文献:《清史稿·选举三》、《清史稿·于敏中传》、《清代状元列表》

标签: 历史古代状元

更多文章

  • 提起朱元璋建立的锦衣卫,真是无恶不作的特务部门吗?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朱元璋,锦衣卫

    随着明朝题材影视剧的不断推陈出新,明朝锦衣卫这一经典形象不断被刷新认知。他们武功高强,手段残忍,听命于太监,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危害百姓的特务部门。绣春刀、飞鱼服是他们的标配,下至黎明百姓,上至朝廷官员,见到这身制服无不胆战心惊。但是历史上真实的锦衣卫却并不是如此。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汉朝皇帝为什么会经常赦免罪犯却隐诛大臣?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汉朝,女官

    汉朝皇帝为什么会经常赦免罪犯却隐诛大臣?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一、汉代赦免制度实行的必然性1、经济根源法律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受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制约,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法制的民主与进步;同时法律的颁行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律令的颁行合理

  • 锦衣卫的选拔非常严格,那么它与明朝正规军谁更强一些?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锦衣卫,正规军

    飞鱼服,绣春刀,飞檐走壁,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锦衣卫都像电影中那样武功高强,但实际情况却并未如此,并不是每个锦衣卫都穿飞鱼服,也并不是每个锦衣卫都有高强的武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先从锦衣卫的选拔条件来看看锦衣卫的单兵作战能力。在明朝初期,锦衣卫的选拔还是非常严格的,参选人

  • 北齐被很多人称为是一个奇葩王朝,它究竟是有多奇葩?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北齐,奇葩王朝

    北齐被很多人称为是一个奇葩王朝,享国仅仅28年,却出了6位皇帝,平均下来每位皇帝在位时间不到五年。而北齐的皇帝多为昏庸之主,其才干和帝王之位根本不匹配。北齐的历史很少被提及,其实也是因为没什么好讲的,这个王朝会快速走向灭亡,基本早已注定。那北齐究竟是有多奇葩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在魏国、齐国相继衰落之后,赵国如何单独抗衡秦国?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赵国,秦国

    众所周知,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其中,就赵国来说,虽然在战国初期不是非常强大,但是

  • 六国合纵抗秦大约实行过八次,但为何均没有一致出兵过?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六国,抗秦

    战国七雄之间无声的外交厮杀,连横与合纵,连横成功的次数远在合纵之上,目的也常常能够达到;而六国之合纵,却是极少能达到目的,连让秦国伤筋动骨的资格都没有,最成功的一次不过是将秦国堵在函谷关内十五年,不敢轻举妄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六国合纵抗秦联盟大约实行过八次,但均没有六国

  • 拓跋翰:魏高祖拓跋什翼犍第三子,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

    拓跋翰,字号不详,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人,鲜卑族。代国宗室大臣,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第三子,母为昭成皇后慕容氏。少有高气。十五岁,率领骑兵征讨。号令严明,颇有功勋。道武帝即位,追赠秦王,谥号为明。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拓跋翰,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第三子和

  • 古代皇帝后宫有多少女人 拥有最多妃子的皇帝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妃子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皇帝和妃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皇帝的后宫有多庞大,后妃最多的帝王又是谁呢?提到皇帝的妻子数量,大多数人总能想到“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后宫佳丽三千人”等等,那么古代皇帝后宫的妃子真的有这么多吗?历史上妻子最多的帝王又有哪些呢?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推行

  • 古代皇帝和太后相比 两者谁的权力更大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和太后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太后权力大还是皇帝的大,看了这个就了解。古代封建王朝有两个特殊的位置一直相互扶持,相互对立的,那就是皇帝和太后。一般情况下,如果太后没有权利的野心的话,那么她基本就负责管理后宫。按照正常的情况下太后地位高,皇帝权力大,皇

  • 古代皇后身为后宫之主 皇后拥有什么样的权力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皇后

    对古代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时候身为后宫之主的皇后有什么权力?现如今很多人都喜欢看宫斗剧,但因为它作为电视剧,为了表现出它所需表现得艺术效果,往往都会有一些虚构的剧情被加进去,这是为了让它更被大众所喜爱,这也对提升它的收视率有重要的作用。其实,在事实上,古时候的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