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楚怀王最器重的就是屈原,为什么却说是郑袖害了屈原?

楚怀王最器重的就是屈原,为什么却说是郑袖害了屈原?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127 更新时间:2024/1/27 13:35:40

说到郑袖,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人是楚怀王的最疼爱的宠妃,然而在战国时期,楚怀王手下最器重的就是屈原了。虽然他是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但是对于楚怀王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按道理说,这两个人应该不会有太多的交际,为什么说郑袖害了屈原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郑袖(?—?)(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姿色艳美、性格聪慧,善机变。但善妒狡黠、阴险恶毒、极有心计。郑袖干涉朝政,收受贿赂,勾结靳尚,陷害屈原,致使屈原被放逐;放走张仪,让楚国终至“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刘向《新序》卷第七《节士》之《屈原章》叙述屈原作为"楚之同姓大夫"(楚元王后人恰与之相类),以其才德兼备,本受怀王信任,然而,朝中的上官大夫、靳尚之属,勾结令尹子兰、司马子椒,"内赂夫人郑袖",谗害屈原,屈原被放逐于外,乃作《离骚》。当怀王轻信张仪,楚国遭受重创,于是重新起用屈原;至怀王客死秦国,顷襄王继位,又听信谗言,屈原再被放逐,最终,屈原自沉汨罗江。

在屈原的生平中,曾有多次遭贬的经历,其中两次遭到流放。

尽管各种史书对屈原的第一次遭流放记载不一,尤其在年代以及过程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有一点是明确无误的,那就是屈原的第一次遭流放,正是在楚怀王执政期间,由于楚怀王听信谗言所致。

毫无疑问,这十分恶毒的行径,就是以郑袖为主角之一的亲秦派干下的。

楚怀王三十年,秦国以归还新城(今河南省伊川县西)为诱饵,提议与楚国重新和好,重新结为王室婚姻关系。

同时,秦国还提出与楚怀王在秦国的武关会面和结盟的要求。没有主张的楚怀王又忙碌开了,准备听从秦国的建议,前往秦国的武关。屈原当即劝阻楚怀王,竭力请求他不要前往。

屈原大声地说:“秦国是一个比虎狼还要凶狠的国家,不可信任,大王您不如不去!”

楚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即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屈原却写了篇《离骚》的长诗以表达自己对楚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的愤慨,并到处揭发是子兰劝大王入秦而遭不测的,所以国人对子兰非常怨恨。

子兰慌忙报告母亲郑袖,郑袖心里知道,楚怀王之死其实也有她一份,要是当初不阻止楚怀王杀掉张仪,就不会有再次上张仪当的事了。屈原要是再这么宣传下去,国人岂不是也会怨恨我!她马上发话:“赶快将这个疯子赶走,越远越好,永远都不准回来!”

于是,屈原再一次被放逐到沅湘一带。

十年后,秦将白起破楚郢都,屈原彻底绝望了,乃作《怀沙》,发出“知死不可让兮,原勿爱兮。明以告君子兮,吾将以为类兮”的叹息之后,就怀抱着石头,投入汨罗江自杀而亡。

郑袖虽然没有直接杀害屈原,但她有意无意中做了靳尚等人的帮凶,促使屈原遭到放逐,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受到沉重打击,最终含恨而死。

标签: 历史屈原郑袖

更多文章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具体指什么?后世对此有哪三种说法?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秦,楚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里的三户肯定不是指项羽、刘邦、陈胜,也不是指吴广!我们要弄懂这三户就要先看看这句话的意思,我在这里简单的翻译一下,大意是:“楚国就算只剩下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也必定是楚国人!”这里的三户应该是个虚词,也可以指几户人家或者两三户人家,寓意是,楚国即使很弱小,灭亡秦国的人,必定

  • 秦朝不能像此后汉朝那样,一直延续着几百年的国祚?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秦朝,汉朝

    秦国能够攻灭六国,完成统一,强大的实力不言而喻。当时秦国国内军队数量超百万人,这是他能横扫六国的关键因素,毕竟在冷兵器时期,各国装备差异不会太大,所以人数占优的一方往往更容易获胜。不过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到了秦二世这短短14年间,百万雄师最后只剩下20万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秦朝的灭亡似乎让人难以

  • 如果赵孝成王不想继续使用廉颇,为何不调回李牧来领兵?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李牧,赵孝成王

    战国四大名将赵国就占了两位,但在长平之战上,赵孝成王对廉颇失去了耐心和信任,竟然用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换下廉颇,导致赵国最后惨败秦国,基本也注定了赵国最后的结局。当时李牧正在领兵对抗匈奴,如果赵孝成王不想继续使用廉颇,为什么不调回李牧呢?实际上史书并没有详细记载李牧早年的情况,长平之战爆发时李牧可能年

  • 秦国为何第一个灭掉的国家是韩国?只因韩国是最弱的一个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秦国,韩国

    战国末期,秦国第一个灭掉的国家就是韩国,而之所以选择韩国,自然是综合了各方面的考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因为,韩国是战国七雄当中最弱的一个国家,如果先从赵国楚国这种大国下手,就算他们再弱也未必能拿下,但韩国却相对来说更轻松。但是,韩国为什么会那么弱,同一时期有那么多强国,韩国为何没有发展起来呢?下面小编

  • 公子昭逃到宋国寻求庇护时,后人如何评价宋襄公这种行为?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公子昭,宋襄公

    公子昭逃到宋国寻求庇护时,后人如何评价宋襄公这种行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话说,齐桓公去世之后,他那五个实力强大的儿子开始为了齐国国君之位大打出手。经过两个多月的明争暗斗,长子公子无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开始带头主持齐桓公的葬礼。这时候,齐桓公的遗体已经腐烂,蛆虫爬得到处都是

  • 忘忧草到底是如何得名的?它广泛分布于哪些地区?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忘忧草,中国

    人们经常说的忘忧草其实就是黄花菜。黄花菜,学名萱草,又称金针菜、谖草、宜男花、安神菜,古名为忘忧草,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那忘忧草到底是如何得名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据《本草注》说:“萱草味甘,令人好欢,乐而忘忧。”而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

  • 道家祖师老子的原名为李耳,那么后世为何会称他为“老子”?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道家,老子

    关于道家祖师老子,他的思想可是对于我们中国哲学发展有这个重大的影响,尤其是他的著作《道德经》更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那么老子为什么叫老子呢?为什么大家都叫“李耳”为老子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于李耳为什么叫老子这个问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和李耳的成就有关,而

  • 白起和王翦同为战国名将之翘楚,他们之间如何比个高下?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白起,王翦

    白起和王翦同为战国名将之翘楚,作战风格迥异,功勋都很卓著,非要比个高下的话,我倒是更欣赏王翦,我认为他的军事才能要胜白起一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白起一生歼敌200万左右,约占整个战国阵亡的一半,世人怨之、恨之;王翦(父子)灭了五国,啃下了赵楚两块硬骨头,搞垮了四大名将之一

  • 廉颇作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为何最终愤懑客死楚国寿春?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廉颇,赵国

    廉颇,出生于赵国的中山苦陉,亡于楚国的寿春。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史记中记载“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於诸侯。”上卿是战国时期的爵位,一般授予功劳显赫的臣子,相当

  • 说起战国四大名将,为何只有王翦在秦始皇手下得善终?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王翦,秦始皇

    说起战国四大名将,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就是他们一生的写照,这四个人都是名留青史之人,厉害程度不言而喻。今天要说的这位,就是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他是秦国的猛将,在他的戎马生涯里,立下无数汗马功劳,但在人生最后一场战役中,他却多提向秦始皇提条件,秦始皇也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