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前燕灭冉魏之战是佮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前燕灭冉魏之战是佮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953 更新时间:2024/2/2 11:04:26

前燕灭冉魏之战是佮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前燕灭冉魏之战指的是公元351年(前燕慕容俊三年,大魏永兴二年)八月至公元352年八月,前燕国主景昭皇帝慕容俊率军于廉台(今河北无极东北)、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间击败继而俘虏冉魏武悼天王冉闵并击灭冉魏帝国的战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352年四月,意欲吞并中原已久的前燕国主景昭皇帝慕容俊命业已攻占幽州的慕容恪与相国封弈趁兵锋南下,直指定都邺城的冉魏,冉魏国主武悼天王冉闵领兵御敌,双方于安喜一地交战数日难分胜负,其后慕容俊御驾亲征,冉闵退守泒水南岸,双方于河对峙,冉闵移兵廉台、邺城,双方于此地激战,冉魏败亡。

公元352年,前燕军南下冀州,冉闵率军抵抗,兵败被俘,前燕军攻入邺城,冉魏亡。而冉魏君主冉闵则被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斩于遏陉山。至此,冉魏灭亡,国祚仅2年。

背景

公元352年正月冉闵终于攻克了襄国,后赵残余势力至此基本被消灭,从而终于得以腾出手来对付此前一直无暇顾及的前燕,遂率领部队离襄国北上,活动于北方边境的常山、中山诸郡,一边四处搜集粮食,一边查看地形,准备抵御燕军南下。

过程

战役开始

是年四月,已经夺取了幽州的燕王慕容俊决心灭亡冉魏,吞并中原。他派慕容恪及相国封弈向冀州讨伐冉闵,干系冉魏命运的决战就在安喜首先拉开了序幕。

战役经过

当时冉闵兵少,因而大将军董闰和车骑将军张温都劝说道:“鲜卑乘胜锋锐,且彼众我寡,请且避之,俟其骄惰,然后益兵以击之。”,冉闵闻言大怒道:“吾欲以此众平幽州,斩慕容俊;今遇恪而避之,人谓我何?”,司徒刘茂、特进郎闿相互说道:“吾君此行,必不还矣,吾等何为坐待戮辱!”于是全部都绝望自杀了。

冉闵遂不纳董闰、张温之言,而率军进驻于同中山近在咫尺的的安喜,准备在此同燕军进行决战,慕容恪也随即率军追至,冉闵率军与燕军在安喜等地的平原上连续激战,均未取得决定性胜利。这时,燕主慕容俊又率主力南下,进驻中山,准备会同慕容恪军合围冉闵:“俊入中山,为二军声势。”,冉闵闻讯大惊:“闵惧,奔于常山”。冉闵随即修改作战计划,而率领部队向常山方向南撤,决意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将燕军引向廉台的临水与多丛林地带交战,企图利用那里的有利地理环境扬长避短,以相对劣势的步卒击败鲜卑铁骑,同时,廉台位于常山方向,常山太守苏彦的部队可前来接应。慕容恪也紧追不舍,魏军且战且退,一路连续多次击退慕容恪的追击,方才得以顺利撤到泒水南岸的魏昌附近扎营,慕容恪旋即也南渡泒水,和冉闵对峙。

冉闵的选择并不是没有道理。此时的慕容恪部由于孤军追击,已经和慕容儁的主力拉开了距离,无法得到援助。况且燕军大都是善射的轻弓骑兵,机动力很强,尽管冉闵屡屡将之击溃,但因安喜地处原野,轻骑兵即便失利也不过是四散逃走,过不了多久又散而复聚,冉闵的军队为步骑协同,很难追上这种敌人打歼灭战,所以一直没能取得决定性战果。可现在不同了,魏昌城侧面是山丘丛林地带,慕容恪背后就是泒水,一旦溃败就再也无路可逃,只能被赶进泒水里淹死,想再一鼓而散,散而复聚,是做不到的。燕魏两军此前曾连续10次交战,燕军均被击败。冉闵勇猛无比,所部将士皆为精锐,燕军因此都十分畏惧,慕容恪为克服部下的惧敌之心,特意在阵前激励将士:“冉闵勇而无谋,一夫敌耳!其士卒饥疲,甲兵虽精,其实难用,不足破也!”。

冉闵虽然在平地上也照样能够多次击败慕容恪,但这次为稳妥起见,他先引军向丛林进发,欲引燕骑兵至丛林作战,以选择更合适战场,以图一举击溃燕军,但是慕容恪的参军高开却识破了冉闵的计谋,遂向慕容恪进计曰:“吾骑兵利平地,若闵得入林,不可复制。宜亟遣轻骑邀之,既合而阳走,诱致平地,然后可击也”,慕容恪从之。冉闵见燕军识破自己的计谋不肯进入丛林,又受不得燕军激将,加之粮食短缺士卒饥疲不能久拖不决,且鉴于自己此前已经有过多次在平地上击败慕容恪的先例,遂决定干脆将计就计,就回到平地上与慕容恪进行决战,企图力挽狂澜于既倒,在令燕军后无退路的泒水畔击溃燕军。只不过他万万没有想到,慕容恪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招数,致使他一招棋差,满盘皆输。

慕容恪由于在平地上野战对决,也无法挫败冉闵的少数步兵,反而被连续10次击败,因而不得不牺牲骑兵的机动性优势,想出一个笨法子,也就是将最精锐的五千名“勇而无刚者”鲜卑勇士用铁链锁起来作为前锋部队,并牺牲他们的生命作为肉盾牌,来抵挡冉闵军的猛烈冲击,以阻滞冉闵军的突围进度,以便为慕容恪两侧主力部队的合围赢得必要的时间,他本人则率领中军的主力部队部署在连环马之后,为连环马前锋部队的后盾。 如此列阵,除非斩断铁索,又或将挡路的每一匹马都杀死,使铁索坠地,否则休想前进一步。不仅如此,心思缜密的慕容恪还在铁索连马阵之前另外布置了一道骑兵,而将五千铁索连马放置在第二阵,是借第一阵骑兵加以掩护,以防被冉闵提前识破会改变突击方向,等近在咫尺才发现铁索就已经晚了。

冉闵骑朱龙宝马,左操两刃矛,右执钩戟,一马当先冲入慕容恪中军阵地,顺风斩杀数百名鲜卑勇士,但当他冲垮了第一阵燕军骑兵,和第二阵燕军骑兵交锋后,骇然发现原本一冲就散的骑兵突然变成了严密的方阵。这时两侧的鲜卑军伏击部队也突然出现,并开始迅速围了过来,冉闵见已经中计没有了退路,遂立即断然下令直冲慕容恪亲军,企图擒贼先擒王力挽狂澜来个鱼死网破,由于燕军连环马骑兵都被铁链联结在一起,无法自由躲闪与还击,因而为砧上之肉任人宰杀,很快就被魏军将士们斩杀殆尽。

结果

冉闵军突破连环马铁阵后直冲至慕容恪本人附近,连侍奉慕容恪左右的参军高开也在激战中因身受重伤而丧命,一度几乎力挽狂澜,但是这一切已经太晚了,因为两侧的燕军主力部队已经围上来了。虽然慕容恪牺牲了最精锐的5000勇士的生命,但是却有力地阻滞了冉闵军的突围进度,为慕容恪两侧主力部队的合围赢得了宝贵时间,而这时冉闵兵力短缺的劣势开始凸现出来,而慕容恪的兵力优势则开始发挥出来,对魏军形成了重重包围。又经过一场惨烈的血战,魏军7000余将士全部力战而死,冉闵杀开血路溃围而出,向东跑有二十余里,坐骑因伤重和疲惫而突死,被紧追不舍的燕军骑兵所俘,被杀于遏陉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自五月不雨,至于十二月。俊遣使者祀之,谥曰武悼天王,其日大雪。是岁永和八年也。”是年八月,邺城陷落,冉魏亡。

标签: 历史冉闵慕容恪战役

更多文章

  • 东晋灭成汉之战是怎么回事?东晋是如何灭亡成汉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桓温,李势,袁乔

    东晋灭成汉之战是怎么回事?东晋是如何灭亡成汉的?东晋灭成汉之战,指的是永和二年(346年)十一月至永和三年(347年)三月,东晋安西将军桓温率军西征,攻克成都(今属四川),灭亡成汉的战争。最终以桓温于永和三年(347年)灭亡成汉结束此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背景建元元年(3

  • 如何评价晋平苏峻之战?此战是如何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温峤,王导,钟雅

    如何评价晋平苏峻之战?此战是如何爆发的?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十二月至四年二月,东晋在京都建康(今南京)地区平定了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苏峻叛乱,史称“晋平苏峻之战”。此战后,晋廷依仗荆、江两州合兵共讨苏峻,扬长避短,终获胜利。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成帝咸和元年(326年)

  • 晋平苏峻之战是怎么回事?苏峻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温峤,王敦,苏峻之战

    晋平苏峻之战是怎么回事?苏峻之乱是如何平定的?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十二月至四年二月,东晋在京都建康(今南京)地区平定了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苏峻叛乱,史称“晋平苏峻之战”。此战后,晋廷依仗荆、江两州合兵共讨苏峻,扬长避短,终获胜利。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经过苏峻自恃参与平

  • 赵平大秦之战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刘曜,刘渊,乐毅

    赵平大秦之战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带来了哪些影响?前赵光初三年(公元320年)六月,前赵皇帝刘曜因部将解虎与长水校尉尹车暗中和巴酋句徐、厍彭联合谋反,杀解虎和尹车及厍彭等50余人。于是巴众起事反前赵,推巴酋句渠知为主,自称大秦,改元“平赵”。前赵车骑将军游子远遂率军平定氐、羌、巴、羯等起事,稳定了前赵政

  • 赵平大秦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刘曜采用了游子远之策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刘曜,游子,大秦之战

    赵平大秦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刘曜采用了游子远之策?前赵光初三年(公元320年)六月,前赵皇帝刘曜因部将解虎与长水校尉尹车暗中和巴酋句徐、厍彭联合谋反,杀解虎和尹车及厍彭等50余人。于是巴众起事反前赵,推巴酋句渠知为主,自称大秦,改元“平赵”。前赵车骑将军游子远遂率军平定氐、羌、巴、羯等起事,稳定了前

  • 东晋时期的棘城之战是怎么回事?最终获胜的是哪一方?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慕容廆,三国,棘城之战

    东晋时期的棘城之战是怎么回事?最终获胜的是哪一方?东晋太兴二年(319年)十二月,鲜卑慕容廆率众击破高句丽、段氏、宇文氏三方的联合进攻,史称“棘城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东晋的平州刺史、东夷校尉崔毖自认为是汉族有名望之士,意欲以此为号召招纳流亡的汉人,割据一方。不料当时

  • 西晋幽州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石勒,王浚,刘琨

    西晋幽州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幽州之战,又称“西晋幽州之战”,是指两晋十六国时期汉嘉平三年十一月,汉征东大将军石勒率军袭取幽州(治蓟,今北京城西南),擒杀西晋大司马、幽州牧王浚的作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背景石勒据襄国(今河北邢台)后,王浚遣军5万攻襄

  • 宁平城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王衍,石勒,晋怀帝

    宁平城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晋永嘉五年,汉光兴二年(311)四月,匈奴汉国镇东大将军石勒从许昌出兵,于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东北),截杀晋国王公大臣,歼灭东海王司马越势力。石勒及时抓住战机,轻骑奔袭,最终歼灭了西晋最后的核心力量,诛杀了以王衍为首的“清流”世族及36位司马皇族,

  • 杜弢起义是如何发生的?杜弢是如何起义的?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周访,王敦,周顗

    杜弢起义是如何发生的?杜弢是如何起义的?西晋末年流民起义战争中,晋永嘉五年(311年)至建兴三年(315年),蜀郡人杜弢领导流亡于荆、湘地区的流民的反晋战争,史称杜弢起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永嘉年间,巴蜀流民分布在荆、湘之间,屡为官吏、土民所侵害。永嘉五年春,晋湘州刺史荀

  • 陈敏反晋之战是怎么回事?陈敏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甘卓,刘弘,刘准

    陈敏反晋之战是怎么回事?陈敏采取了哪些行动?陈敏反晋之战是晋永兴二年(305年)至永嘉元年(307年),晋右将军、前锋都督陈敏起兵反晋,割据江南地区的作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太安三年(304年),陈敏因镇压石冰起义军有功,被封广陵相。自谓勇略无敌,渐有割据江东之心。永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