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长乐公主: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女,她有哪些美谈?

长乐公主: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女,她有哪些美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515 更新时间:2023/12/24 9:07:22

长乐公主(621年—643年9月28日),名李丽质,唐太宗嫡长女(第五女),唐高宗同母姐,生母文德皇后长孙氏。贞观二年(628年),诏封长乐郡公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因皇后所生,深得唐太宗钟爱。 贞观五年(一说贞观六年),唐太宗为其筹备嫁妆,礼数加倍于永嘉公主,严重逾越制度,遭到谏议大夫魏征进谏。贞观七年(633年),长乐公主下嫁宗正少卿长孙冲,即齐国公长孙无忌的嫡长子。后任秘书监、刑部尚书、兵部尚书。贞观十三年(639年),协助众臣劝止唐太宗停世封刺史。 贞观十七年八月十日(643年9月28日),因病去世,享年二十三岁,同年九月廿一日(643年11月7日),陪葬昭陵。

人物生平

取名丽质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秦王妃长孙氏生下了一个女儿,秦王李世民欣喜之下,给这个女儿取名李丽质。长乐公主的志文中用华美的辞藻盛赞道:“公主资淑灵于宸极,禀明训于轩曜。……皎若夜月之照琼林,烂若晨霞之映珠浦。”可见公主果真人如其名,天生丽质,是位容色绝姝的美人。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年仅八岁的李丽质诏封长乐郡公主,食邑三千户。

特优逾制

因为长乐公主是爱妻长孙氏所生,唐太宗视为掌上明珠,因而“特所钟爱”,贞观七年(公元633年),长乐公主正式下嫁长孙无忌之子,宗正少卿长孙冲。长孙无忌是开国大功臣,凌烟阁排名第一,贞观年间又任宰相。长孙族作为后族新贵,又是功臣之家,可谓富贵至极,显赫非常。当然唐太宗选择长孙家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长孙无忌不仅是太宗的布衣之交,也是长孙皇后的兄长。将爱女嫁给长孙家族无疑是最安心的安排,故后来同是皇后所生的新城公主同样也嫁入了长孙家族。

长孙冲是长孙无忌的长子,也是长孙皇后的嫡侄,姑表兄妹相配,可谓亲上加亲。唐太宗眼见爱女配得如此佳婿,高兴之余就引出了一段小插曲。贞观五年(也有记六年),唐太宗在给女儿筹备嫁妆时想要多给,于是对众臣表示“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房玄龄等答曰:“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于是敕有司资送加倍于永嘉长公主。永嘉公主是唐高祖李渊之女(武德二年生),也就是长乐公主的姑姑,在辈分上长于长乐公主,理应尊于长乐公主。唐太宗为了宝贝女儿居然想逾礼而行,幸得诤臣魏征劝谏:“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最终太宗收回旨意,此事后又一成美谈。。

谏言封建

婚后的长乐公主又一次出现在史书上,是在贞观十三年(639年)的徒封建事件中。所谓封建就是像西周时分封诸侯一样,让诸王、功臣永久性在一地担任长官,并可由子孙世袭。此事显然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所以,遭到房玄龄、魏徵、长孙无忌、马周、李百药、于志宁的极力反对,在众臣反对无效的情况下,长孙无忌想到了儿媳长乐公主,请她进宫劝说,并代为传话:“臣披荆棘事陛下,今海内宁一,奈何弃之外州,与迁徙何异!”唐太宗说:“割地以封功臣,古今通义,意欲公之后嗣,辅朕子孙,共传永久;而公等乃复发言怨望,朕岂强公等以茅土邪!”最后唐太宗拗不过大家,终于在贞观十三年(639年)诏停封建,长乐公主成功地协助大臣完成了这次重大事件,没有辜负众臣。

雅擅丹青

唐朝皇室历来擅长书法丹青,李丽质的母亲长孙皇后之墨宝曾传到清代后失传,看过的古人将其与吴采鸾、胡惠斋、张妙净、朱淑真、管道升等诸位女书法家相提并论。哥哥李泰工于草书、隶书,弟弟李治除了草、行、隶书外还与父亲一样,擅长飞白体。妹妹李明达也是写得一手好飞白,和父亲李世民的飞白体放在一起能达到下不能辩的程度。丽质公主墓志记载:“(公主)散玉轴于缥帙,悬镜惭明;耀银书于彩笺,春葩掩丽。”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展开公主所作的画卷,悬挂的明镜就显得黯淡无光;展示公主所写的书法,就连春天的花朵也被掩去丽色。”在长乐公主墓室中还出土了一方瓷砚——辟雍砚,辟雍是周王朝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杨师道的《咏砚》诗中有“圆池类璧水,轻翰染烟华”一句,[6]所咏的就是辟雍砚。这方砚是李丽质生前的实用之物,出土时砚面四周的弦纹内仍残留些许墨迹,砚面还有长期研磨的痕迹,可见是公主生前长期所用之物,公主雅擅丹青,遂以生前用砚随葬,无愧于墓志对公主书画才艺的褒扬。

帝悼夭蕙

婚后长乐公主夫妻琴瑟韵合,生活甜美,平时敬顺公婆,谨礼持家,于是“家道以正”。墓志还以古时节妇伯姬、贞姜来赞喻公主有守礼重信的节操,从而“播肃雍于闺闱,流婉嫕于邦国。”贞观十七年六、七月间,长乐公主突然病倒,久治不愈,八月十日,公主便溘然长逝,是年二十三岁。她的婚姻生活刚迈进第十个年头,这对少年夫妻却没能等到老来相伴的一天。面对爱女的离世,唐太宗深受打击,“皇帝悼深夭蕙,怀三号而犹感。”多次痛哭后仍然悲伤的不能自己。储后李治“痛结分荆,寻万恨而增慕“。九月二十一日,太宗敕命鸿胪寺卿韦挺为丧事监护正使、鸿胪寺少卿崔仁师为丧事监护副使,将长乐公主陪葬昭陵。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在夷陵之战时,刘备是因为舍弃了水军才输给陆逊吗?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夷陵之战,刘备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随后,刘备以报关羽之仇为由,实则为了夺回荆州,他不顾诸位大臣的劝阻,执意出兵攻打东吴。战事之初,蜀军连战连捷,其先锋部队甚至一度攻占了秭归,当时孙权见局势难以控制,只能以陆逊为大都督,让他带领朱然、韩当、徐盛和潘璋等部共计五万人抵抗蜀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李明: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四子,在武则天的授意下被逼死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李明(?~682年),字为公,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书法家,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四子,母为杨妃。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授曹州刺史,册封曹王, 实封1000户。唐高宗即位,外放治理梁州、虢州、蔡州、苏州,出继巢王李元吉。永隆元年(680

  • 刘义符当皇帝刚刚两年,为何就葬送在“狎呢群小”四个字上?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刘义符,狎呢群小

    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无疑是位充满励志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名不经传的穷小子,硬是凭着军事上的天赋,将拥有贵族血脉的落魄家族,重新搬回到皇族序列,这份坚持、隐忍和毅力,着实让人钦佩。不过,这样的家族似乎有个通病,那就是:虎父盖世无双,犬子败家成性。刘裕的长子,刘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刘义符,就是犬子

  • 历史上最清纯的公主应该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历史上最清纯的公主应该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说今天的主角之前,我们先来说说她的母亲,也是中国数千年来封建王朝历史中唯一的正宗女皇帝武则天。她是唯一正式称帝,而且还被合法承认,也受到了后世的敬仰与崇拜,当然也受到了很多唾弃以及抨击,但本身也是一个相当有能力的帝王,唐王朝在她的治理之

  • 都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这句话到底是说给谁听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天子,平民

    还不了解:古代天子和平民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法律讲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讲给百姓听?还是讲给臣子听?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其中体现了一个刑法上很重要的概念:罪刑法定。讲的是即使天子,只要犯法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惋惜这句话不过就是2000年封建社会的一个笑话,也只能

  • 后唐李存勖能多次大败契丹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十六国

    后唐李存勖能多次大败契丹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北宋固然比后唐强大,但它面对的辽国、也早不是当初的契丹。更何况,如果单看军事,北宋不一定比后唐强。回顾数千年的历史,但凡中原混战之时,也是北方草原崛起之际;而且,双方的节奏是完全同步的。从晚唐至五代,由于长期

  • 古代皇帝想杀人就能杀人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对古代皇帝杀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想杀人却不能直接杀的时候,都有哪些腹黑操作?在古代,皇帝已经是最大的官了,整个天下都是他的,按理说应该没有什么事情是他做不到的,锦衣玉食荣华富贵,想要什么都会有人为他拿到手,可是其实看起来什么都能做到的皇帝,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苦恼

  • 古代侍卫负责保卫皇宫 他们平时在皇宫里边做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古代,侍卫

    对古代大内侍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大内侍卫平时在皇宫里都做些什么?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皇宫里到处都是身穿黄马甲的侍卫,那么他们平时都做些什么呢?其实他们每天除了站岗放哨,守卫着皇宫,还要在大臣们上下朝的时候严加防范,防止奸细或刺客混入皇宫,比如有人进宫门时,要清楚地

  • 虽然陈朝最后灭亡了,但为何说是柳敬言带来安定的局面?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柳敬言,陈朝

    柳敬言虽然出生很尊贵,她的母亲是长城公主,父亲是鄱阳太守柳偃,按理来说她应该有一个很幸福的童年。但是事实却正好相反,在柳敬言九岁的时候,她的父亲柳偃就因病去世了,而她的母亲长城公主是亡故了还是改嫁了史书没有记载,反正就是从此以后柳敬言无依无靠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侯景之乱

  • 宋朝人称呼皇帝为官家是什么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宋朝人称呼皇帝为官家是什么原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让我们先从“官家”的最初意思说起。官家最早是公家的意思,比如《三国志•魏志·张既传》“斩首获生以万数”。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牢狱之中,非养亲之处,且又官家亦不能久为人养老也。”以及白居易的诗歌《青石》:“不愿作官家道傍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