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淝水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淝水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55 更新时间:2024/2/2 11:05:15

淝水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在淝水爆发了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前秦军,史称淝水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南部。

淝水之战使得北府兵声威大振,谢玄谢安、谢石等人也凭借此战留名青史。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借此机会收回权力,成为了东晋唯一掌握皇权的皇帝。而战败的前秦天王苻坚,也并非是一位怯懦无能的君王,他诛杀暴君苻生,为永嘉之乱以来的关中百姓,带来了二十多年的和平岁月,使得五胡乱华以来的北方再度恢复生机,不过因淝水战败,本已经和平的中原,又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而苻坚也在两年后被叛将姚苌杀死。

背景

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社会大动乱。在南方,晋朝琅邪王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称帝,建立东晋,占据了汉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

在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纷争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前凉、代等割据国家,统一中国的北方。

前秦寿光三年(公元357年)六月,秦主苻生欲除苻坚,苻坚先下手为强,杀掉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不称皇帝)。 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之后,国力大增,于公元373年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省汉中市)、益(今四川省成都市)二州,北并吞鲜卑拓跋氏之代国,西方兼并前凉,远征西域,一统北方。在前秦丞相王猛死前,一直阻止苻坚的南进政策,且劝苻坚不要攻击东晋王朝,因为他认为前秦的国力虽比东晋强,但由于前秦刚刚才统一北方,时机未成熟,加上东晋有长江天险。王猛去世后八年,苻坚认为时机成熟,决定攻击东晋。

起因

太元元年(公元376年),孝武帝司马曜开始亲政,谢安升中书监、录尚书事,总揽朝政,陈郡谢氏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

同年,苻坚统一了中国北方,前秦与东晋的战争已经临近。当时的东晋,长江上游由桓氏掌握,下游则属于谢氏当政,谢安尽力调和桓谢两大家族关系,为即将爆发的战争作准备。

标签: 历史苻坚淝水之战谢安

更多文章

  • 探索前秦灭前燕之战的具体过程,双方采取了哪些措施?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王猛,慕容暐,苻坚

    探索前秦灭前燕之战的具体过程,双方采取了哪些措施?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十一月至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十一月,前秦名将王猛、邓羌、郭庆、梁成等人率军攻占前燕都城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并灭亡前燕,史称前秦灭前燕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升平四年(公元360年),前燕皇帝慕

  • 前秦灭前燕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为淝水之战的爆发埋下伏笔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王猛,苻坚,慕容暐

    前秦灭前燕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为淝水之战的爆发埋下伏笔?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十一月至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十一月,前秦名将王猛、邓羌、郭庆、梁成等人率军攻占前燕都城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并灭亡前燕,史称前秦灭前燕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升平四年(公元360年)

  • 如何评价枋头之战?此战对东晋与前秦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桓温,枋头之战,慕容垂

    如何评价枋头之战?此战对东晋与前秦带来了哪些影响?晋攻前燕之战,又称枋头之战。公元369年,晋大司马桓温率步骑共五万大军,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出发,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起初势如破竹,打到距前燕都城仅几十里的枋头时,遭遇到了前燕军队的殊死抵抗。后因粮道断绝,不得已而归。南归途中先是

  • 探索枋头之战的具体过程,双方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桓温,慕容垂,慕容德

    探索枋头之战的具体过程,双方采取了哪些行动?晋攻前燕之战,又称枋头之战。公元369年,晋大司马桓温率步骑共五万大军,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出发,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起初势如破竹,打到距前燕都城仅几十里的枋头时,遭遇到了前燕军队的殊死抵抗。后因粮道断绝,不得已而归。南归途中先是被前燕

  • 枋头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桓温在战前做了哪些准备?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桓温,慕容垂,沈劲

    枋头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桓温在战前做了哪些准备?晋攻前燕之战,又称枋头之战。公元369年,晋大司马桓温率步骑共五万大军,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出发,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起初势如破竹,打到距前燕都城仅几十里的枋头时,遭遇到了前燕军队的殊死抵抗。后因粮道断绝,不得已而归。南归途中

  • 探索野王之战的具体经过,前燕大军是如何获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慕容恪,野王之战,慕容暐

    探索野王之战的具体经过,前燕大军是如何获胜的?野王之战,发生于361年,前燕大军围困野王城数月,后攻破城池,大获全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361年,前燕军数万进击叛燕降晋的河内太守吕护。燕军进至野王(今河南沁阳县),吕护据城固守。燕军筑长围困吕护军。野王被围数月,城中粮食吃

  • 探索广固之战的具体经过,刘裕是如何抗击南燕的?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刘裕,姚兴,赫连勃勃

    探索广固之战的具体经过,刘裕是如何抗击南燕的?广固之战指的是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南燕都城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灭亡南燕的战争。 此战,刘裕善于料敌,利用燕军恃强弃险的失误,乘机攻击,以车制骑,在广固内城攻坚战中,又采取久围待其疲而后攻之的方略

  • 鲁口之战是怎么回事?慕容恪是如何取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慕容恪,封奕,冉闵

    鲁口之战是怎么回事?慕容恪是如何取胜的?前燕元玺三年(354年)三月,前燕卫将军慕容恪率军攻克了鲁口(今河北饶阳),史称鲁口之战,此战中王午被部将秦兴杀死,吕护又杀秦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元玺元年(352年)三月,冉魏帝冉闵被前燕慕容恪军俘虏,其子冉操投奔镇守鲁口的王午。

  • 晋攻前秦之战是怎么回事?恒温为什么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桓温,苻雄,司马勋

    晋攻前秦之战是怎么回事?恒温为什么失败?东晋永和十年(前秦皇始四年,354年)二月至六月,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率军进攻前秦(都长安)的战争,史称晋攻前秦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起因永和十年正月,东晋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殷浩因北伐失利被废为庶人,朝中大权尽落桓温之手。二月,桓温

  • 前燕灭冉魏之战是佮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冉闵,慕容恪,战役

    前燕灭冉魏之战是佮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前燕灭冉魏之战指的是公元351年(前燕慕容俊三年,大魏永兴二年)八月至公元352年八月,前燕国主景昭皇帝慕容俊率军于廉台(今河北无极东北)、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间击败继而俘虏冉魏武悼天王冉闵并击灭冉魏帝国的战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