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东晋灭成汉之战是怎么回事?东晋是如何灭亡成汉的?

东晋灭成汉之战是怎么回事?东晋是如何灭亡成汉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719 更新时间:2024/2/2 11:04:07

东晋灭成汉之战是怎么回事?东晋是如何灭亡成汉的?东晋灭成汉之战,指的是永和二年(346年)十一月至永和三年(347年)三月,东晋安西将军桓温率军西征,攻克成都(今属四川),灭亡成汉的战争。最终以桓温于永和三年(347年)灭亡成汉结束此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背景

建元元年(343年),成汉昭文帝李寿去世,太子李势继位。李势继位后,骄奢淫逸,不理政事,刑法苛滥,加以饥荒,使成汉国势更加衰落。东晋安西将军桓温,趁成汉国势衰落之机伐灭成汉。

过程

永和二年(346年)十一月初五日,东晋安西将军桓温采用江夏相袁乔“宜先攻弱”之策,乘机率领益州刺史周抚、南郡太守谯王司马无忌攻打成汉,并使袁乔率二千人为前锋。

永和三年(347年)二月,桓温的部队抵达青衣(今四川青衣江),成汉国主李势大举出兵,派叔父右卫将军李福、堂兄镇南将军李权、前将军昝坚等人率领数千兵众从山阳(今四川双流东南)开赴合水(今彭山双江镇)抵御桓温。成汉众将领认为桓温只能从步行的小路过来,都想要在长江以南设下埋伏,以等待东晋的军队,昝坚没有听从,带领军队从长江以北的鸳鸯碕(今双流镇西北,岷江东北岸)渡过长江,奔赴犍为(今彭山西北,岷江之西)。

永和三年(347年)三月,桓温抵达彭模(今四川彭山东南,岷江东岸),有人提议桓温应该兵分两路,分头并进,用以削弱成汉军的威势。袁乔说:“如今孤军深入万里之外,胜利可以建立大功,失败则尽死无遗,应当聚合威势,齐心协力,以争取一战成功。如果兵分两路,则众心不一,万一一方失败,讨伐成汉的大事就完了。不如以完整的军队前进,扔掉釜甑一类的炊具,只带三天的军粮,以显示义无返顾的决心,肯定可以取胜。”桓温听从袁乔的意见,留下参军孙盛、周楚带领瘦弱的士兵守卫轻重装备,桓温亲自统率步兵直接开赴成都。

李福进军攻打彭模,孙盛等人奋力反击,李福败后退走。桓温进军,遭遇李权,三次交战,三次获胜,成汉的军队溃散逃回成都,镇军将军李位都迎到桓温那里投降。昝坚到犍为以后,才知道和桓温走的不是一条路,调头返回,从沙头津(今四川新津南,彭山县北岷江边)渡过长江,等到抵达成都,桓温已经驻扎在成都的十里陌,昝坚的兵众不战自溃。

李势把全部兵众都调往成都的笮桥(今成都西南南河上)同桓温军激战,桓温的前锋部队出师不利,参军龚护战死,流箭射中桓温的马头。兵众见状十分害怕,想要撤退,而负责击鼓的官吏却误击前进的鼓声。袁乔拔出战剑督促士兵奋力攻战,终于大败李势的军队。桓温乘胜长驱直入抵达成都,放火焚烧城门。成汉士兵惊慌恐惧,再没有继续抵抗的斗志。李势趁夜打开东门逃跑,逃到葭萌(今四川广元西南)后,派散骑常侍王幼向桓温投降,成汉政权灭亡。

结果

成汉政权灭亡后,桓温将李势与其亲族十多人迁到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东晋朝廷封李势为归义侯。 桓温撤军时,仍以周抚为益州刺史,镇守彭模。周抚经两年扫除成汉残余势力,使蜀地全部归属东晋。

标签: 历史桓温李势袁乔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晋平苏峻之战?此战是如何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温峤,王导,钟雅

    如何评价晋平苏峻之战?此战是如何爆发的?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十二月至四年二月,东晋在京都建康(今南京)地区平定了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苏峻叛乱,史称“晋平苏峻之战”。此战后,晋廷依仗荆、江两州合兵共讨苏峻,扬长避短,终获胜利。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成帝咸和元年(326年)

  • 晋平苏峻之战是怎么回事?苏峻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温峤,王敦,苏峻之战

    晋平苏峻之战是怎么回事?苏峻之乱是如何平定的?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十二月至四年二月,东晋在京都建康(今南京)地区平定了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苏峻叛乱,史称“晋平苏峻之战”。此战后,晋廷依仗荆、江两州合兵共讨苏峻,扬长避短,终获胜利。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经过苏峻自恃参与平

  • 赵平大秦之战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刘曜,刘渊,乐毅

    赵平大秦之战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带来了哪些影响?前赵光初三年(公元320年)六月,前赵皇帝刘曜因部将解虎与长水校尉尹车暗中和巴酋句徐、厍彭联合谋反,杀解虎和尹车及厍彭等50余人。于是巴众起事反前赵,推巴酋句渠知为主,自称大秦,改元“平赵”。前赵车骑将军游子远遂率军平定氐、羌、巴、羯等起事,稳定了前赵政

  • 赵平大秦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刘曜采用了游子远之策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刘曜,游子,大秦之战

    赵平大秦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刘曜采用了游子远之策?前赵光初三年(公元320年)六月,前赵皇帝刘曜因部将解虎与长水校尉尹车暗中和巴酋句徐、厍彭联合谋反,杀解虎和尹车及厍彭等50余人。于是巴众起事反前赵,推巴酋句渠知为主,自称大秦,改元“平赵”。前赵车骑将军游子远遂率军平定氐、羌、巴、羯等起事,稳定了前

  • 东晋时期的棘城之战是怎么回事?最终获胜的是哪一方?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慕容廆,三国,棘城之战

    东晋时期的棘城之战是怎么回事?最终获胜的是哪一方?东晋太兴二年(319年)十二月,鲜卑慕容廆率众击破高句丽、段氏、宇文氏三方的联合进攻,史称“棘城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东晋的平州刺史、东夷校尉崔毖自认为是汉族有名望之士,意欲以此为号召招纳流亡的汉人,割据一方。不料当时

  • 西晋幽州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石勒,王浚,刘琨

    西晋幽州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幽州之战,又称“西晋幽州之战”,是指两晋十六国时期汉嘉平三年十一月,汉征东大将军石勒率军袭取幽州(治蓟,今北京城西南),擒杀西晋大司马、幽州牧王浚的作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背景石勒据襄国(今河北邢台)后,王浚遣军5万攻襄

  • 宁平城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王衍,石勒,晋怀帝

    宁平城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晋永嘉五年,汉光兴二年(311)四月,匈奴汉国镇东大将军石勒从许昌出兵,于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东北),截杀晋国王公大臣,歼灭东海王司马越势力。石勒及时抓住战机,轻骑奔袭,最终歼灭了西晋最后的核心力量,诛杀了以王衍为首的“清流”世族及36位司马皇族,

  • 杜弢起义是如何发生的?杜弢是如何起义的?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周访,王敦,周顗

    杜弢起义是如何发生的?杜弢是如何起义的?西晋末年流民起义战争中,晋永嘉五年(311年)至建兴三年(315年),蜀郡人杜弢领导流亡于荆、湘地区的流民的反晋战争,史称杜弢起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永嘉年间,巴蜀流民分布在荆、湘之间,屡为官吏、土民所侵害。永嘉五年春,晋湘州刺史荀

  • 陈敏反晋之战是怎么回事?陈敏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甘卓,刘弘,刘准

    陈敏反晋之战是怎么回事?陈敏采取了哪些行动?陈敏反晋之战是晋永兴二年(305年)至永嘉元年(307年),晋右将军、前锋都督陈敏起兵反晋,割据江南地区的作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太安三年(304年),陈敏因镇压石冰起义军有功,被封广陵相。自谓勇略无敌,渐有割据江东之心。永兴二

  • 探索西晋末年流民起义的具体过程,流民们是如何起义的?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石勒,王弥,李特

    探索西晋末年流民起义的具体过程,流民们是如何起义的?东汉末年,曹魏、蜀汉、孙吴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公元249年曹魏太尉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了朝政,从此曹魏大权逐渐落于司马氏之手。公元263年司马懿之子司马昭发动三路大军灭蜀,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即晋武帝迫使曹魏禅让称帝,定国号为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